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傳感器節點組成,這些節點部署在監測區域內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的網絡。整個網絡的作用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監測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可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醫療護理、軍事、商業等多個領域。 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協議處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的物理層和路由層之間,用于在傳感器節點間公平有效地共享通信媒介,對傳感器網絡的性能有較大影響。與傳統無線網絡不同,提高能量效率和可擴展性是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協議設計的主要目標。 本文主要闡述基于FPGA對IEEE802.15.4 MAC層功能的實現。首先介紹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體系結構、MAC協議的設計要求以及已有的MAC層協議,討論了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層的主要要求和功能。然后詳細介紹和分析了IEEE802.15.4的MAC協議,并在此基礎上,通過NS2平臺對MAC層協議進行了仿真,研究不同網絡負荷下信道訪問機制的各個參數對吞吐量,丟包率,傳輸延時的影響,分析了隱蔽站問題、確認幀機制。 本文對MAC層中的主要功能,諸如數據收發、幀處理、信道接入方式以及幀檢驗等提出了基于FPGA的硬件解決方法。設計選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HDL,在QuartusⅡ中完成模塊的綜合和布局布線,在QuartusⅡ和Modelsim中進行時序仿真驗證,最終下載到自主設計Altera公司的Cyclone開發板中。 對設計的驗證采取的是由里及外的方式,先對系統主模塊的功能進行驗證,然后下載到與CC2430開發板相連接的FPGA中對設計進行驗證測試。驗證流程是功能仿真、時序仿真和板級調試,最終通過測試,驗證了該設計的功能。測試結果表明,該模塊能滿足無線傳感器網絡低速率應用環境的需要,具有優良的擴展性能,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
上傳時間: 2013-06-14
上傳用戶:竺羽翎2222
近年來,語音識別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算法設計和改進等方面,而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高速發展,集成電路規模的不斷增大與各種研發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硬件平臺的推出,語音識別實現平臺有了更多的選擇。語音識別技術在與DSP、FPGA、ASIC等器件為平臺的嵌入式系統結合后,逐漸向實用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本課題通過對現有各種語音特征參數與孤立詞語音識別模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探索基于動態時間規整算法的DTW模型在孤立詞語音識別領域的應用,并結合基于FPGA的SOPC系統,在嵌入式平臺上實現具有較好精度與速度的孤立詞語音識別系統。 本系統整體設計基于DE2開發平臺,采用基于Nios II的SOPC技術。采用這種解決方案的優點是實現了片上系統,減少了系統的物理體積和總體功耗;同時系統控制核心都在FPGA內部實現,可以極為方便地更新和升級系統,大大地提高了系統的通用性和可維護性。 此外,由于本系統需要大量的高速數據運算,在設計中作者充分利用了Cyclone II芯片的豐富的硬件乘法器,實現了語音信號的端點檢測模塊,FFT快速傅立葉變換模塊,DCT離散余弦變換模塊等硬件設計模塊。為了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作者充分利用了FPGA的高速并行的優勢,以及配套開發環境中的Avalon總線自定義硬件外設,使系統處理數字信號的能力大大提高,其性能優于傳統的微控制器和普通DSP芯片。 本論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ALTERA CYCLONE II芯片的特點,確定了基于FPGA語音識別系統的總體設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軟硬件的選擇和設計。 (2)自主設計了純硬件描述語言的驅動電路設計,完成了高速語音采集的工作,并且對存儲數據芯片SRAM中的原始語音數據進行提取導入MATLAB平臺測試數據的正確性。整個程序測試的方式對系統的模塊測試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完成高速定點256點的FFT模塊的設計,此模塊是系統成敗的關鍵,實現高速實時的運算。 (4)結合SOPC的特性,設計了人機友好接口,如LCD顯示屏的提示反饋信息等等,以及利用ALTERA提供的一些驅動接口設計完成用戶定制的系統。 (5)進行了整體系統測試,系統可以較穩定地實現實時處理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ABCD_ABCD
DDR2 SDRAM是目前內存市場上的主流內存。除了通用計算機系統外,大量的嵌入式系統也紛紛采用DDR2內存,越來越多的SoC系統芯片中會集成有DDR2接口模塊。因此,設計一款匹配DDR2的內存控制器將會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論文在研究了DDR2的JEDEC標準的基礎上,設計出DDR2控制器的整體架構,采用自項向下的設計方法和模塊化的思想,將DDR2控制器劃分為若干模塊,并使用Verilog HDL語言完成DDR2控制器IP軟核中初始化模塊、配置模塊、執行模塊和數據通道模塊的RTL級設計。根據在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對DDR2控制器的整體架構進行改進與完善。在分析了Altera數字PHY的基本性能的基礎上,設計DDR2控制器與數字PHY的接口模塊。搭建DDR2控制器IP軟核的仿真驗證平臺,針對設計的具體功能進行仿真驗證,并實現在Altera Stratix II GX90開發板上對DDR2存儲芯片基本讀/寫操作控制的FPGA功能演示。 論文設計的DDR2控制器的主要特點是: 1.支持數字PHY電路,不需要實際的硬件電路就完成DDR2控制器與DDR2存儲芯片之間的物理層接口,節約了設計成本,縮小了硬件電路的體積。 2.將配置口從初始化模塊中分離出來,簡化了具體操作。 3.支持多個DDR2存儲芯片,使得DDR2控制器的應用范圍更為廣闊。 4.支持DDR2的三項新技術,充分發揮DDR2內存的特性。 5.自動DDR2刷新控制,方便用戶對DDR2內存的控制。
上傳時間: 2013-06-10
上傳用戶:ynzfm
工業生產過程往往具有非線性、不確定性,難以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應用常規的PID控制器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作為的重要分支,人工神經網絡具有良好的非線性映射能力和高度的并行信息處理能力,已成為非線性系統建模、辨識和控制中常用的理論和方法。其中,神經元具有很強的信息綜合、學習記憶、自學習和自適應能力,可以處理那些難以用模型和規則描述的過程,將神經元與PID結合,應用到實際的控制中,可以在線調整PID的參數,使系統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自適應能力和較好的魯棒性。 目前,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主要是神經網絡的理論研究、神經網絡的應用研究和神經網絡的實現技術研究,這三方面是相互依賴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本文主要側重的是神經網絡的實現技術研究方面,創新性地利用FPGA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實現單神經元PID智能控制器的研究與設計,并將其封裝成為一個專用的IP核供其他的控制系統使用。 首先,對單神經元PID智能控制器的設計原理和設計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其次,利用MATLAB設計單神經元PID智能控制器,針對特定的被控對象,對其進行仿真實驗,獲得比較理想的系統輸出;然后,研究基于FPGA的單神經元智能控制算法的實現,對控制器進行VHDL語言分層設計,使用Altera公司的軟件QuartusⅡ6.1進行仿真實驗。兩個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基于FPGA的單神經元智能控制器比MATLAB設計的單神經元PID智能控制器性能優良。 本文的設計模塊主要包括權值修改模塊、誤差計算模塊、權值產生模塊和輸出模塊。在各個模塊的設計中進行了優化處理,使本文的設計不僅利用的硬件資源少,而且也有很快的運行速度,同時也改善了傳統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13517191407
便攜式B型超聲診斷儀具有無創傷、簡便易行、相對價廉等優勢,在臨床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將超聲波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及生物醫學工程等技術融合在一起。開展該課題的研究對提高臨床診斷能力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便攜式B型超聲診斷儀由人機交互系統、探頭、成像系統、顯示系統構成。其基本工作過程是:首先人機交互系統接收到用戶通過鍵盤或鼠標發出的命令,然后成像系統根據命令控制探頭發射超聲波,并對回波信號處理、合成圖像,最后通過顯示系統完成圖像的顯示。 成像系統作為便攜式B型超聲診斷儀的核心對圖像質量有決定性影響,但以前研制的便攜式B型超聲診斷儀的成像系統在三個方面存在不足:第一、采用的是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控制精度不高,導致成像系統采樣不精確;第二、采用的數字掃描變換算法太粗糙,影響超聲圖像的分辨率;第三、它的CPU多采用的是51系列單片機,測量速度太慢,同時也不便于系統升級和擴展。 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了基于FPGA的B型超聲成像系統解決方案,采用Altera公司的EP2C5Q208C8芯片實現了步進電機步距角的細分,使電機旋轉更勻速,提高了采樣精度;提出并采用DSTI-ULA算法(Uniform Ladder Algorithm based on Double Sample and Trilinear Interotation)在FPGA內實現數字掃描變換,提高了圖像分辨率;人機交互系統采用S3C2410-AL作為CPU,改善了測量速度和系統的擴展性。 通過對系統硬件電路的設計、制作,軟件的編寫、調試,結果表明,本文所設計的便攜式B型超聲成像系統圖像分辨率高、測量速度快、體積小、操作方便。本文所設計的便攜式B型超聲診斷儀可在野外作業和搶險(諸如地震、抗洪)中發揮作用,同時也可在鄉村診所中完成對相關疾病的診斷工作。
上傳時間: 2013-05-18
上傳用戶:helmos
隨著數碼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圖像處理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其實時處理技術成為研究的熱點。VLSI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數字圖像實時處理技術提供了硬件基礎。其中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的特點使其非常適用于進行一些基于像素級的圖像處理。 傳統的圖像顯示系統必須連接到PC才能觀察圖像視頻,存在著高速實時性、穩定性問題。本設計脫離高清晰工業相機必須與PC連接才可以觀看到高清晰圖像的束縛,實現系統的小型化。針對130萬像素彩色1/2英寸鎂光CMOS圖像傳感器,提出用硬件實現Bayer格式到RGB格式轉換的設計方案,完成由黑白圖像到高清彩色圖像的轉換,用SDRAM作緩存,輸出標準VGA信號,可直接連接VGA顯示器、投影儀等設備進行實時的視頻圖像觀看,與模擬相機740X576分辨率(480線)圖像相比,設計圖像畫質相當于1280X1024分辨率(750線),最高幀率25fps,整個結構應用FPGA作為主控制器,用少量的緩存代替傳統的大容量存儲,加快了運算速率,減小了電路規模,滿足圖像實時處理的要求,使展現出來的視頻圖像得到質的飛躍。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和遠程監控等領域。 論文研究的重點是采用altera公司EP2C芯片前端驅動CMOS圖像傳感器,實時采集Bayer圖像象素,分析研究CFA圖像插值算法,實現了基于FPGA的實時線性插值算法,能夠對輸入是每像素8bit、分辨率為1280×1204的Bayer模式圖像數據進行實時重構,輸出彩色RGB圖像。由端口FIFO作為數據緩沖,存儲一幀圖像到高速SDRAM,構建VGA顯示控制器,實現對輸入是每像素24bit(RGB101010)、分辨率為640×480、幀頻25HZ彩色圖像進行實時顯示。 整個模塊結構包括電源模塊單元等、CMOS成像單元、FPGA數據處理單元、SDRAM控制單元、VGA顯示接口單元。 最后,對系統進行了調試。經實驗驗證,系統達到了實時性,能正確和可靠的工作。整個設計模塊能夠滿足高幀率和高清晰的實時圖像處理,占用系統資源很少,用較少的時間完成了圖像數據的轉換,提高了效率。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zhengjian
MP3音樂是目前最為流行的音樂格式,因其音質、復雜度與壓縮比的完美折中,占據著廣闊的市場,不僅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而且在便攜式設備領域深受人們喜愛。本文以MPEG-1的MP3音頻解碼器為研究對象,在實時性、面積等約束條件下,研究MP3解碼電路的設計方法,實現FPGA原型芯片,研究MP3原型芯片的驗證方法。 論文的主要貢獻如下: (1)使用算法融合方法合并MP3解碼過程的相關步驟,以減少緩沖區存儲單元的容量和訪存次數。如把重排序步驟融合到反量化模塊,可以減少一半的讀寫RAM操作;把IMDCT模塊內部的三個算法步驟融合在一起進行設計,可以省去存儲中間計算結果的緩存區單元。 (2)反量化、立體聲處理等模塊中,采用流水線設計技術,設置寄存器把較長的組合邏輯路徑隔開,提高了電路的性能和可靠性;使用連續訪問公共緩存技術,合理規劃各計算子模塊的工作時序,將數據計算的時間隱藏在訪存過程中;充分利用頻率線的零值區特性,有效地減少數據計算量,加快了數據處理的速度。 (3)設計了MP3硬件解碼器的FPGA原型芯片。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語言設計RTL級電路,完成功能仿真,以Altera公司Stratix II系列的EP2S180 FPGA開發板為平臺,實現MP3解碼器的FPGA原型芯片。MP3硬件解碼器在Stratix II EP2S180器件內的資源利用率約為5%,其中組合邏輯查找表ALUT為7189個,寄存器共有4024個,系統頻率可達69.6MHz,充分滿足了MP3解碼過程的實時性要求。實驗結果表明,MP3音頻解碼FPGA原型芯片可正常播放聲音,解碼音質良好。
上傳時間: 2013-07-01
上傳用戶:xymbian
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不斷的進步,SOC(System On a Chip)是未來IC產業技術研究關注的重點。由于SOC設計的日趨復雜化,芯片的面積增大,芯片功能復雜程度增大,其設計驗證工作也愈加繁瑣。復雜ASIC設計功能驗證已經成為整個設計中最大的瓶頸。 使用FPGA系統對ASIC設計進行功能驗證,就是利用FPGA器件實現用戶待驗證的IC設計。利用測試向量或通過真實目標系統產生激勵,驗證和測試芯片的邏輯功能。通過使用FPGA系統,可在ASIC設計的早期,驗證芯片設計功能,支持硬件、軟件及整個系統的并行開發,并能檢查硬件和軟件兼容性,同時還可在目標系統中同時測試系統中運行的實際軟件。FPGA仿真的突出優點是速度快,能夠實時仿真用戶設計所需的對各種輸入激勵。由于一些SOC驗證需要處理大量實時數據,而FPGA作為硬件系統,突出優點是速度快,實時性好。可以將SOC軟件調試系統的開發和ASIC的開發同時進行。 此設計以ALTERA公司的FPGA為主體來構建驗證系統硬件平臺,在FPGA中通過加入嵌入式軟核處理器NIOS II和定制的JTAG(Joint Test ActionGroup)邏輯來構建與PC的調試驗證數據鏈路,并采用定制的JTAG邏輯產生測試向量,通過JTAG控制SOC目標系統,達到對SOC內部和其他IP(IntellectualProperty)的在線測試與驗證。同時,該驗證平臺還可以支持SOC目標系統后續軟件的開發和調試。 本文介紹了芯片驗證系統,包括系統的性能、組成、功能以及系統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基于JTAG和FPGA的嵌入式SOC驗證系統的硬件平臺,提出了驗證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重點對驗證系統的數據鏈路的實現進行了闡述;詳細研究了嵌入式軟核處理器NIOS II系統,并將定制的JTAG邏輯與處理器NIOS II相結合,構建出調試與驗證數據鏈路;根據芯片驗證的要求,設計出軟核處理器NIOS II系統與PC建立數據鏈路的軟件系統,并完成芯片在線測試與驗證。 本課題的整體任務主要是利用FPGA和定制的JTAG掃描鏈技術,完成對國產某型DSP芯片的驗證與測試,研究如何構建一種通用的SOC芯片驗證平臺,解決SOC驗證系統的可重用性和驗證數據發送、傳輸、采集的實時性、準確性、可測性問題。本文在SOC驗證系統在芯片驗證與測試應用研究領域,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5-25
上傳用戶:ccsp11
LED顯示屏是LED點陣模塊或者像素單元組成的平面顯示屏幕。自從誕生以來,以其亮度高、視角廣、壽命長、性價比高的特點,在交通、廣告、新聞發布、體育比賽、電子景觀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LED顯示屏控制器作為控制LED屏顯示圖像、數據的關鍵,是整個LED視頻顯示系統的核心。本文研究的是對全彩色同步LED屏的控制,控制LED屏同步顯示在上位機顯示系統中某固定位置處的圖像。根據已有的LED顯示屏及其驅動器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方案并進行了設計。系統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視頻信號的獲取,視頻信號的處理。 經過分析比較,決定從顯卡的DVI接口獲得視頻源,視頻源經過DVI解碼芯片TFP401A的解碼后,可以獲得圖像的數字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紅、綠、藍三基色的數據以及行同步、場同步、使能等控制信號。這些信號將在視頻信號處理模塊中被使用。 信號處理模塊在接收視頻信號源后,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輸出數據給驅動電路。在信號處理模塊中,采用了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來完成。可編程邏輯器件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在線可編程(ISP)等特點,所以特別適合于本設計。利用FPGA的可編程性,在FPGA內部劃分了各個小模塊,各小模塊中通過少量的信號進行聯系,這樣就將比較大的系統轉化成許多小的系統,使得設計更加簡單,容易驗證。本文分析了驅動電路所需要的數據的特點,全彩色灰度級的實現方式,決定把系統劃分為視頻源截取、RGB格式轉化、位平面分離、讀SRAM地址發生器、寫SRAM地址發生器、讀寫SRAM選擇控制器、灰度實現等模塊。 最后利用示波器和SignalTap II邏輯分析儀等工具,對系統進行了聯合調試。改進了時序、優化了布局布線,使得系統性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在分析了所需要的資源的基礎上,課題決定采用Altera的Cyclone EP1C12 FPGA設計視頻信號處理模塊,在Quartus II和modelsim平臺下,用Verilog HDL語言開發。
上傳時間: 2013-05-19
上傳用戶:玉簫飛燕
低密度校驗碼(LDPC)是一種能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漸進好碼,其長碼性能甚至超過了Turbo碼。低密度校驗碼以其迭代譯碼復雜度低,沒有錯誤平層,碼率和碼長可靈活改變的優點成為Turbo碼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目前,LDPC碼已廣泛應用于深空通信、光纖通信、衛星數字視頻和音頻廣播等領域,因此LDPC碼編譯碼器的硬件實現已成為糾錯編碼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本文在分析LDPC碼的基本編碼結構基礎上,首先研究了LDPC碼的隨機構造方法,并給出了有效的PEG算法實現方法,重點分析了用環消除(cycle elimination)算法實現的準循環LDPC碼的構造。然后對LDPC碼的幾種不同譯碼算法進行分析比較,討論了一種適合硬件實現的譯碼算法-TDMP算法,并對易于硬件實現的TDMP算法進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結果表明TDMP算法作為硬件實現的譯碼算法具有優異的性能優勢。最后針對Altera公司的StratixEPIS25 FPGA芯片設計了一個基于TDMP算法的(4096,2048)非規則LDPC碼譯碼器,內部用了4個單校驗碼譯碼器并行譯1幀數據,3幀同時譯碼,作者詳細介紹了該譯碼器芯片的設計過程和內部結構和工作流程。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fujun3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