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無刷直流(BLDC)電機應用要求的提高,設計了基于 STM32 單片機的雙無刷直流電機閉環控制系統。 該系統分別根據各個電機的轉速和電流反饋,采用 PID 控制算法,調節 PWM 輸出信號,實現兩臺無刷電機的雙閉環控制。 詳細介紹了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控制,并給出系統運行數據,驗證了該系統運行穩定、響應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動靜態性能。
上傳時間: 2022-05-06
上傳用戶:bluedrops
溫度、濕度檢測在工農業生產、醫學研究等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溫度、濕度是科研工作中相當重要的參數,如何準確地測量、并且進行數據分析、統計,對科研工作的開展和科研結果的發布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本論文就實際工作需要,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希望能夠利用虛擬儀器構建一套遠程溫、濕度控制系統。文中首先簡要介紹虛擬儀器的概念、特點,概述了虛擬儀器的現狀及其未來的發展,并將它與傳統的儀器進行了比較,突出了虛擬儀器的優點,同時也涉及了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具有優勢的虛擬儀器編程軟件LabVIEW的特點及編程方法。 為了能夠構建一套穩定可靠的溫、濕度控制系統,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統計的方便與合理,本文重點介紹利用LabVIEW語言開發出一套溫、濕度控制系統,該系統以鉑電阻作為溫度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作為濕度敏感元件,采用美國的NI公司的數據采集卡USB-6008采集溫度、濕度信號,通過Internet網絡可以實時的監測和控制溫、濕度的變化,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實現數據的報表打印、數據的遠程共享,溫、濕度的上、下限報警等等。 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卡檢測溫室內溫度和濕度參數變化,實現了實驗數據的自動采集。針對溫室控制過程中溫度和濕度存在耦合問題,運用了模糊解耦控制。在模糊解耦控制過程中,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制定出了較為合理的溫濕度隸屬度函數表和模糊解耦控制規則輸出表。在去模糊化的過程中,為了便于軟件實現,根據Mamdani型模糊推理算法用MATLAB語言編寫出了模糊決策表的輸出程序。采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虛擬儀器技術,進行了計算機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傳統測試中采用的多參數分別用單個儀器檢測、數據單獨匯總處理的方式,或基于單片機的數據采集處理系統相比,虛擬儀器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檢測和控制的精度,提高了數據處理的速度,并增強了系統的通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采用LabVIEW虛擬儀器開發平臺和模塊化設計方法,實現了環境參數的實時獲取、采集信息的實時顯示、控制信號的準確輸出及數據的自動處理,減少了人為干預,增加了測控過程的穩定性,避免人為的讀數誤差和計算誤差。在系統試驗研究階段,對系統溫濕度參數的自動采集進行試驗設計和試驗結果分析,從數...
上傳時間: 2022-05-25
上傳用戶:
作為一種全新的探測技術,激光雷達已廣泛應用于大氣、陸地、海洋探測、空中交會對接、偵察成像、化學試劑探測等領域。與傳統雷達技術相比,激光雷達是一種通過發射特定波長的激光,處理并分析回波信號,實現目標探測的技術,具有高測量精度、精細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以及極大的探測距離等優點,目前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探測手段。激光雷達探測系統需采用硬件電路實現系統的控制以及回波信號的處理、分析,從而實現目標距離、速度、姿態等參數的測量,因此研制高速、高精度、性能穩定、性價比高、保密性強的處理電路,對提升激光雷達探測系統的整體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激光雷達系統控制及信號處理電路有多種實現方案,傳統的MCU實現方案較為普遍,但受線程的帶寬限制,且難以提高系統的精度與復雜性;采用 FPGA、ARM或DSP實現信號處理架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統的帶寬與復雜度,但成本較高,功耗較大,且開發周期較長。針對目前激光目標探測系統中,對系統控制復雜度,信號處理實時性,整體性能與功耗等要求,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 CPLD與MCU架構的電路改進方案。該方案采用高速并行的現場可編程PLD器件,完成相關電路的控制與回波信號的實時處理、分析;同時選用線程處理優勢較強的MCU,實現相關信號的控制與高速串口的收發,完成PC軟件終端的通信。 本文結合所提出的基于 CPLD與 MCU架構的硬件電路設計方案,選用了Altera的MAX II CPLD器件EPM240T100C5N,以及宏晶科技公司的增強型單片機STC12LE5A60S2,實現了激光雷達系統控制及信號處理等功能。文中詳細介紹了實驗系統的設備資源與硬件電路的模塊化設計,完成了相關外設的驅動控制,并采用 CPLD與 MCU完成了回波信號的采集、處理與分析,最終通過與所設計PC軟件終端的通信,實現與硬件電路板的實時數據上傳。 目前板卡在100MHz主頻下工作,可完成10kHz激光器的觸發,并行實現回波信號的實時處理與分析,以及921600波特率下的高速串口通信。結合激光雷達實驗系統,多次進行硬件電路的測試與實驗,表明本文設計的激光雷達系統控制及信號處理硬件電路功能正常,性能穩定,且功耗低,保密性強,符合設計的需求,實驗證明本文所提出方案的具有一定的可...
上傳時間: 2022-05-28
上傳用戶:xsr1983
多關節機器人在工業上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以后會用在越來越多的其他領域。多軸控制系統作為多關節機器人的核心,發展也十分迅速。傳統的多軸控制器體積比較龐大,擴展性不好。在工業4.0的時代,多軸控制系統也越來越智能,同時體積也在逐步減小,并且能夠聯網。EtherCAT現場總線是一種新興工業實時以太網總線,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在通訊速度,拓撲結構等領域已經具有非常獨特的優勢。本課題的工作主要是將EtherCAT現場總線技術應用在多軸控制系統中,利用其技術優勢,進一步提高多軸控制器的擴展性和靈活性,使控制系統網絡化。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多軸控制系統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介紹了EtherCAT現場總線技術,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多軸控制系統的開發架構以及開發方法。然后,課題設計完成了基于ET1100的通訊板。在此通訊板的基礎上,使用STM32單片機作為EtherCAT應用層控制芯片,設計并完成了數字輸入輸出部分和模擬輸入輸出部分的軟硬件。同時,為了達到工業現場的要求,設計著重考慮了安裝的便利性,熱插拔功能以及抗干擾性。接著,課題以實驗室雕刻機為控制對象,以PC機作為EtherCAT主站,在主站上的TwinCAT軟件中設計實現了雕刻機的正逆運動學算法,并設計實現人機界面。同時,課題使用ADS通訊接口與C#高級語言進行通訊,實現了數據的交互。為了更加方便實現人機交互,課題也基于.NET架構設計了人機界面,這樣方便Windows平臺對多軸系統的直接或者遠程控制。最后,在雕刻機平臺上對設計的多軸控制系統進行調試和實驗,同時對多軸之間的同步性能進行測試,完成了雕刻機的單軸運動,點動運動,多軸聯動以及示教運動,并且多軸之間的實時性在微秒級。
上傳時間: 2022-05-29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近年來,隨著超聲學研究的發展,功率超聲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超聲波清洗技術作為功率超聲技術的一個分支,以清洗速度快、效果好、易于實現自動化等優點,為傳統工業清洗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作為超聲波清洗機的核心組件,超聲逆變電源的設計一直是超聲波清洗系統設計的關鍵環節,它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的清洗效果。以往的超聲逆變電源的設計通常是基于模擬集成控制芯片的,這種實現方式在頻率、功率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上以及系統的靈活性、穩定性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超聲逆變電源的發展。數字控制技術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上述缺陷,因此本課題將數字控制技術引入到超聲逆變電源控制電路的設計中是很有意義的。 本文首先對超聲逆變電源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做了簡單介紹,針對超聲逆變電源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并結合一些傳統設計方案優缺點的分析,確定了二極管不控整流的整流電路設計方案、電壓源型串聯諧振逆變器的逆變電路實現方案、基于鎖相環的頻率跟蹤實現方案、和基于PWM脈寬調制技術的功率調節實現方案。接著,文章詳細介紹了頻率自動跟蹤和功率控制的具體實現方法,利用數學推理和波形分析的方式闡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通過軟件仿真驗證了方案的正確性。然后,文章還設計了主電路諧振軟開關、人機接口電路、采樣電路、IGBT驅動以及過流過溫保護電路。方案確定了之后,通過觀察自制電路板的實驗波形表明新構建的超聲逆變電源可以保證系統在復雜工況下處于諧振狀態,驗證了全數字頻率跟蹤系統和功率調節系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重點和創新點在于將超聲逆變電源的控制電路通過數字化來實現。本文創新地利用FPGA構建了全數字頻率跟蹤系統——數字鎖相環和全數字功率調節系統——數字PWM調制、數字PID調節,從而取代了傳統的模擬鎖相環芯片CD4046和模擬PWM控制芯片SG3525,在控制的精確性、快速性和靈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利用ATmega16單片機實現了人機接口電路、頻率采樣和電流A/D轉換,并通過SPI接口與FPGA進行數據傳輸,完善了數字控制體系,從而實現了基于FPGA和單片機的全數字控制超聲逆變電源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
生化分析儀是目前各級醫院、防疫站必備的臨床診斷儀器之一,它能夠檢測出人體體液中某些生化指標的含量,為醫生對病人病情的判斷、治療提供依據,還可以對病人愈后的健康狀態進行跟蹤檢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它集加樣、加試劑、混合、去干擾物、保溫、檢測、計算等一體,克服了傳統檢測方法速度慢、精度低等缺點,越來越受到各級醫院的歡迎。 本論文在查閱了大量中英文資料的基礎上,首先介紹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背景、意義以及發展現狀,指出了設計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必要性,然后結合國內外同類產品的設計介紹了其工作原理。 在生化分析儀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本論文結合單片機技術和TWI、CAN通訊技術,設計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控制部分,該部分按照功能分為:加樣、加試劑1、加試劑2、攪拌和清洗五個模塊,各個模塊內部又分兩層進行設計:執行層以ATMEL公司的Atmega48單片機為主控芯片,控制層則以Atmega64單片機為核心。論文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PCB圖,并編寫了全部程序,實現了控制部分預定的功能。以ATmega48為主控芯片,電機控制器L297和雙橋驅動器L298為驅動芯片設計了電機驅動模塊,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以及PCB圖,編寫了驅動模塊的程序,實現了預定的功能。以ATmega48為主控芯片,設計了基于電容分壓原理的樣品針液位感知和撞針保護電路,給出了詳細的電路原理圖以及PCB圖,實現了預定的功能。詳細敘述了加樣模塊、攪拌模塊和清洗模塊三個模塊控制層的程序流程以及CAN和TWI通訊的程序,經過調試證明所有程序運行正常。最后介紹了儀器調試的過程及方法,指出了設計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經過調試,儀器實現了預期的功能,驗證了軟硬件設計的合理性。
標簽: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上傳時間: 2022-06-08
上傳用戶:
本文逐步介如何使用USB-2-RTMI(RTMI)一步一步調試TMC4671。通訊轉換器是采用基于FTDI FT4222H高速 USB轉SPI橋路。采用USB供電帶有一個小巧的10引腳接頭和TMC4671-EVAL的RTMI接口引腳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引分配可以在TMC4671估板上找到。TMCL- IDE提供軟件工具用于調試不同控制環路。因此,RTMI是調試,監控和系統配置的最簡便的方式。
上傳時間: 2022-06-12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電荷耦合器件的縮寫,它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器件,是一種新型的固體成像器件。它既具有光電轉換的功能,又具有信號電荷的存儲、轉移和讀出的功能。CCD應用技術是光、機、電和計算機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目前,CCD技術廣泛應用于視頻處理的前端,它通過光電轉換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以便于后續電路的處理。本文從CCD出發,系統地介紹了CCD的發展、結構、特點和分類,并以CV-A50/CV-A60相機為例,闡述CCD相機的控制時序,并介紹了調光的種類及各自的優缺點。本文以AT mega16單片機為例,詳細地介紹了用AVR單片機控制調光的硬件和軟件的實現,為調光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目前,視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監控和測量領域,并在寧航、遙感、軍用設備、自動控制等方面有很多應用。民用的CCD相機,廣泛應用在各種需要監視和圖像采集的環境中。例如:銀行監視器的鏡頭,數碼相機鏡頭,數碼攝像機鏡頭,手機鏡頭等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視頻技術通常由采集,處理和分析三部分組成。作為圖像采集前端的CCD,承擔著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后續的計算機圖像處理的效果,對整個系統的性能起著重要作用。快門時間是CCD的重要指標,影響著CCD的圖像質量和速度。因此,合理的選擇快門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相機具有自動快門,能夠較好的控制曝光時間,有些可以通過跳線設置快門,根據觀察的結果進行設置。先進的快門控制是通過調光板實現的,通過對背景環境的預測,結合一定的算法,來合理的設置快門時間。一般來說,CCD相機可以內部產生各種同步信號和控制時序,也可以通過外部控制來調節CCD的快門時間和相機的進光量,以達到幀速度和視頻質量的較好匹配。目前,對CCD相機調光的控制可分為機械調光,液品調光和電子調光等方式 其中,電子調光是常用的方式。本設計基于AT megal6單片機控制,通過C語言編程,達到調光的目的。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隨著近年來傳動系統的發展,多電機傳動已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領域中。為了提高多電機傳動系統的動態和穩態性能,以及滿足一些特定系統對于多電機精確同步的要求,多電機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有許多方法用來研究多電機同步控制策略,本文采用的是偏差耦合控制方法,利用模糊PID作為速度同步補償器的控制算法,使用遺傳算法來整定PID的參數范圍,解決了多電機同步控制系統中多電機速度的同步控制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多電機同步控制的原理及其特點,根據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優點,確立了基于模糊PID補償器的多電機同步控制策略,提出了模糊PID補償器的設計方法。其次,利用羅克韋爾實驗室現有的設備,構造了一個與生產現場類似的試驗環境,設計了電機同步控制系統的實驗平臺。在單個永磁同步電動機調速系統的基礎上,實現了多電機同步控制?;趯嶒炂脚_,分別對硬件和軟件部分進行了設計,其中包括控制系統網絡的組建和硬件連線的設計和對運動控制模塊進行組態以及運動控制梯形圖的編制。根據本文設計的多電機同步控制方法在保證系統具有優良抗干擾性能的同時,使系統獲得了較好的跟隨性能及同步跟蹤精度。經過Matlab的仿真以及實驗結果說明了本文設計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最后,總結了所做的研究工作,并對多電機同步控制系統中存在的其它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向進行了闡述。關鍵詞:多電機同步控制;:模糊PID;遺傳算法;永磁同步電動機;偏差耦合控制
標簽: 模糊PID補償器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zhaiyawei
雙足步行機器人(Biped Walking Robot)是一種仿人機器人,是移動式機器人領域中一類重要的仿生系統。雙足步行機器人作為一種移動式機器人,它與輪式,履帶式機器人相比有許多優點與優越性。由于雙足步行機器人的行走具有獨特的適應性和擬人性,其行走控制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步行運動模式與運動控制是影響雙足步行機器人技術進步的重要問題,也是雙足步行機器人成功而有效地實現穩定步行的理論基礎和技術關鍵。本文針對雙足步行機器人步行模式生成與步行控制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在虛擬現實的實驗環境中實現了機器人以給定步行模式的行走。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第一:基于平面倒立擺線性模型的雙足步行機器人步行運動模式生成。本文對雙足步行機器人的動力學模型進行了簡化,采用平面倒立擺的線性化模型作為雙足步行機器人步行模式生成的簡化模型。設計了基于倒立擺線性化模型步行模式生成算法,對雙足步行機器人前向行走,側向行走與拐彎行走的腰部重心位置軌跡與速度軌跡進行了規劃。對于雙足步行具有雙腳作支撐期的特點,本文采用了七次多項式插值,分兩階段對具有雙腳支撐期的步行運動的腰部運動軌跡進行規劃,實現了期望的運動模式。第二:基于小腦模型控制器的雙足步行機器人逆運動學控制系統。本文針對雙足步行機器人腿部逆模型求解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小腦模型連接控制網絡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的機器人逆運動學控制方法。機器人腿部正運動學模型采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進行建模,在建立雙足步行機器人正運動學模型基礎上,設計了基于CMAC的控制系統。系統采用兩個CMAC直接控制機器人的腿部運動。兩個CMAC逆模型控制器分別逼近步行機器人支撐腿與擺動腿的逆模型,實現了對腰部運動軌跡的跟蹤控制。第三:基于虛擬現實環境的雙足步行機器人行走控制實驗。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1208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