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采集和處理技術在機器視覺和圖像分析等諸多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大部分情況下,采集卡只需將前端相機捕獲的圖像信息正確地傳回計算機即可。但是在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需要采集卡能準確控制外部光源和相機,完成圖像采集,預處理,數據傳輸。只有這樣,用戶才可以根據不同的興趣和需求對特定的某些圖像進行采集、傳輸以及處理,以達到某種分析目的。 本文根據國家985二期項目“三維粒子圖像測速系統”的圖像采集與處理需要,設計開發了一款以FPGA為核心控制芯片的嵌入式圖像采集卡。采集卡以FPGA為邏輯和算法實現的核心器件,不僅實現了傳統意義上的圖像采集,而且實現了CCD相機控制和激光器同步曝光功能,打破了以往單純靠增加硬件設備實現同步控制的方法,簡化了系統硬件結構并節約系統成本。此外,在系統中嵌入了圖像增強算法和采用PCI接口與計算機連接滿足了高速采集的要求。同時,采用市場上廣泛應用的Camera Link作為采集卡的圖像輸入接口,提高了系統的通用性、傳輸速率和抗干擾能力,簡化圖像獲取設備和模擬攝像頭之間需要視頻解碼等連接。具有嵌入式處理功能,光源同步和相機控制的采集卡將使機器視覺系統,圖像測速等諸多領域的圖像采集應用變得更為便捷。 論文首先對圖像采集卡系統的組成、整體方案和可行性進行了論證。然后給出了圖像采集卡的硬件設計。在此部分結合整體設計方案,討論芯片的選型問題。根據所選芯片的本身特點,分模塊地對圖像采集卡的硬件設計原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接下來是圖像采集卡的軟件設計部分。用VHDL和原理圖結合的方法對FPGA進行編程,實現了圖像采集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根據圖像采集系統的要求用DriverWorks軟件設計了圖像采集卡的WDM底層驅動程序和上層應用程序。最后是用FPGA實現了帶修改參數的硬件嵌入式圖像處理算法——圖像增強。論文中使用QUARTUS軟件嵌入的邏輯分析儀SignalTap對FPGA設計的模塊進行了硬件調試,給出了調試的時序圖和調試結果,經測試分析該采集卡滿足“三維粒子圖像測速系統”的要求,達到了預期目標。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azjing
當前正處于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與3G相關的無線網絡終端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3G無線網絡終端選擇一個高性能的處理器,并且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滿足3G時代人們對數據通信業務的需求,無疑是一個有意義且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OMAP(Ope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Platform)是美國德州公司(TI)推出的專門為支持第三代(3G)無線終端應用而設計的應用處理器體系結構。OMAP處理器平臺堪稱無線技術發展的里程碑,它提供了語音、數據和多媒體所需的帶寬和功能,可以極低的功耗為高端3G無線設備提供極佳的性能。 本文的研究內容是開發基于OMAP5910處理器的具有多個擴展接口的嵌入式開發平臺,以及攝像頭顯示驅動程序,以便能為3G相關的無線網絡終端提供一個系統級的解決方案,本文首先介紹了OMAP技術的特點和優點,并對OMAP5910處理器的硬件結構進行了簡單說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OMAP5910嵌入式平臺的FPGA設計,包括用FPGA擴展的接口:觸摸屏接口,硬盤接口,以太網接口;控制的接口:USB口,串口;以及實現的功能:與OMAP5910處理器的通信功能,中斷控制功能,選擇啟動順序功能,復位延時功能。然后介紹了基于OMAP5910的攝像顯示系統的硬件設計,主要包括攝像頭接口和攝像頭模塊,EMIFS和EMIFF接口以及LCD接口。最后描述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下攝像頭驅動程序的完整實現過程。
上傳時間: 2013-05-24
上傳用戶:mfhe2005
本文針對應用于軍用直升機上的Doppler/SINS組合導航系統對導航計算機高精度、高性能的要求,設計出一種基于DSP(TMS320C6713)和FPGA(Spartan-3E XC3S500E) 協同合作的機載導航計算機系統。在分析Doppler/SINS組合導航系統模型的特點和系統對導航計算機的需求后,提出了基于DSP和FPGA的機載導航計算機整體設計方案,該方案采用DSP負責導航解算,利用FPGA強大的內部資源擴展系統的通信接口,完成外圍通信模塊控制信號的整合。在導航計算機整體設計方案,包括硬件設計方案和軟件設計方案確立的基礎上,首先對 DSP和FPGA芯片進行選型,其次對實現各個功能模塊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包括基于FPGA的數據通信模塊、基于DSP的處理器模塊以及數據存儲模塊,開發過程中做了大量的仿真和驗證,最后對系統進行綜合測試和聯調,并進行了地面跑車實驗。實驗結果證明:系統能夠實時采集IMU角速率和加速度、Doppler雷達的速度等信息,能夠對IMU、Doppler、GPS、航姿系統、高度表等信息進行導航解算,生成當前位置、姿態等導航數據,并能夠完成與機載電子設備間的數據通信與控制。多次的聯調和跑車實驗結果證明,機載導航計算機達到了預期設計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導航系統的運算精度,實現了高性能、小體積、低成本的要求,系統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關鍵詞:Doppler/SINS組合導航,導航計算機,DSP,FPGA
上傳時間: 2013-07-25
上傳用戶:cc1915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著名學者、現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陳難先教授等人使用無窮級數的Mobius反演公式解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學中的逆問題,開創了應用、推廣數論中的Mobius變換解決物理學中各種逆問題的巧妙方法,其工作在1990年當時就得到了世界著名的《NATURE》雜志的高度評價。 華僑大學蘇武潯教授等則把Mobius變換的方法應用于幾種常用波形(包括周期矩形脈沖,奇偶對稱方波和三角波等)的傅立葉級數的逆變換運算,得到正、余弦函數及一般周期信號的各種常用波形的信號展開;并求得了與各種常用波形信號函數族相正交的函數族,以用于各展開系數的計算與信息的解調;而后把它們應用到通信系統中,提出了一種新的通信系統,即新型Chen-Mobius通信系統。 本文主要完成了兩個方面的工作,Chen-Mobius多路通信系統的FPGA硬件設計實現和基于Chen-Mobius變換的語音加密雙工通信系統的實現。首先,利用嵌入MATLAB\SIMULINK中的DSPBuilder軟件對Chen-Mobius多路(四路和八路)通信系統進行仿真分析,對該系統在不同信噪比情況下的錯誤概率進行了計算,并繪出了信噪比-錯誤概率曲線;其次,利用DSPBuilder中的Signalcompiler將Chen-Mobius多路通信系統的主體模塊(函數及積分器的產生等)轉化成HDL硬件語言,后在QuartusⅡ軟件平臺上,結合利用VHDL編程的硬件程序模塊(分頻、延時、控制模塊等)構架完整的Chen-Mobius通信系統,并對此系統設計綜合、引腳分配、仿真驗證、時序分析等;最后,在Altera公司的Stratix 芯片上,實現硬件的編程和下載,從而完成了Chen-Mobius多路通信系統的FPGA硬件實現。 另外,利用Chen-Mobius單路通信系統的調制、解調系統分別對語音信號進行加密與解密,在兩塊DE2的FPGA開發板上成功實現了基于Chen-Mobius變換的語音加密雙工通信。完成本設計意義重大,它為今后Chen-Mobius通信系統應用于通信領域的各個方面,邁開堅實的一步。
標簽: ChenMobius FPGA 通信系統 硬件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7-24
上傳用戶:xaijhqx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能夠減少電子系統的開發風險和開發成本,縮短上市時間,降低維護升級成本,故廣泛地應用在電子系統中。最新的FPGA都采用了層次化的布線資源結構,與以前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FPGA布線資源的固定性和有限性,因此需要開發適用于這種層次化的FPGA結構并提高布線資源有效利用率的布線算法。同時由于晶體管尺寸的不斷減小,有必要在FPGA布線算法中考慮功耗和時序問題。 本論文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提出一種基于Tile的FPGA結構描述方法,對FPGA功耗模型和時序模型進行了研究,實現了考慮FPGA功耗、布線資源利用率的布線算法。 在FPGA結構描述方面,本文在分析現代商用FPGA層次化結構及學術上對FPGA描述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Tile的FPGA結構描述。由于基本Tile的重復性,采用該方法可以簡化FPGA結構的描述,同時由于該方法是以硬件結構為根據,為FPGA軟硬件提供了簡單而靈活的接口,該方法在原型系統中測試證明是正確的。 在FPGA功耗模型方面,本文研究了ASIC中關于電路功耗計算的基本方法,并將其應用到FPGA功耗分析中。在模型中的采用了混合的功耗模型,包括動態功耗模型和靜態功耗模型。動態功耗的計算采用基于節點狀態轉換率的開關級動態功耗計算和邏輯塊宏模型,靜態功耗則采用基于公式計算的晶體管漏電功耗模型和邏輯塊基于仿真的LUT/MUX表達式計算模型。這些功耗模型將運用到我們后面的功耗計算和基于功耗驅動的布線算法中。 在FPGA布線算法研究和實現方面,本文在介紹基本的搜索算法之后,介紹了將FPGA硬件結構轉變為FPGA布線程序可識別的布線資源圖的方法,并將基本的搜索算法運用的FPGA布線資源圖上,實現FPGA的基于布通率的布線算法。在此基礎上,借鑒了FPGA時序分析方法,將時序分析作為布線算法的一子模塊,對基于時序的布線算法進行了研究;同時采用了FPGA功耗模型,在布線算法實現中考慮了動態功耗的問題。最后在布線算法中實現兩種啟發式策略以提高可布線資源有效利用率。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ong14578
隨著社會、科技、經濟的不斷發展,視頻監控技術因其具有直觀、方便、信息內容豐富等特點以及廣闊的應用范圍,一直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而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利用光纖通信技術實現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已成為視頻監控技術發展的一個潮流。 本課題探究的數字視頻監控系統支持八路視頻信號和反向數據信號的實時傳輸,系統主要分為視頻發送端和視頻接收端兩部分。系統視頻發送端主要包括視頻處理模塊、反向數據處理模塊、FPGA主控處理模塊、光收發一體模塊,其中FPGA主控處理模塊實現的主要功能是系統視頻信號傳輸中視頻一次復接處理以及反向數據傳輸中數據接收和線路解碼處理等。系統視頻接收端與視頻發送端的結構是對應的,主要功能模塊同樣包括視頻處理模塊、反向數據處理模塊、FPGA主控處理模塊、光收發一體模塊,其中FPGA主控處理模塊實現的主要功能是系統視頻信號傳輸中視頻二次分接處理以及反向數據傳輸中數據線路編碼和發送處理等。 本論文的研究重點是八路視頻信號傳輸中數字復分接的設計和反向數據信號傳輸中線路碼的編解碼設計。論文首先對課題研究的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給出了各個功能模塊電路的具體實現設計方案;其次認真分析了視頻監控系統八路視頻信號傳輸中數字復分接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方式,討論了系統視頻信號傳輸中數字復分接的設計思想及實現方案,給出了視頻信號復分接的程序設計與仿真驗證;最后詳細闡述了視頻監控系統反向數據信號傳輸中線路碼的選擇及實現方式,結合數據光纖傳輸的性能特點,選用CMI碼作為反向數據傳輸的線路碼型,討論了系統反向數據信號傳輸中CMI編解碼的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案,給出了數據信號CMI編解碼的程序設計與仿真驗證。 論文的關鍵部分主要是FPGA主控處理模塊的程序設計,利用VHDL硬件描述語言完成視頻數字復分接和反向數據CMI編解碼的程序設計,并在QuanusII軟件開發平臺下完成了系統的程序設計與仿真驗證。
上傳時間: 2013-05-31
上傳用戶:fudong911
·摘要: 針對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統中大容量主教據流的實時傳輸和重要狀態信息與控制指令可靠傳輸的需求,采用基于μC/OS-Ⅱ實時操作系統和LwIP協議棧的嵌入式以太網接口的設計方法,構建了滿足系統數據實時傳輸和可靠傳輸的以太網結構;系統硬件采用DSP和以太網控制器CS8900A,通過驅動程序設計和協議棧的移植,實現UDP和TCP對主數據流和狀態信息與指令的傳輸,并通過上位機界面進行遠程監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希醬大魔王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SAA7113H 和HTV110 芯片的將模擬視頻信號轉換為VGA 信號的電路,并給出了硬件連接圖和部分程序初始化設置值。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linlin
對于電子產品設計師尤其是線路板設計人員來說,產品的可制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簡稱DFM)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如果線路板設計不符合可制造性設計要求,將大大降低產品的生產效率,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所設計的產品根本無法制造出來。目前通孔插裝技術(Through Hole Technology,簡稱THT)仍然在使用,DFM在提高通孔插裝制造的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可以起到很大作用,DFM方法能有助于通孔插裝制造商降低缺陷并保持競爭力。本文介紹一些和通孔插裝有關的DFM方法,這些原則從本質上來講具有普遍性,但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不過,對于與通孔插裝技術打交道的PCB設計人員和工程師來說相信還是有一定的幫助。1、排版與布局在設計階段排版得當可避免很多制造過程中的麻煩。(1)用大的板子可以節約材料,但由于翹曲和重量原因,在生產中運輸會比較困難,它需要用特殊的夾具進行固定,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大于23cm×30cm的板面。最好是將所有板子的尺寸控制在兩三種之內,這樣有助于在產品更換時縮短調整導軌、重新擺放條形碼閱讀器位置等所導致的停機時間,而且板面尺寸種類少還可以減少波峰焊溫度曲線的數量。(2)在一個板子里包含不同種拼板是一個不錯的設計方法,但只有那些最終做到一個產品里并具有相同生產工藝要求的板才能這樣設計。(3)在板子的周圍應提供一些邊框,尤其在板邊緣有元件時,大多數自動裝配設備要求板邊至少要預留5mm的區域。(4)盡量在板子的頂面(元件面)進行布線,線路板底面(焊接面)容易受到損壞。不要在靠近板子邊緣的地方布線,因為生產過程中都是通過板邊進行抓持,邊上的線路會被波峰焊設備的卡爪或邊框傳送器損壞。(5)對于具有較多引腳數的器件(如接線座或扁平電纜),應使用橢圓形焊盤而不是圓形,以防止波峰焊時出現錫橋(圖1)。
上傳時間: 2013-11-07
上傳用戶:refent
減小電磁干擾的印刷電路板設計原則 內 容 摘要……1 1 背景…1 1.1 射頻源.1 1.2 表面貼裝芯片和通孔元器件.1 1.3 靜態引腳活動引腳和輸入.1 1.4 基本回路……..2 1.4.1 回路和偶極子的對稱性3 1.5 差模和共模…..3 2 電路板布局…4 2.1 電源和地…….4 2.1.1 感抗……4 2.1.2 兩層板和四層板4 2.1.3 單層板和二層板設計中的微處理器地.4 2.1.4 信號返回地……5 2.1.5 模擬數字和高壓…….5 2.1.6 模擬電源引腳和模擬參考電壓.5 2.1.7 四層板中電源平面因該怎么做和不應該怎么做…….5 2.2 兩層板中的電源分配.6 2.2.1 單點和多點分配.6 2.2.2 星型分配6 2.2.3 格柵化地.7 2.2.4 旁路和鐵氧體磁珠……9 2.2.5 使噪聲靠近磁珠……..10 2.3 電路板分區…11 2.4 信號線……...12 2.4.1 容性和感性串擾……...12 2.4.2 天線因素和長度規則...12 2.4.3 串聯終端傳輸線…..13 2.4.4 輸入阻抗匹配...13 2.5 電纜和接插件……...13 2.5.1 差模和共模噪聲……...14 2.5.2 串擾模型……..14 2.5.3 返回線路數目..14 2.5.4 對板外信號I/O的建議14 2.5.5 隔離噪聲和靜電放電ESD .14 2.6 其他布局問題……...14 2.6.1 汽車和用戶應用帶鍵盤和顯示器的前端面板印刷電路板...15 2.6.2 易感性布局…...15 3 屏蔽..16 3.1 工作原理…...16 3.2 屏蔽接地…...16 3.3 電纜和屏蔽旁路………………..16 4 總結…………………………………………17 5 參考文獻………………………17
上傳時間: 2013-10-24
上傳用戶:1816538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