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 (RFID) 技術采用輻射和反射 RF 功率來識別和跟蹤各種目標。典型的 RFID 繫統由一個閱讀器和一個轉發器 (或標簽) 組成。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huyanju
基于以太網的組播速率較低,無法滿足實時系統,且無擁塞控制機制,易出現丟包、亂序等現象;同時,基于以太網組播的應用程序不能直接移植到反射內存網。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反射內存網的組播實現方案,將組播技術與反射內存網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參與組播的各節點間的高速通信。該方案的實現,不僅提高了節點間的通信的可靠性,還提高了基于以太網組播的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skfreeman
專業英語
上傳時間: 2013-12-27
上傳用戶:jhksyghr
本文將探討微控制器與 PSoC (可編程系統單晶片)在數位電視應用上的設計挑戰,並比較微控制器和 PSoC 架構在處理這些挑戰時的不同處,以有效地建置執行。
上傳時間: 2013-11-22
上傳用戶:gengxiaochao
實時操作系統,Kernel部分完成于2006年上半年,其IPC部分甚至是年中時才具備相 應的雛形。最開始時是因為要為朋友做一個小型的手持設備,而本人起初又是另一國內老牌 實時操作系統:DOOLOO RTOS開發人員,但這個團隊在2005年底已經解散。但朋友的系統要 上,用其他小型系統嗎,一不熟悉,二看不上。答應朋友的事,總得有解決方法吧,即使是原來 的DOOLOO RTOS,因為其仿VxWorks結構,導致它的核心太大,包括太多不必要的東西(一套 完整的libc庫),這些方案都否決了。怎么辦?當時朋友那邊也不算太急,先自己寫一套內核吧。 這個就是源頭!(后來雖然朋友的項目夭折了,但這套OS則保留下來了,并開源了,萬幸) 1 序 3 1.1 RT-Thread誕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2 艱難的發展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 一年增加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4 Cortex-M3的變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面向對象設計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6 文檔結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實時系統 7 2.1 嵌入式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2 實時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3 軟實時與硬實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 快速入門 11 3.1 準備環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3.2 初識RT-Thre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3 系統啟動代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4 用戶入口代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5 跑馬燈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3.6 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 RT-Thread簡介 25 4.1 實時內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4.2 虛擬文件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3 輕型IP協議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4 shell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5 圖形用戶界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6 支持的平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 內核對象模型 29 5.1 C語言的對象化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2 內核對象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6 線程調度與管理 39 6.1 實時系統的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1234321@q
本書全面介紹基于 32 位ARM 架構嵌入式微處理器的軟、硬件系統的高級應用開發, 以Cirrus Logic 的EP93XX(ARM920T 核)系列微處理器為基礎,包含EP93XX 的體系結 構特點、片內資源、軟硬件開發平臺、嵌入式操作系統移植及應用程序開發等內容,著重 強調了基于EP93XX 系統微處理器的硬件系統設計,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eCos 在EP93XX 系列微處理器上的移植及應用開發,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開發,設備驅動程 序的開發等內容,最后以一個完整的系統開發說明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的一般流程。 全書內容以應用為出發點,內容詳盡,可作為 ARM 應用技術開發人員的參考用書, 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使用。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lanhuaying
RealView™ 編譯工具 2.0 版 Windows 版安裝指南 本緒言介紹 RealView™ 編譯工具 2.0 版入門指南 和其它用戶文檔。其中包含下列 各部分: • 第 vi 頁的關于本書; • 第 ix 頁的反饋。 本書按下列各章組織: 第 1 章簡介 閱讀此章,了解 RealView 編譯工具 的簡介(RVCT)。 第 2 章嵌入式軟件開發 閱讀此章,了解如何用 RVCT 開發嵌入式應用程序的詳細信息。 它 描述與目標系統無關的默認 RVCT 行為,以及如何調整 C 庫和映像 內存映射以適應您的目標系統。 第 3 章使用過程調用標準 閱讀此章,了解如何使用 ARM-Thumb 過程調用標準。 使用此標準 可以更方便地確保分別編譯和匯編的模塊可以協同工作。 第 4 章ARM 和 Thumb 交互操作 閱讀此章,了解編寫實現 Thumb ® 指令集的處理器代碼時,如何在 ARM 狀態和 Thumb 狀態之間切換的詳細信息。 第 5 章混合使用 C、C++ 和匯編語言 閱讀此章,了解如何編寫 C、C++ 和 ARM 匯編語言混合代碼的詳 細信息。 它還描述如何從 C 和 C++ 使用 ARM 內聯和嵌入式匯編程 序。
標簽: Compilation RealView 用戶手冊
上傳時間: 2013-10-23
上傳用戶:fudong911
本技術文章將介紹如何運用 NI LabVIEW FPGA 來設計並客製化個人的 RF 儀器,同時探索軟體設計儀器可為測試系統所提供的優勢。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toyoad
以嵌入式ARM9控制器LPC3250為核心,并采用同時采樣A/D轉換器,設計了手持式三相不平衡度測試儀。可以同時測量8路交流信號的有效值、相位及三相電壓電流的序量和不平衡度,且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系統通過提高采樣率并引入全相位FFT算法,可大幅提高幅值與相位測量精度,從而提高不平衡度的測量精度。系統可以將被測參數、趨勢值、波形數據等存入SD卡,并通過網絡接口實現遠端通信,從而實現遠程監控。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看到了沒有
為了保證在高溫條件下,正確使用高頻硅PNP晶體管3CG120,文中對3CG120在不同溫度段的失效機理進行了研究。通過對硅PNP型晶體管3CG120進行170~340 ℃溫度范圍內序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發現在170~240 ℃,240~290 ℃,以及290~340 ℃分別具有不同的失效機理,并通過分析得到了保證加速壽命試驗中與室溫相同的失效機理溫度應力范圍。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benson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