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LED的控制,不受具體功能限制,利用中斷實現,可以用于各種目的的程序,方便實用,可重用性強
上傳時間: 2013-12-04
上傳用戶:葉山豪
PID控制算法即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算法,該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可靠性高,在工業控制中應用廣泛,尤其適用于建立精確數學模型的控制系統。但是對于非線性、時變不確定和大時滯對象、難以建立準確數學模型時,PID控制算法的控制品質不時很高,尤其是以誤差作為基本調節項,微分作用只在系統出現明顯偏差時起作用,屬事后控制,故不能很好地抑制系統的超調。而灰色PID控制算法,以灰色系統理論為基礎,對系統不確定部分建立灰色模型,進行灰色預估補償,使控制系統的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白化,可以提高PID控制質量及其魯棒性。
標簽: grey-pid
上傳時間: 2015-04-22
上傳用戶:zju104
研究了不確定離散時間系統的變結構控制設計問題,提出了基于滑模預測思想的離散變結構控制系統 設計新思路. 該方法綜合考慮抖振、魯棒性以及控制量約束等指標要求,利用當前及過去時刻的滑模信息預測未來 時刻的滑模動態,實現了滾動優化求解. 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現象,并能夠保證閉環系統的魯棒 穩定性.
標簽: 滑模預測離散變結構控制
上傳時間: 2015-05-08
上傳用戶:weifan
電動舵機(EMA)由于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負載特性好和可靠性高等優點,因而在 無人駕駛飛機(UAV)、導彈、航天器等飛行器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傳統 PID 控制以其實時性好、易于實現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控制系統,只要正確設定參 數,PID 控制器便可實現其作用,但由于舵機系統存在著非線性、時變性等不確定因素,此 時,PID 的控制效果將難于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模糊控制對控制對象的非線性、時變性等具 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其靈活性和魯棒性較好,并且控制簡單,在電機控制領域應用非常廣 泛。但在模糊控制的系統中很難完全消除穩態誤差,一般情況下,控制精度不太理想。 針對上述兩種控制器的特點,為了提高舵機位置伺服系統的控制性能,本文設計了一 種模糊自適應 PID 控制器,兼顧了兩種控制方法的優點,通過模糊規則進行推理和決策, 在線整定 PID 控制器的三個參數,實驗結果表明,該控制器結構簡單,效果良好。
上傳時間: 2016-04-27
上傳用戶:547453159
’() 控制作為最早發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以其算法簡 單、魯棒性好、對模型精度要求低、易于設計和操作等優點,至今 仍然廣泛地應用于工業控制中。隨著工業控制復雜程度的增加、 實際控制對象的非線性和時變等情況的普遍存在,常規 ’() 控 制的適應性往往欠佳,實際控制場合中逐漸引進各種先進的控 制策略。但是,限于先進控制策略理論的高深和實際實現的經濟 效益,對具有簡單結構的 ’() 控制的改進成為人們長期以來的 研究熱點。近年來,國內外已有大量的相關論文發表,實際應用 中也出現了許多新型的 ’() 控制器,不斷挖掘 ’() 控制的潛 力。
上傳時間: 2016-04-27
上傳用戶:547453159
VK2C23 是一款存儲器映射和多功能 的 LCD 控制 / 驅動芯片。該芯片的顯示字段為 224 點 (56 SEG × 4 COM) 或 416 點 (52 SEG × 8 COM)。VK2C23 芯片的軟件配置特 性使其適用于多種 LCD 應用,包括 LCD 模塊和 顯示子系統。VK2C23 芯片可通過雙 線雙向 I2C 接口與大多數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進 行通信。 VK2C2X系列為I2C介面、RAM mapping的LCD控制暨驅動IC,此系列以先進設計技術降低IC耗電、提升抗雜訊及ESD防護能力。全系列包含VK2C22、VK2C23、VK2C24等。VK2C22已成功獲得單相電表客戶的認可及采用,VK2C23及VK2C24適合于點數需求較大的三相電表的應用。
標簽: C23 23 16C LCD VK2 VK 2C 16 HT 存儲器
上傳時間: 2018-07-14
上傳用戶:szqxw1688
電動汽車逆變器用于控制汽車主電機為汽車運行提供動力,IGBT功率模塊是電動汽車逆變器的核心功率器件,其驅動電路是發揮IGBT性能的關鍵電路。驅動電路的設計與工業通用變頻器、風能太陽能逆變器的驅動電路有更為苛刻的技術要求。其中的電源電路受到空間尺寸小、工作溫度高等限制,面臨諸多挑戰。介紹了一種驅動供電電源的設計,并通過實際測試證明其可用性。
上傳時間: 2021-10-27
上傳用戶:
一臺數控機床的先進程度衡量著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先進水平,而數控機床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數控機床控制系統。近年出現的ARM數入式系統具有硬件資源豐富、性能好、成本低和功耗低等優點,FPGA技術具有可重復編程、在線升級、實時性好、可靠性高等優點。為了克服傳統的數控機床成本高、控制精度低、實時性差,可靠性低等缺點,研究基于ARM+FPGA架構的新型數控機床系統,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和重大的經濟價值本文以數控機床為工程背景,以何服電機PMSM為具體對象以ARM+FPGA作為數控系統的實現平臺,從提高何服系統位置環控制的自適應能力,提高位置環、速度環和電流環等復雜運算的處理速度,提高系統管理與控制程序開發的簡單性、界面的美觀性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結論如下:(1)在對比分析了幾種控制系統架構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ARM+FPGA的數控機床自適應模糊控制何服系統的設計方案。該系統采用以ARM作為系統主控與運動軌跡計算芯片,FPGA作為何服系統運動控制芯片,而其中的FPGA運動控制系統包括自適應位置控制模塊、速度控制模塊、電流變換模塊三大部分(2)針對提出的 ARM+FPGA的數控機床自適應模糊控制何服系統的設計方案,進行了有關數學模型的建立占推導,并借助MATLAB工具建立系統仿真模型進行仿真。系統仿真結果表明,該系統位置響應超調量小,響應時間短,系統性能優越(3)為了提高運動控制的實時性、可靠性、靈活度,根據運動控制系統的模型,提出了一種FPGA實現的運行控制系統的結構,井詳細進行了自適應位置控制模塊、速度控制模塊、電流變換模塊等內部各模塊的設計,之后利用HDL進行了有關模塊的程序設計和PGA實現仿真(4)針對基于ARM微處理器的主挖與運動軌跡計算系統,進行了系統控制界面的設計,FPGA與ARM芯片、FPGA與上位機等通信程序設計,進行了運動控制中加減速、插補方法的分析與設計關鍵字:數控機床:水磁同步電機:自適應模糊控制:ARM:FPGA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20125101110
建模、控制算法研究以及仿真試驗都是燃氣輪機研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針對三者展開研究首先,采用容積慣性法代替牛頓-拉普遜法建立三軸燃氣輪機非線性動態模型,并考慮變比熱、引氣與冷卻等環節,通過與試車數據比較驗證了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采用容積慣性法不但提高了模型的實時性,并且動態過程更接近真實燃氣輪機運轉狀態。分析了容積慣性法建模中低轉速階段仿真時出現的參數振蕩現象產生的原因,通過增加低轉速特性數據消除了參數振蕩,并提出了一種基于指數平衡與樣條擬合的外推方法來獲得低轉速特性數據。通過低壓壓氣機特性數據外推計算與分析,證明了該外推方法具有較好的準確性。然后,針對重型燃氣輪機非線性強、慣性大和負載多變等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信念網絡的自適應控制器。該控制器結合了深度信念網絡和傳統PD控制器,其中深度信念網絡作用是在線調整PID參數,而傳統PD控制器負責控制量的計算與輸出。通過數字仿真,驗證了該控制器滿足燃氣輪機轉速控制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自適應性,在燃氣輪機不同工況下,能夠對其轉速進行準確控制,使得系統快速響應的同時無超調量。最后,針對燃氣輪機硬件在環仿真平臺的需要,設計了一種能夠采集并模擬多種范圍電壓、電流與頻率信號的接口模擬器。搭建了燃氣輪機硬件在環控制平臺,在試驗前對接口模擬器以及控制器進行了標定與平臺的實時性驗證。在已有的控制器上,完成了基于RIX作系統的多任務嵌入式控制系統開發。通過硬件在環試驗,進一步驗證了本文設計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與較強的自適應能力關鍵詞:燃氣輪機,容積慣性,建模,仿真,自適應控制,深度信念網絡,硬件在環
標簽: 自適應控制
上傳時間: 2022-03-14
上傳用戶: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作為一種融合了當代多種高新技術的交通工具,需要采用越來越多的電子控制系統,這些復雜的系統控制需要檢測及交換大量數據,傳統的點對點控制方式不但布線復雜、昂貴,而且可靠性差、重量大維護成本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汽車的通信要求,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德國BOSCH公司的CAN總線控制應運而生,且日前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應對當前某些整車廠對車載CAN總線控制系統應用的需求,以及解決由于沒有一個開放的CAN應用層協議,使不同配套廠的設備之間不能互操作的問題論文以基于SAEJ939協議的汽車CAN總線控制系統設計與測試作為研究課題制定了基于SAEJ939協議的CAN應用層協議并設計開發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結合項目組已有的技術基礎,論文首先研究了CAN總線協議特點和實現該技術的要求,并研究分析了CAN總線的應用層協議規范SAE939,在此基礎上,根據某整車廠需求,分別從網絡拓撲結構的總體設計、模塊的信號定義、信息發送周期選擇、報文優先級分配以及節點地址定義等幾個方面設計制定了一套具有良好擴展性的汽車CAN應用層協議。此外,課題還完成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的全部硬件設計,通過軟件開發實現了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以及各控制模塊的功能為了驗證CAN總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的可行性,以及測試網絡性能,課題對CAN總線控制模塊和CAN網絡系統進行CAN模塊的致性測試,CAN控制模塊通信功能測試,以及應用cAN總線開發工具 CANoe進行的CAN總線仿真實驗和整個系統平臺測試。通過研究這些實驗和測試的結果驗證了CAN總線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和穩定性,證明了課題設計方案可行此外,誤題的研究也為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CAN總線控制技術的產品化積累了經驗,課題也因此具備繼續研究開發的意義和良好的經濟的前景
標簽: 汽車CAN總線
上傳時間: 2022-03-23
上傳用戶:f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