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傳統秘鑰加密技術,無線物理層安全理論技術是根據主竊信道傳輸速率的差值等特征信息來從信息論的角度降低竊聽者獲取的有用信息量。 在理想的竊聽信道模型中,只要保密容量(主竊聽信道容量差)大于0,系統就可以達到保密通信。%在引入信號衰落之后,保密通信只以一定的概率實現。 本文通過建立中斷概率模型來對通信系統的保密性進行仿真。 本文主要研究性能中的保密速率和主竊信道信噪比這兩個指標。在系統所需保密速率是定值的條件下,主竊信道信噪比之差越低,通信的保密性越好。通過采用MIMO技術中的波速成形技術,合法信道中的信道容量可以被大幅度提高,進而大幅度降低中斷概率。環形干擾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竊聽信道信噪比,而且對主信道的傳輸速率不會產生負面影響。經過使用Alamouti編碼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由于天線數量增多而導致譯碼復雜度增加的問題。
上傳時間: 2020-03-17
上傳用戶:成成愛吃魚
半導體制造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新應用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廣泛的新產品,從高性能處理器到各種低功耗便攜式設備,再到微型感應/通信/驅動芯片,促進了各種新的應用,這些應用已經改變并將繼續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隨著半導體行業向更小的特征尺寸發展,嵌入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中的晶體管數量持續增長,在高質量,可靠的產品上市的無時間壓力下半導體行業越來越依賴設計技術來實現設計收斂和滿足生產力目標。我們在這里提到的設計技術涵蓋了協助綜合,驗證所需的所有核心知識,軟件工具,算法,方法和基礎設施。測試和制造功能可靠的綜合電路。
上傳時間: 2021-11-06
上傳用戶:d1997wayne
超聲波測距在智能機器人中的開發與應用摘 要:本文提出了在機器人控制中,使用軟件方法實現超聲波測距機器人避障功能的工作原理和設計 方法。該系統在使用過程中,測量精度高,機器人避障準確,可靠,真正實現了智能化控制。 關鍵詞:機器人 超聲波 測距 軟件觸發 Abstract: The 0n pnnc eanddesignm d10d ofu]U~ sordc are descx'~edindetail fora intenigencero~ ic . ByI|8i“gthissystem,therobotmakesaccta~elyavoidingdmwhackhi# reliability. 1畸 wo阿s:ro tultro-sor~c聊 曲 喀sot~aretrigger 1 引言 在智能機器人的研制開發中,很重要 的一部 分就是機器人 要能實現避 障功能 ,即通過傳感器 的作用 ,探測機器人行進道路 上是否碰到障礙。 若碰到了障礙 ,機器人應該 自動轉向 ,躲避障礙 。 本文所介 紹的超聲 波測距方法 ,應用 于 ET一18 Hem智能機器人中。通過超聲波測距 ,該智能機 器人實現了對步進電動機的智能控制及運動控制 方式的靈活應用。同時,超聲波測距作為一種非 接觸 的檢測方式 ,和紅外 、激光及無線電測距相 比,在近距范 圍內有不受光線影響、結構簡單 、成 本低等優點 2 超聲波測距基本原理 超聲波是指頻率在 2000Hz以上 ,不能引起正 常人聽覺反應 的機械振動波 ,是物體 的機械振 動 在彈性介質 中傳播所形成 的機械振動波。由于超 聲波具有非常短 的波長 ,可 以聚集成狹小 的發
上傳時間: 2022-02-16
上傳用戶:jiabin
基于 ARM 的 BUCK 型開關電源的設計 王元月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摘要: 為了滿足計算機、 通訊等行業對高性能電源產品的需求, 提出了一種基于 ARM 的 BUCK 型開關電源的設計 方案。 文中介紹了 BUCK 型的控制方式和并聯均流技術, 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和嵌入式操作系 統軟件設計。 一并討論了過流保護、自動恢復等實際問題的實現方案。 實際應用表明, 基于 ARM 的 BUCK 型開關電 源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點, 且其體積小、重量輕, 達到了設計要求。 關鍵詞: 開關電源; 并聯均流技術; 硬件電路設計; 軟件設計
上傳時間: 2022-02-23
上傳用戶:
家 庭 總 線 是 智 能 家 居 實 現 的 重 要 基 礎 . 是 住 宅 內 部 的 神 經 系 統 . 其 主 要 作 用 是 連 接 家 中的各 種 電子 、 電氣 設 備 . 負責 將 家 庭 內 的 各 種 通 信 設 備 ( 包 括 安 保 、 電話 、 家 電 、 視 聽 設 備 等 )連 接 在 一 起 . 形 成 一 個 完 整 的家 庭 網 絡 。 日 本 是 較 早 推 動 智 能 家 居 發 展 的 國 家 之 一 , 它 較 早 地 提 出 了 家庭 總線 系統 (H O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稱H B S ) 的概念 . 成 立 了 家庭 總線 (H B S )研 究會 . 并 在 郵政省和 通 產 省 的指 導 下 組 成 了H B S 標 準委 員 會 , 制定 了 日 本 的H B s 標 準 。 按 照 該 標 準 , H B S 系統 由一 條 同 軸 電 纜 和 4 對 雙 絞 線 構 成 , 前 者 用 于 傳 輸 圖 像 信 息 . 后者 用 于 傳輸語 音 、 數據及 控制信 號 。 各 類家用 設 備 與 電氣 設 備 均 按 一 定 方式 與H B S 相 連 , 這 些 電氣設 備 既 可 以在 室 內進 行 控制 . 也 可 在異地 通 過 電話進行 遙 控 。 為適 應 大型 居住社 區 的需 要 , 1 9 8 8 年年初 , 日 本住 宅信息 化推進協會 又 推 出 了 超級 家庭總 線 (S u p e r H0 m e B u s S y s t e m , 簡 稱S - H B S ) , 它適 用 于 更 大 的范 圍 . 因 為一 個S - H B s 系統可 掛接 數千個家庭 內部 網 。 家庭 智能化要 求諸 多家 電和 網絡能夠彼此 相容 . 總線協 議是 其精髓 所 在 , 只 有接 E l 暢通 , 家 電才能 “ 聽懂 ” 人 發 出的指令 , 因此 總線標準 的物理 層 接 口 形 式 是 智能 家居 亟 待解決 的重 要 問題 之 一 。 目前 比 較成型 的總線標 準 協 議 主 要 是 美 國公 司 提 出 的 , 包 括E c h e l o n 公 司 I)~L o n W o r k s 協議 、 電子 工 業 協 會 (E I A ) 的C E 總線協 議 (C EB u S ) 、 S m a r t Ho u s e L P 的智 能屋 協 議 和×一 1 0 公 司 的X 一 1 0 協 議等。 這 些 協 議 各 有 優 劣 。
標簽: 智能家居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
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開發新型清潔能源是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捷徑,但是太陽能能源不連續和不穩定的缺點影響其單獨使用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選擇使用多種性質互補的能源聯合供電,相互彌補彼此的不足,以達到連續穩定的電能輸出。基于雙輸入直流變換器(Multipk-Input Converter,MC)的光電互補系統相對于風光互補系統而言,在太陽能功率充足時,可以選擇將多余的能量進行并網,省去了蕃電池等儲能設備,也可大大節約成本,簡化控制:而且電網是全天候的,比純新能源聯合系統更加可靠。因此本文將對光電互補系統,研究其拓撲、能量管理和系統參數設計等等在隔離應用的中小功率場合,推挽變換器控制方便,結構簡單,應用廣泛傳統的多輸入推挽變換器結構復雜,成本高。通過分析MIC的生成方法,利用脈沖電壓源 Pulsating Voltage Source Ce,PⅤSC或者脈沖電流源(Pulsating Curren Source Cell,PCSC)中聯或者并聯構成簡單實用的一族多輸入推挽變換器,詳細分析了BUCK型PVSC串聯構成的雙輸入推挽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和控制方式,為了能夠提供交流輸出,本文還詳細分析了半橋逆變電路的控制方式,并推導出其數學控制模型通過分析系統的工作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和不同控制方式對系統的影響,闡叨基于雙輸入推挽變換器的光電互補系統的工作原理。并對系統軟件涉及到的太陽能最大功率跟蹤、光電互補控制和逆變控制等算法進行重點研究功率電路參數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系統的性能和指標,其中推挽變壓器和濾波器的參數設計尤為重要,為此專門給出了硬件參數設計步驟;然后,根據軟件算法,設計了控制軟件流程圖來更清晰的表達軟件控制的思想軟件參數是影響系統魯棒性和快速性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硬件設計的基礎上,對軟件參數進行優化設計,并利用 Simulink軟件對設計參數進行仿真分析和修正。然后采用TMS320F2809作為控制芯片,搭建了實驗原理樣機,并進行了相關驗證實驗
標簽: 推挽變換器
上傳時間: 2022-03-16
上傳用戶:
如今,隨著人們對安全、節能環保、舒適等性能的持續追求,催生了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尤其是汽車電子及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汽車電子化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但是其快速的發展也面臨著挑戰。為了解決應用程序重復開發、移植困難等傳統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開發模式下所產生的問題,AUTOSAR組織應運而生,其為汽車電子產品的開發提供一種標準的、開放的軟件架構體系提升了軟件的質量,降低軟件的開發成本,縮短軟件的開發周期,它是未來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調查目前國際上的各種成熟的 AUTOSAR實現方案,以及通過掌握汽車行業應用較為廣泛的幾類總線協議標準,完成一種基于 AUTOSAR的汽車電子通信協議棧軟件的設計與實現方法,更探索性地將該通信系統基礎軟件集成在車身控制器上,之后搭建通信功能的仿真集成測試環境以對其進行驗證,目的是將其最終用于量產車型項H上。本文的工作內容和成果總結有以下兒點1、分析和掌握 AUTOSAR架構及標準,在此基礎上設計了符合 AUTOSAR通信協議軟件模塊的架構和層次。該通信協議軟件模塊基于CAN總線協議,實現各個COM、PDU Router、CAN NM幾個模塊的接口和內部實現機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與可擴展性2、具體設計并實現了符合 AUTOSAR通信協議棧的基礎軟件模塊,其中包含的基礎軟件模塊有COM、PDU Router,CAN Interface、CAN Driver以及 CAN NM具備了信號發送和接收、信號路由、信號過濾、PDU網關路由、網絡管理控制等功能,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3、把該通信系統的實現與在汽車電子中的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使用 Freescale的MC9s12XEP100微控制器的車身控制器上搭建集成測試環境,并且具體設計了測試方案及測試用例,完成了該通信系統信號收發、路由及網絡管理控制等功能的集成測試驗證工作。
上傳時間: 2022-03-19
上傳用戶:shjgzh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作為一種融合了當代多種高新技術的交通工具,需要采用越來越多的電子控制系統,這些復雜的系統控制需要檢測及交換大量數據,傳統的點對點控制方式不但布線復雜、昂貴,而且可靠性差、重量大維護成本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汽車的通信要求,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德國BOSCH公司的CAN總線控制應運而生,且日前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應對當前某些整車廠對車載CAN總線控制系統應用的需求,以及解決由于沒有一個開放的CAN應用層協議,使不同配套廠的設備之間不能互操作的問題論文以基于SAEJ939協議的汽車CAN總線控制系統設計與測試作為研究課題制定了基于SAEJ939協議的CAN應用層協議并設計開發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結合項目組已有的技術基礎,論文首先研究了CAN總線協議特點和實現該技術的要求,并研究分析了CAN總線的應用層協議規范SAE939,在此基礎上,根據某整車廠需求,分別從網絡拓撲結構的總體設計、模塊的信號定義、信息發送周期選擇、報文優先級分配以及節點地址定義等幾個方面設計制定了一套具有良好擴展性的汽車CAN應用層協議。此外,課題還完成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的全部硬件設計,通過軟件開發實現了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以及各控制模塊的功能為了驗證CAN總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的可行性,以及測試網絡性能,課題對CAN總線控制模塊和CAN網絡系統進行CAN模塊的致性測試,CAN控制模塊通信功能測試,以及應用cAN總線開發工具 CANoe進行的CAN總線仿真實驗和整個系統平臺測試。通過研究這些實驗和測試的結果驗證了CAN總線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和穩定性,證明了課題設計方案可行此外,誤題的研究也為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CAN總線控制技術的產品化積累了經驗,課題也因此具備繼續研究開發的意義和良好的經濟的前景
標簽: 汽車CAN總線
上傳時間: 2022-03-23
上傳用戶:fliang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軍事的竟爭,需要雷達提供更先進的性能,對雷達的重要組成部分—接收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們具有以下特點:多通道接收、寬帶高分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及非常強的抗干擾能力。接收機包括前端變頻、高精度頻率綜合器和數字中頻采樣等關鍵技術。本題目針對現代雷達的特點,開展接收機各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為未來新型雷達的研制提供實用的接收機技術,以提高雷達整體的各項戰術、技術指標和性能。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各種高性能、小體積的器件的研制成功,為研究高集成度的接收機提供了器件保證;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也為寬帶高分辨技術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本項目的技術作為雷達接收機的基礎設計,可以滿足不同頻段的雷達要求,特別適用于現代高機動抗有源干擾雷達,陸基、海基相控陣雷達以及電子對抗、通信等領域關鍵詞:雷達接收機,多通道,寬帶接收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軍事的競爭,需要雷達提供更先進的性能,對雷達的重要組成部分—接收機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們具有以下特點:多通道接收寬帶高分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及非常強的抗干擾能力。接收機包括前端變頻、高精度頻率綜合器四和數字中頻采樣等關鍵技術。本題目針對現代雷達的特點開展接收機各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為未來新型雷達的研制提供實用的接收機技術,以提高雷達整體的各項戰術、技術指標和整體性能本單位具有研制生產各種類型高性能雷達(包括機載、地面和海用艦載雷達)的能力。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體制和不同波段的現代雷達,接收機所采用的方案也不盡相同。在結構上,以前的產品都是采用積木式結構,就是將接收機的各個組成部分設計為一個一個的小模塊,然后通過射頻電纜連接起來,這樣做的結果是體積較大,在某些指標上如分辨率、抗干擾能力等,嚴重滯后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需求
上傳時間: 2022-03-26
上傳用戶:
隨著智能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耗電量越來越大,手機充電也越來越頻繁。雜亂的數據線和頻繁的插拔使人們對充電過程感到不勝其煩,不僅如此,頻繁的插拔還容易引起手機充電接口的損壞,因此,人們需要一種更加便捷可靠的充電方法。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是一種依靠空間磁場耦合將供電端的電能傳輸給手機電池從而對其進行充電的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充電方法,克服了傳統手機充電方法的弊端,可以使充電更加靈活、方便、安全。這種新的充電方法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日前已受到了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高度關注,且已有一些相關產品面市。本文通過對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電路、通信及耦合機構等方面進行研究,設計了一種用于手機的無線充電系統。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對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為未來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閘述了無線充電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的基本結構,分析了手機無線充電系統的需求,并提出了系統的主要設計要求:設計了系統的主電路和諧振電路,完成了控制芯片的選型,并闡述了系統的控制方法和流程;為了使接收端可以將其功率需求及充電狀態等信息反饋回發射端,以實現更準確的控制,設計了從接收端到發射端的單向通信信號調制電路以及相關的數據包時序、格式和編碼方式等,并用 Simulink對信號調制電路進行仿真,以驗證信號調制電路的調制效果;為了克服傳統的繞線式稠合機構成本高、制作和裝配工藝復雜、一致性不好等缺點,減輕耦合機構重量,并提高其可靠性,設計了一種PCB耦合機構:為了驗證所設計的手機無線充電系統的性能,搭建了一個實驗系統,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系統滿足一般的工程要求。關鍵詞:手機無線充電,磁場耦合,單向通信,PCB耦合機構
標簽: 無線充電
上傳時間: 2022-03-30
上傳用戶:zhanglei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