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網(wǎng)上找到的資料,感覺不錯。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eastgan
allegro教程,給有需要的人士!
上傳時間: 2014-10-30
上傳用戶:nshark
于博士cadence allergro 配套資料
上傳時間: 2013-10-23
上傳用戶:gaome
cadence必備
標簽: Allegro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cppersonal
很好的學習資料
上傳時間: 2014-03-05
上傳用戶:ZJX5201314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電子設計自動化”,是指以計算機為工作平臺,以EDA軟件為開發(fā)環(huán)境,以硬件描述語言為設計語言,以可編程器件PLD為實驗載體(包括CPLD、FPGA、EPLD等),以集成電路芯片為目標器件的電子產(chǎn)品自動化設計過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EDA工具在電子系統(tǒng)設計中所占的份量越來越高。下面就介紹一些目前較為流行的EDA工具軟件。 PLD 及IC設計開發(fā)領域的EDA工具,一般至少要包含仿真器(Simulator)、綜合器(Synthesizer)和配置器(Place and Routing, P&R)等幾個特殊的軟件包中的一個或多個,因此這一領域的EDA工具就不包括Protel、PSpice、Ewb等原理圖和PCB板設計及電路仿真軟件。目前流行的EDA工具軟件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按公司類別進行分類,另一種是按功能進行劃分。 若按公司類別分,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EDA 專業(yè)軟件公司,業(yè)內最著名的三家公司是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另一類是PLD器件廠商為了銷售其產(chǎn)品而開發(fā)的EDA工具,較著名的公司有Altera、Xilinx、lattice等。前者獨立于半導體器件廠商,具有良好的標準化和兼容性,適合于學術研究單位使用,但系統(tǒng)復雜、難于掌握且價格昂貴;后者能針對自己器件的工藝特點作出優(yōu)化設計,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功耗,改善性能,比較適合產(chǎn)品開發(fā)單位使用。 若按功能分,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集成的PLD/FPGA開發(fā)環(huán)境 由半導體公司提供,基本上可以完成從設計輸入(原理圖或HDL)→仿真→綜合→布線→下載到器件等囊括所有PLD開發(fā)流程的所有工作。如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QuartusⅡ,Xilinx公司的ISE,Lattice公司的 ispDesignExpert等。其優(yōu)勢是功能全集成化,可以加快動態(tài)調試,縮短開發(fā)周期;缺點是在綜合和仿真環(huán)節(jié)與專業(yè)的軟件相比,都不是非常優(yōu)秀的。 (2) 綜合類 這類軟件的功能是對設計輸入進行邏輯分析、綜合和優(yōu)化,將硬件描述語句(通常是系統(tǒng)級的行為描述語句)翻譯成最基本的與或非門的連接關系(網(wǎng)表),導出給PLD/FPGA廠家的軟件進行布局和布線。為了優(yōu)化結果,在進行較復雜的設計時,基本上都使用這些專業(yè)的邏輯綜合軟件,而不采用廠家提供的集成PLD/FPGA開發(fā)工具。如Synplicity公司的Synplify、Synopsys公司的FPGAexpress、FPGA Compiler Ⅱ等。 (3) 仿真類 這類軟件的功能是對設計進行模擬仿真,包括布局布線(P&R)前的“功能仿真”(也叫“前仿真”)和P&R后的包含了門延時、線延時等的“時序仿真”(也叫“后仿真”)。復雜一些的設計,一般需要使用這些專業(yè)的仿真軟件。因為同樣的設計輸入,專業(yè)軟件的仿真速度比集成環(huán)境的速度快得多。此類軟件最著名的要算Model Technology公司的Modelsim,Cadence公司的NC-Verilog/NC-VHDL/NC-SIM等。 以上介紹了一些具代表性的EDA 工具軟件。它們在性能上各有所長,有的綜合優(yōu)化能力突出,有的仿真模擬功能強,好在多數(shù)工具能相互兼容,具有互操作性。比如Altera公司的 QuartusII集成開發(fā)工具,就支持多種第三方的EDA軟件,用戶可以在QuartusII軟件中通過設置直接調用Modelsim和 Synplify進行仿真和綜合。 如果設計的硬件系統(tǒng)不是很大,對綜合和仿真的要求不是很高,那么可以在一個集成的開發(fā)環(huán)境中完成整個設計流程。如果要進行復雜系統(tǒng)的設計,則常規(guī)的方法是多種EDA工具協(xié)調工作,集各家之所長來完成設計流程。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wxqman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上傳時間: 2014-05-15
上傳用戶:wvbxj
復雜的物理和電氣規(guī)則, 高密度的元器件布局, 以及更高的高速技術要求, 這一切都增加了當今PCB設計的復雜性。 不管是在設計過程的哪一個階段, 設計師都需要能夠輕松地定義,管理和確認簡單的物理/間距規(guī)則, 以及至關重要的高速信號;同時, 他們還要確保最終的PCB滿足傳統(tǒng)制造以及測試規(guī)格所能達到的性能 目標。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gxm2052
一、PCB設計團隊的組建建議 二、高性能PCB設計的硬件必備基礎三、高性能PCB設計面臨的挑戰(zhàn)和工程實現(xiàn) 1.研發(fā)周期的挑戰(zhàn) 2.成本的挑戰(zhàn) 3.高速的挑戰(zhàn) 4.高密的挑戰(zhàn) 5.電源、地噪聲的挑戰(zhàn) 6.EMC的挑戰(zhàn) 7.DFM的挑戰(zhàn)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要:本文以IT行業(yè)的高性能的PCB設計為主線,結合Cadence在高速PCB設計方面的強大功能,全面剖析高性能PCB設計的工程實現(xiàn)。正文:電子產(chǎn)業(yè)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產(chǎn)品的功能越來越強,集成度越來越高、信號的速率越來越快,產(chǎn)品的研發(fā)周期也越來越短,PCB的設計也隨之進入了高速PCB設計時代。PCB不再僅僅是完成互連功能的載體,而是作為所有電子產(chǎn)品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件。本文從高性能PCB設計的工程實現(xiàn)的角度,全面剖析IT行業(yè)高性能PCB設計的方方面面。實現(xiàn)高性能的PCB設計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PCB設計團隊。一、PCB設計團隊的組建建議自從PCB設計進入高速時代,原理圖、PCB設計由硬件工程師全權負責的做法就一去不復返了,專職的PCB工程師也就應運而生。
標簽: PCB 性能 工程實現(xiàn)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talenthn
基于HHNEC 0.35um BCD工藝設計了一種應用于峰值電流模升壓轉換器的動態(tài)斜坡補償電路。該電路能夠跟隨輸入輸出信號變化,相應給出適當?shù)难a償量,從而避免了常規(guī)斜坡補償所帶來的系統(tǒng)帶載能力低及瞬態(tài)響應慢等問題。經(jīng)Cadence Spectre驗證,該電路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ysystc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