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變壓器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變壓器繞組溫度是變壓器安全、經濟運行以及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已經成為變壓器狀態(tài)監(jiān)測中健康隱患和故障發(fā)展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對變壓器繞組溫度進行實時監(jiān)測并判斷其健康狀況,以此來進行變壓器的負荷調整和預知性維修,避免因繞組過熱導致的變壓器故障,可以提高變壓器安全、經濟運行水平,為電網安全運行帶來重要保證。 傳統(tǒng)的檢測電力變壓器溫度的方法主要有紅外溫度檢測、熱電阻、熱電偶溫度檢測等。紅外測溫為非接觸測量,它只能測量變壓器的表面溫度,易受環(huán)境溫度及周圍磁場的干擾,且需人工操作,無法實現在線測量。對于熱電阻、熱電偶等測量法,在高頻交變場中,導線會拾取噪聲并由于渦流效應而發(fā)熱。電導線的熱導還會導致被測溫度的擾動,測量效果不很理想。光纖光柵傳感技術以其體積小、電絕緣、抗電磁干擾、易復用、傳感信號可遠距離傳輸、便于實現實時在線測量等優(yōu)點,為電力變壓器溫度的測量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手段。 本文在對國內外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及其解調方案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了光纖布拉格光柵傳感信號解調所需的硬件和軟件,并進行了實驗研究。論文涉及的主要工作有: 介紹了光纖的基本結構、布拉格光柵的工作機理及其制作方法,分析了光纖布拉格光柵作為傳感元件時的基本參數,推導了光纖布拉格光柵的溫度傳感模型;詳細介紹了目前常用的布拉格光纖光柵解調技術。 重點分析了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設計及其原理,主要有微控制器相關電路的設計、光電轉換電路、前置放大及濾波電路、AD轉換電路、以太網通訊電路及液晶顯示電路等。在硬件平臺的基礎上設計并測試了相關模塊的驅動,實現溫度的實時采集和發(fā)送。主要工作包括uC/OS—Ⅱ在LPC2148上的移植,利用LwIP實現以太網通訊等。 最后,搭建了系統(tǒng)光路,對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了測試,得到了有益的數據,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標簽: ARM 光纖光柵 溫度監(jiān)測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it男一枚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從事通用變頻器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維護的教學和科研工 作的總結。它介紹了交流調速自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基礎知識, 著重講述了通 用變頻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的構造方法; 從實際工程出發(fā), 既介紹了單 機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 又介紹了多機同步傳動變頻器網絡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知 識; 針對不同的生產工藝要求, 對通用變頻器的應用方法、注意事項和維修 方法, 通過應用實例都做了詳細介紹。
上傳時間: 2013-08-05
上傳用戶:dct灬fdc
JPEG2000是新一代的靜態(tài)圖像壓縮標準,它相比JPEG有很多新的特性,如漸進傳輸和感興趣區(qū)域編碼等,因而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數碼相機、PDA等便攜式設備中。 JPEG2000的核心主要包括小波變換和基于最優(yōu)化截斷點的嵌入式塊編碼(EBCOT)算法,其計算復雜度遠遠高于JPEG,完全采用軟件方案實現將會占用大量的處理器時間和內存開銷,而且速度較慢,實時處理的能力較差。為了推廣JPEG2000在便攜式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打開巨大的潛在市場,研究硬件實現的算法實時處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EBCOT算法是一個兩層的編碼引擎,其中的上下文編碼的運算量約占到總運算量的50%,是提高編碼速度的關鍵算法之一。由于上下文編碼大部分都是邏輯運算,沒有復雜的數學運算,但邏輯控制流程復雜繁瑣,對存儲器訪問頻繁,采用DSP或者其他的通用處理器通過指令控制實現該算法,未能顯著提高編碼速度。本文采用FPGA芯片,以電路邏輯的方式來實現該算法并進行優(yōu)化,在研究和分析了上下文編碼算法運算特點的基礎上,設計了列判斷和交錯存儲相結合的硬件實現方案,并采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在寄存器傳輸級描述了相應的硬件電路。通過功能仿真和邏輯綜合后,所獲得的上下文編碼模塊最大時鐘頻率為101MHz,且能在130ms內完成對一幅512×512灰度圖像的編碼,性能比Jasper軟件中的實現方案提高了75%。 JPEG2000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其具有漸進傳輸的能力,而碼流組織是獲得漸進傳輸特性的技術關鍵。碼流組織通過在輸出碼流中安排數據包的先后順序來實現漸進傳輸的目的。本文對JPEG2000中實現漸進傳輸的機制進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碼流組織的算法實現。 為了對JPEG2000算法實現進行驗證,本文設計了基于FPGA和ARM的驗證實驗平臺,其中FPGA主要完成算法中運算量較大的小波變換、上下文編碼和算術編碼,而ARM處理器則完成碼流組織、數據打包以及和PC機的通信。本文在該平臺上對所設計的上下文編碼算法和碼流組織模塊的設計進行了驗證,實驗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算法模塊功能正確,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編碼速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獨孤求源
USB2.0接口和基于ARM核的SOC系統(tǒng)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特別在電子消費類領域。包含USB2,0接口的ARM系統(tǒng)則更是市場的需求。本文介紹一種基于ARM核的USB2,0接口IP(AHB_USB2.0)的設計,主要對其中的串行接口引擎(SIE)的設計進行討論。 該 AHB_USB2.0 IP核支持USB2.0協(xié)議,并兼容USB1.1協(xié)議;支持AMBA2.0協(xié)議和UTMI 1.05協(xié)議。該IP核一側通過UTMI接口或ULPI接口的PHY與USB2.0主機端進行通信;另一側則通過AHB總線與ARM相連。 AHB_USB2.0 IP核在硬件上分為三個大模塊:ULPI模塊(ULPI)、串行接口引擎(SIE)模塊和AHB總線接口模塊(AHB)。ULPI模塊實現了UTMI接口轉ULPI接口。串行接口引擎(SIE)模塊為USB2.0的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處理模塊,為整個IP核的核心部分,進一步分為四個子模塊——GLC(全局控制模塊),PIE(PHY接口處理引擎),SIF(系統(tǒng)接口邏輯)和EPB(端點緩沖模塊)。GLC模塊負責整個IP的復位控制,IP時鐘的開關提示等;PIE模塊負責處理USB的事務級傳輸,包括組包解包等;SIF模塊負責協(xié)議相關寄存器組和端點緩沖區(qū)的讀寫,跨時鐘域信號的處理和PIE所需的控制信號的產生;AHB模塊負責IP核與ARM通信和DMA功能的實現。 該IP核的軟件設計遵循USB協(xié)議,Bulk Only協(xié)議和UFI協(xié)議,由外掛ARM實現USB設備命令和UFI命令的解析,并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設計了IP核與ARM之間的多種數據傳輸方法,通過軟件實現常規(guī)數據讀寫訪問、內部DMA或外部DMA等多種方式的切換。 本IP已經通過EDA驗證和FPGA測試,并且已經在內嵌ARM核的FPGA系統(tǒng)上實現了多個U盤。這個FPGA系統(tǒng)的正確工作,證明了AHB_USB2.01P核設計是正確的。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qqoqoqo
H.264/AVC是ITU-T和ISO聯(lián)合推出的新標準,采用了近幾年視頻編碼方面的先進技術,以較高編碼效率和網絡友好性成為新一代國際視頻編碼標準。 本文以實現D1格式的H.264/AVC實時編碼器為目標,作者負責系統(tǒng)架構設計,軟硬件劃分以及部分模塊的硬件算法設計與實現。通過對H.264/AVC編碼器中主要模塊的算法復雜度的評估,算法特點的分析,同時考慮到編碼器系統(tǒng)的可伸縮性,可擴展性,本文采用了DSP+FPGA的系統(tǒng)架構。DSP充當核心處理器,而FPGA作為協(xié)處理器,針對編碼器中最復雜耗時的模塊一運動估計模塊,設計相應的硬件加速引擎,以提供編碼器所需要的實時性能。 H.264/AVC仍基于以前視頻編碼標準的運動補償混合編碼方案,其中一個主要的不同在于幀間預測采用了可變塊尺寸的運動估計,同時運動向量精度提高到1/4像素。更小和更多形狀的塊分割模式的采用,以及更加精確的亞像素位置的預測,可以改善運動補償精度,提高圖像質量和編碼效率,但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編碼器的復雜度,因此需要設計專門的硬件加速引擎。 本文給出了1/4像素精度的運動估計基于FPGA的硬件算法設計與實現,包括整像素搜索,像素插值,亞像素(1/2,1/4)搜索以及多模式選擇(支持全部七種塊分割模式)。設計中,將多處理器技術和流水線技術相結合,提供高性能的并行計算能力,同時,采用合理的存儲器組織結構以提供高數據吞吐量,滿足運算的帶寬要求,并使編碼器具有較好的可伸縮性。最后,在Modelsim環(huán)境下建立測試平臺,完成了對整個設計的RTL級的仿真驗證,并針對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stratixⅡ系列的EP2S60-4器件進行優(yōu)化,從而使工作頻率最終達到134MHz,分析數據表明該模塊能夠滿足編碼器的實時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7-24
上傳用戶:sn2080395
DS5250是Maxim安全微控制器系列中的一款高度安全、4時鐘每機器周期、100%兼容8051指令集的微控制器。DS5250設計用作加密引擎,應用于密碼鍵盤、金融終端及其它數據安全性較高的應用。該器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daoxiang126
單端反激開關電源變壓器設計:單端反激開關電源的變壓器實質上是一個耦合電感,它要承擔著儲能、變壓、傳遞能量等工作。下面對工作于連續(xù)模式和斷續(xù)模式的單端反激變換器的變壓器設計進行了總結。1、已知的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xjz632
近年來,計算機圖形學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三維(3D)繪圖。3D繪圖使用3D模型和各種影像處理產生具有三維空間真實感的影像,應用于虛擬真實情況以及多媒體的產品上,且多半是使用低成本的實時3D計算機繪圖技術為基礎。在初期3D圖形學剛起步時,由于圖形簡單,因此可以利用CPU來運算,但隨著圖形學技術的發(fā)展,所要繪制的圖形越來越復雜,這時如果單純依賴CPU來處理,不能達到實時的要求,因此需要專門的硬件來加速圖形處理,GPU(圖形處理單元)因此出現了。不過由于3D圖形加速硬件的復雜性和短壽命,這極大地提高了對硬件開發(fā)環(huán)境的需要。為了更好的對設計進行更改和測試,不能僅僅用專門定制的方法來設計,需要其他的方:硬件描述語言(HDL)和FPGA。 隨著計算機繪圖規(guī)模的需要,借助輔助硬件資源,來提高圖形處理單元(GPU)處理速度的需求越來越普遍。自從15年前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開始出現以來,其在可編程硬件領域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們在速度、體積和速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意味著FPGA在以前只能使用專用硬件的場合越來越重要。其中一個應用領域就是3D圖形渲染,在這個研究領域里人們正在利用具有可編程性能的FPGA來幫助改進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性能。 能夠在廉價、可動態(tài)重新配置的FPGA上實現復雜算法來輔助硬件設計。本文的設計就是通過在FPGA上實現3維圖形幾何處理管線部分功能來提高圖形處理速度。具體實現中使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 HDL)進行邏輯設計,并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本文主要特色如下: 1.針對幾何變換換子系統(tǒng),提出一種硬件實現方案,該方案能對基本的幾何變換如:平移、縮放、旋轉和投影進行操作。首先構造出總體變換矩陣,隨后進行矩陣乘法運算,再進行投影變換,最后輸出變換座標。提出一種脈動陣列結構,用于兩個矩陣的乘法運算。找到一種快捷的方法來實現矩陣相乘,將能大大提高系統(tǒng)的效率。 2.對于3D圖形裁剪,文中描述了一種裁剪引擎,它能夠處理3D圖形中的裁剪、透視除法以及視口映射的功能。硬件實現的難度取決于裁剪算法的復雜程度。我們在Sutherland-Hodgman裁剪算法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裁剪算法,該算法通過去除冗余頂點以提高處理速度,同時利用編碼來判斷線段可見性的方法使得硬件實現變得很容易。 3.最后,我們在FPGA上實現了幾何變換以及三維裁剪,并與C語言的模擬結果對比發(fā)現結果正確,且三維裁剪能夠以3M個三角形/s的速度運行,滿足了圖形流水中的實時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erik
由于其很強的糾錯性能和適合硬件實現的編譯碼算法,卷積編碼和軟判決維特比譯碼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然而隨著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衛(wèi)星有效載荷種類的增多和分辨率的不斷提高,信息量越來越大。如何在低信噪比的功率受限信道條件下提高傳輸速率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論文結合在研項目,在編譯碼算法、編譯碼器的設計與實現、編譯碼器性能提高三個方面對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進一步介紹了使用VHDL語言和原理圖混合輸入的方式,實現一種(7,3/4)增信刪余方式的高速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詳細過程;然后將設計下載到XILINX的Virtex2 FPGA內部進行功能和時序確認,最終在整個數據傳輸系統(tǒng)中測試其性能。本文所實現的維特比譯碼器速率達160Mbps,遠遠高于目前國內此領域內的相關產品速率。 首先,論文具體介紹了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算法,研究卷積碼的各種參數(約束長度、生成多項式、碼率以及增信刪余等)對其譯碼性能的影響;針對項目需求,確定卷積編碼器的約束長度、生成多項式格式、碼率和相應的維特比譯碼器的回歸長度。 其次,論文介紹了編解碼器的軟、硬件設計和調試一根據已知條件,使用VHDL語言和原理圖混合輸入的方式設計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源代碼和原理圖,分別采用功能和電路級仿真,確定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分別需要占用的資源,考慮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具體設計問題,包括編譯碼的基本結構,各個模塊的功能及實現策略,編譯碼器的時序、邏輯綜合等;根據軟件仿真結果,分別確定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接口、所需的FPGA器件選型和進行各自的印制板設計。利用卷積碼本身的特點,結合FPGA內部結構,采用并行卷積編碼和譯碼運算,設計出高速編譯碼器;對軟、硬件分別進行驗證和調試,并將驗證后的軟件下載到FPGA進行電路級調試。 最后,論文討論了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性能:利用已有的測試設備在整個數據傳輸系統(tǒng)中測試其性能(與沒有采用糾錯編碼的數傳系統(tǒng)進行比對);在信道中加入高斯白噪聲,模擬高斯信道,進行誤碼率和信噪比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ingaili888
50個常用電路 電子工程師必知必會系列。
標簽: 常用電路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eff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