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描述:使用Cypress的Cy7C68013A晶片進行設計,實現Slave FIFO模式的資料獲取。程式包括USB韌體程式以及主機程式。 安裝:把來源程式碼複製到硬碟特定目錄下,使用Keil C編譯器和Visual C++ 6.0運行即可。 注意:可以首先使用Cypress的測試工具進行韌體程式的測試,以確保韌體程式的正確性。
標簽: Cypress 68013A C68013 68013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1427796291
工程機器人自主作業控制程序,內含有數據采集,通信以及PID運算等代碼。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66666
壽星萬年歷是一款采用現代天文算法制作的農歷歷算程序,含有公歷與回歷信息,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公、農、回三歷之間的轉換。提供公元-4712年到公元9999年的日期查詢功能。其中1500年到1940農歷數據已經與陳垣的《二十史朔閏表》核對;含有從公420元(南北朝/宋武帝元年)到今的基本年號。在過去幾百年中,壽星萬年歷的誤差是非常小的,節氣時刻計算及日月合朔時刻的平均誤差小于1秒,太陽坐標的最大可能誤差為0.2角秒,月亮坐標的最大可能誤差為3角秒,平均誤差為誤差的1/6。萬年歷中含有幾百個國內城市的經緯度,并且用戶可根據自已的需要擴展經緯度數據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libenshu01
實現二叉樹遍歷的Visual C++程序,要求輸入二叉樹的各結點后可以算出其三種遍歷,即先序,中序,后序。
上傳時間: 2017-04-07
上傳用戶:奇奇奔奔
L3_1.m: 純量量化器的設計(程式) L3_2.m: 量化造成的假輪廓(程式) L3_3.m: 向量量化器之碼簿的產生(程式) L3_4.m: 利用LBG訓練三個不同大小與維度的碼簿並分別進行VQ(程式) gau.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母的計算式(函式) gau1.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子的計算式(函式) LBG.m: LBG訓練法(函式) quantize.m:高斯機率密度函數的非均勻量化(函式) VQ.m: 向量量化(函式) L3_2.bmp: 影像檔 lena.mat: Matlab的矩陣變數檔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jiahao131
檔案傳輸協定(FTP)為目前相當普遍與廣泛使用之網路 應用。然而在傳統檔案傳輸協定之設計下,資料 傳輸透過Out-of-Band(OOB)之機制,意即透過控制頻道(control channel)傳輸指令 ,而實際資料 傳輸則另外透過特定之通訊埠以及TCP連 線,進行 傳送。如此一來 可確保資料 傳輸之可靠與穩定性,但另一方面則會造成傳輸率 (throughput)效能低落 。因此,在本計劃中,我們透過使用SCTP協定並利 用多重串 流 (multi-stream)機制,達到以In-Band機制達成Out-of-Band傳輸之相同效果。在本研究之最後亦透過於開放原始碼系統實作並實際量 測,証
上傳時間: 2013-12-10
上傳用戶:2467478207
Matlab多種圖像邊緣檢測方法 1、用Prewitt算子檢測圖像的邊緣 2、用不同σ值的LoG算子檢測圖像的邊緣 3、用Canny算子檢測圖像的邊緣 4、圖像的閾值分割 5、用水線閾值法分割圖像 6、對矩陣進行四叉樹分解 7、將圖像分為文字和非文字的兩個類別 8、形態學梯度檢測二值圖像的邊緣 9、形態學實例——從PCB圖像中刪除所有電流線,僅保留芯片對象
上傳時間: 2013-12-28
上傳用戶:hphh
My JSP 'TeacherMain.jsp' starting page var $=function(id) { 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 function show_menu(num){ for(i=0;i
標簽: C++
上傳時間: 2015-07-03
上傳用戶:xiyuzhu
一.傳送控制方式有哪幾種?試比較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1)程序控制方式; 由用戶進程來直接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送。它的優點是控制簡單,也不需要多少硬件支持。缺點是:CPU和外圍設備只能串行工作;設備之間的不能并行工作;無法發現和處理由于設備或其他硬件所產生的錯誤。 (2) 中斷控制方式; 中斷控制方式是利用向CPU發送中斷的方式控制外圍設備和CPU之間的數據傳送。它的優點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且能支持多道程序和設備的并行操作。缺點是:由于數據緩沖寄存器比較小,數如果發生中斷次數較多,將耗去大量的CPU處理時間;在外圍設備較多時,由于中斷次數的急劇增加,可能造成CPU無法響應中斷而出現中斷丟失的現象;如果外圍設備速度比較快,可能會出現CPU來不及從數據緩沖寄存器中取走數據而丟失數據的情況。 (3) DMA方式; 在外圍設備和內存之間開辟直接的數據交換通路進行數據傳送。它的優點:除了在數據塊傳送開始時需要CPU的啟動指令,在整個數據塊傳送結束時需要發中斷通知CPU進行中斷處理之外,不需要CPU的頻繁干涉。它的缺點:在外圍設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多個DMA控制器的同時使用,會引起內存地址的沖突并使得控制過程進一步復雜化。 (4) 通道方式。 使用通道來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通道是一個獨立于CPU的專管輸入/輸出控制的機構,它控制設備與內存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這些指令受CPU啟動,并在操作結束時向CPU發中斷信號。該方式的優點是進一步減輕了CPU的工作負擔,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并行工作程度。缺點是增加了額外的硬件,造價昂貴。 二.文件系統的定義及功能 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用于明確磁盤或分區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數據結構;即在磁盤上組織文件的方法。也指用于存儲文件的磁盤或分區,或文件系統種類。操作系統中負責管理和存儲文件信息的軟件機構稱為文件管理系統,簡稱文件系統。 功能:1.文件管理 2.目錄管理 3.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 4.文件的共享和保護 5.提供方便的接口 三.網絡安裝linux操作系統的方法和步驟 1.擬機中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 并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中建立一個ftp服務,通過服務器中的iso文件安裝linux操作系統。 2.訪問ftp站點,將linux安裝鏡像拷入ftp文件目錄中。 3.一個虛擬機,選擇安裝linux系統,在dvd中導入安裝引導文件(iso文件),并對虛擬機進行相關配置。 4.虛擬機,在啟動命令中輸入linux askmethod,進入linux安裝的引導畫面。 5.安裝介質時,在實驗中選擇ftp安裝方式。 6.鏈接ftp服務器后,進入正式安裝步驟,選擇相應的選項直至安裝完成。 四.中斷是指計算機在執行期間,系統內部或外部設備發生了某一急需處理的事件,使得CPU暫時停止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序而轉去執行相應的事件處理程序待處理完畢后又返回原來被中斷處,繼續執行被中斷的過程。(1)保存現場(2)轉中斷處理程序進行中斷處理(3)中斷返回 五.引入設備獨立性,可使應用程序獨立于具體的物理設備,顯著改善資源的利用率及可適應性;還可以使用戶獨立于設備的類型。 實現獨立性:在應用程序中應使用邏輯設備名稱來請求使用某類設備。當應用程序用邏輯設備名請求分配I/O 設備時,系統必須為它分配相應的物理設備,并在邏輯設備表LUT中建立一個表目。 六.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中,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時,假如一個作業的頁面走向為4、3、 2、1、4、3、5、4、3、2、1、5,當分配給該作業的物理塊數M分別為3和4時,試計算在訪問過程中所發生的缺頁次數和缺頁率,并比較所得結果。 答: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M=3 M=4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M=3時,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的缺頁次數為9次,缺頁率為75%; M=4時,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的缺頁次數為10次,缺頁率為83%。 由此可見,增加分配給作業的內存塊數,反而增加了缺頁次數,提高了缺頁率,導致系統頁面替換非常頻繁,大部分機器時間都用在來回進行調整調度上,只有一小部分時間用于進程的實際運算,這種現象被稱為是抖動現象。 七. 在頁式存儲管理的系統中,作業J的邏輯地址空間為4頁(每頁2048B),且已知該作 要求畫出地址變換圖,求出邏輯地址4865所對應的物理地址。 解:由題意可知,頁大小為2048 字節,則邏輯地址4865頁號及頁內位移為: 頁號P為:4685/2048=2 頁內位移W為:4685-2048*2=769 其地址變換過程如圖
標簽: 操作系統
上傳時間: 2015-11-30
上傳用戶:wanglin_81
I=imread('fig1.jpg');%從D盤名為myimages的文件夾中讀取。格式為jpg的圖像文件chost J=imnoise(I,'salt & pepper',0.02);%給圖像加入均值為0,方差為0.02的淑鹽噪聲 subplot(2,4,1); imshow(I); title('原始圖像'); subplot(2,4,2); imshow(J); title('加入椒鹽噪聲之后的圖像'); %h=ones(3,3)/9; %產生3 × 3的全1數組 %B=conv2(J,h); %卷積運算 %采用MATLAB中的函數對噪聲干擾的圖像進行濾波 Q=wiener2(J,[3 3]); %對加噪圖像進行二維自適應維納濾波 P=filter2(fspecial('average',3),J)/255; %均值濾波模板尺寸為3 K1=medfilt2(J,[3 3]); %進行3 × 3模板的中值濾波 K2= medfilt2(J,[5 5]); %進行5 × 5模板的中值濾波 K3= medfilt2(J,[7 7]); %進行7 × 7模板的中值濾波 K4= medfilt2(J,[9 9]); %進行9 × 9模板的中值濾波 %顯示濾波后的圖像及標題 subplot(2,4,3); imshow(Q); title('3 × 3模板維納濾波后的圖像'); subplot(2,4,4); imshow(P); title('3 × 3模板均值濾波后的圖像'); subplot(2,4,5); imshow(K1); title('3 × 3模板的中值濾波的圖像'); subplot(2,4,6); imshow(K2); title('5 × 5模板的中值濾波的圖像'); subplot(2,4, 7); imshow(K3); title('7 × 7模板的中值濾波的圖像'); subplot(2,4,8); imshow(K4); title('9 × 9模板的中值濾波的圖像');
上傳時間: 2016-06-02
上傳用戶:wxcr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