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e trellis data of a rate-1/n convolutional encoder.卷積碼1/n的編碼器,注意生成的是非系統碼。
標簽: convolutional Generate trellis encoder
上傳時間: 2014-12-20
上傳用戶:ghostparker
//Euler 函數前n項和 /* phi(n) 為n的Euler原函數 if( (n/p) % i == 0 ) phi(n)=phi(n/p)*i else phi(n)=phi(n/p)*(i-1) 對于約數:divnum 如果i|pr[j] 那么 divnum[i*pr[j]]=divsum[i]/(e[i]+1)*(e[i]+2) //最小素因子次數加1 否則 divnum[i*pr[j]]=divnum[i]*divnum[pr[j]] //滿足積性函數條件 對于素因子的冪次 e[i] 如果i|pr[j] e[i*pr[j]]=e[i]+1 //最小素因子次數加1 否則 e[i*pr[j]]=1 //pr[j]為1次 對于本題: 1. 篩素數的時候首先會判斷i是否是素數。 根據定義,當 x 是素數時 phi[x] = x-1 因此這里我們可以直接寫上 phi[i] = i-1 2. 接著我們會看prime[j]是否是i的約數 如果是,那么根據上述推導,我們有:phi[ i * prime[j] ] = phi[i] * prime[j] 否則 phi[ i * prime[j] ] = phi[i] * (prime[j]-1) (其實這里prime[j]-1就是phi[prime[j]],利用了歐拉函數的積性) 經過以上改良,在篩完素數后,我們就計算出了phi[]的所有值。 我們求出phi[]的前綴和 */
上傳時間: 2016-12-31
上傳用戶:gyq
n皇后問題的源代碼以及關于n皇后問題的說明
標簽: 源代碼
上傳時間: 2014-12-20
上傳用戶:風之驕子
編寫具有如下原型的函數:int f(unsigned long x, int n, int& Lxn) 它負責將整數x的第n位(從左邊數第n位,n>0)的數值放到引用Lxn之中(將作為結果返回到主調函數的對應實參變量中),并將倒數第n位(從右邊數第n位,n>0)的數值作為函數結果返回去。并編制主函數對它進行調用以驗證其正確性。 例如,當x=123456789,n=7時,執行語句“Rxn=f(x, n, Lxn) ”將使返回的Lxn為7,并使Rxn變為3;而執行語句“Rxn=f(12345, 6, Lxn) ”將使Lxn與Rxn都變為為0(超出數的“長度”即總位數時返回0)。
上傳時間: 2017-01-02
上傳用戶:s363994250
大整數問題 設n是一個k(1≤k≤80)位的十進制正整數。 問題1:對于給定的任意整數n,編程計算滿足p3+p2+3p≤n的位數為m的p的個數。 問題2:對于給定的任意整數n,編程求解滿足p3+p2+3p≤n的p的最大值。 要求: 對于給定的每一個測試文件(形如:numberX_input.txt),分別生成一個結果文件(形如:numberX_out.txt)。比如,對于測試文件number1_input.txt,對應的結果文件為number1_out.txt。 參考數據: (1) 若n=1908 ; p的最大值=12 (2) 若n=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452458671514234457987956856; p的最大值= 12599210498948731647
上傳時間: 2017-01-17
上傳用戶:teddysha
ADT HuffmanTree{ 數據對象:D={ai| ai∈CharSet,i=1,2,……,n, n≥0} 數據關系:R={< ai-1, ai > ai-1, ai∈D, ai-1基本操作P: HuffmanTree() 構造函數 ~ HuffmanTree() 析構函數 Initialization(int WeightNum) 操作結果:構造哈夫曼樹。 Encoder()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或者哈夫曼樹已存到文件中。 操作結果:對字符串進行編碼 Decoder()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且已編碼。 操作結果:對二進制串進行譯碼 Print() 初始條件:編碼文件已存在。 操作結果:把已保存好的編碼文件顯示在屏幕 TreePrinting() 初始條件:哈夫曼樹已存在。 操作結果:將已在內存中的哈夫曼樹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在終端上
標簽: ai HuffmanTree CharSet ADT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changeboy
y3k=fft(u,(m+n-2)/4) i=1:(m+n-2)/4 subplot(5,2,9) stem(i,u) title( 濾波后上采樣 ) k=1:(m+n-2)/4 subplot(5,2,10) stem(k,y3k) title( 上采樣頻譜 ) xlabel( k ) ylabel( y3k )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zhliu007
Verilog Overview n Basic Structure of a Verilog Model n Components of a Verilog Module – Ports – Data Types – Assigning Values and Numbers – Operators – Behavioral Modeling • Continuous Assignments • Procedural Blocks – Structural Modeling n Summary: Verilog Environment
標簽: Verilog Components Structure Overview
上傳時間: 2017-02-18
上傳用戶:xinyuzhiqiwuwu
基本思想: 設所排序序列的記錄個數為n。i取1,2,…,n-1,從所有n-i+1個記錄(R,R[i+1],…,R[n]中找出排序碼最小的記錄,與第i個記錄交換。執行n-1趟 后就完成了記錄序列的排序。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kytqcool
筆者自創的9個匯編終結符實現普通+,-,*,/,I/O的實用編譯器(產生80486目標碼)
上傳時間: 2013-12-27
上傳用戶:cmc_6828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