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無線信道特性對移動通信系統性能具有重要影響,移動信道建模和仿真對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移動信道建模與仿真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本文從無線電波的傳播特點出發,分析了無線電波的傳播模型和描述信道特性的主要參數,重點分析了移動小尺度衰落模型;結合無線電波傳輸環境的特點,研究了平坦衰落信道和頻率選擇性信道的特點,設計了基于FPGA的移動無線信道仿真器,同時給予了軟硬件驗證。 本文從衰落的數學模型角度研究了信道傳輸特性,以及各項參數對信道特性的影響。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簡要介紹了無線電通信的發展史及信道建模與仿真的意義;論述了信道對無線信號主要的三類影響:自由空間的路徑損失、陰影衰落、多徑衰落;分析了無線通信傳播環境,移動無線通信信道仿真的基本模型,同時介紹了用正弦波疊加法和成型濾波器法建立信道確定型仿真模型的具體實現方法。 2.對移動無線信道特性進行了Matlab仿真,對仿真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對影響信道特性的主要參數設置進行了分析仿真。 3.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移動無線信道仿真器,并對實現該仿真器的關鍵技術和實現方法進行了分析。該信道仿真器能夠實時模擬窄帶信號條件下無線信道的主要特點,如多徑時延、多普勒頻移、瑞利衰落等,其主要的技術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該模擬器結構簡單,參數可調,易于擴展,通用性強,可以部分或全部集成到處于研制階段的接收機中,以便于性能測試,也可應用于教學實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uxuan110425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傳統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是在指令格式、尋址方式、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等都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進行,學生主要進行功能實現和驗證,缺少自主設計和創新過程。 為改變這種狀況,須更新現有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采用FPGA芯片作為載體,使用EDA開發工具,用硬件描述語言實現不同的硬件邏輯,再與硬件的輸入輸出接口線路相連,最終組成一臺可用于組成實驗教學的完整計算機系統。這期間學生將掌握組成原理實驗系統的各個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間如何協作。本實驗系統能夠讓學生完成有關計算機組成原理的部件實驗和整機實驗:部件實驗包括加法器、乘法器、除法器、算術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器、存儲器等;整機實驗可以獨立實現各部件的功能描述。該系統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并增強設計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依據EDA技術的開發流程和方法,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包括控制模塊、內存模塊、運算器模塊、通用寄存器組及其控制部件、程序計數器、地址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時序部件、數據控制部件、狀態值控制部件,以及為幫學生調試而專門設計的輸出觀察部件。在Quartus Ⅱ開發環境下,使用Altera公司FPGA芯片,采用VHDL,語言設計并實現了上述模塊。經過仿真測試,所實現的各功能模塊作為獨立部件時能完成各自功能:而將這些部件組合起來的整機系統,可以執行程序段和進行各種運算處理,達到了設計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01
上傳用戶:hebmuljb
基于FPGA芯片的功能仿真平臺構建及靜態時序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6-28
上傳用戶:qilin
軟件無線電(Software Radio)具有高度靈活性、開放性,很容易實現與現有和未來多種電臺的兼容,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了互聯互通的要求。而基于多相濾波器組的信道化軟件無線電接收技術以其固有的全概率接收、降采樣速率以及其大幅提高運算速率的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軟件無線電信道化中頻接收技術設計與實現。 首先介紹了軟件無線電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發展狀況,深入討論了軟件無線電的基本理論,主要介紹了設計中所用到的帶通采樣技術、信號的抽取技術與多相濾波技術。 然后簡要介紹了信道化中頻接收機的射頻(Radio Frequency,RF)前端接收技術,設置寬中頻超外差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指標,給出了改進的實信號濾波器組低通型實現結構,并依此推導和建立了實信號多相濾波器組信道化中頻接收機的數學模型。 最后基于EP1S80開發平臺實現了實信號多相濾波器組信道化的中頻接收機。給出了多相濾波器、抽取運算、FFT運算、信道劃分以及復乘運算的設計方案。仿真結果表明,該接收機能夠實現對中頻信號的正確接收,驗證了系統設計的可行性。
上傳時間: 2013-05-24
上傳用戶:wyaqy
ARM PROTUES仿真功能大全,歡迎大家來下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eixinzhuo
在現代交流伺服系統中,矢量控制原理以及空間電壓矢量脈寬調制(SVPWM)技術使得交流電機能夠獲得和直流電機相媲美的性能。永磁同步電機(PMSM)是一個復雜耦合的非線性系統。本文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通過對PMSM本體、d/q坐標系向a/b/c坐標系轉換等模塊的建立與組合,構建了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仿真模型。仿真結果證明了該系統模型的有效性。
標簽: MatlabSimulink PMSM 永磁同步電機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ansi
在仿真環境下實現TMS320C6000系列DSP的程序自引導
上傳時間: 2013-08-03
上傳用戶:tdyoung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結合和發展,可編程邏輯技術已成為當前電子設計領域中最具活力和發展前途的技術。通過采用FPGA/EDA技術,對通信卡的PCI接口、E1接口、外部邏輯電路進行集成,并利用目前通用計算機強大的數字信息處理能力,可大大簡化CTI硬件的設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系統可靠性。 據此,本論文提出了基于FPGA/EDA技術的PCI-E1接口設計方法,文中對PCI總線接口、E1接口及兩接口的互連等相關技術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各功能模塊和系統進行了VHDL建模與仿真。 同時,論文還介紹了基于ALTERACyclone系列FPGA芯片的PCI-E1接口硬件平臺的設計原理和基于DriverWorks的WDM驅動程序的設計方法。 本論文涉及的軟件、硬件系統已經開發、調試完成。測試結果表明:1、論文所研究的PCI接口(主/從設備)在進行配置讀/寫、I/O讀寫、存儲器讀寫及總線的猝發數據傳送等操作中,各項性能符合PCI2.3規范的要求。 2、論文所研究的E1接口支持成幀和不成幀兩種傳輸方式:在成幀模式下,信息的有效傳送速率為31×64Kbit/s;在不成幀的模式下,信息的有效傳送速率為2.048Mbit/s。E1輸出口各項參數符合CCITT相關規范要求。 3、論文所研究的PCI-E1接口在與現網設備、模塊的對接測試中,性能穩定。基于本論文的產品已經正式發布。國內部分廠家已對該產品進行了多方面的綜合測試,并計劃將其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和研究中。 本論文對于CTI硬件的設計是一項嘗試和革新。測試和應用證明該方法行之有效,符合設計目標,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wpwpwlxwlx
proteus中基于51單片機的數字電壓表的仿真
上傳時間: 2013-07-11
上傳用戶:kbnswdifs
【仿真】proteus中LCD和4x4鍵盤聯合仿真,可以做板子的
上傳時間: 2013-06-28
上傳用戶:54165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