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su-最大類間方差Matlab代碼 最大類間方差法原理:最大類間方差法是由日本學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種自適應的閾值確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簡稱OTSU。它是按圖像的灰度特性,將圖像分成背景和目標2 部分。背景和目標之間的類間方差 % 大,說明構成圖像的2 部分的差別越大,當部分目標錯分為背景或部分背景錯分為目標都會導致2 部 % 分差別變小。
標簽: Matlab Otsu 1979 OTSU
上傳時間: 2015-09-05
上傳用戶:shanml
圓度誤差檢測的現狀與展望.介紹了圓度誤差檢測儀器的概況,以及近10年內的圓度誤差接觸和非接觸檢測方法的原理及特點。并展望了圓度誤差檢測的發展趨勢.
標簽: 誤差 檢測 發展趨勢 檢測儀器
上傳時間: 2015-12-06
上傳用戶:hongmo
256級灰度LED點陣屏顯示原理及基于FPGA的電路設計
標簽: FPGA 256 LED 灰度
上傳時間: 2015-12-12
上傳用戶:hphh
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與學習的範例.包含範圍. 1.RPG行走模式 2.npc置放方法. 3.外部地圖的讀入方式.使用-字串-讀入. 4.物件化的邊界判斷! 5.超簡潔邊界與碰撞偵測 使物件化產生的npc依然保有邊界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只仰賴主程式的碰撞偵測. 此亦為完整使用物件的概念.故易於學習. 使用game api支援! 故延伸性非常高~ 請使用sun J2ME Wireless Toolkit運行 (直接將本資料夾置入Wireless Toolkit裡的apps資料夾即可)
標簽: RPG npc 模式 方式
上傳時間: 2014-01-01
上傳用戶:gengxiaochao
USB20原理與研發技術 一書的源碼, 從基本原理到軟體驅動到測試程式發展, 一應俱全.
標簽: USB 20 驅動 程式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huannan88
ADuC812 是帶有8 位可編程微控制器、多通道ADC、雙數/ 模轉換器(DAC) 的高集 成度12 位數據采集系統芯片。本文詳細介紹了該芯片的功能特點和工作原理,并指出了 應用范圍。(ADuC812中文資料)
標簽: ADuC 812 ADC DAC
上傳時間: 2013-12-09
上傳用戶:wpt
上傳時間: 2016-05-05
上傳用戶:ddddddos
討論了利用GPS多普勒頻移觀測值確定運動載體速度的基本原理,估計了這一方法可以達到的精 度。為驗證該方法的可靠性及穩定性,做了兩個試驗:靜態試驗和動態試驗,試驗中實測動態數據處理采用 VAES軟件。理論研究和數據處理結果均表明,在衛星分布較好的情況下,載體速度的確定精度可達mm/s。
標簽: VAES GPS 動態 多普勒頻移
上傳時間: 2013-12-22
上傳用戶:cylnpy
OPEN-JTAG ARM JTAG 測試原理 1 前言 本篇報告主要介紹ARM JTAG測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的內容包括了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介紹,在此基礎上,結合ARM7TDMI詳細介紹了的JTAG測試原理。 2 IEEE Standard 1149.1 - Test Access Port and 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 從IEEE的JTAG測試標準開始,JTAG是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簡稱。IEEE 1149.1標準最初是由JTAG這個組織提出,最終由IEEE批準並且標準化,所以,IEEE 1149.1這個標準一般也俗稱JTAG測試標準。 接下來介紹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基本架構。
標簽: JTAG BOUNDARY-SCAN OPEN-JTAG ARM
上傳時間: 2016-08-16
上傳用戶:sssl
上傳時間: 2016-12-16
上傳用戶:kytqcool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