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退火算法來源于固體退火原理,將固體加溫至充分高,再讓其徐徐冷卻,加溫時,固體內部粒子隨溫升變為無序狀,內能增大,而徐徐冷卻時粒子漸趨有序,在每個溫度都達到平衡態,最后在常溫時達到基態,內能減為最小。根據Metropolis準則,粒子在溫度T時趨于平衡的概率為e-ΔE/(kT),其中E為溫度T時的內能,ΔE為其改變量,k為Boltzmann常數。用固體退火模擬組合優化問題,將內能E模擬為目標函數值f,溫度T演化成控制參數t,即得到解組合優化問題的模擬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參數初值t開始,對當前解重復“產生新解→計算目標函數差→接受或舍棄”的迭代,并逐步衰減t值,算法終止時的當前解即為所得近似最優解,這是基于蒙特卡羅迭代求解法的一種啟發式隨機搜索過程。退火過程由冷卻進度表(Cooling 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參數的初值t及其衰減因子Δt、每個t值時的迭代次數L和停止條件S。
標簽: 模擬退火算法
上傳時間: 2015-04-24
上傳用戶:R50974
模擬退火算法來源于固體退火原理,將固體加溫至充分高,再讓其徐徐冷卻,加溫時,固體內部粒子隨溫升變為無序狀,內能增大,而徐徐冷卻時粒子漸趨有序,在每個溫度都達到平衡態,最后在常溫時達到基態,內能減為最小。根據Metropolis準則,粒子在溫度T時趨于平衡的概率為e-ΔE/(kT),其中E為溫度T時的內能,ΔE為其改變量,k為Boltzmann常數。用固體退火模擬組合優化問題,將內能E模擬為目標函數值f,溫度T演化成控制參數t,即得到解組合優化問題的模擬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參數初值t開始,對當前解重復“產生新解→計算目標函數差→接受或舍棄”的迭代,并逐步衰減t值,算法終止時的當前解即為所得近似最優解,這是基于蒙特卡羅迭代求解法的一種啟發式隨機搜索過程。退火過程由冷卻進度表(Cooling 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參數的初值t及其衰減因子Δt、每個t值時的迭代次數L和停止條件S。
標簽: 模擬退火算法
上傳時間: 2015-04-24
上傳用戶:ryb
模擬退火算法來源于固體退火原理,將固體加溫至充分高,再讓其徐徐冷卻,加溫時,固體內部粒子隨溫升變為無序狀,內能增大,而徐徐冷卻時粒子漸趨有序,在每個溫度都達到平衡態,最后在常溫時達到基態,內能減為最小。根據Metropolis準則,粒子在溫度T時趨于平衡的概率為e-ΔE/(kT),其中E為溫度T時的內能,ΔE為其改變量,k為Boltzmann常數。用固體退火模擬組合優化問題,將內能E模擬為目標函數值f,溫度T演化成控制參數t,即得到解組合優化問題的模擬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參數初值t開始,對當前解重復“產生新解→計算目標函數差→接受或舍棄”的迭代,并逐步衰減t值,算法終止時的當前解即為所得近似最優解,這是基于蒙特卡羅迭代求解法的一種啟發式隨機搜索過程。退火過程由冷卻進度表(Cooling 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參數的初值t及其衰減因子Δt、每個t值時的迭代次數L和停止條件S。
標簽: 模擬退火算法
上傳時間: 2014-12-19
上傳用戶:TRIFCT
編寫一程序,可以創建若干個虛擬進程,并對若干個虛擬進程進行調度,調度策略為時間片輪轉。 虛擬程序的描述: 虛擬指令的格式: 操作命令 操作時間 其中,操作命令有以下幾種: l C : 表示在CPU上計算 l I :表示輸入 l O:表示輸出 l W:表示等待 l H:表示進程結束 操作時間代表該操作命令要執行多長時間 假設I/O設備的數量沒有限制
上傳時間: 2014-11-29
上傳用戶:陽光少年2016
為DELL的layer 2 Switch的Web server中java applet的源始碼,功能為利用java applet主動傳送訊息到browser,借著此訊息轉換成網頁,再顯現在browser。
標簽: Switch applet server layer
上傳時間: 2014-01-19
上傳用戶:cc1
程序采用可視化界面,對概率統計中的逐步回顧算法,用戶可以在界面上輸入變量個數,試驗次數,對各種情況均可計算,最后輸出回歸方程。還可以從文件中載入數據,保存數據。
上傳時間: 2014-01-19
上傳用戶:wl9454
著名的AT&T UNIX v6 源碼,雖然已不能在現在的機器中直接運行(通過在Linux上安裝pdp11 simulator可以運行),但從中首先可以學習到C程序設計的簡約與嚴謹(原作者是圖靈獎得主Brian 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其次還可以幫助深入理解操作系統概念,其設計思想仍然廣泛存在于多數操作系統中。 本系統的首次發布于1976年,現仍然做為MIT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的操作系統學習的分析材料。
上傳時間: 2013-12-28
上傳用戶:cazjing
從空格(ASCII碼32)到~(ASCII碼126)。表內的第一行與表頭相同,下面的每一行都與上一行的內容相同,只是字符相左移動了一個位置。這樣,下一行的最后一個字符與上一行的第一個字符相同。 為了進行文本編碼,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字符串,稱之為編碼字符串,也就是常說的密鑰。為解釋編碼方法,我們假設密鑰是Walrus,待編碼的文本(即常說的明文)是: Meet me in St. Louis 我們在待編碼的文本之上重復書寫上述密鑰,使得其長度與待編碼文本相同: WalrusWalrusWalrusWa Meet me in St. Louis 從上述兩行文本中按列對應方式依次提取一個字符,可得到多個字符對:WM、ae、le等,這些字符對可用作上表的索引。這樣,依次以這些字符對作為索引可從上表查到一系列字符,這些字符就構成了文本編碼,即常說的密文。例如,第W行第M列隊應得字符是%,因此編碼的第一個字符就是%;第a行第e列對應的字符是G;第l行第e列對應的是R。依次進行上述查找操作,可以得到完整的密文 %Grgua=aVauGLol?eiAU 進行相反的操作就可對該文本解碼。 編寫編碼/解碼程序,可以對文本文件或鍵盤輸入的字符串進行編碼/解碼,在選擇編碼解碼后,需要提示用戶輸入密鑰。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Ants
計算所漢語詞法分析系統ICTCLAS介紹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活動的有意義的語言成分。 但漢語是以字為基本的書寫單位,詞語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標記,因此,中文詞語分析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與關鍵。為此,我們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多年研究基礎上,耗時一年研制出了漢語詞法分析系統ICTCLAS(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該系統的功能有:中文分詞;詞性標注;未登錄詞識別。分詞正確率高達97%以上,未登錄詞識別召回率均高于90%,其中中國人名的識別召回率接近98%處理速度為31.5Kbytes/s。ICTCLAS的特色還在于:可以根據需要輸出多個高概率結果,有多種輸出格式,支持北大詞性標注集,973專家組給出的詞性標注集合。該系統得到了專家的好評,并有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發表。 計算所漢語詞法分析系統ICTCLAS同時還提供一套完整的動態連接庫ICTCLAS.dll和相應的概率詞典,開發者可以完全忽略漢語詞法分析,直接在自己的系統中調用ICTCLAS,ICTCLAS可以根據需要輸出多個高概率的結果,輸出格式也可以定制,開發者在分詞和詞性標注的基礎上繼續上層開發。
上傳時間: 2014-01-02
上傳用戶:15736969615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AVL tree libraries available now, nearly all of them are meant to work in the random access memory(RAM). Some of them do provide some mechanism for dumping the whole tree into a file and loading it back to the memory in order to make data in that tree persistent. It serves well when there s just small amount of data. When the tree is somewhat bigger, the dumping/loading process could take a lengthy time and makes your mission-critical program less efficient. How about an AVL tree that can directly use the disk for data storage ? If there s something like that, we won t need to read through the whole tree in order to pick up just a little bit imformation(a node), but read only the sectors that are neccssary for locating a certain node and the sectors in which that node lies. This is my initial motivation for writing a storage-media independent AVL Tree. However, as you step forth, you would find that it not only works fine with disks but also fine with memorys, too.
標簽: available libraries Although nearly
上傳時間: 2014-01-22
上傳用戶:zhoujun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