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數學工具小波分析的實用化為基于NN負荷預測模型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電力系統負荷非線性時間序列的辨識在預測方法研究中應給予重視在本文所用的基于小波原理和NN融合的預測原理是具有強的非線性時間序列的辯能力由研究和仿真表明它能有效提高預測的精度
上傳時間: 2015-09-19
上傳用戶:asdfasdfd
時間序列分析中很用的源碼,書的原名為時間序列分析的小波方法.
上傳時間: 2016-11-04
上傳用戶:Divine
計算時間序列的Hurst系數有許多方法,但是其中最準確的就是利用小波法來計算,本程序用Matlab實現了用小波來計算Hurst系數。
上傳時間: 2014-12-06
上傳用戶:啊颯颯大師的
本程序實現任意偶數大小圖像第二代雙正交97提升小波變換 注1: 采用標準正交方法,對行列采用不同矩陣(和matlab里不同) 注2: 為了保證正交,所有邊界處理,全部采用循環處理 注3: 正交性驗證,將單位陣帶入函數,輸出仍是單位陣(matlab不具有此性質) 注4: 此程序是矩陣實現,所以圖像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估計被交換位置 注5: 此程序實現的是類小波(wavelet-like)變換,是介于小波包變換與小波變換之間的變換 注6: 此程序每層變換相對原圖像矩陣,產生的矩陣都是正交陣,這和小波包一致 注7: 但小波變換每層產生的矩陣,是相對每個待分解子塊的正交矩陣,而不是原圖像的正交矩陣 注8: 且小波變換產生的正交矩陣維數,隨分解層數2分減少 注9: 提升系數可以在MATLAB7.0以上版本,用liftwave( 9.7 )獲取,這里直接給出,考慮兼容性 注10:由于MATLAB數組下標從1開始,所以注意奇偶序列的變化 注11:d為對偶上升,即預測;p為原上升,即更新
上傳時間: 2016-08-09
上傳用戶:lanjisu111
中頻驗波是對信號進行中頻直接采樣和數字正交處理后,產生的I 支路和Q 支路信號序列在時間上會錯開一個采樣間隔,需要進行定序處理,恢復成同步輸出的I、Q 兩路信號序列。現代雷達普遍采用相參信號處理,而如何獲得高精度基帶數字正交( I , Q) 信號是整個系統信號處理成敗的關鍵,以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模擬相位檢波器得到I、Q信號,其正交性能一般為:幅度平衡在2 % 左右, 相位正交誤差在2°左右,即幅相誤差引入的鏡像功率在- 34dB 左右。這限制了信號處理器性能的提高, 為此, 近年來提出了對低中頻直接采樣恢復I、Q 信號的數字相位檢波器。隨著高位、高速A/ D 的研制成功和普遍應用,使得數字相位檢波方法的實現成為可能。
上傳時間: 2016-12-27
上傳用戶:kr770906
摘要:重構相空間是非線性分析的基礎 ,利用聯積分導出的 C2C方法是估計相空間重構參數延遲時間和延遲時間窗的有效方。由于混沌系統的初值敏感性和實際序列長度有限并帶噪 ,使得 C2C方法估計出的和具有波動性。為了降低估值偏差 ,借鑒譜估計中平均法的思想 ,提出一種不同于已有文獻利用整段序列估算和,而采用對序列分段估值后取平均的方法 ,并重點討論了帶噪序列的和 估值及序列長度對估值的影響。數值仿真證明這種平均處理方法對和的估值具有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關鍵詞:非線性時間序列 關聯積分 重構參數 平均
上傳時間: 2017-07-05
上傳用戶:2467478207
數學建模32種常規方法1..第一章 線性規劃.pdf10.第十章 數據的統計描述和分析.pdf11.第十一章 方差分析.pdf12.第十二章 回歸分析.pdf13.第十三章 微分方程建模.pdf14.第十四章 穩定狀態模型.pdf15.第十五章 常微分方程的解法.pdf16.第十六章 差分方程模型.pdf17.第十七章 馬氏鏈模型.pdf18.第十八章 變分法模型.pdf19.第十九章 神經網絡模型.pdf2.第二章 整數規劃.pdf20.第二十章 偏微分方程的數值解.pdf21.第二十一章 目標規劃.pdf22.第二十二章 模糊數學模型.pdf23.第二十三章 現代優化算法.pdf24.第二十四章 時間序列模型.pdf25.第二十五章 存貯論.pdf26.第二十六章 經濟與金融中的優化問題.pdf27.第二十七章 生產與服務運作管理中的優化問題.pdf28.第二十八章 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pdf29.第二十九章 多元分析.pdf3.第三章 非線性規劃.pdf30.第三十章 偏最小二乘回歸.pdf31、支持向量機(數學建模).pdf32、作業計劃(數學建模).pdf4.第四章 動態規劃.pdf5.第五章 圖與網絡.pdf6.第六章 排隊論.pdf7.第七章 對策論.pdf8.第八章 層次分析法.pdf9.第九章 插值與擬合.pdf前言.pdf灰色預測公式的理論缺陷及改進.pdf
標簽: 數學建模
上傳時間: 2021-10-20
上傳用戶:kingwide
在實際應用中,對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機器人、航空航天、精密電子儀器等對電機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系統的快速性、穩定性和魯棒性能好壞成為決定永磁同步電機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傳統電機系統通常采用PID控制,其本質上是一種線性控制,若被控對象具有非線性特性或有參變量發生變化,會使得線性常參數的PID控制器無法保持設計時的性能指標;在確定PID參數的過程中,參數整定值是具有一定局域性的優化值,并不是全局最優值。實際電機系統具有非線性、參數時變及建模過程復雜等特點,因此常規PID控制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動態品質與穩態精度的矛盾。永磁同步電機是典型的多變量、參數時變的非線性控制對象。先進控制方法(諸如智能控制、優化算法等)研究應用的發展與深入,為控制復雜的永磁同步電機系統開辟了嶄新的途徑。由于先進控制方法擺脫了對控制對象模型的依賴,能夠在處理不精確性和不確定性問題中有可處理性、魯棒性,因而將其引入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已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本文根據系統實現目標的不同,選取相應的先進控制方法,并與PID控制相結合,對永磁同步電機各方面性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最終使其控制精度得到顯著的提高。為達到對永磁同步電機進行性能優化的研究目的,文中首先探討了正弦波永磁同步電機和方波永磁同步電機的運行特點及控制機理,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相應的控制系統進行了整體分析。針對永磁同步電機非線性、強耦合的特點,設計了矢量控制方式下的永磁同步電機閉環反饋控制系統。結合常規PID控制,將模糊控制、遺傳算法、神經網絡和人工免疫等多種先進控制方法應用于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伺服系統和同步傳動系統的控制器設計中,以滿足不同控制系統對電機動、靜態性能的要求以及對調速性能或跟隨性能的側重。實驗結果表明,采用先進控制方法的永磁同步電機具有較好的動態性能、抗擾動能力以及較強的魯棒性能;與傳統PID控制相比,系統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明顯提高。研究結果驗證了先進控制方法應用于永磁同步電機性能優化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hinesyh
單片機產生正弦波,簡紹了單片機產生高精度正弦波的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a296386173
針對目前光照補償后人臉圖像的識別率仍不夠理想這一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模糊增強和小波包變換相結合的非均勻光照下人臉識別方法。將人臉圖像在對數域中計算二維小波包變換,通過舍棄部分子帶圖像中的系數來實現人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gxf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