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地球的環境惡化問題使得新能源汽車受到人們的重視。動力電池是決定著純電動汽車的各方面性能的核心部件。電池管理系統(BMS)與整車控制器和充電機進行通訊,對動力電池組的充放電過程進行控制和保護,對各單體進行均衡控制,并根據一定的算法來估計動力電池組的電量狀態(SOC),為駕駛員提供續航信息。整車企業及電池廠商需要針對電池管理系統的測試設備來驗證考核BMS系統,以選配合適的BMS應用于動力電池組的管理。然而,電池管理系統作為一個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部件,其測試驗證還沒有統一的行業規范。本文首先對BMS的必要性和主要功能作了詳細的分析,BMS的主要功能有對動力電池狀態數據的采集、對動力電池進行充放電保護和熱管理、估算動力電池的SOC、對動力電池中各單體電池進行均衡及與整車和充電機通訊。本文研究了鋰電池Thevenin模型的參數識別方法并將開路電壓法、安時積分法和擴展卡爾曼濾波法結合起來用于SOC估計。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為某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動力電池開發了一款BMS。該BMS采用主從式結構,主控制模塊主要對負責總電壓總電流的信號采集、動力電池的SOC進行估計、絕緣檢測、與整車通訊等功能,從控模塊實現單體電壓、電池組溫度采集和單體均衡等功能。為了檢測該BMS的功能和精度,為電池組選配合適的BMS系統,創新性地設計了BMS測試驗證系統。本文詳細說明了該系統的總體方案和設計原理,并對BMS驗證系統的輸出精度作了詳細的測試,數據表明其輸出信號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以用于BMS產品的測試試驗。
上傳時間: 2022-07-05
上傳用戶:
電驅動橋由電機、逆變器、電驅變速器三大部件構成三大核心部件。電驅動橋主要由逆變器、電機、電驅變速器三大核心部件組成,此外針對逆變器和電機的散熱以及變速器的潤滑,分別需要水路和油路的循環運行,從而也有一些泵閥附件單電機系統無法兼顧加速和續航,雙電機需求嶄露頭角。單電機系統的電動汽車,一般要求電機的總功率略小于電池電化學反應產生的輸出功率,在電池容量不變條件下,如需提高動力性能,需要電機峰值功率做的比電池大,這樣在加速和減速過程中,電池的能力將完全發揮。但在正常工況下,電機的功率富裕了很多,造成其效率下降,續航里程下降。雙電機通過匹配電池和電機功率解決了單電機系統的問題,雙電機的原則是電池和電機功率匹配,加速過程中,雙電機同時工作,總電機功率提高,讓電機的峰值功率和電池的峰值功率匹配。平常行駛時,單電機工作,總功率下降,基本和電池額定功率持平。若載荷較小時,前電機工作,載荷較大時,后電機工作,提升能效,兼顧加速和續航。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
本人編寫的通過CAN接口讀取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測試軟件,開發平臺是C#。本例程包括完整的工程文件源碼,可作為CAN通信編程初學者的參考資料。
上傳時間: 2022-07-27
上傳用戶:
新立新龍刻章機,雕刻機,印章機器1.0版本排版軟件,需要正版加密狗才能正常使用
標簽: 激光雕刻軟件
上傳時間: 2022-07-29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BMS即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電池管理系統。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核心技術之一,BMS在新能源車上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新能源汽車對電池管理的需求,BMS具備的功能包括電壓/溫度/電流采樣及相應的過壓、欠壓、過溫、過流保護,SOC/SOH估算、SOP預測、故障診斷、均衡控制、熱管理和充電管理等。為了保證汽車電子電氣的可靠性設計,在2011年發布了ISO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標準),ISO26262標準是源于工業功能安全標準(IEC61508)[1]。目前許多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在控制器開發過程中采用ISO26262這個標準,ISO26262包括了汽車電子電氣開發中與安全相關的所有應用,制定了汽車整個生命周期中與安全相關的所有活動,ISO26262從需求開始,當中包括概念設計、軟硬件設計,直至最后的生產、操作,都提出了相應的功能安全要求,其覆蓋了汽車整個生命周期,從而保證安全相關的電子產品的功能性失效不會造成危險的發生。如下圖所示
標簽: bms
上傳時間: 2022-08-09
上傳用戶:1208020161
專車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2015年12月).pdf 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pdf 中國消費者希望汽車如何為己所用.pdf 中國汽車行業風險研究報告.pdf 中國汽車維修保養服務電商行業報告2015.pdf 中國汽車維修保養服務電商(自營型)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pdf 中國汽車后市場電子商務市場盤點專題研究報告2016Q1_20160527.pdf 中國汽車后市場電子商務年度綜合報告2016-詳版-王茜V3.pdf 中國汽車后市場電商專題研究報告2015.pdf 中國汽車工具類移動應用專題研究報告2016.pdf 中國汽車工具類移動APP年度綜合報告2016.pdf 中國汽車定制市場研究.pdf 中國互聯網汽車電商產業生態圖譜2016.pdf 中國互聯網汽車產業生態圖譜2015.pdf 中國乘用車市場現狀.pdf 迎接硅谷的挑戰,美國汽車行業趨勢分析_20160415.pdf 易車&尼爾森:中國汽車市場藍海用戶研究白皮書.pdf 新意互動:全球汽車品牌數字化雷達.pdf …………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eeworm
五大質量工具 分析工具 6 標準l流程體系 珍藏!TS16949的五大手冊[汽車精華].pdf 一文講透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在各國工業中的重要性.pdf 五大質量工具之SPC.pdf 五大質量工具之PPAP.pdf 五大質量工具之FMEA.pdf 無刷直流電機運行原理與基本控制方法.pdf 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20171109.pdf 電池熱管理系統.pdf 扒一扒君:帶您扒新能源動力電池[汽車精華].pdf 【干貨】鋰動力電池簡介.pdf 【干貨】電池熱管理方案及應用分享.pdf EV-TEST 電動汽車評分細則.pdf BMS功能安全開發流程詳解.pdf …………
上傳時間: 2013-06-22
上傳用戶:eeworm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處理器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發展,基于轉子磁鏈定向的交流電機矢量控制系統以其優良的性能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SVPWM逆變器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在轉速參考值變化或者負載轉矩參考值變化的動態情況下,參考電壓矢量可能會超出基本空間矢量構成的正六邊形,此時便出現動態過調制,需要用過調制策略將超出的電壓矢量重新限定在正六邊形邊界內。不同的過調制策略會給整個系統帶來不同的動態性能,本文在對過調制策略進行完善的基礎上,針對三種過調制策略對交流電動機動態性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對其機理進行了理論分析與探討。 @@ 本文首先以三相異步電動機在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動態方程為基礎,按照轉子磁鏈定向,設計了轉子磁鏈觀測器,完成了勵磁電流分量和轉矩電流分量的解耦,并構建了基于SVPWM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的MATLAB仿真模型。在矢量控制中,電流控制對系統性能具有重要影響。為了改善系統性能,所設計的矢量控制系統采用了同步電流控制,并對反電勢進行了前饋補償。 @@ 在分析了現有的三種過調制策略之后,對過調制策略進行了完善,并構建了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的過調制仿真模型。過調制中,當原參考電壓矢量位于正六邊形中任意兩個扇區交界附近時,過調制策略2和3所得到的新電壓矢量仍會超出正六邊形邊界,過調制算法不再適用于此區域。針對以上不足,本文對過調制策略2和3進行了完善,使過調制算法適用于所有區域。采用完善后的過調制策略對轉速參考值變化和負載轉矩參考值變化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進行仿真,發現在加速與加載的條件下,過調制策略2的動態性能好于過調制策略1,而過調制策略3的動態性能最佳,具有最小的動態響應時間,暫態性能優良;在減載的條件下,過調制策略1和2能夠很快的進入穩定狀態,但是過調制策略3卻出現問題,動態響應時間很長,說明此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本文深入探討了三種過調制策略導致不同動態性能的內在機理,通過對三種過調制策略中電壓矢量的幅值和相位進行分析,理論上解釋了出現不同動態響應時間的原因。出現過調制時,過調制策略2中新電壓矢量的幅值總是大于過調制策略1中新電壓矢量的幅值,所以動態性能更好。在加速和加 載條件下,過調制策略3中新電壓矢量的相位總是超前于過調制策略1和2中新電壓矢量的相位,因此可以獲得更快的動態響應,暫態性能更佳。但是在減載條件下,過調制策略3中新電壓矢量與原電壓矢量間的相位關系處于無規律的超前滯后狀態,導致過調制策略3出現問題,動態響應時間很長,說明此過調制策略有其不足之處,有待于改進。@@關鍵詞:SVPWM;矢量控制;過調制;動態性能
上傳時間: 2013-06-27
上傳用戶:nunnzhy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采用C語言提高編制單片機應用程序的效率 1.2 C語言具有突出的優點 1.3 AvR單片機簡介 1.4 AvR單片機的C編譯器簡介 第2章 學習AVR單片機C程序設計所用的軟件及實驗器材介紹 2.1 IAR Enlbedded Workbench IDE C語言編譯器 2.2 AVR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 2.3 PonyProg2000下載軟件及SL—ISP下載軟件 2.4 AVR DEM0單片機綜合實驗板 2.5 AvR單片機JTAG仿真器 2.6 并口下載器 2.7 通用型多功能USB編程器 第3章 AvR單片機開發軟件的安裝及第一個入門程序 3.1 安裝IAR for AVR 4.30集成開發環境 3.2 安裝AVR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 3.3 安裝PonyProg2000下載軟件 3.4 安裝SLISP下載軟件 3.5 AvR單片機開發過程 3.6 第一個AVR入門程序 第4章 AVR單片機的主要特性及基本結構 4.1 ATMEGA16(L)單片機的產品特性 4.2 ATMEGA16(L)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及引腳配置 4.3 AvR單片機的CPU內核 4.4 AvR的存儲器 4.5 系統時鐘及時鐘選項 4.6 電源管理及睡眠模式 4.7 系統控制和復位 4.8 中斷 第5章 C語言基礎知識 5.1 C語言的標識符與關鍵字 5.2 數據類型 5.3 AVR單片機的數據存儲空間 5.4 常量、變量及存儲方式 5.5 數組 5.6 C語言的運算 5.7 流程控制 5.8 函數 5.9 指針 5.10 結構體 5.11 共用體 5.12 中斷函數 第6章 ATMEGA16(L)的I/O端口使用 6.1 ATMEGAl6(L)的I/O端口 6.2 ATMEGAl6(L)中4組通用數字I/O端口的應用設置 6.3 ATMEGA16(L)的I/O端口使用注意事項 6.4 ATMEGAl6(L)PB口輸出實驗 6.5 8位數碼管測試 6.6 獨立式按鍵開關的使用 6.7 發光二極管的移動控制(跑馬燈實驗) 6.8 0~99數字的加減控制 6.9 4×4行列式按鍵開關的使用 第7章 ATMEGAl6(L)的中斷系統使用 7.1 ATMEGA16(L)的中斷系統 7.2 相關的中斷控制寄存器 7.3 INT1外部中斷實驗 7.4 INTO/INTl中斷計數實驗 7.5 INTO/INTl中斷嵌套實驗 7.6 2路防盜報警器實驗 7.7 低功耗睡眠模式下的按鍵中斷 7.8 4×4行列式按鍵的睡眠模式中斷喚醒設計 第8章 ATMEGAl6(L)驅動16×2點陣字符液晶模塊 8.1 16×2點陣字符液晶顯示器概述 8.2 液晶顯示器的突出優點 8.3 16×2字符型液晶顯示模塊(LCM)特性 8.4 16×2字符型液晶顯示模塊(LCM)引腳及功能 8.5 16×2字符型液晶顯示模塊(LCM)的內部結構 8.6 液晶顯示控制驅動集成電路HD44780特點 8.7 HD44780工作原理 8.8 LCD控制器指令 8.9 LCM工作時序 8.10 8位數據傳送的ATMEGAl6(L)驅動16×2點陣字符液晶模塊的子函數 8.11 8位數據傳送的16×2 LCM演示程序1 8.12 8位數據傳送的16×2 LCM演示程序2 8.13 4位數據傳送的ATMEGA16(L)驅動16×2點陣字符液晶模塊的子函數 8.14 4位數據傳送的16×2 LCM演示程序 第9章 ATMEGA16(L)的定時/計數器 9.1 預分頻器和多路選擇器 9.2 8位定時/計時器T/C0 9.3 8位定時/計數器0的寄存器 9.4 16位定時/計數器T/C1 9.5 16位定時/計數器1的寄存器 9.6 8位定時/計數器T/C2 9.7 8位T/C2的寄存器 9.8 ICC6.31A C語言編譯器安裝 9.9 定時/計數器1的計時實驗 9.10 定時/計數器0的中斷實驗 9.11 4位顯示秒表實驗 9.12 比較匹配中斷及定時溢出中斷的測試實驗 9.13 PWM測試實驗 9.14 0~5 V數字電壓調整器 9.15 定時器(計數器)0的計數實驗 9.16 定時/計數器1的輸入捕獲實驗 ......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yepeng139
第一章 概述 1.1 AVR 單片機GCC 開發概述 1.2 一個簡單的例子 1.3 用MAKEFILE 管理項目 1.4 開發環境的配置 1.5 實驗板CA-M8 第二章 存儲器操作編程 2.1 AVR 單片機存儲器組織結構 2.2 I/O 寄存器操作 2.3 SRAM 內變量的使用 2.4 在程序中訪問FLASH 程序存儲器 2.5 EEPROM 數據存儲器操作 2.6 avr-gcc 段結構與再定位 2.7 外部RAM 存儲器操作 2.8 堆應用 第三章 GCC C 編譯器的使用 3.1 編譯基礎 3.2 生成靜態連接庫 第四章 AVR 功能模塊應用實驗 4.1 中斷服務程序 4.2 定時器/計數器應用 4.3 看門狗應用 4.4 UART 應用 4.5 PWM 功能編程 4.6 模擬比較器 4.7 A/D 轉換模塊編程 4.8 數碼管顯示程序設計 4.9 鍵盤程序設計 4.10 蜂鳴器控制 第五章 使用C 語言標準I/O 流調試程序 5.1 avr-libc 標準I/O 流描述 5.2 利用標準I/0 流調試程序 5.3 最小化的格式化的打印函數 第六章 CA-M8 上實現AT89S52 編程器的實現 6.1 編程原理 6.2 LuckyProg2004 概述 6.3 AT989S52 isp 功能簡介 6.4 下位機程序設計 第七章 硬件TWI 端口編程 7.1 TWI 模塊概述 7.2 主控模式操作實時時鐘DS1307 7.3 兩個Mega8 間的TWI 通信 第八章 BootLoader 功能應用 8.1 BootLoader 功能介紹 8.2 avr-libc 對BootLoader 的支持 8.3 BootLoader 應用實例 8.4 基于LuckyProg2004 的BootLoader 程序 第九章 匯編語言支持 9.1 C 代碼中內聯匯編程序 9.2 獨立的匯編語言支持 9.3 C 與匯編混合編程 第十章 C++語言支持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飛翔的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