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 EE 的藍圖中,JSP Servlet是屬於Web層技術,JSP與Servlet是一體的兩面,您可以使用單獨一項技術來解決動態網頁呈現的需求,但最好的方式是取兩者的長處,JSP是網頁設計人員導向的,而Servlet是程式設計人員導向的,釐清它們之間的職責可以讓兩個不同專長的團隊彼此合作,並降低相互間的牽制作用。
上傳時間: 2016-11-15
上傳用戶:sxdtlqqjl
三、安裝、啟動和停止Helix服務器 1 軟件的獲取 Helix Server是RealNetworks公司最新的流媒體服務平臺,這個系統和微軟的Window Media System不同,它并不是免費的,但在RealNetworks的網站(http://www.real.com ),還是提供有免費使用的Helix,不過有功能或時間上的限制。 這里筆者選用的是Helix Server Unlimited v11.0.1.1884 For Linux
標簽: Helix RealNetworks Server 服務器
上傳時間: 2013-12-17
上傳用戶:baitouyu
現代雷達普遍采用相參信號處理,而如何獲得高精度基帶數字正交( I , Q) 信號是整個系統信號處理成敗的關鍵,以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模擬相位檢波器得到I、Q信號,其正交性能一般為:幅度平衡在2 % 左右, 相位正交誤差在2°左右,即幅相誤差引入的鏡像功率在- 34dB 左右。這限制了信號處理器性能的提高, 為此, 近年來提出了對低中頻直接采樣恢復I、Q 信號的數字相位檢波器。隨著高位、高速A/ D 的研制成功和普遍應用,使得數字相位檢波方法的實現成為可能。 對信號進行中頻直接采樣和數字正交處理后,產生的I 支路和Q 支路信號序列在時間上會錯開一個采樣間隔,需要進行定序處理,恢復成同步輸出的I、Q 兩路信號序列。
上傳時間: 2016-12-27
上傳用戶:yxgi5
中頻驗波是對信號進行中頻直接采樣和數字正交處理后,產生的I 支路和Q 支路信號序列在時間上會錯開一個采樣間隔,需要進行定序處理,恢復成同步輸出的I、Q 兩路信號序列。現代雷達普遍采用相參信號處理,而如何獲得高精度基帶數字正交( I , Q) 信號是整個系統信號處理成敗的關鍵,以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模擬相位檢波器得到I、Q信號,其正交性能一般為:幅度平衡在2 % 左右, 相位正交誤差在2°左右,即幅相誤差引入的鏡像功率在- 34dB 左右。這限制了信號處理器性能的提高, 為此, 近年來提出了對低中頻直接采樣恢復I、Q 信號的數字相位檢波器。隨著高位、高速A/ D 的研制成功和普遍應用,使得數字相位檢波方法的實現成為可能。
上傳時間: 2016-12-27
上傳用戶:kr770906
<正> 經常做網頁的朋友想必對Fireworks一定不會陌生。它的圖片壓縮功能是我比較愛使用的工具之一,因為它對網絡圖形的壓縮質量和尺寸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可是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網頁總尺寸受到限制時,我們首先想到的解決辦法之一是盡可能壓縮網頁的圖片尺寸,這帶來的困擾就是如何使圖片保持一定的質量或清晰度。不過這個問題隨著Fireworks 4.0的出現而不再是個難題了。因為Fireworks 4.0中就具有支持選擇性壓縮jpg格式圖像的功能。但它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討論討論這個問題。
上傳時間: 2014-01-01
上傳用戶:qq21508895
作者的課外作業,模擬封包(packet)標頭,將之轉成二進制,再顯示二進制的相加結果,再做一的補數。 (並附上html檔,不會java的,直接開啟html即可執行)
標簽:
上傳時間: 2014-01-06
上傳用戶:xjz632
在控制面板的 ODBC中 建立系統DNS 對應 database 系統環境 VB [SP6補丁] MSSQL2000 用友CELL報表控件 主要用于工業上的IFIX32 數據記錄后的 對數據的 查詢記錄 修改刪除 程序為我所調試過了,我花了三個多星期編寫的,用于電廠的 傳輸用ODBC形式 報表采用了 用友的嵌入式的報表,并且對報表有時間限制,在同一張表中:有只讀和修改限制,數據有自動的也有人工的,也有計算的,數據格式子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確定權限。 此程序真的很費我心思,忘下載者珍藏,斧正。 目前在電廠使用,很穩定!
上傳時間: 2013-12-11
上傳用戶:釣鰲牧馬
在你的郵箱支持POP3服務的前提下,你可以登自己的郵箱進行郵件管理! 1、用戶登錄設置2、登錄郵箱3、收郵件4、新建郵件5、閱讀郵件(不完善)6、回復7、刪除郵件8、導出eml文件----打開該eml文件9、下載附件10、注銷
上傳時間: 2014-01-06
上傳用戶:1051290259
簡單的基因演算法,輸入一個數值然後會建構出一個數學式。
上傳時間: 2013-12-30
上傳用戶:zhouchang199
RSA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于加密和數字簽名的算法,也易于理解和操作。 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的安全性依賴于大數的因子分解,但并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于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RSA的缺點主要有: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于數據格式的標準化。目前,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協議中要求CA采用2048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1024比特的密鑰。 這種算法1978年就出現了,它是第一個既能用于數據加密也能用于數字簽名的算法。它易于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算法的名字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Ron Rivest, Adi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
上傳時間: 2014-01-20
上傳用戶:蠢蠢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