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設備的迅猛發展,“讓全部設備接入網絡”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通過嵌入式串口服務器,可以讓現有的串行設備擁有聯網功能,避免了投資大量人力、物力,有利于對傳統串行設備進行更換或者升級。 本文設計的串口服務器采用嵌入式處理器和Linux操作系統,把現有的基于串行接口的數據轉化成以太網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存取,將傳統的串行數據送往網絡。 論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內容: 第一,在研究串口服務器網關工作機理的基礎上,分析高性能串口網絡服務器的功能需求。 第二,基于AT91ARM9200微處理器及LXT971ALE網絡接口芯片等構建嵌入式系統,完成RS232-TCP/IP轉換網關的軟硬件設計,實現最多32路串行終端同時接入以太網的高性能串口服務器。 第三,在RH Linux 9.0為ARM處理器提供的交叉開發工具下移植Linux,為嵌入式串口服務器設計服務器端與客戶端工作模式,同時設計實現系統參數的在線配置功能。 第四,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分別設計串口服務器的基本API函數,為系統二次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qien
一個很小的小程序
上傳時間: 2013-05-21
上傳用戶:xsnjzljj
在以單片機為核心的多級分布式系統中,常常需要擴展單片機的串行通信口,本文分別介紹了基于SP2538 專用串行口擴展芯片及Intel8251 的兩種串行口擴展方法,并給出了實際的硬件電路原理及相應的通信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15679277906
基于ARM的嵌入式運動控制器是集計算機數字控制技術、ARM技術、運動控制技術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等技術為一體的技術含量高的運動控制器;是對低成本、高性能運動控制器研究的一個新的嘗試。本論文的研究重是點基于雙端口RAM上下位機通訊的數控系統總體軟件架構設計、嵌入式運動控制器軌跡規劃算法的研究、嵌入式系統軟件的構建以及運動控制器外設驅動程序的開發,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針對數控系統上下位機信息交互頻繁,提出了一種基于雙端口RAM通訊結構的上下位機交互方式,實現了上下位機信息的高速、穩定通訊;且完成了基于雙端口RAM上下位機通訊結構的數控系統總體軟件架構設計。 2. 針對目前高速數控加工軌跡規劃中存在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提出一種軌跡拐角的速度平滑方法,當高速加工不在同一直線方向而形成拐角的加工段時,在拐角過渡時能獲得很好的速度響應和較小的輪廓誤差;還提出了一種高速數控加工小線段的前瞻平滑算法,當高速加工多段微小直線段時,能夠優化規劃多段微小線段的加工速度,有效避免了頻繁的加減速給系統帶來較大沖擊以及加工效率低的問題。 3. 構建了適合本運動控制器系統的系統軟件;研究了嵌入式運動控制器引導程序的移植、嵌入式Linux內核的優化配置以及根文件系統的構建。 4.探討了Linux驅動程序開發的原理以及流程;并以雙端口RAM為例介紹了運動控制外設驅動程序開發的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7-02
上傳用戶:笨小孩
自上世紀90年代Linux首次應用于嵌入式系統,至今已過了近10年。10年間,隨著芯片技術、總線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嵌入式處理器也從8位單片機時代發展到了如今高低端處理器百花齊放的時代。32位、16位處理器的價格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在這種背景下,本課題擬研究一種適用于小規模現場的,低成本的,具有RS-232C和CAN總線通訊方式且可在線進行軟件更新的監控系統。 現今,很多監控系統都以裝有微軟操作系統的IPC作為監督平臺,以單片機、PLC、DSP等作為DDC控制器,通過串口等方式通訊。其開發周期短,但成本總體較高,通訊方式單一。 本課題首先對幾種嵌入式處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統進行比較,確定了以ARM核的處理器和Linux作為本監督平臺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其次研究了Linux在ARM上的移植以及運行過程,包括引導加載程序vivi、Linux2.6內核、根文件系統、各種外設(包括觸摸屏與以太網等)驅動程序的移植,以及基于Qt/E的串口通訊的圖形用戶界面的開發;最后對CAN總線以及RS-232C通訊方式在ARM7核的處理器及單片機上的應用進行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開發的監控系統的監督平臺以S3C2410處理器為核心,以Linux2.6內核為操作系統,以觸摸屏為主要人機界面,具有RS-232C和以太網通訊方式,其成本較低,體積較小,功能較為靈活;其DDC控制器由基于STC5410AD和ARM7核的LPC2119的兩塊控制板以及一塊RS-232C與CAN總線轉換板組成,其控制功能更加強大,通訊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另外,監督平臺與DDC控制器均可在線更新程序,降低了系統維護難度。 經過實踐調試,本監控系統的軟硬件均工作正常,實現了預期目標。本監控系統可應用于電力、化工、機電等多個領域的現場,具有較強的通用性。
上傳時間: 2013-07-08
上傳用戶:zhch602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逐漸向著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展;人們在要求設備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還要求設備功耗低、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同樣在我軍武器裝備的研制過程中,也對各武器裝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單兵配備的便攜設備,對體積、功耗、擴展性的要求更是嚴格。 在某手持式設備的開發項目中,需要設計一塊接口板,要求實現高達8個串行口擴展以及能源管理和數字輸入輸出接口等功能,該接口板與處理器模塊的連接總線采用LPC總線,整個手持設備除了對功能有基本的要求以外,對體積及功耗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針對項目的具體設計要求,經過與傳統設計方法的比較,決定采用FPGA來實現LPC接口及UART控制器功能。 論文的主要目標是完成LPC接口的UART控制在FPGA中的實現。對于各模塊中的關鍵的功能部分,文中對其實現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整個設計全部采用硬件描述語言(HDL)實現,并且采用了分模塊的設計風格,具有很好的重用性。 為了在硬件平臺上驗證設計,還實做了FPGA驗證平臺,并用C語言編寫了測試程序。經過驗證,該方案完全實現了接口板的功能要求,并且滿足體積和功耗上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論文通過采用FPGA作為電路設計的核心,以一種新的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實現電路功能;旨在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并拓展設計者思想。
上傳時間: 2013-05-21
上傳用戶:poyao
ARM微處理器的應用已經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絡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占領了32位RISC微處理器75%以上的市場份額。 本文設計的基于JTAG接口的ARM編程器,以ARM微處理器作為CPU,利用其JTAG接口對Flash在線編程的技術,給以ARM為內核的應用板(數控系統硬件平臺)進行快速軟件升級。在分析相關技術的基礎上,給出了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設計了系統的硬件和軟件。 首先詳細分析了JTAG技術、USB技術和Modem通信原理。編程器以USB口和RS-232口作為通信接口,以JTAG接口作為調試接口和編程接口。 其次,在分析編程器需求的基礎上,給出了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選擇了主要的部件。系統硬件的核心部件采用了Philips LPC2144ARM芯片,擴展了JTAG接口、USB接口、Modem接口,同時又構造出了一個JTAG接口。該芯片具有SPI總線,采用與SPI兼容的外部Flash作為存儲器。編程器軟件在ADS集成開發環境下開發調試。 最后,對編程器技術實現上的不足作了分析和編程器設計的不完善之處作了總結,并對編程器的發展趨勢作了探討和展望。
上傳時間: 2013-06-16
上傳用戶:mylinden
現代IC設計中,隨著設計規模的擴大和復雜度的增長,驗證成為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在現代ASIC設計中,很難用單一的驗證方法來對復雜芯片進行有效的驗證,為了將設計錯誤減少到可接受的最小量,需要將一系列的驗證方法和工具結合起來。 在64位全定制嵌入式CPU設計過程中,使用了多種驗證技術和方法,并將FPGA驗證作為ASIC驗證的重要補充,加強了設計正確的可靠性。 論文首先介紹了64位CPU的結構,結合選用的Xilinx的Virtex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003030
本文對基于FPGA的CCSDS圖像壓縮和AES加密算法的實現進行了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深入研究CCSDS圖像壓縮算法,并根據其編碼方案,設計并實現了相應的編解碼器。從算法性能和硬件實現復雜度兩個方面,將該算法與具有類似算法結構的JPEG2000和SPIHT圖像壓縮算法作比較分析; (2)利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HDL實現CCSDS圖像壓縮算法和AES加密算法; (3)優化算法復雜度較大的功能模塊,如小波變換模塊等。使用雙端口內存模塊增加數據讀寫速度,利用DSP塊處理核心運算單元,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塊的運行速度,并降低了芯片的使用面積; (4)設計并實現系統的模塊級流水線,在幾乎不增加占用芯片面積的情況下,提高了系統的數據吞吐量; (5)在QuartusⅡ和ModelSim仿真環境下對該系統進行模塊級和系統級的功能仿真、時序仿真和驗證。在硬件系統測試階段,設計并實現FPGA與PC機的串口通信模塊,提高了系統驗證的工作效率。
上傳時間: 2013-05-19
上傳用戶:1757122702
使用VB2008制作的串口收發工具,可以收發16進制數據,文本(支持ASCII或UNICODE編碼);具備定時自動發送功能.系統需要.NET FRAMWORK3.5支持.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qq4420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