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spice的射極跟隨器仿真實驗1,實驗要求與目的(1)進一步掌握靜態工作點的調試方法,深入理解靜態工作點的作用。(2)調節電路的跟隨范圍,使輸出信號的跟隨范圍最大。(3)測量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4)測量電路的頻率特性。2·實驗原理在射極跟隨器電路中,信號由基極和地之間輸入,由發射極和地之間輸出,集電極交流等效接地,所以,集電極是輸入/輸出信號的公共端,故稱為共集電極電路。又由于該電路的輸出電壓是跟隨輸入電壓變化的,所以又稱為射極跟隨器。3.實驗電路射極跟隨器電路如圖 1所示。4.實驗步驟(1)靜態工作點的調整。按圖 1連接電路,輸入信號由信號發生器產生一個幅度為 1V、頻率為1kHz的正弦信號。要注意使信號不失真輸出。(2)跟隨范圍調節。增大輸入信號直到輸出出現失真,觀察出現了飽和失真還是截止失真,再增大或減小信號,使失真消除。再次增大輸入信號,若出現失真,再調節信號使輸出波形達到最大不失真輸出,此時電路的靜態工作點是最佳工作點,輸入信號是最大的跟隨范圍。最后輸入信號增加到28 v,電路達到最大不失真輸出如圖 2所示。最大輸入、輸出信號波形如圖 3所示。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
SX1280射頻芯片:一款高性能物聯網無線收發器芯片資料
上傳時間: 2022-07-24
上傳用戶:trh505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允許非接觸式數據采集的自動識別技術。其中工作在超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UHF)頻段的無源RFID系統,由于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潛在應用,近年來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種系統所使用的無源標簽具有識別距離長、體積小、成本低廉等突出特點。目前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品牌型號的UHF RFID無源標簽,由于不同品牌型號的標簽在設計與制造工藝上的差異,這些標簽在性能表現上各不相同,這就給終端用戶選擇合適自己應用的標簽帶來了困難。RFID基準測試就是在實際部署RFID系統前對RFID標簽的性能進行科學評估的有效手段。然而為了在常規實驗室條件下得到準確公正的測試結果,需要對基準測試的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學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本文正是研究符合EPC Class1 Gen2標準的RFID標簽基準測試。 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廣泛應用的超高頻無源RFID標簽基準測試性能指標與測試方法上的局限性與不足之處。例如,在真實的應用環境中,由于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品牌型號的標簽,很難得到一致的識讀距離測試結果。另外,在某些測試場景中,使用識讀速率作為測試指標,所得到的測試結果數值非常接近,以致分辨度不足以區分不同品牌型號標簽的性能差異。在這些分析基礎上,本文把路徑損耗引入了RFID基準測試,通過有限點的測量與數據擬合分別得到不同類型標簽的路徑損耗方程,結合讀寫器天線的輻射方向圖,進一步得到各種標簽受限于讀寫器接收靈敏度的覆蓋區域。無源標簽由于其被動式能量獲取方式,其實際工作區域仍然受限于前向鏈路。本文通過實驗測試出這些標簽的最小激活功率后,得出了各種標簽在一定讀寫器發射功率下的激活區域。完成這些步驟后,根據這兩種區域的交集可以確定標簽的工作區域,從而進行標簽間的比較并達到基準測試的目的,并能找出限制標簽工作范圍的瓶頸。 本文最后從功率損耗的角度研究了標簽之間的相互干擾,為用戶在密集部署RFID標簽的場景中設置標簽之間的最小間隔距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bsunhui
隨著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IC智能卡正在并已經融入當今信息技術的主流,人們已愈來愈多地開始接受和使用IC智能卡。根據應用環境的不同,傳統的IC卡讀寫機具可以分為兩種:座式IC卡讀寫器和IC卡手持POS機。無線局域網、嵌入式系統和生物鑒別三種技術相結合的IC卡手持POS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ARM+DSP協作架構的射頻IC卡無線手持POS機設計方案。 本文首先介紹了ARM+DSP嵌入式系統,指紋識別技術和無線數傳技術,提出了ARM+DSP協作架構的雙處理器連接方案。之后,給出了系統的總體結構圖,包括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 硬件部分為ARM和DSP兩個子系統,分別以LPC2210和TMS320VC54025為核心,加上存儲器和各種外設。詳細說明了兩個CPU通過HPI主機方式進行通信、主機系統的主控處理器LPC2210外設的接口電路設計。 軟件部分包括嵌入式μ C/OS-Ⅱ移植要點,任務設計,驅動程序設計等。詳細說明了在嵌入式μ C/OS-Ⅱ平臺中,顯示任務,鍵盤任務和IC卡讀寫任務設計過程以及它們的驅動程序的代碼的編寫。 本課題的研究己取得階段性成果,能夠實現一些基本的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6-07
上傳用戶:黑漆漆
Behzad Razavi 所著的《射頻微電子學》(RF Microelectronics)的翻譯稿,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參與翻譯。主要內容有:射頻電子學常見的概念和術語,以及評價射頻電路性能的主要指標;模擬和數字信號的調制、解調;常見的無線通信標準;無線前端收發器的結構和集成電路的實現;低噪聲放大器和混頻器、振蕩器、頻率綜合 器和功率放大器的電路原理和分析方法,等等。
標簽: BehzadRazavi 射頻 微電子學
上傳時間: 2013-06-23
上傳用戶:huql11633
6 GEMS壓力變送器3000系列-超高壓變送器 GEMS壓力變送器3000的行業應用: 船舶、工程機械 產品特點: ■工作壓力可高達10,000PSI ■高精度-在整個應用過程中,精度在±0.15%之內 ■高穩定性-長期漂移≤0.05%FS/6年 ■高的抗震動性能-采用了薄膜濺射式設計,取消了易破的連接線 GEMS壓力變送器3000的性能參數 精度 0.15%FS 重復性 0.03%FS 長期穩定性 0.06%F.S/年 壓力范圍 0-500、1000、2000、3000、5000、6000、7500、10,000psi 耐壓 2xF.S,15,000PSI,Max. 破裂壓力 7xFS 4xFS,對于10,000psi 疲勞壽命 108次滿量程循環 零點公差 0.5%F.S 量程公差 0.5%F.S,響應時間0.5毫秒 溫度影響 溫漂 1.5%FS(-20℃到80℃) 2%FS(-40℃到100℃) 2.7%FS(-55℃到120℃) GEMS壓力變送器3000的環境參數 振動 正弦曲線,峰值70g,5~5000HZ(根據MIL-STD810,514.2方法程序I) EMC 30V/m(100V/m Survivability) 電壓輸出 電路 見PDF文件(3線) 激勵 高于滿程電壓1.5VDC,最大到35VDC@6mA 最小環路電阻 (FS輸出/2)Kohms 供電靈敏度 0.01%FS/Volt 電流輸出 電路 2線 環路供電電壓 24VDC(7-35VDC) 輸出 4-20mA 最大環路電阻 (Vs-7)x50Ω 供電靈敏度 0.01%FS/V 比率輸出 輸出 0.5v到4.5v(3線)@5VDC供電 輸出激勵電壓 5VDC(4.75V-7VDC) GEMS壓力變送器3000的物理參數 殼體 IP65代碼G(NEMA4);IP67代碼F(NEMA6) 接液部件 17-4和15-5不銹鋼 電氣連接 見訂貨指南 壓力連接 1/4″NPT或G1/4 重量(約) 110g(電纜重量另加:75g/m) 機械震動 1000g/MIL-STD810,方法516.2,程序Ⅳ 加速度 在任意方向施加100g的穩定加速度時1bar(15psi)量程變送器的輸出會波動0.032%FS/g,量程增大到400bar(6000psi)時輸出波動會按對數遞減至0.0007%FS/g. 認證等級 CE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sdfsdfs1
【摘要】設計了基于15693協議的射頻識別讀卡器系統。該系統以RC--632芯片為主控芯片。標簽天線將磁場能量轉換成電流,激活射頻芯片并維持工作,然后接收讀寫器發出的命令,射頻天線芯片作出應答。標簽天線通過其本身負載的變化將標簽信息反向調制在讀卡器的天線上,經讀寫器天線傳送到讀寫器,讀寫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最終將解碼后的信息送到上位機系統。上位機處理器根據邏輯運算判斷該卡的合法性,針對不同的設定作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發出指令信號控制執行機關動作,從而實現讀卡的功能。
上傳時間: 2013-11-02
上傳用戶:7891
本課題在深入研究了射頻卡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了一套完整的非接觸式射頻卡(收費)管理系統。本文首先結合國內外射頻卡技術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簡要介紹了非接觸式射頻技術的基本概況,從非接觸式射頻卡的系統組成結構入手,詳細分析了射頻卡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其所涉及到的關鍵技術,接著本文著重分析了非接觸式射頻卡系統的軟硬件開發設計思想,對硬件設計中的MCU和射頻模塊的特性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對終端讀寫器各部分硬件(射頻識別部分、顯示電路、報警模塊,485通訊模塊等)的功能構造和電路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硬件設計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終端讀寫器的軟件設計過程,給出了終端讀寫器主程序和各功能模塊的軟件設計,并結合終端讀寫器的設計開發了射頻卡管理系統作為上位機管理軟件,對數據庫管理和串口通信等作了詳細的闡述。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pwcsoft
《射頻通信電路》系統地介紹了射頻通信電路各模塊的基本原理、設計特點以及在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射頻通信電路》分為射頻電路設計基礎知識、調制與解調機理、收發信機結構和收發信機射頻部分各模塊電路設計四大部分,其中模塊電路包括小信號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調制解調器、振蕩器、鎖相及頻率合成器、高頻功率放大器及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原理及設計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LIKE
關于手持機與射頻芯片的紅外通信程序,是本人在做閱讀器通信的核心模塊之一
上傳時間: 2015-07-03
上傳用戶:懶龍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