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型工程機械各類信號與駕駛操控室儀表異地顯示的通信問題,提出了基于射頻收發器nRF2401實現無線數據通信的設計方案,詳細介紹了射頻芯片nRF2401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并給出了無線通信平臺硬件結構、接口電路及相應程序框圖。經過測試,該通信平臺上通信速率高、質量好,空曠處的傳輸距離可達100 m。
上傳時間: 2013-12-27
上傳用戶:love_stanford
通用陣列邏輯GAL實現基本門電路的設計 一、實驗目的 1.了解GAL22V10的結構及其應用; 2.掌握GAL器件的設計原則和一般格式; 3.學會使用VHDL語言進行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邏輯設計; 4.掌握通用陣列邏輯GAL的編程、下載、驗證功能的全部過程。 二、實驗原理 1. 通用陣列邏輯GAL22V10 通用陣列邏輯GAL是由可編程的與陣列、固定(不可編程)的或陣列和輸出邏輯宏單元(OLMC)三部分構成。GAL芯片必須借助GAL的開發軟件和硬件,對其編程寫入后,才能使GAL芯片具有預期的邏輯功能。GAL22V10有10個I/O口、12個輸入口、10個寄存器單元,最高頻率為超過100MHz。 ispGAL22V10器件就是把流行的GAL22V10與ISP技術結合起來,在功能和結構上與GAL22V10完全相同,并沿用了GAL22V10器件的標準28腳PLCC封裝。ispGAl22V10的傳輸時延低于7.5ns,系統速度高達100MHz以上,因而非常適用于高速圖形處理和高速總線管理。由于它每個輸出單元平均能夠容納12個乘積項,最多的單元可達16個乘積項,因而更為適用大型狀態機、狀態控制及數據處理、通訊工程、測量儀器等領域。ispGAL22V10的功能框圖及引腳圖分別見圖1-1和1-2所示。 另外,采用ispGAL22V10來實現諸如地址譯碼器之類的基本邏輯功能是非常容易的。為實現在系統編程,每片ispGAL22V10需要有四個在系統編程引腳,它們是串行數據輸入(SDI),方式選擇(MODE)、串行輸出(SDO)和串行時鐘(SCLK)。這四個ISP控制信號巧妙地利用28腳PLCC封裝GAL22V10的四個空腳,從而使得兩種器件的引腳相互兼容。在系統編程電源為+5V,無需外接編程高壓。每片ispGAL22V10可以保證一萬次在系統編程。 ispGAL22V10的內部結構圖如圖1-3所示。 2.編譯、下載源文件 用VHDL語言編寫的源程序,是不能直接對芯片編程下載的,必須經過計算機軟件對其進行編譯,綜合等最終形成PLD器件的熔斷絲文件(通常叫做JEDEC文件,簡稱為JED文件)。通過相應的軟件及編程電纜再將JED數據文件寫入到GAL芯片,這樣GAL芯片就具有用戶所需要的邏輯功能。 3.工具軟件ispLEVER簡介 ispLEVER 是Lattice 公司新推出的一套EDA軟件。設計輸入可采用原理圖、硬件描述語言、混合輸入三種方式。能對所設計的數字電子系統進行功能仿真和時序仿真。編譯器是此軟件的核心,能進行邏輯優化,將邏輯映射到器件中去,自動完成布局與布線并生成編程所需要的熔絲圖文件。軟件中的Constraints Editor工具允許經由一個圖形用戶接口選擇I/O設置和引腳分配。軟件包含Synolicity公司的“Synplify”綜合工具和Lattice的ispVM器件編程工具,ispLEVER軟件提供給開發者一個簡單而有力的工具。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看到了沒有
論文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系列EP2CSQ208為核心芯片,構建基于FPGA的SOPC嵌入式硬件平臺,并以此平臺為基礎深入研究SOPC嵌入式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開發方法,詳細測試和驗證系統存儲模塊和外圍模塊。同時以嵌入式處理器IP核NioslI為核心,設計出基于NioslI的視覺控制軟件。在應用中引入pc/os.II實時操作系統,介紹了實時操作系統I_tc/OS.II的相關概念和移植方法,設計了相關底層軟件及軌跡圖像識別算法,將具體應用程序劃分成多個任務,最終實現了視覺圖像的實時處理及小車的實時控制。 在本設計中,圖像采集部分利用SAA7111A視頻解碼芯片完成視頻信號的采集,利用FPGA完成復雜高速的邏輯控制及時序設計,將采集的數字視頻信號存儲在外擴存儲器SRAM中,以供后續圖像處理。 在構建NioslI CPU時,自定制了SRAM控制器、irda紅外接口、OC i2c接口、PWM接口和VGA顯示接口等相關外設組件,提供了必要的人機及控制接口,方便系統的控制及調試。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chenhr
本文設計了一個采用SHT10傳感器的倉庫溫濕度監測系統,通過SHT10檢測倉庫的溫度和濕度,如果檢測到的溫度、濕度值超過設定值時,由單片機AT89S55輸出控制信號啟動相應的加溫和除濕裝置,同時由報警電路實現超溫、超濕報警。本文給出了系統實現方案框圖及數據采集電路;介紹了系統軟件實現思路。該系統最終實現了對倉庫溫濕度參數的準確測量和智能控制,解決了傳統溫濕度采集系統存在的電路復雜和精度不高等問題。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leehom61
虛擬儀器的技術優勢在于可由用戶自己定義通用儀器系統,且功能靈活,很容易構建,應用面極其廣泛。運用LabWindows/CVI開發環境設計了數據播放器。通過UDP通信,手動載入相應的ini文件及數據文件,通過ini文件完成網絡通訊、數據變量、數據采樣間隔、數據文件格式的配置,采用鏈表方式管理、維護數據幀的定義部分。可模擬真實采集過程將數據發送出去,可以讀取不同類型的數據文件,做到了通用。通過實例驗證了設計的實用性。
標簽: LabWindows_CVI 數據播放器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釣鰲牧馬
該文描述了C語言表達式的文法,并由該文法生成算符優先矩陣和算符優先函數,討論了C語言表達式的特點和文法分析過程。
上傳時間: 2015-03-15
上傳用戶:TF2015
請注意: 本例的源描述包含文件類型,在學習版上不能編譯及模擬, 如果您需要對此描述進行編譯及模擬,請與北京理工大學 ASIC研究所聯系。 另外,此例與第75例是同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的描述,可以 一起參考這兩個例子的描述。
標簽:
上傳時間: 2015-04-01
上傳用戶:凌云御清風
五行軟件模擬了中國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通過五行的生克關系,形成一個穩定系統。模擬了人體和自然五行系統的自恢復能力。
標簽: 軟件模擬
上傳時間: 2015-04-02
上傳用戶:gououo
JAVA課程設計!用線程來實現比較查找、排序算法的運行時間,第一部分是將順序查找、折半查找算法設計成線程并同時運行來比較兩種查找算法,第二部分是將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及選擇排序設計成線程并同時運行來比較三種排序算法。本程序使用流行的GUI界面設計。
上傳時間: 2015-04-26
上傳用戶:410805624
自動控制理論是人類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門學科。簡單反饋控制的最早應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亞歷山大時期的克泰希比斯水鐘,它就是利用反饋原理來調節流量的。19世紀中葉,J.C.麥克斯威爾對具有調速器的蒸汽機(這也利用了反饋原理來調速)系統進行了穩定性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布萊克、奈奎斯特和波德在貝爾實驗室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奠定了經典自動控制(反饋)的理論基礎------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stella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