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了基于Xilinx Spartan- 3E FPGA XC3S250E 來完成分辨率為738×575 的PAL 制數字視頻信號到800×600 的VGA 格式轉換的實現方法。關鍵詞: 圖像放大; PAL; VGA; FPGA 目前, 絕大多數監控系統中采用的高解析度攝像機均由47 萬像素的CCD 圖像傳感器采集圖像, 經DSP 處理后輸出的PAL 制數字視頻信號不能直接在VGA 顯示器上顯示, 而在許多場合需要在VGA 顯示器上實時監視, 這就需要將隔行PAL 制數字視頻轉換為逐行視頻并提高幀頻, 再將每幀圖像放大到800×600 或1 024×768。常用的圖像放大的方法有很多種, 如最臨近賦值法、雙線性插值法、樣條插值法等[ 1] 。由于要對圖像進行實時顯示, 本文采用一種近似的雙線性插值方法對圖像進行放大。隨著微電子技術及其制造工藝的發展,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邏輯門密度有了很大提高, 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 FPGA) 有著邏輯資源豐富和可重復以及系統配置的靈活性, 同時隨著微處理器、專用邏輯器件以及DSP 算法以IP Core 的形式嵌入到FPGA 中[ 2] , FPGA 的功能越來越強, 因此FPGA 在現代電子系統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課題的設計就是采用VHDL 描述, 基于FPGA 來實現的。
上傳時間: 2013-12-03
上傳用戶:aa54
雨量信息是氣象信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山洪防治決策的重要依據,它的實時性和可靠性決定了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目前,多數雨量采集系統采用傳統的采集手段和數據傳輸方式,滿足不了雨量信息實時采集的要求。基于GPRS的雨量采集系統,通過對雨量信息的遠程自動化采集,然后進行信息的網絡傳輸與數字化管理,實現了雨量數據的準確采集,為有效預警山洪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D&L37
雨量信息是氣象信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山洪防治決策的重要依據,它的實時性和可靠性決定了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目前,多數雨量采集系統采用傳統的采集手段和數據傳輸方式,滿足不了雨量信息實時采集的要求?;贕PRS的雨量采集系統,通過對雨量信息的遠程自動化采集,然后進行信息的網絡傳輸與數字化管理,實現了雨量數據的準確采集,為有效預警山洪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teddysha
移動自組織網絡(MANET)是一種不需要基礎設施投入的自主無線通信網絡,多個移動設備分布式協同工作,提供必要的網絡通信功能,在傳感器網絡、緊急救援、軍事等領域據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為闡明MANET關鍵技術,首先介紹了MANET的應用場合,然后著重闡明了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面臨的路由,服務與資源發現,互聯網接入,安全等關鍵問題,這對促進MANET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1234321@q
華為員工培訓資料(涵蓋所有重要網絡知識
上傳時間: 2013-11-20
上傳用戶:koulian
盡管當前新型無線電通信系統不斷涌現,短波這一古老和傳統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視,不僅沒有被淘太,還在快速發展。其原因主要有三: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網絡樞鈕和有源中繼體制約的遠程通信手段,一但發生戰爭或災害,各種通信網絡都可能受到破壞,衛星也可能受到攻擊。無論哪種通信方式,其抗毀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與短波無可相比;二、在山區、戈壁、海洋等地區,超短波覆蓋不到,主要依靠短波;三、與衛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話費,運行成本低。 近年來,短波通信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長足進步。這些技術成果理應被中國這樣的短波通信大國所用。用現代化的短波設備改造和充實我國各個重要領域的無線通信網,使之更加先進和有效,滿足新時代各項工作的需要,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里簡要介紹短波通信的一般概念,優化短波通信的經驗,以及一些熱門的新技術,如有錯誤之處,歡迎閱正。1、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1.1.無線電波傳播 無線電廣播、無線電通信、衛星、雷達等都依靠無線電波的傳播來實現?! o線電波一般指波長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電磁波。根據電磁波傳播的特性,又分為超長波、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長波的波長為100,000米~10,000米,頻率3~30千赫;長波的波長為10,000米~1,000米,頻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長為1,000米~100米,頻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長為100米~10米,頻率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長為10米~1毫米,頻率為30~300,000兆赫(注:波長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稱為微波)。頻率與波長的關系為:頻率=光速/波長?! ‰姴ㄔ诟鞣N媒介質及其分界面上傳播的過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繞射,其傳播方向經歷各種變化,由于擴散和媒介質的吸收,其場強不斷減弱。為使接收點有足夠的場強,必須掌握電波傳播的途徑、特點和規律,才能達到良好的通信效果。常見的傳播方式有:地波(地表面波)傳播 沿大地與空氣的分界面傳播的電波叫地表面波,簡稱地波。地波的傳播途徑如圖1.1 所示。其傳播途徑主要取決于地面的電特性。地波在傳播過程中,由于能量逐漸被大地吸收,很快減弱(波長越短,減弱越快),因而傳播距離不遠。但地波不受氣候影響,可靠性高。超長波、長波、中波無線電信號,都是利用地波傳播的。短波近距離通信也利用地波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box2000
結合為空-空多機試飛研制的實時差分GPS無線數據鏈,介紹了UHF數據鏈作用距離、天線增益及方向圖、傳播路徑損耗及裕量等幾個重要性能參數的確定方法,可為UHF數據鏈設計提供參考。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butterfly2013
目前在食品工業領域中涉及新產品開發、食品包裝、微波食品加工、、MW 食品測試、 MW 烤爐設計和測試、新材料研究、MW 和RF 相關應用等,而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對重要參數—— 溫度及壓力的測量一直是個難題,具調查了解國內現階段大都采用熱電偶或紅外測溫儀測量溫 度,由于熱電偶容易受電磁、微波、射頻等干擾,所以不能實現時實測量,采集的溫度數據可用 性不高,而紅外測量雖然能時實測量,但是它是非接觸測量受很多因素干擾(特別是水蒸汽), 而且測量精度也不滿足研究要求,所以兩種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決溫度測量問題,給研究工作帶 來很多不便。 加拿大Opsens公司的光纖傳感器很好地解決了溫度及壓力測量問題,Opsens傳感器完全抗電磁、 微波、射頻等干擾,多通道在線時實監測微波中食物內、外各個部位溫度差異與變化,給研究食 物在不同溫度下的成分及含量提供可靠準確的數據,同時通過RS232與計算機連接由軟件控制可 以很直觀地觀察溫度、壓力曲線變化。
上傳時間: 2014-06-01
上傳用戶:laomv123
電梯制動器(以下簡稱制動器)是電梯的一個重要部件。沒有制動器電梯就不能正常運行。沒有良好性能的制動器也不可能有具有良好性能的完好電梯,甚至是不安全的電梯。這是大家都理解的。因此如何理解制動器對電梯的了解是至關重要的。雖然了解了制動器并不一定全部了解了電梯,但畢竟是對了解電梯是很有幫助的。
標簽: 電梯制動器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拔絲土豆
一、傳感器的定義信息處理技術取得的進展以及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都需要在傳感器的開發方面有相應的進展。微處理器現在已經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這些系統能力的增強,作為信息采集系統的前端單元,傳感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傳感器已成為自動化系統和機器人技術中的關鍵部件,作為系統中的一個結構組成,其重要性變得越來越明顯。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于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義為:“傳感器是測量系統中的一種前置部件,它將輸入變量轉換成可供測量的信號”。按照Gopel等的說法是:“傳感器是包括承載體和電路連接的敏感元件”,而“傳感器系統則是組合有某種信息處理(模擬或數字)能力的傳感器”。傳感器是傳感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被測量信號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傳感器系統的原則框圖示于圖1-1,進入傳感器的信號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雜有干擾信號和噪聲。為了方便隨后的處理過程,首先要將信號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時還需要將信號線性化,該工作是由放大器、濾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擬電路完成的。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電路的一部分是和傳感器部件直接相鄰的。成形后的信號隨后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輸入到微處理器。德國和俄羅斯學者認為傳感器應是由二部分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測量信號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處理信號的電路部分。按這種理解,傳感器還包含了信號成形器的電路部分。傳感器系統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傳感器,傳感器把某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有兩類傳感器:有源的和無源的。有源傳感器能將一種能量形式直接轉變成另一種,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勵源(參閱圖1-2(a))。有源(a)和無源(b)傳感器的信號流程無源傳感器不能直接轉換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從另一輸入端輸入的能量或激勵能傳感器承擔將某個對象或過程的特定特性轉換成數量的工作。其“對象”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而它們的狀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即過程)的。對象特性被轉換量化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檢測。對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質的,也可以是化學性質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傳感器將對象特性或狀態參數轉換成可測定的電學量,然后將此電信號分離出來,送入傳感器系統加以評測或標示。各種物理效應和工作機理被用于制作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傳感器可以直接接觸被測量對象,也可以不接觸。用于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和效應類型不斷增加,其包含的處理過程日益完善。常將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5大感覺器官相比擬: 光敏傳感器——視覺;聲敏傳感器——聽覺;氣敏傳感器——嗅覺;化學傳感器——味覺;壓敏、溫敏、流體傳感器——觸覺。與當代的傳感器相比,人類的感覺能力好得多,但也有一些傳感器比人的感覺功能優越,例如人類沒有能力感知紫外或紅外線輻射,感覺不到電磁場、無色無味的氣體等。對傳感器設定了許多技術要求,有一些是對所有類型傳感器都適用的,也有只對特定類型傳感器適用的特殊要求。針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不同場合均需要的基本要求是: 高靈敏度,抗干擾的穩定性(對噪聲不敏感),線性,容易調節(校準簡易),高精度,高可靠性,無遲滯性,工作壽命長(耐用性) ,可重復性,抗老化,高響應速率,抗環境影響(熱、振動、酸、堿、空氣、水、塵埃)的能力 ,選擇性,安全性(傳感器應是無污染的),互換性 低成本 ,寬測量范圍,小尺寸、重量輕和高強度,寬工作溫度范圍 。二、傳感器的分類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對傳感器進行分類:它們的轉換原理(傳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學效應);它們的用途;它們的輸出信號類型以及制作它們的材料和工藝等。根據傳感器工作原理,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二大類:傳感器工作原理的分類物理傳感器應用的是物理效應,諸如壓電效應,磁致伸縮現象,離化、極化、熱電、光電、磁電等效應。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都將轉換成電信號?;瘜W傳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學吸附、電化學反應等現象為因果關系的傳感器,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也將轉換成電信號。有些傳感器既不能劃分到物理類,也不能劃分為化學類。大多數傳感器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運作的。化學傳感器技術問題較多,例如可靠性問題,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價格問題等,解決了這類難題,化學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有巨大增長。常見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1。按照其用途,傳感器可分類為: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 ,位置傳感器 , 液面傳感器 能耗傳感器 ,速度傳感器 ,熱敏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 ,振動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以其輸出信號為標準可將傳感器分為: 模擬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模擬電信號。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數字輸出信號(包括直接和間接轉換)。膺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信號量轉換成頻率信號或短周期信號的輸出(包括直接或間接轉換)。開關傳感器——當一個被測量的信號達到某個特定的閾值時,傳感器相應地輸出一個設定的低電平或高電平信號。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zhangdeb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