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性研究科目之一——數據結構與算法的專著。 本書在簡要回顧了基本的C++ 程序設計概念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隊列、堆棧、樹、圖等基本數據結構,以及貪婪算法、分而治之算法、分枝定界算法等多種算法設計方法,為數據結構與算法的繼續學習和研究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為可貴的是,本書不僅僅介紹了理論知識,還提供了50多個應用實例及600多道練習題。 本書內容廣博權威,結構清晰合理,是一本全新的有關數據結構與算法的教材,對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從業人員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阿四AIR
項目的研究內容是對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的數據采集電路開展研究工作。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敏感結構輸出的是兩路差分的頻率信號,因此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數據采集電路完成的主要任務是測出兩路頻率信號的差值。測量要求是:實現10ms內對中心諧振頻率為20kHz、標度因數為100Hz/g、量程為±50g、分辨率為1mg的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輸出的頻率信號的測量,等效測量誤差為±1mg。電路的控制核心為單片機,具有串行接口以便將測量結果傳送給PC機從而分析、保存測量結果。 按研究內容設計了軟硬件。軟件采用多周期同步法實現高精度,快速度的頻率測量方案,并使用CPLD編程實現,這也是最難的地方。硬件采用現在流行的3.3V供電系統,選用EPM240T100C5N和較為實用的AVR單片機芯片Atmega64L,對應3.3V供電系統,串行接口使用MAX3232。 最后完成了PCB板的制作,經反復調試后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采集的數據滿足項目研究內容中的要求,當提高有源晶振的頻率時,精度有大大提高了,此時已遠遠滿足了項目中高精度,快速度測量的要求。另外,采用MFC編程編寫了上位機的數據接收和數據處理專用軟件,集數據采集,運算,作圖,保存功能于一體。 此為CPLD語言部分
上傳時間: 2013-12-09
上傳用戶:奇奇奔奔
項目的研究內容是對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的數據采集電路開展研究工作。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敏感結構輸出的是兩路差分的頻率信號,因此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數據采集電路完成的主要任務是測出兩路頻率信號的差值。測量要求是:實現10ms內對中心諧振頻率為20kHz、標度因數為100Hz/g、量程為±50g、分辨率為1mg的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輸出的頻率信號的測量,等效測量誤差為±1mg。電路的控制核心為單片機,具有串行接口以便將測量結果傳送給PC機從而分析、保存測量結果。 按研究內容設計了軟硬件。軟件采用多周期同步法實現高精度,快速度的頻率測量方案,并使用CPLD編程實現,這也是最難的地方。硬件采用現在流行的3.3V供電系統,選用EPM240T100C5N和較為實用的AVR單片機芯片Atmega64L,對應3.3V供電系統,串行接口使用MAX3232。 最后完成了PCB板的制作,經反復調試后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采集的數據滿足項目研究內容中的要求,當提高有源晶振的頻率時,精度有大大提高了,此時已遠遠滿足了項目中高精度,快速度測量的要求。另外,采用MFC編程編寫了上位機的數據接收和數據處理專用軟件,集數據采集,運算,作圖,保存功能于一體。 此為上位機程序部分
上傳時間: 2017-02-13
上傳用戶:大三三
工程機器人自主作業控制程序,內含有數據采集,通信以及PID運算等代碼。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66666
本書是關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性研究科目之一——數據結構與算法的專著。 本書在簡要回顧了基本的C++ 程序設計概念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隊列、堆棧、樹、圖等基本數據結構,以及貪婪算法、分而治之算法、分枝定界算法等多種算法設計方法,為數據結構與算法的繼續學習和研究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為可貴的是,本書不僅僅介紹了理論知識,還提供了50多個應用實例及600多道練習題。 本書內容廣博權威,結構清晰合理,是一本全新的有關數據結構與算法的教材,對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從業人員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17-02-24
上傳用戶:葉山豪
電子商務網站中實現分頁的源代碼,解壓后為eclipse工程,需要導入倒eclipse中,并在SQLserver中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在com.monitor.bean包中所封裝類建立對應的表中的各個列。
上傳時間: 2014-08-09
上傳用戶:天誠24
本程序是使用有限時域差分法計算模擬電磁波在光學薄膜中的傳輸,加入邊界條件,可以計算加入有損耗介質進行計算模擬,運用Qt技術,運用Qmake進行工程管理。運用matlab顯示結果
上傳時間: 2017-04-21
上傳用戶:戀天使569
程序所在目錄:ex6_AD 板上引出的兩路A/D 轉換對應DSP 的A/D 模塊分別是通道0 和通道8,輸入電壓0-5V 。 本開發板使用DA 的輸出作為AD 的輸入,因此需將5J2 的1-2,3-4 分別用短路子短接。 打開CC2000,進行如下操作: 1.Project->Open ,打開該目錄中的工程文件。 2.Project->Rebuild ALL,編譯鏈接 3.File->Load Program 4.光標移到Que()函數的asm(" NOP ")所處的行。 5. Debug->Toggle breakpoint (快捷鍵F9) 6. Debug->Animate (快捷鍵F12) 7. View->Watch Window ,在出現的watch 窗體中點右鍵分別插入變量AD_SIG0,AD_SIG8,則可看到所采到的這兩路信號的電壓值。 如果結果稍微不精確,請不要在意,這可能是因為沒有采用專用基準源,以及信號不穩定的緣故。另外,TMS320LF2407 的內置A/D 的精度并不是很高。在前面兩種情況已得到保證的情況下,變化幅度仍較大。( ^_^ 呵呵,外面好一點的一片A/D 芯片就不低于100 塊,所以想想能湊合著用也就可以了。)
上傳時間: 2013-12-17
上傳用戶:refent
用FPGA仿真實現數控分頻器,完整的工程文件
上傳時間: 2014-06-18
上傳用戶:dyctj
pcb布線的走線策略。對直角走線,差分走線以及蛇形走線做了一些說明。供參考
上傳時間: 2017-07-31
上傳用戶:黑漆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