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se allegro pcb 15.2 new function
標簽: function cadense allegro 15.2
上傳時間: 2013-09-09
上傳用戶:jackandlee
ORCAD PROTEL 2 POWERLOGIC CODE
標簽: POWERLOGIC PROTEL ORCAD CODE
上傳時間: 2013-09-09
上傳用戶:zgu489
很多網友渴望自己設計電路原理圖(SCH)、電路板(PCB),同時希望從原始SCH到PCB自動布線、再到成品PCB電路板的設計周期可以縮短到1天以內!是不是不可能呢?當然不是,因為現在的EDA軟件已經達到了幾乎無所不能的地步!由于電子很重實踐,可以說,不曾親自設計過PCB電路板的電子工程師,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很多電子愛好者都有過學習PROTEL的經歷,本人也是一樣,摸索的學習,耐心的體會,充分的體會什么是成功之母。不希望大家把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在學習PROTEL的初期操作上,在這里做這個教程是為了給渴望快速了解和操作PROTEL的初學者們一個走捷徑的機會,教程大家都可以看到,可以省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及快速建立信心,網絡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學習的效率很高。由于本人的水平很有限,所以教程做的比較淺,就是教大家:1.畫畫簡單的原理圖(SCH)2.學會創建SCH零件 2.把原理圖轉換成電路板(PCB) 3.對PCB進行自動布線 4.學會創建PCB零件庫 5.學會一些常用的PCB高級技巧。鑒于此,如果您這方面已經是水平很高的專業人士,無需看此教程。 同時也愿這些簡單的圖片教程可以使大家在今后的電子電路設計之路上所向披靡。 關于教程涉及軟件版本:此教程采用的樣板軟件是PROTEL99SE漢化版,99SE是PROTEL家族中目前最穩定的版本,功能強大。采用了*.DDB數據庫格式保存文件,所有同一工程相關的SCH、PCB等文件都可以在同一*.DDB數據庫中并存,非常科學,利于集體開發和文件的有效管理。還有一個優點就是自動布線引擎很強大。在雙面板的前提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自動布通任何的超復雜線路! 關于軟件的語言:采用的是主菜單漢化版,有少量的深層對話框是英文的,重要的細節部分都在教程中作了中文注釋,希望大家不要對少量的英文抱有恐懼的心理,敢于勝利是學習的一個前提。再就是不要太急于求成,有一顆平常心可以避免欲速則不達的問題。我可以向大家保證,等大家學會了自動布線,就會對設計PCB信心百倍。 5天(每天2小時),你就可以搞定PROTEL99SE的常規操作了。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wpwpwlxwlx
第2章 繪制電路原理圖 2.1 Protel99SE原理圖編輯器2.2 原理圖繪制入門2.3 層次電路圖設計2.4 電氣規則檢查與網絡表生成2.5 輸出原理圖信息本章小結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源碼3
15.2 已經加入了有關貫孔及銲點的Z軸延遲計算功能. 先開啟 Setup - Constraints - Electrical constraint sets 下的 DRC 選項. 點選 Electrical Constraints dialog box 下 Options 頁面 勾選 Z-Axis delay欄.
上傳時間: 2013-10-08
上傳用戶:王慶才
Allegro16.2中文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yuchunhai1990
EDA工程建模及其管理方法研究2 1 隨著微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在電子產品與集成電路 (IC)芯片特別是單片集成(SoC)芯片的設計應用中顯得越來越重要。EDA技術采用“自上至下”的設計思想,允許設計人員能夠從系統功能級或電路功能級進行產品或芯片的設計,有利于產品在系統功能上的綜合優化,從而提高了電子設計項目的協作開發效率,降低新產品的研發成本。 近十年來,EDA電路設計技術和工程管理方面的發展主要呈現出兩個趨勢: (1) 電路的集成水平已經進入了深亞微米的階段,其復雜程度以每年58%的幅度迅速增加,芯片設計的抽象層次越來越高,而產品的研發時限卻不斷縮短。 (2) IC芯片的開發過程也日趨復雜。從前期的整體設計、功能分,到具體的邏輯綜合、仿真測試,直至后期的電路封裝、排版布線,都需要反復的驗證和修改,單靠個人力量無法完成。IC芯片的開發已經實行多人分組協作。由此可見,如何提高設計的抽象層次,在較短時間內設計出較高性能的芯片,如何改進EDA工程管理,保證芯片在多組協作設計下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已經成為當前EDA工程中最受關注的問題。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yan2267246
本文是三部曲系列文章的第 2 部分。第 1 部分(請見參考文獻 1)討論了數字輸入/輸出緩沖器信息規范 (IBIS) 仿真模型的基本要素,以及它們在 SPICE 環境中的產生過程。本文(第 2 部分)將研究 IBIS 模型正確性檢測。第 3 部分將刊登在后續《模擬應用期刊》上,其將介紹 IBIS 用戶如何對印刷電路板 (PCB)開發階段出現的信號完整性問題進行研究。
上傳時間: 2014-12-23
上傳用戶:zhangyi99104144
利用pHEMT工藝設計了一個2~4 GHz寬帶微波單片低噪聲放大器電路。本設計中采用了具有低噪聲、較高關聯增益、pHEMT技術設計的ATF-54143晶體管,電路采用二級級聯放大的結構形式,利用微帶電路實現輸入輸出和級間匹配,通過ADS軟件提供的功能模塊和優化環境對電路增益、噪聲系數、駐波比、穩定系數等特性進行了研究設計,最終使得該LNA在2~4 GHz波段內增益大于20 dB,噪聲小于1.2 dB,輸出電壓駐波比小于2,達到了設計指標的要求。
上傳時間: 2014-07-03
上傳用戶:遠遠ssad
微弱信號檢測裝置 四川理工學院 劉鵬飛、梁天德、曾學明 摘要: 本設計以TI的Launch Pad為核心板,采用鎖相放大技術設計并制作了一套微弱信號檢測裝置,用以檢測在強噪聲背景下已知頻率微弱正弦波信號的幅度值,并在液晶屏上數字顯示出所測信號相應的幅度值。實驗結果顯示其抗干擾能力強,測量精度高。 關鍵詞:強噪聲;微弱信號;鎖相放大;Launch Pad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Launch Pad of TI core board, using a lock-in amplifier technique designed and produced a weak signal detection device, to measure the known frequency sine wave signal amplitude values of the weak in the high noise background, and shows the measured signal amplitude of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in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it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Keywords: weak signal detection; lock-in-amplifier; Launch Pad 1、引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科研與生產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需要從復雜高強度的噪聲中檢測出有用的微弱信號,因此對微弱信號的檢測成為當前科研的熱點。微弱信號并不意味著信號幅度小,而是指被噪聲淹沒的信號,“微弱”也僅是相對于噪聲而言的。只有在有效抑制噪聲的條件下有選擇的放大微弱信號的幅度,才能提取出有用信號。微弱信號檢測技術的應用相當廣泛,在生物醫學、光學、電學、材料科學等相關領域顯得愈發重要。 2、方案論證 針對微弱信號的檢測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濾波法、取樣積分器、鎖相放大器等。下面就針對這幾種方法做一簡要說明。 方案一:濾波法。 在大部分的檢測儀器中都要用到濾波方法對模擬信號進行一定的處理,例如隔離直流分量,改善信號波形,防止離散化時的波形混疊,克服噪聲的不利影響,提高信噪比等。常用的噪聲濾波器有:帶通、帶阻、高通、低通等。但是濾波方法檢測信號不能用于信號頻譜與噪聲頻譜重疊的情況,有其局限性。雖然可以對濾波器的通頻帶進行調節,但其噪聲抑制能力有限,同時其準確性與穩定性將大打折扣。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lty689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