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戰(zhàn)的目的是讓大家熟悉ADC模塊的功能以及AD轉換的方法 2、項目實現的功能:從芯片RA0輸入一個可以隨時變化的模擬量(通過調節(jié)DEMO板VR1實現) 則單片機就能夠及時地把該模擬量進行模/數轉換,并用LED顯示出來,我們可以看到轉換結果 會隨模擬量的變化而變化,從而以讓我們了解片內ADC模塊的工作情況。 3、本例的軟件設計思路:利用單片機片內硬件資源TMR0和預分頻器,為ADC提供定時啟動信號。但是 沒有利用其中斷功能,而是采用了軟件查詢方式,轉換結果采用了右對齊方式, A/D轉換的時鐘源選用了系統(tǒng)周期的8倍,本例對于ADC的電壓基準要求不高, 我們就選用了電源電壓VDD和VSS作為基準電壓, 4、對于A/D轉換過程是否完成也沒有利用ADC模塊的中斷功能,而是以軟件方式查詢其中啟動位GO是否為0。本例中選用的模擬通道為AN0。
上傳時間: 2014-01-17
上傳用戶:離殤
本測試板(下文簡稱為LPC764板)是專門針對Philips公司的低功耗單片機P87LPC764而設計。除了標準80C51的功能外,P87LPC764還增加(或增強)了許多新功能,從而使LPC76X系列成為8位單片機市場上性能比較高的單片機。LPC764板可以把P87LPC764的新功能進行演示和測試,詳細測試程序和說明請看第四部分內容。當然,P87LPC762、767、768、769的管腳與P87LPC764是“兼容”的,所以此板也可以進行P87LPC762、767、768、769的測試。LPC764板對MCU的20個引腳都是“開放的”,只要你把你所需要的引腳的通過對應的跳線(在J5中)短接到“EXT”側,即可從“LK1”把此腳接到外面的應用板上,這樣,板內的資源加上擴展的資源(外面的應用板)足可以用P87LPC76X實驗51單片機的多種基本功能及P87LPC76X的種種新功能。
上傳時間: 2013-11-28
上傳用戶:jeffery
這是博創(chuàng)科技PXA270A開發(fā)板的資料,詳細介紹了各個部分的原理圖以及PCB板圖,對進行PXA270的硬件設計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標簽: 270A PXA 270 博創(chuàng)科技
上傳時間: 2013-12-01
上傳用戶:haoxiyizhong
dsPIC30F4011 SPI 範例程式 此壓縮檔包含 MCP4921 SPI DAC & 25LC160 SPI EEPROM 的範例程式, 也包含使用 dsPIC30F4011 做 SPI SLAVE 的範例. 使用的實驗板為 APP020 或是 APP020 PLUS
上傳時間: 2013-12-03
上傳用戶:D&L37
原飛利浦usb OTG芯片ISP1161的開發(fā)板程序包。包含usb協議棧,hcd、hal、usbd等源代碼。日本高手寫的源代碼。包含DMA傳輸,效率很高。
上傳時間: 2014-01-12
上傳用戶:love1314
程序所在目錄:ex6_AD 板上引出的兩路A/D 轉換對應DSP 的A/D 模塊分別是通道0 和通道8,輸入電壓0-5V 。 本開發(fā)板使用DA 的輸出作為AD 的輸入,因此需將5J2 的1-2,3-4 分別用短路子短接。 打開CC2000,進行如下操作: 1.Project->Open ,打開該目錄中的工程文件。 2.Project->Rebuild ALL,編譯鏈接 3.File->Load Program 4.光標移到Que()函數的asm(" NOP ")所處的行。 5. Debug->Toggle breakpoint (快捷鍵F9) 6. Debug->Animate (快捷鍵F12) 7. View->Watch Window ,在出現的watch 窗體中點右鍵分別插入變量AD_SIG0,AD_SIG8,則可看到所采到的這兩路信號的電壓值。 如果結果稍微不精確,請不要在意,這可能是因為沒有采用專用基準源,以及信號不穩(wěn)定的緣故。另外,TMS320LF2407 的內置A/D 的精度并不是很高。在前面兩種情況已得到保證的情況下,變化幅度仍較大。( ^_^ 呵呵,外面好一點的一片A/D 芯片就不低于100 塊,所以想想能湊合著用也就可以了。)
上傳時間: 2013-12-17
上傳用戶:refent
//實驗板的AVR程序,驅動1602LCM(可顯示2行,每行16個字符)模塊顯示實驗練習。 //說明:RS高顯示/低指令輸入 RW高讀/低寫 EN高讀數據/下降沿寫數據 //具體電路可參照使用指南里的說明。每個字符為5×7或5×8的點陣,共16×2個字符。 //使用器件:ATMEGA8535,可更換。 使用默認的片內RC振蕩器,1MHz。 //接線定義:PD4,5,6 為RS,R/W,EA。數據位為PC口。 //使用的開關:SW2-1,2,3.SW1-1,2,3,4,5,6,7,8.SW2-5為背光開關。 SW3-8為系統(tǒng)復位端。
上傳時間: 2014-12-01
上傳用戶:cmc_68289287
1參考電壓需要足夠精確,推薦使用外部高精準參考電壓. 2如果PGA可調,增益系數一般是越小噪聲越低. 3一般最好用到滿量程,此時AD精度不浪費. 4如果有偏置,需要進行自校. 5請注意在使用DEMO板調試時,會由調試口導入PC噪聲,由信號連接線導入外部噪聲,因此建議使用屏蔽電纜傳輸信號.
上傳時間: 2017-07-24
上傳用戶:tedo811
留言板,是使用JAVA和數據庫SQL開發(fā)的,具有很高的價值
標簽: 留言板
上傳時間: 2017-08-14
上傳用戶:hewenzhi
基于STM32F103C8T6單片機實現的溫濕度無線采集板ALTIUM原理圖+軟件源碼+文檔說明資料選題目的和意義:隨著現代工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及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要求的提高,人們也迫切需要檢測與控制溫濕度,且溫濕度是工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環(huán)境數據,在工農業(yè)生產實踐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濕度大溫度高的話話會使糧食發(fā)芽、腐敗,有可能還會導致二氧化碳的增加,如果是密閉的環(huán)境還可能導致進入的工人窒息,如果糧食發(fā)芽會導致溫度升高,從而更加容易產生火災等安全事故。所以對其進行適時準確的溫濕度測量具有重要意義。溫濕度測量在工業(yè)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通常,要實現溫濕度測量和自動控制,監(jiān)控臺與現場之間必須鋪設電纜,這是一個麻煩的問題,且傳統(tǒng)的溫濕度傳感器需要通過復雜的電路才能將溫濕度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且距離傳輸所造成的損耗會引起誤差。本系統(tǒng)采用無線溫濕度測量的方案,不必鋪設電纜,可以節(jié)省費用和時間,采集也更加的方便。該采集系統(tǒng)以STM32F103C8T6為主控芯片,利用數字式溫濕度傳感器DHT11進行采集,然后將采集的數據傳送給單片機,經過處理,單片機將數據通過無線傳輸模塊NRF24L01發(fā)射出去,單片機與無線模塊之間的通信采用SPI方式??刂婆_那邊也是采用STM32F103C8T6作為主控芯片,外部接有無線接收模塊NRF24L01和液晶Nokia5110;經過一定距離的無線通信,接收模塊接收到數據之后將數據傳給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經過處理后將數據通過液晶顯示。至此完成一次溫濕度無線采集的發(fā)送與接收。與本課題相關的技術和方法綜述: 該系統(tǒng)采用的單片機為STM32F103C8T6單片機作為處理器,溫濕度的檢測采用的是DHT11,顯示采用Nokia5110液晶進行顯示。1. STM32F103C8T6單片機:該單片機技術成熟,支持C語言編程,工作穩(wěn)定,編程簡單,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2.顯示模塊:采用的是Nokia5110液晶。技術成熟,顯示穩(wěn)定。3.溫濕度檢測:溫度檢測采用DHT11傳感器。該傳感器為數字式傳感器,可同時測量溫度和濕度,與單片機的通信方式采用的是單總線的通信方式,從而電路結構簡單。4.無線傳輸模塊:采集的溫濕度通過無線傳輸模塊NRF24L01傳輸到接收器那邊。
標簽: stm32f103c8t6 單片機 溫濕度
上傳時間: 2021-10-18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