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電能傳輸技術是一門新興的能量傳輸技術,它集合了電力電子能量傳輸技術、磁場耦合技術以及現代控制理論。由于這種電能傳輸方式沒有接觸摩擦,可減少對設備的損傷,不會產生易引燃引爆的火花,解決了給移動設備特別是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設備的供電問題。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機器人、醫療器械、照明、便攜式電子產品、礦井和水下應用等場合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對非接觸電能傳輸技術進行了理論和實驗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⑴介紹了非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前景,基本原理與所涉及到的關鍵技術。 ⑵通過建立漏感模型,對采用各種補償方式時,補償電容的選擇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對不同補償方式時,負載對系統傳輸效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⑶介紹了PWM調制硬開關技術、軟開關技術,比較分析了應用于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主變換器的幾種逆變器拓撲結構,詳細分析了移相全橋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對變換器進行改進,提出了基于移相全橋控制的諧振變換器,并對變換器的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細分析。 ⑷對系統原副邊主電路的主要參數進行了分析與設計,對松耦合變壓器的結構選擇、主要參數進行了分析與設計。 ⑸分別用通用DSP芯片TMS320F2812和專用控制芯片UC3875對系統的控制電路進行了設計。 ⑹對系統進行了仿真研究,在仿真成功的基礎上,采用UC3875控制方案制作了實驗樣機,進行了實驗研究。
上傳時間: 2013-07-19
上傳用戶:libenshu01
直接轉矩控制技術是繼矢量控制技術之后交流調速領域中新興的控制技術,它采用空間矢量的分析方法,在定子坐標系下計算并控制轉矩和磁鏈,以獲得轉矩的高動態性能。比較于矢量控制,它省去了復雜的矢量變換,克服了對電機轉子參數的依賴性,具有轉矩響應快的優點。然而,異步電動機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存在轉矩、電流和磁鏈脈動較大,開關頻率不恒定的問題。本文在傳統直接轉矩控制的基礎上,針對其存在的缺點提出了基于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的直接轉矩控制策略。 這種新型的直接轉矩控制策略使空間矢量脈寬調制技術和直接轉矩控制技術相結合。把電動機和PWM逆變器看成一體,使電動機獲得賦值恒定的近似理想的圓形磁場,解決其轉矩、電流、磁鏈脈動大,開關頻率不恒定的問題。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做了如下工作: 根據電機原理和坐標變換理論,建立定子正交α—β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異步電動機的數學模型,包括電機的磁鏈模型、轉矩模型和運動方程。 設計PI控制器,該控制器把轉矩和磁鏈誤差信號轉換成參考電壓,然后通過坐標變換把參考電壓變換成SVPWM模塊所需的指令電壓,對SVPWM模塊進行控制。 設計SVPWM控制模塊,其中設計了期望電壓空間矢量的合成方法,矢量區段的判斷,計算了開關器件的導通時間和時刻。 通過理論分析和設計各個模塊,組成了控制系統逆變器部分的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箱中搭建仿真模型,通過設置合理的仿真參數、電機參數、給定量參數以及PI控制器的控制參數對系統進行仿真研究,從而在理論上驗證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仿真實驗結果證明了這種基于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的直接轉矩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的性能。減小傳統直接轉矩控制中的磁鏈和轉矩脈動,并使逆變器工作在恒定的開關頻率。最后總結論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點和方向。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dancnc
在能源枯竭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愈來愈受到重視。太陽能是當前世界上最清潔、最現實、最有大規模開發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太陽能光伏利用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而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是太陽能光伏利用的主要發展趨勢,必將得到快速的發展。在并網型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是系統中最末一級或唯一一級能量變換裝置,其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并網型系統的性能和投資。按照不同的標準光伏并網逆變器的拓撲結構分為很多種,本文主要研究單相非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 文章首先概述了光伏并網系統的發展情況并分析了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光伏產業的影響。其次,分析了當前國際市場上主要的光伏逆變器產品的特點,概括了光伏并網系統中光伏陣列的配置。隨后,本文以單相全橋拓撲為模型分析了非隔離型并網系統在采用不同的PWM調制策略下的共模電流,指出了抑制共模電流需滿足的條件。對于全橋和半橋拓撲,分析了不同的濾波方式對共模電流抑制的影響??偨Y了能夠抑制共模電流的實用電路拓撲并提出了一種能夠抑制共模電流的新拓撲。對不同拓撲的損耗情況在文章中進行了比較。 對于非隔離型并網系統中的逆變器易向電網注入直流分量的問題,首先分析了直流分量產生的原因及其導致變壓器產生的直流偏磁飽和現象。在此基礎上,總結了抑制直流分量的方法,指出了半橋拓撲能夠抑制直流分量。對于并網電流的控制,工程上通常采用比例積分控制器,而比例積分控制器在理論上無法實現無靜差控制,因此,本文對能夠實現無靜差控制的比例諧振控制器進行了簡要分析。最后,在非隔離型1.5kW實驗平臺上對共模電流和直流分量的抑制方法進行了驗證。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科學怪人
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性能交流調速技術。它利用電壓源型逆變器的工作過程,控制定子磁鏈的走或停,即調整定子磁鏈與轉子磁鏈的夾角大小,從而對電機轉矩進行直接控制以獲得良好的動態性能。 論文首先探討了直接轉矩控制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闡述了直接轉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常用的圓形磁鏈軌跡控制方法,詳細介紹了直接轉矩控制系統主要模塊的設計和實現。在分析交流異步電機動態數學模型、轉矩和磁鏈計算方程的基礎上,分析了直接轉矩控制的異步電動機在低速運行時存在轉矩脈動和轉速波動較大的問題?;谡伎毡瓤刂坪碗x散占空比控制的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方法,由電機電磁轉矩公式和合成電壓矢量理論推導了直接計算占空比的方法,在不影響系統各方面性能指標的情況下使降低轉矩脈動的計算量大大減少,方便了計算和使用。兩種方法均具有系統結構簡單、占空比計算量小等優點。研究結果驗證了這兩種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在第一種方法中加入了單神經元控制器,使系統的動靜態性能得到了提高。接著對利用空間電壓矢量調制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進行了研究。仿真結果表明此種方法能夠有效的降低轉矩脈動,使系統性能得到提高。 以TMS320F2812DSP為CPU搭建了直接轉矩控制硬件實驗平臺,調試了硬件電路。編寫了相關軟件流程圖和程序清單。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c111
轉矩的測量對各種機械產品的研究開發、測試分析、質量檢驗、安全和優化控制等工作有重要的意義。現有的轉矩傳感器一般結構復雜,制造安裝困難。本文介紹了一種結構簡單,測量精度高的新型轉矩傳感器——基于FPGA和單片機的光柵轉矩傳感器。 本文主要工作包括: 1、介紹了當前轉矩傳感器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各種類型轉矩傳感器的特點和存在的不足。 2、介紹了光柵轉矩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將光柵輸出的光電信號轉換成矩形波信號,通過分析旋轉軸的各種運動對光電輸出信號的影響,得知兩路矩形波信號的相位與扭轉角的關系,從而得到系統測量方案,并推導出具體的測量計算公式。 3、構建了系統實驗平臺,主要由被測量主軸、光柵對機構、光電裝置座三個部分構成。 4、基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單片機,完成系統硬件電路及軟件設計。 5、根據動態測量數據的時變性、隨機性、相關性和動態性等,研究了動態測量數據的處理方法。 6、對系統調試和實驗。采取先對各個單元模塊獨立調試與實驗的方法,對每個單元電路的性能進行分析處理,然后進行聯合調試與實驗,并對傳感器進行標定。 7、對系統誤差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進措施。
上傳時間: 2013-06-19
上傳用戶:xiangwuy
本文結合中國科技大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合作的星載紅外相機項目,為了解決紅外相機上的不同波段的紅外探測元陣列存在的非均勻性問題,對紅外焦平面探測元陣列存在的非均勻性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兩類算法的基本原理,重點研究和實現了定標校正算法,通過對積分球定標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將探測元分成線性探測元和非線性探測元,對線性探測元采用兩點校正法,對非線性探測元采用多點分段校正算法,在利用FPGA硬件實現非均勻校正時,分析設計了基于乘法運算和加法運算的FPGA實現,在基于乘加器運算的FPGA實現中。設計出了乘法和加法整體運算的乘加器,內部采用流水線wallace樹壓縮結構,大大加快乘法和加法的速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eddps
超聲波電機(Ultrasonic motors,簡稱USM)是一種全新原理的直接驅動電機,它利用壓電陶瓷逆壓電效應激發的超聲振動作為驅動力,通過定轉子間的摩擦力來驅動轉子運動。與傳統的電磁電機相比,它具有低速大轉矩、無電磁干擾、動作響應快、運行無噪聲、無輸入自鎖等卓越特性,在非連續運動領域、精密控制領域比傳統的電磁電機性能優越得多。超聲波電機在工業控制系統、汽車專用電器、精密儀器儀表、辦公自動化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倍受科技界和工業界的重視,成為當前機電控制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本文主要以行波型超聲波電機的驅動控制技術為研究對象,引入嵌入式系統理念,設計并制作了超聲波電機的驅動控制系統,并對超聲波電機的速度與定位控制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及成果如下: 介紹了超聲波電機的工作原理、特點及其應用前景,總結了國內外超聲波電機驅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以及今后我國超聲波電機驅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明確了本文的研究內容。 結合嵌入式系統特點及其開發方法,詳細介紹了超聲波電機嵌入式驅動控制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計過程,并總結了硬件、軟件的調試過程。最后,對所設計系統性能進行了實驗測試和數據分析。 采用DDS技術解決超聲波電機所需要的高頻驅動電源和數字控制的問題。本文設計的以ARM控制器為核心,頻率、相位、幅值均可調的雙通道信號發生器,具有頻率和相位差控制精度高的特點。 本文介紹了速度與位置的常用控制策略。設計并搭建了基于增量式PID的速度和基于模糊PID的位置控制系統。速度控制采用增量式PID調節,其控制策略簡單、易行,通過實驗選擇合適的參數能適應一般的控制精度要求。定位控制則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該策略將模糊控制不需要精確的數學模型、收斂速度快的特點與PID簡單易行、能消除穩態誤差的優點相結合,改善了模糊控制器穩態性能,使電機定位控制精度達到0.0880。
上傳時間: 2013-07-16
上傳用戶:wdq1111
非接觸式IC卡是IC卡領域的一項新興的技術,它是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由于非接觸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擾性強、工作距離遠、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優點,在自動收費、身份識別和電子錢包等領域具有接觸式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非接觸式IC卡讀卡器是非接觸式IC卡應用系統的關鍵設備之一。基于實際項目的需要,本課題開發了一種讀寫距離在10cm左右的非接觸式IC卡讀卡器,它可以應用于電子消費場合,如公交和地鐵電子售票,食堂售飯等場合。 本文首先研究了用于本系統的基本理論,包括射頻識別技術、ARM處理器體系結構和嵌入式系統,然后基于這些理論,給出了非接觸式IC卡讀卡器的設計方案。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讀卡器的收發模塊,選用Philips公司的高集成度非接觸式讀寫芯片MF RC500設計射頻收發模塊,對射頻芯片接口電路設計做了詳細的論述;第二部分是核心控制模塊,以Philips公司的ARM7芯片LPC2292為核心,對電源供應電路、存儲器電路、通信接口電路、LED顯示電路等設計做了一定的描述,并給出了電路。第三部分是系統的程序設計,采用移植嵌入式系統并添加任務的模式來實現讀卡器的各功能。通過對軟硬件的調試實現了非接觸式IC卡讀卡器的硬件與軟件平臺的構建。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lyaccounts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是一種性能優越、應用前景廣闊的電動機,傳統的理論分析及設計方法已比較成熟,它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對控制策略的研究.該文提出了一套基于DSP的全數字無刷直流電動機模糊神經網絡雙模控制系統,將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分別引入到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控制中來.充分利用模糊控制對參數變化不敏感,能夠提高系統的快速性的特點,構造適用于調節較大速度偏差的模糊調節器,加快系統的調節速度;由于神經網絡既具有非線性映射的能力,可逼近任何線性和非線性模型,又具有自學習、自收斂性,對被控對象無須精確建模,對參數變化有較強的魯棒性的特點,構造三層BP神經網絡調節器,來實現消除穩態偏差的精確控制.以速度偏差率為判斷依據,實現模糊和神經網絡兩種控制模式的切換,使系統在不同速度偏差段快速調整、平滑運行.此外充分利用系統硬件構成的特點,采用適當的PWM輸出切換策略,最大限度的抑制逆變橋換相死區;通過換相瞬時轉矩公式推導和分析,得出在換相過程中保持導通相功率器件為恒通,即令PWM輸出占空比D=1,來抑制定子電感對換相電流影響的控制策略.上述抑制換相死區和采用恒通電壓的控制方法,減小了換相引起的轉矩波動,使系統電流保持平滑、轉矩脈動大幅度減小、系統響應更快、并具有較強的魯棒性和實時性.在這種設計下,系統不僅能實現更精確的定位和更準確的速度調節,而且可以使無刷直流電動機長期工作在低速、大轉矩、頻繁起動的狀態下.該文選用TMS320LF2407作為微控制器,將系統的參數自調整模糊控制算法,BP神經網絡控制算法以及PWM輸出,轉子位置、速度、相電流檢測計算等功能模塊編程存儲于DSP的E2PROM,實現了對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全數字實時控制,并得到了良好的實驗結果的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6-01
上傳用戶:zl123!@#
本課題以AD 公司的ADMCF328 為控制核心,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數字化直接轉矩控制系統的研究。 首先,本課題用MATLAB/SUMULINK 對一般的直接轉矩控制進行了仿真, 然后又與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接轉矩仿真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加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系統可以直接改善控制系統的質量。 然后,作者又提出了MRAS 的具體實現方法,此實現方法在SIMULINK 中進行了仿真。 最后,在實驗室中又真正實現了直接轉矩的異步機控制。
上傳時間: 2013-07-14
上傳用戶:eddy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