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戰略要求企業突破傳統的血腥競爭所形成的“紅海”,拓展新的非競爭 性的市場空間。與已有的、通常呈收縮趨勢的競爭市場需求不同,藍海戰略考慮 的是如何創造需求,突破競爭。本書不僅僅對企業思維進行挑戰,而且告訴它們 怎樣達到目標。首先,我們引入一整套分析工具與框架,告訴讀者如何系統性地 應對挑戰;其次,我們闡明了若干原則,以區分藍海戰略和傳統競爭性戰略。
標簽: 海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xwd2010
本書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個部分,上篇為Windows CE結構分析,中篇為Windows CE情景分析,下篇為實驗手冊。每一篇又劃分為若 干章。上篇包含有引言,Windows CE體系結構,處理 器排程,儲存管理 ,檔案系統和設備管理 等六 章。中篇包含有系統初始化,處理 器排程過程,分頁處理 ,檔案處理 和驅動器載入等五章。下篇包含有Windows CE應用程式開發,Windows CE系統開發,評測與總結以及實習等四章。 上篇的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 。這個部分是掌握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基礎。 中篇重點在於分析Windows CE kernel的實際運行 過程。如果說 上篇是從靜態的角度 分析Windows CE kernel,那麼中篇則是試圖從動態的角度 給讀 者一個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描述。希望讀 者能夠通過對中篇的閱讀 理 解,在頭腦中形成有關Windows CE kernel的多方位的運作情景。 下篇著重於有關Windows CE的應用。對理 論 的掌握最終要應用到實務中。
標簽: 分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FreeSky
現有的PID參數優化方法往往難以同時兼顧系統對快速性、穩定性與魯棒性的要求,本文針對這一缺陷,提出了一種多目標PID優化設計方法——在滿足系統的魯棒性的前提下,以超調量、上升時間和調整時間最小作為多目標優化的子目標,并將NSGA-Ⅱ與PGA相結合對其求解。該算法求得的Pareto最優解分布均勻,收斂性和魯棒性好,決策者可根據實際系統的要求在Pareto解集中選擇最終的滿意解,這為快速性、穩定性與魯棒性的權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仿真結果表明本文設計方法的有效性和優越性。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wys0120
此工具書是一般常用的到的數學工具書,內容詳細介紹matlab指令的各種用法,從基本的概述、初探matlab、二維平面繪圖、三維立體繪圖、數值運算與其它應用、影像顯示與讀寫、動畫製作、握把式圖形與GUI、GUIDEGUI設計環境、矩陣的處理與運算、字元與字串、多維陣列、異質陣列、結植陣列、稀疏矩陣、matlab的運算元、m檔案、程式流程控制、程式除錯、檔案輸出及輸入、程式計時、程式碼與記憶、應用程式介面、線性代數、多項式的處理、一般數學函數、內插法、曲線擬合與迴圈、常微分方程式…等,是非常好用的工具書。
標簽:
上傳時間: 2016-08-24
上傳用戶:ynsnjs
交換式電源轉換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為目前電子產品中,非常廣 泛使用的電源裝置,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它主要的功能是調節電壓準 位,亦可說 是直流 的變壓器。與傳統線性式電源轉換器比較,體積小、重 量 輕、效率 高以及有較大的輸入電壓範圍是交換式電源轉換器的優點。 交換式電源轉換器廣泛被應用在電源供應器以及新一代電腦內。因 此,如何控制交換式電源轉換器使其在輸入電壓與輸出負載變動的情況 下,能夠自動調節輸出電壓為所預設的位準,實為一項重要的研究。
上傳時間: 2014-09-08
上傳用戶:com1com2
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尤其是未知環境下機器人路徑規劃是機器人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關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已存在許多用來解決該問題的優化算法,但是此類問題屬于N-Hard問題,尋求更佳的算法就成為該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為此,根據機器人路徑規劃算法的研究現狀和向智能化,仿生化發展的趨勢,研究了一種基于圖的機器人路徑規劃螞蟻優化算法。算法首先用柵格法對機器人的工作空間進行建模,并用一個狀態矩陣表示其狀態,由此構造出一個連通圖,由一組螞蟻在圖上模擬螞蟻的覓食行為,從而得到避碰的優化路徑。最后,借鑒分枝隨機過程和生滅過程的理論知識,用概率的方法從理論上對該算法的收斂性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計算機仿真結果,證實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斂性。迄今為止,對于未知環境下機器人路徑規劃,人們已經探索出了許多有效的求解方法諸如虛擬力場法、基于學習或Q學習的規劃方法、滾動窗口規劃方法、非啟發式方法及各類定位、導航方法等等。近年來,不少學者用改進的遺傳算法、神經網絡、隨機樹、蟻群算法等方法對未知環境下機器人路徑進行了規劃機器人路徑規劃算法向智能化、仿生化發展是一個明顯的趨勢.由于已有算法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局限性,諸如搜索空間大、算法復雜、效率不高等,尤其對于未知環境,不少路徑規劃算法的復雜度較高,甚至無法求解,根據日前的研究現狀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種用于解決未知環境下機器人路徑規劃的基于圖的螞蟻算法,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都證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斂性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文在用概格法對機器人的工作空間進行建模的基礎上,用一個狀態矩陣表示其狀態,由此構造一個連通圖,由一組螞蚊在圖上模擬螞蟻的覓食行為,從而得到避碰的優化路徑并借鑒分枝隨機過程和生滅過程的理論知識用概率的方法從理論上對該算法的收斂性進行了分析,結合計算機仿真,證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斂性
上傳時間: 2022-03-10
上傳用戶:kingwide
本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圍繞機床用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設計展開,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首先,釹鐵硼永磁材料導電率較高、耐熱性能較差,當電機氣隙磁場諧波含量較大時,永磁體中就會感應出渦流形成渦流損耗導致永磁體發熱。因此,有必要對轉子永磁體內的渦流進行計算和分析。本文分析了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永磁體內渦流產生的原因,建立渦流的數學模型并推導出永磁體渦流損耗的計算公式。用ANSOFT有限元軟件建立電動機的物理模型進行電磁場求解,結合路的計算公式算出永磁體的渦流損耗。 其次,運行平穩性是伺服電動機的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而轉矩波動的大小直接影響運行平穩性。本文分析了機床用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轉矩波動產生的原因,運用轉矩波動計算公式結合ANSOFT有限元軟件,計算比較相同功率、相同極數不同槽數時,電動機的轉矩波動情況。通過比較計算出的轉矩波動百分比的大小,選擇所設計電動機的極槽配合,以提高機床用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的運行性能。 最后,完成機床用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基本結構尺寸以及電磁參數的選取,利用有限元軟件,分析計算氣隙長度變化對失步轉矩倍數和永磁體用量的影響,以及永磁體寬度對氣隙磁密波形的影響,以此合理選擇氣隙長度和永磁體的寬度,使電動機的性能更優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設計了一臺0.9kW,8極36槽的機床用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樣機,并對其性能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電機的性能指標達到了預期的要求,證明了電機設計過程理論分析計算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6-13
上傳用戶:腳趾頭
本文在分析了嵌入式技術及控制系統的發展概況后,首先對現場總線,主要是CAN總線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重點對CAN總線網絡中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問題及改善的方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之后利用嵌入式技術實現了基于CAN總線的網絡測控系統。該系統的主控節點,即ARM平臺采用32位的嵌入式處理器AR2M和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來實現,并在該平臺上完成了系統多任務的建立,包括與底層CAN網絡的通信、液晶顯示輸出和嵌入式Web服務器等。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了控制系統的發展過程、嵌入式技術及其發展現狀,并引出了課題的背景和研究意義,給出了主要研究內容。第二章著重介紹了CAN現場總線技術,并對其工作原理和CAN總線系統的實時性進行了分析。第三章論述了CAN總線測控網絡的實現以及CAN測控網絡與Internet集成的必要性,并給出了本文的系統設計方案、工作原理和組成。第四章論述了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詳細闡述了系統的硬件、軟件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硬件方面,介紹了硬件平臺中的主處理器LPC2292和整個硬件邏輯模塊。軟件設計上實現了μC/OS-Ⅱ實時操作系統在ARM7上的移植,并完成了嵌入式系統下多任務的建立。第五章介紹了以QXLPC-Ⅲ過程控制系統為應用對象,進行的實際應用實驗,該實驗對被控過程的部分物理量進行了檢測,驗證了本方案的可行性。第六章對全文進行了總結,給出了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對后續工作進行了展望。
上傳時間: 2013-06-03
上傳用戶:zttztt2005
在工業控制領域,多種現場總線標準共存的局面從客觀上促進了工業以太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國際上已經出現了HSE、Profinet、Modbus TCP/IP、Ethernet/IP、Ethernet Powerlink、EtherCAT等多種工業以太網協議。將傳統的商用以太網應用于工業控制系統的現場設備層的最大障礙是以太網的非實時性,而實現現場設備間的高精度時鐘同步是保證以太網高實時性的前提和基礎。 IEEE 1588定義了一個能夠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實現高精度時鐘同步的協議——精確時間協議(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協議集成了網絡通訊、局部計算和分布式對象等多項技術,適用于所有通過支持多播的局域網進行通訊的分布式系統,特別適合于以太網,但不局限于以太網。PTP協議能夠使異質系統中各類不同精確度、分辨率和穩定性的時鐘同步起來,占用最少的網絡和局部計算資源,在最好情況下能達到系統級的亞微級的同步精度。 基于PC機軟件的時鐘同步方法,如NTP協議,由于其實現機理的限制,其同步精度最好只能達到毫秒級;基于嵌入式軟件的時鐘同步方法,將時鐘同步模塊放在操作系統的驅動層,其同步精度能夠達到微秒級?,F場設備間微秒級的同步精度雖然已經能滿足大多數工業控制系統對設備時鐘同步的要求,但是對于運動控制等需求高精度定時的系統來說,這仍然不夠?;谇度胧杰浖臅r鐘同步方法受限于操作系統中斷響應延遲時間不一致、晶振頻率漂移等因素,很難達到亞微秒級的同步精度。 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FPGA的時鐘同步方法,以IEEE 1588作為時鐘同步協議,以Ethernet作為底層通訊網絡,以嵌入式軟件形式實現TCP/IP通訊,以數字電路形式實現時鐘同步模塊。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FPGA的特點,通過準確捕獲報文時間戳和動態補償晶振頻率漂移等手段,相對于嵌入式軟件時鐘同步方法實現了更高精度的時鐘同步,并通過實驗驗證了在以集線器互連的10Mbps以太網上能夠達到亞微秒級的同步精度。
上傳時間: 2013-08-04
上傳用戶:hn891122
隨著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存儲業務需求的不斷增長,獨立的磁盤冗余陣列可利用多個磁盤并行存取提高存儲系統的性能。磁盤陣列技術采用硬件和軟件兩種方式實現,軟件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主要利用操作系統提供的軟件實現磁盤冗余陣列功能,對系統資源利用率高,節省成本。硬件RAID將大部分RAID功能集成到一塊硬件控制器中,系統資源占用率低,可移植性好。 分析了軟件RAID的性能瓶頸,使用硬件直接完成部分計算提高軟件RAID性能。針對RAID5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術實現RAID控制器硬件設計,完成磁盤陣列啟動、數據緩存(Cache)以及數據XOR校驗等功能?;谟布AID的理論,提出一種基于Virtex-4的硬件RAID控制器的系統設計方案:獨立微處理器和較大容量的內存;實現RAID級別遷移,在線容量擴展,在線數據熱備份等高效、用戶可定制的高級RAID功能;利用Virtex-4內置硬PowerPC完成RAID服務器部分配置和管理工作,運行Linux操作系統、RAID管理軟件等。控制器既可以作為RAID控制卡在服務器上使用,也可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成為磁盤陣列的調試平臺。 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芯片的體積越來越小,電路的布局布線密度越來越大,信號的工作頻率也越來越高,高速電路的傳輸線效應和信號完整性問題越來越明顯。RAID控制器屬于高速電路的范疇,在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lock, PCB)實現時分別從疊層設計、布局、電源完整性、阻抗匹配和串擾等方面考慮了信號完整性問題,并基于IBIS(I/O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模型進行了信號完整性分析及仿真。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eff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