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電源供應器

  • 變頻器參數調試

    變頻器功能參數很多,一般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個參數供用戶選擇。實際應用中,沒必要對每一參數都進行設置和調試,多數只要采用出廠設定值即可。但有些參數由于和實際使用情況有很大關系,且有的還相互關聯,因此要根據實際進行設定和調試。

    標簽: 變頻器 參數調試

    上傳時間: 2013-11-01

    上傳用戶:lty6899826

  • 38V/100A可直接并聯大功率AC/DC變換器

    38V/100A可直接并聯大功率AC/DC變換器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電源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工業儀器儀表、軍事、航天等領域,涉及到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特別是近年來,隨著IGBT的廣泛應用,開關電源向更大功率方向發展。研制各種各樣的大功率,高性能的開關電源成為趨勢。某電源系統要求輸入電壓為AC220V,輸出電壓為DC38V,輸出電流為100A,輸出電壓低紋波,功率因數>0.9,必要時多臺電源可以直接并聯使用,并聯時的負載不均衡度<5%。   設計采用了AC/DC/AC/DC變換方案。一次整流后的直流電壓,經過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以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再經半橋變換電路逆變后,由高頻變壓器隔離降壓,最后整流輸出直流電壓。系統的主要環節有DC/DC電路、功率因數校正電路、PWM控制電路、均流電路和保護電路等。 1 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 由于系統的功率因數要求0.9以上,采用二極管整流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所以,加入了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采用UC3854A/B控制芯片來組成功率因數電路。UC3854A/B是Unitrode公司一種新的高功率因數校正器集成控制電路芯片,是在UC3854基礎上的改進。其特點是:采用平均電流控制,功率因數接近1,高帶寬,限制電網電流失真≤3%[1]。圖1是由UC3854A/B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該電路由兩部分組成。UC3854A/B及外圍元器件構成控制部分,實現對網側輸入電流和輸出電壓的控制。功率部分由L2,C5,V等元器件構成Boost升壓電路。開關管V選擇西門康公司的SKM75GB123D模塊,其工作頻率選在35kHz。升壓電感L2為2mH/20A。C5采用四個450V/470μF的電解電容并聯。因為,設計的PFC電路主要是用在大功率DC/DC電路中,所以,在負載輕的時候不進行功率因數校正,當負載較大時功率因數校正電路自動投入使用。此部分控制由圖1中的比較器部分來實現。R10及R11是負載檢測電阻。當負載較輕時,R10及R11上檢測的信號輸入給比較器,使其輸出端為低電平,D2導通,給ENA(使能端)低電平使UC3854A/B封鎖。在負載較大時ENA為高電平才讓UC3854A/B工作。D3接到SS(軟啟動端),在負載輕時D3導通,使SS為低電平;當負載增大要求UC3854A/B工作時,SS端電位從零緩慢升高,控制輸出脈沖占空比慢慢增大實現軟啟動。 2 DC/DC主電路及控制部分分析 2.1 DC/DC主電路拓撲 在大功率高頻開關電源中,常用的主變換電路有推挽電路、半橋電路、全橋電路等[2]。其中推挽電路的開關器件少,輸出功率大,但開關管承受電壓高(為電源電壓的2倍),且變壓器有六個抽頭,結構復雜;全橋電路開關管承受的電壓不高,輸出功率大,但是需要的開關器件多(4個),驅動電路復雜。半橋電路開關管承受的電壓低,開關器件少,驅動簡單。根據對各種拓撲方案的工程化實現難度,電氣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標的綜合比較,本電源選用半橋式DC/DC變換器作為主電路。圖2為大功率開關電源的主電路拓撲圖。

    標簽: 100 38 AC DC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ukuk

  • 基于單片機的結晶器鋼水液位檢測系統設計

    為保證鋼水連鑄中結晶器內液位穩定,提出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鋼水液位檢測系統方案。該系統通過濾波、放大、線性化等一系列處理,將由渦流型傳感器采集的微弱信號變為0~5 V電壓信號。經過DA變換得到4~20 mA電流信號供PLC使用。系統的測量精度為±2 mm、量程為0~150 mm。本系統成本較低,實用性較強,已經在實際生產中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標簽: 單片機 結晶器 液位檢測 系統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zhaoq123

  • MCS-51單片機應用設計

    本書從應用的角度,詳細地介紹了MCS-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指令系統、各種硬件接口設計、各種常用的數據運算和處理程序及接口驅動程序的設計以及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并對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中的抗干擾技術以及各種新器件也作了詳細的介紹。本書突出了選取內容的實用性、典型性。書中的應用實例,大多來自科研工作及教學實踐,且經過檢驗,內容豐富、翔實。   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專科生學習MCS-51單片機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測試、機電一體化以及各類從事MCS-51單片機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單片微型計等機概述   1.1 單片機的歷史及發展概況   1.2 單片機的發展趨勢   1.3 單片機的應用   1.3.1 單片機的特點   1.3.2 單片機的應用范圍   1.4 8位單片機的主要生產廠家和機型   1.5 MCS-51系列單片機 第二章 MCS-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   2.1 MCS-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   2.2 MCS-51的引腳   2.2.1 電源及時鐘引腳   2.2.2 控制引腳   2.2.3 I/O口引腳   2.3 MCS-51單片機的中央處理器(CPU)   2.3.1 運算部件   2.3.2 控制部件   2.4 MCS-51存儲器的結構   2.4.1 程序存儲器   2.4.2 內部數據存儲器   2.4.3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4.4 位地址空間   2.4.5 外部數據存儲器   2.5 I/O端口   2.5.1 I/O口的內部結構   2.5.2 I/O口的讀操作   2.5.3 I/O口的寫操作及負載能力   2.6 復位電路   2.6.1 復位時各寄存器的狀態   2.6.2 復位電路   2.7 時鐘電路   2.7.1 內部時鐘方式   2.7.2 外部時鐘方式   2.7.3 時鐘信號的輸出 第三章 MCS-51的指令系統   3.1 MCS-51指令系統的尋址方式   3.1.1 寄存器尋址   3.1.2 直接尋址   3.1.3 寄存器間接尋址   3.1.4 立即尋址   3.1.5 基址寄存器加變址寄存器間址尋址   3.2 MCS-51指令系統及一般說明   3.2.1 數據傳送類指令   3.2.2 算術操作類指令   3.2.3 邏輯運算指令   3.2.4 控制轉移類指令   3.2.5 位操作類指令 第四章 MCS-51的定時器/計數器   4.1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   4.1.1 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4.1.2 定時器/計數器控制寄存器TCON   4.2 定時器/計數器的四種工作方式   4.2.1 方式0   4.2.2 方式1   4.2.3 方式2   4.2.4 方式3   4.3 定時器/計數器對輸入信號的要求   4.4 定時器/計數器編程和應用   4.4.1 方式o應用(1ms定時)   4.4.2 方式1應用   4.4.3 方式2計數方式   4.4.4 方式3的應用   4.4.5 定時器溢出同步問題   4.4.6 運行中讀定時器/計數器   4.4.7 門控制位GATE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T1為例) 第五章 MCS-51的串行口   5.1 串行口的結構   5.1.1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5.1.2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5.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5.2.1 方式0   5.2.2 方式1   5.2.3 方式2   5.2.4 方式3   5.3 多機通訊   5.4 波特率的制定方法   5.4.1 波特率的定義   5.4.2 定時器T1產生波特率的計算   5.5 串行口的編程和應用   5.5.1 串行口方式1應用編程(雙機通訊)   5.5.2 串行口方式2應用編程   5.5.3 串行口方式3應用編程(雙機通訊) 第六章 MCS-51的中斷系統   6.1 中斷請求源   6.2 中斷控制   6.2.1 中斷屏蔽   6.2.2 中斷優先級優   6.3 中斷的響應過程   6.4 外部中斷的響應時間   6.5 外部中斷的方式選擇   6.5.1 電平觸發方式   6.5.2 邊沿觸發方式   6.6 多外部中斷源系統設計   6.6.1 定時器作為外部中斷源的使用方法   6.6.2 中斷和查詢結合的方法   6.6.3 用優先權編碼器擴展外部中斷源 第七章 MCS-51單片機擴展存儲器的設計   7.1 概述   7.1.1 只讀存儲器   7.1.2 可讀寫存儲器   7.1.3 不揮發性讀寫存儲器   7.1.4 特殊存儲器   7.2 存儲器擴展的基本方法   7.2.1 MCS-51單片機對存儲器的控制   7.2.2 外擴存儲器時應注意的問題   7.3 程序存儲器EPROM的擴展   7.3.1 程序存儲器的操作時序   7.3.2 常用的EPROM芯片   7.3.3 外部地址鎖存器和地址譯碼器   7.3.4 典型EPROM擴展電路   7.4 靜態數據存儲的器擴展   7.4.1 外擴數據存儲器的操作時序   7.4.2 常用的SRAM芯片   7.4.3 64K字節以內SRAM的擴展   7.4.4 超過64K字節SRAM擴展   7.5 不揮發性讀寫存儲器擴展   7.5.1 EPROM擴展   7.5.2 SRAM掉電保護電路   7.6 特殊存儲器擴展   7.6.1 雙口RAMIDT7132的擴展   7.6.2 快擦寫存儲器的擴展   7.6.3 先進先出雙端口RAM的擴展 第八章 MCS-51擴展I/O接口的設計   8.1 擴展概述   8.2 MCS-51單片機與可編程并行I/O芯片8255A的接口   8.2.1 8255A芯片介紹   8.2.2 8031單片機同8255A的接口   8.2.3 接口應用舉例   8.3 MCS-51與可編程RAM/IO芯片8155H的接口   8.3.1 8155H芯片介紹   8.3.2 8031單片機與8155H的接口及應用   8.4 用MCS-51的串行口擴展并行口   8.4.1 擴展并行輸入口   8.4.2 擴展并行輸出口   8.5 用74LSTTL電路擴展并行I/O口   8.5.1 用74LS377擴展一個8位并行輸出口   8.5.2 用74LS373擴展一個8位并行輸入口   8.5.3 MCS-51單片機與總線驅動器的接口   8.6 MCS-51與8253的接口   8.6.1 邏輯結構與操作編址   8.6.2 8253工作方式和控制字定義   8.6.3 8253的工作方式與操作時序   8.6.4 8253的接口和編程實例 第九章 MCS-51與鍵盤、打印機的接口   9.1 LED顯示器接口原理   9.1.1 LED顯示器結構   9.1.2 顯示器工作原理   9.2 鍵盤接口原理   9.2.1 鍵盤工作原理   9.2.2 單片機對非編碼鍵盤的控制方式   9.3 鍵盤/顯示器接口實例   9.3.1 利用8155H芯片實現鍵盤/顯示器接口   9.3.2 利用8031的串行口實現鍵盤/顯示器接口   9.3.3 利用專用鍵盤/顯示器接口芯片8279實現鍵盤/顯示器接口   9.4 MCS-51與液晶顯示器(LCD)的接口   9.4.1 LCD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9.4.2 點陣式液晶顯示控制器HD61830介紹   9.5 MCS-51與微型打印機的接口   9.5.1 MCS-51與TPμp-40A/16A微型打印機的接口   9.5.2 MCS-51與GP16微型打印機的接口   9.5.3 MCS-51與PP40繪圖打印機的接口   9.6 MCS-51單片機與BCD碼撥盤的接口設計   9.6.1 BCD碼撥盤   9.6.2 BCD碼撥盤與單片機的接口   9.6.3 撥盤輸出程序   9.7 MCS-51單片機與CRT的接口   9.7.1 SCIBCRT接口板的主要特點及技術參數   9.7.2 SCIB接口板的工作原理   9.7.3 SCIB與MCS-51單片機的接口   9.7.4 SCIB的CRT顯示軟件設計方法 第十章 MCS-51與D/A、A/D的接口   10.1 有關DAC及ADC的性能指標和選擇要點   10.1.1 性能指標   10.1.2 選擇ABC和DAC的要點   10.2 MCS-51與DAC的接口   10.2.1 MCS-51與DAC0832的接口   10.2.2 MCS-51同DAC1020及DAC1220的接口   10.2.3 MCS-51同串行輸入的DAC芯片AD7543的接口   10.3 MCS-51與ADC的接口   10.3.1 MCS-51與5G14433(雙積分型)的接口   10.3.2 MCS-51與ICL7135(雙積分型)的接口   10.3.3 MCS-51與ICL7109(雙積分型)的接口   10.3.4 MCS-51與ADC0809(逐次逼近型)的接口   10.3.5 8031AD574(逐次逼近型)的接口   10.4 V/F轉換器接口技術   10.4.1 V/F轉換器實現A/D轉換的方法   10.4.2 常用V/F轉換器LMX31簡介   10.4.3 V/F轉換器與MCS-51單片機接口   10.4.4 LM331應用舉例 第十一章 標準串行接口及應用   11.1 概述   11.2 串行通訊的接口標準   11.2.1 RS-232C接口   11.2.2 RS-422A接口   11.2.3 RS-485接口   11.2.4 各種串行接口性能比較   11.3 雙機串行通訊技術   11.3.1 單片機雙機通訊技術   11.3.2 PC機與8031單片機雙機通訊技術   11.4 多機串行通訊技術   11.4.1 單片機多機通訊技術   11.4.2 IBM-PC機與單片機多機通訊技術   11.5 串行通訊中的波特率設置技術   11.5.1 IBM-PC/XT系統中波特率的產生   11.5.2 MCS-51單片機串行通訊波特率的確定   11.5.3 波特率相對誤差范圍的確定方法   11.5.4 SMOD位對波特率的影響 第十二章 MCS-51的功率接口   12.1 常用功率器件   12.1.1 晶閘管   12.1.2 固態繼電器   12.1.3 功率晶體管   12.1.4 功率場效應晶體管   12.2 開關型功率接口   12.2.1 光電耦合器驅動接口   12.2.2 繼電器型驅動接口   12.2.3 晶閘管及脈沖變壓器驅動接口 第十三章 MCS-51單片機與日歷的接口設計   13.1 概述   13.2 MCS-51單片機與實時日歷時鐘芯片MSM5832的接口設計   13.2.1 MSM5832性能及引腳說明   13.2.2 MSM5832時序分析   13.2.3 8031單片機與MSM5832的接口設計   13.3 MCS-51單片機與實時日歷時鐘芯片MC146818的接口設計   13.3.1 MC146818性能及引腳說明   13.3.2 MC146818芯片地址分配及各單元的編程   13.3.3 MC146818的中斷   13.3.4 8031單片機與MC146818的接口電路設計   13.3.5 8031單片機與MC146818的接口軟件設計 第十四章 MCS-51程序設計及實用子程序   14.1 查表程序設計   14.2 散轉程序設計   14.2.1 使用轉移指令表的散轉程序   14.2.2 使用地地址偏移量表的散轉程序   14.2.3 使用轉向地址表的散轉程序   14.2.4 利用RET指令實現的散轉程序   14.3 循環程序設計   14.3.1 單循環   14.3.2 多重循環   14.4 定點數運算程序設計   14.4.1 定點數的表示方法   14.4.2 定點數加減運算   14.4.3 定點數乘法運算   14.4.4 定點數除法   14.5 浮點數運算程序設計   14.5.1 浮點數的表示   14.5.2 浮點數的加減法運算   14.5.3 浮點數乘除法運算   14.5.4 定點數與浮點數的轉換   14.6 碼制轉換   ……    

    標簽: MCS 51 單片機 應用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xuanjie

  • 基于51單片機的多功能數控電流源設計

    介紹一種基于單片機控制的數控直流電流源。系統以AT89S5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由V/I轉換電路、DA轉換、AD轉換等模塊組成。通過按鍵設定電流值,并在LCD上同步顯示預設值,利用模擬閉環控制原理實現V/I轉換功能,采樣電阻兩端的電壓值送給A/D轉換電路,經單片機換算成實際輸出電流值,并利用LCD顯示,供用戶參考。經測試,本系統穩定性好、精度較高、操作簡單、人機界面友好。在科學研究和設備生產中,能夠廣泛應用到這種可靠性高、操作簡單的數控電流源,不僅能夠提高設備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研發周期,本系統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標簽: 51單片機 多功能 數控 電流源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csgcd001

  • 基于89C52的二極管特性測試器的設計

      利用單片機具有的智能程序控制的特點,設計了基于STC89C52單片機的"二極管特性測試器",可對二極管一般特性進行快速測試。通過穩定線性電流源給二極管加載恒定電流,然后由高精度模數轉換器測試其壓降,以此為基礎可判斷二極管好壞、檢測二極管極性和測試二極管伏安特性等,避免了用萬用表測試只能測得極性而不知其特性這一缺點。可用于電子設計制作過程中對二極管進行快速測試,以確定被測二極管是否滿足電路的設計要求。   Abstract:   By making good use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Micro Controller Unit (MCU), the diode trait tester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TC89C52,which could be used to test the trait of a diode rapidly. By loading constant current to diode through the stable linear current source, and measuring the voltage drop of the diode by high-precision analogue-to-digital converter (ADC), it can judge whether the diode is good or not, distinguish the polarity of the diode, and test the trait that the diode, which can avoid the fault of using a multimeter can only measure the polarity but not the trait. This device can be used to test the trait of a diode quickly,and to make sure that whether a diode can be used in the electronic design or not.

    標簽: 89C52 二極管 特性測試器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assef

  • 基于DAC7512的數控直流恒流源設計

    為了解決磁放大器性能測試過程中,需要對其供給不同數值恒定電流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DAC7512和單片機的數控恒流源系統。該系統采用AT89C51作為主控器件,將計算機發送的電流控制字命令轉換為D/A轉換器控制字,通過模擬SPI通信接口,寫D/A控制字到DAC7512,從而控制其輸出相應數字電壓值,經差動縮放電路、電壓/電路變換電路和功率驅動電路,最后輸出恒定電流。實驗結果表明,恒流源輸出電流調節范圍為-45~+45 mA、精度為±0.1 mA,分辨率達0.024 4 mA,具有應用靈活,外圍電路簡單,可靠性高的特點。該數控直流恒流源也可為相關產品的測試系統研發提供參考。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need to supply different values constant current for the magnetic amplifier in testing process, numerical control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system was designed based on DAC7512 chip and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The system used the AT89C51 as the main chip, which can convert the current control word from computer into to D/A control words. And the system wrote D/A control word into the DAC7512 chip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value by the SPI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hich can output corresponding constant current figures by scaling circuit, the V/I converter and power drive circui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source output current adjustment range is -45~+45mA, accuracy is ± 0.1mA, and resolution ratio is 0.024 4mA

    標簽: 7512 DAC 數控直流 恒流源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invtnewer

  • QL310多功能識別主人電話遙控報警芯片用戶手冊

    □基于來電顯示技術,識別主人,利用手機或固定電話實現免接通,免費用的絕密遙控關及撤防。□單芯片多功能可編程設計,MCU內核,有著十分靈活廣泛的應用(可定制特殊功能)。自動撥號的電話報警器方面:室內手動延時布防,手機或固定電話免接通遙控撤防;撥號報警+現場報警(可選)。電話遙控開關方面:用于開啟電控門鎖,保險柜電控鎖,車庫電動門,電器開關...等。更多應用......。□單芯片最多可存入6組電話號碼(6個主人)不重碼,最后一組號碼可刷新,掉電不丟失,可保100年。□非主人撥入無效,主人需20秒內連續撥通兩次遙控才有效(撤防或開關),操縱成功后會自動回撥遙控者電話一次,以表示遙控成功。絕不影響電話的正常使用。□循環撥打1-6組主人電話號碼報警15次,接聽報警時警聲提示,可同時選擇現場報警。無注冊用戶時,觸發報警將自動轉入連續現場報警1分鐘。□接警處理功能,接聽報警期間,手機或固定電話按"#"鍵退出報警。未接警的號碼繼續打報警。□僅設計兩按鈕實現用戶注冊、信息刪除、室那手動布防撤防、輸出開關控制、報警模式設定,報警期間無法手動撤防。□兩種反復可編程報警模式。掉電不丟失。模式1:報警完畢自動撤防;模式2:報警完畢保持布防。□兩種自適應電路模式:DTMF解碼器接入模式和DTMF解碼器不接入模式。自動實現不同的電路設計實現不同的輸出控制功能。同一電路設計,通過增減硬部件即可實現不同的輸出功能,QL310上電時自動識別DTMF解碼器是否存在。□兩路警聲輸出:其中一路輸出用于操作音提示及報警時加載到電話線路中供監聽用。另一路為現場報警使用(可根據需要選用,這路只有在報警時才有輸出,設計時可通過加大功率提高警聲)。□狀態記憶功能:布撤防狀態都有記憶功能(掉電不丟失)。可避免布撤防期間的偶然的停電再上電是狀態發生變化。比如,當前為布防狀態,掉電再上電后還是保持布防狀態。□手動布撤防提示音,布撤防LED指示燈。□上電開機報警模式提示音,模式1發一聲提示音;模式2發兩聲提示音。□觸發端的信號智能檢測,因此可適應任何觸發信號:或高電平,或低電平,或高/低脈沖信號;無源的開關信號,如繼電器,干簧管或門磁開關等(由于觸發端內部有上拉電阻)。標準的TTL電平,通過外接簡單的限幅電路可實現更高電平或脈沖的輸入(紅外探頭,防火探頭等)。特強抗干擾處理,長距離布線可抗強電磁干擾。□20腳PDIP封裝及20腳SOP封裝。□5V低功耗。使用3.58M晶振。□工業級設計,工作溫度:-40℃~+85℃

    標簽: 310 QL 多功能 識別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lacsx

  • 高速AD轉換器AD7654與單片機接口電路設計

    模/數轉換是現代測控電路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有并行和串行兩種數據輸出形式。目前,模/數轉換器ADC已被做成大規模集成電路,并有多種型號和種類可供選擇。本文介紹了AD7654的性能特點,并設計了AD7654與單片機ADuC848的接口電路,同時給出了軟件流程和相應的匯編源程序。

    標簽: 7654 AD 高速AD轉換器 單片機接口

    上傳時間: 2014-01-25

    上傳用戶:hanhanj

  •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是一個近期推出的單片機品種。它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液晶顯示智能化儀器、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工作設備等領域。《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對這一系列產品的原理、結構及內部各功能模塊作了詳細的說明,并以方便工程師及程序員使用的方式提供軟件和硬件資料。由于MSP430系列的各個不同型號基本上是這些功能模塊的不同組合,因此,掌握《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對于MSP430系列的原理理解和應用開發都有較大的幫助。《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主要根據TI公司的《MSP430 Family Architecture Guide and Module Library》一書及其他相關技術資料編寫。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供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電子等專業的教學參考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參考,亦可做為應用技術的培訓教材。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目錄  第1章 MSP430系列1.1 特性與功能1.2 系統關鍵特性1.3 MSP430系列的各種型號??第2章 結構概述2.1 CPU2.2 代碼存儲器?2.3 數據存儲器2.4 運行控制?2.5 外圍模塊2.6 振蕩器、倍頻器和時鐘發生器??第3章 系統復位、中斷和工作模式?3.1 系統復位和初始化3.2 中斷系統結構3.3 中斷處理3.3.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3.2 外部中斷3.4 工作模式3.5 低功耗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和模式13.5.2 低功耗模式2和模式33.5.3 低功耗模式43.6 低功耗應用要點??第4章 存儲器組織4.1 存儲器中的數據4.2 片內ROM組織4.2.1 ROM表的處理4.2.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序調用4.3 RAM與外圍模塊組織4.3.1 RAM4.3.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3.3 外圍模塊--SFR??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器PC5.1.2 系統堆棧指針SP5.1.3 狀態寄存器SR5.1.4 常數發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集概述5.3.1 雙操作數指令5.3.2 單操作數指令5.3.3 條件跳轉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5.4 指令分布??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的操作6.2 硬件乘法器的寄存器6.3 硬件乘法器的SFR位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尋址模式6.4.2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中斷程序??第7章 振蕩器與系統時鐘發生器?7.1 晶體振蕩器7.2 處理機時鐘發生器7.3 系統時鐘工作模式7.4 系統時鐘控制寄存器7.4.1 模塊寄存器7.4.2 與系統時鐘發生器相關的SFR位7.5 DCO典型特性??第8章 數字I/O配置?8.1 通用端口P08.1.1 P0的控制寄存器8.1.2 P0的原理圖8.1.3 P0的中斷控制功能8.2 通用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圖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通用端口P3、P48.3.1 P3、P4的控制寄存器8.3.2 P3、P4的原理圖8.4 LCD端口8.5 LCD端口--定時器/端口比較器??第9章 通用定時器/端口模塊?9.1 定時器/端口模塊操作9.1.1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1--8位操作9.1.2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2--8位操作9.1.3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16位操作9.2 定時器/端口寄存器9.3 定時器/端口SFR位9.4 定時器/端口在A/D中的應用9.4.1 R/D轉換原理9.4.2 分辨率高于8位的轉換??第10章 定時器?10.1 Basic Timer110.1.1 Basic Timer1寄存器10.1.2 SFR位10.1.3 Basic Timer1的操作10.1.4 Basic Timer1的操作--LCD時鐘信號fLCD?10.2 8位間隔定時器/計數器10.2.1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操作10.2.2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寄存器10.2.3 與8位定時器/計數器有關的SFR位10.2.4 8位定時器/計數器在UART中的應用10.3 看門狗定時器11.1.3 比較模式11.1.4 輸出單元11.2 TimerA的寄存器11.2.1 TimerA控制寄存器TACTL11.2.2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11.2.3 TimerA中斷向量寄存器11.3 TimerA的應用11.3.1 TimerA增計數模式應用11.3.2 TimerA連續模式應用11.3.3 TimerA增/減計數模式應用11.3.4 TimerA軟件捕獲應用11.3.5 TimerA處理異步串行通信協議11.4 TimerA的特殊情況11.4.1 CCR0用做周期寄存器11.4.2 定時器寄存器的啟/停11.4.3 輸出單元Unit0??第12章 USART外圍接口--UART模式?12.1 異步操作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處理機模式12.1.5 地址位格式12.2 中斷與控制功能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模式的波特率12.4.3 節約MSP430資源的多處理機模式12.5 波特率的計算??第13章 USART外圍接口--SPI模式?13.1 USART的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MM=1、SYNC=1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MM=0、SYNC=1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13.2.1 USART接收允許13.2.2 USART發送允許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第14章 液晶顯示驅動?14.1 LCD驅動基本原理14.2 LCD控制器/驅動器14.2.1 LCD控制器/驅動器功能14.2.2 LCD控制與模式寄存器14.2.3 LCD顯示內存14.2.4 LCD操作軟件例程14.3 LCD端口功能14.4 LCD與端口模式混合應用實例??第15章 A/D轉換器?15.1 概述15.2 A/D轉換操作15.2.1 A/D轉換15.2.2 A/D中斷15.2.3 A/D量程15.2.4 A/D電流源15.2.5 A/D輸入端與多路切換15.2.6 A/D接地與降噪15.2.7 A/D輸入與輸出引腳15.3 A/D控制寄存器??第16章 其他模塊16.1 晶體振蕩器16.2 上電電路16.3 晶振緩沖輸出??附錄A 外圍模塊地址分配?附錄B 指令集描述?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指令模擬B4 指令說明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EPROM編程?C1 EPROM操作C2 快速編程算法C3 通過串行數據鏈路應用\"JTAG\"特性的EPROM模塊編程C4 通過微控制器軟件實現對EPROM模塊編程??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表?附錄E MSP430系列單片機產品編碼?附錄F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

    標簽: MSP 430 超低功耗 位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4-05-07

    上傳用戶:lwq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炎陵县| 饶阳县| 宣汉县| 绥棱县| 江城| 镇宁| 广州市| 诸暨市| 涡阳县| 什邡市| 泸定县| 于田县| 蓝山县| 石泉县| 乌兰浩特市| 富川| 克拉玛依市| 外汇| 科技| 汽车| 清河县| 清水县| 永州市| 沾化县| 郓城县| 宁都县| 克什克腾旗| 勐海县| 鱼台县| 徐州市| 买车| 金坛市| 绵竹市| 竹山县| 大足县| 遵义市| 永靖县| 辽阳县| 泰安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