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使用開關電容逐次逼近技術完成A/D轉換過程。由于是串行輸入結構,能夠節省51系列單片機I/O資源;且價格適中,分辨率較高,因此在儀器儀表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TLC2543的特點 (1)12位分辯率A/D轉換器; (2)在工作溫度范圍內10μs轉換時間; (3)11個模擬輸入通道; (4)3路內置自測試方式; (5)采樣率為66kbps; (6)線性誤差±1LSBmax; (7)有轉換結束輸出EOC; (8)具有單、雙極性輸出; (9)可編程的MSB或LSB前導; (10)可編程輸出數據長度。 TLC2543的引腳排列及說明 TLC2543有兩種封裝形式:DB、DW或N封裝以及FN封裝,這兩種封裝的引腳排列如圖1,引腳說明見表1 TLC2543電路圖和程序欣賞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shen1230
#include<iom16v.h> #include<macro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a,b,c,d=0; void delay(c) { for for(a=0;a<c;a++) for(b=0;b<12;b++); }; uchar tab[]={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13788529953
單片機控制紅外線防盜報警器的制作及應用 基于AT89C2051單片機控制,體積小,成本低;用紅外線收發管進行檢測,安裝隱蔽,不易被發現;探測信號采用脈沖信號,節能且抗干擾;當有人試圖闖入室內時,能自動進行聲光報警 現將該報警器原理介紹如下,供廣大單片機愛好者參考。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zhaiye
MCU(單片機)對可控硅的控制:交流市電控制――MCU對可控硅的控制 郭江辛 07-23-03在用可控硅對交流市電控制中,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 同步信號 (弄不好都會產生不均勻的斬波,控制白熾燈表現為燈閃)1) 清楚同步信號在交流周期中的位置,最好在交流零點選取.在一些阻容降壓對MCU 供電電路中,最好直接在交流電源兩端取同步信號(過零點),以避免計算阻容產生的象移(PHASE SHIFT)2) 同步信號要穩定二, 控制信號 (弄不好則可控硅不能通,或一直通)1) 可控硅斷路時,可控硅控制極(GATE)最好是開路,沒有開極的MCU可加如下電路:
上傳時間: 2014-05-05
上傳用戶:comer1123
摘要: 串行傳輸技術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設計成本, 已成為業界首選, 被廣泛應用于高速通信領域。提出了一種新的高速串行傳輸接口的設計方案, 改進了Aurora 協議數據幀格式定義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發器Rocket I/O, 實現數據率為2.5 Gbps的高速串行傳輸。關鍵詞: 高速串行傳輸; Rocket I/O; Aurora 協議 為促使FPGA 芯片與串行傳輸技術更好地結合以滿足市場需求, Xilinx 公司適時推出了內嵌高速串行收發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級的小型鏈路層協議———Aurora 協議。Rocket I/O支持從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雙工傳輸速率, 還具有8 B/10 B 編解碼、時鐘生成及恢復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適用于芯片之間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數據傳輸。Aurora 協議是為專有上層協議或行業標準的上層協議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連協議, 可用于高速線性通路之間的點到點串行數據傳輸, 同時其可擴展的帶寬, 為系統設計人員提供了所需要的靈活性[4]。但該協議幀格式的定義存在弊端,會導致系統資源的浪費。本文提出的設計方案可以改進Aurora 協議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統性能, 實現數據率為2.5 Gbps 的高速串行傳輸,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smallfish
傾角度傳感器,應用于水利閘門自動控制系統 ——目前,翻板式水閘門控制系統前端設備一般是由翻板水閘、油缸以及固定在油缸上的鋼索式閘門開度儀組成。油缸與閘門上端通過轉軸連接,油缸的伸縮帶動閘門的開閉。在油缸的伸縮過程中帶動鋼索伸縮,它們之間成一種函數關系,只要測量出鋼索的長度就能算出閘門的角度。 這種鋼索式開度儀運行的問題是: 1.由于傳感鋼索外置于油缸伸縮桿上,當水流中有漂浮物體經過閘門時,如樹枝、木板等,沖擊某側鋼索出現變形,大大影響測量精度。當有較大的漂浮物體沖擊時,鋼索有可能被沖斷。 2.外置鋼索 長時間浸泡在水質惡劣的水里,鋼索被銹蝕,經過一段時間,發生鋼索斷線,不能測量閘門油缸伸縮桿長度導致閘門自動控制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只能用手動控制,易因左右油缸阻力差異和目測誤差損壞閘門閘板。 3.鋼索在有腐蝕氣體的環境里,鋼索產生銹蝕影響測量精度且特別是北方地區冬夏溫差而增大傳感器誤差。 鑒于遠控制系統中的閘門開度儀的不足之處,采用新型非接觸測控制技術,可以彌補原閘門開度儀的不足。系統原理是當閘門在開閉運動過程中,閘門掃過的角度與油缸轉動的角度有一定的函數關系,測量出油缸的角度即可算出閘門的開閉角度,正是基于此中關系,可以采用測量油缸角度而遠離閘門的非接觸方法。 采用的傳感器為傾角傳感器,應用于電子數字水平儀,醫療,機械調平,角度測量和監視,汽車,起重機械的角度測量,輪船橫滾縱傾測量,軌道尺,電子羅盤傾斜補償,人體姿態測量等領域。 我們提供的傾角傳感器產品包括: 1、單軸、雙軸(前后和左右的傾斜角度測量) 2、測量范圍:0~±15°~±45°~±90°等 3、電源電壓:9~36VDC(可直接與車上蓄電池直接連接) 4、輸出信號:0~5V、4~20mA、RS232/485、CAN總線、開關量
上傳時間: 2013-11-01
上傳用戶:elinuxzj
教學提示:前章介紹的基本邏輯指令和梯形圖主要用于設計滿足一般控制要求的PLC程序。對于復雜控制系統來說,系統輸入輸出點數較多,工藝復雜,每一工序的自鎖要求及工序與工序間的相互連鎖關系也復雜,直接采用邏輯指令和梯形圖進行設計較為困難。在實際控制系統中,可將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以工序劃分成若干段,每一個工序完成一定的功能,在滿足轉移條件后,從當前工序轉移到下道工序,這種控制通常稱為順序控制。為了方便地進行順序控制設計,許多可編程控制器設置有專門用于順序控制或稱為步進控制的指令,FX2N PLC在基本邏輯指令之外增加了兩條步進指令,同時輔之以大量的狀態器S,結合狀態轉移圖就很容易編出復雜的順序控制程序 教學要求:本章要求學生熟練掌握FX2N的步進指令和狀態轉移圖的功能、應用范圍和使用方法。重點讓學生掌握步進指令和狀態轉移圖編程的規則、步驟與編程方法,并能編寫一些工程控制程序 第四章 狀態轉移圖及步進指令 5.1 狀態轉移圖5.2 步進梯形圖及步進指令5.2.1 步進梯形圖5.2.2 步進指令5.3 步進梯形圖指令編程基本方法5.4 狀態轉移圖常見流程狀態得編程5.4.1 單流程狀態編程5.4.2 跳轉與重復狀態編程5.4.3 選擇分支與匯合狀態編程5.4.4 并行分支與匯合狀態5.4.5 分支與匯合得組合5.5 狀態轉移圖及步進指令的應用實例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釣鰲牧馬
摘要: 串行傳輸技術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設計成本, 已成為業界首選, 被廣泛應用于高速通信領域。提出了一種新的高速串行傳輸接口的設計方案, 改進了Aurora 協議數據幀格式定義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發器Rocket I/O, 實現數據率為2.5 Gbps的高速串行傳輸。關鍵詞: 高速串行傳輸; Rocket I/O; Aurora 協議 為促使FPGA 芯片與串行傳輸技術更好地結合以滿足市場需求, Xilinx 公司適時推出了內嵌高速串行收發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級的小型鏈路層協議———Aurora 協議。Rocket I/O支持從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雙工傳輸速率, 還具有8 B/10 B 編解碼、時鐘生成及恢復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適用于芯片之間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數據傳輸。Aurora 協議是為專有上層協議或行業標準的上層協議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連協議, 可用于高速線性通路之間的點到點串行數據傳輸, 同時其可擴展的帶寬, 為系統設計人員提供了所需要的靈活性[4]。但該協議幀格式的定義存在弊端,會導致系統資源的浪費。本文提出的設計方案可以改進Aurora 協議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統性能, 實現數據率為2.5 Gbps 的高速串行傳輸,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lml1234lml
控制上對PLC的溫度控制要求比較高,一般要求熱電偶輸入在16~24CH,溫度波動時,應快速收斂。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taa123456
題目:利用條件運算符的嵌套來完成此題:學習成績>=90分的同學用A表示,60-89分之間的用B表示,60分以下的用C表示。 1.程序分析:(a>b)?a:b這是條件運算符的基本例子。
上傳時間: 2015-01-08
上傳用戶:lifangyua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