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監控系統是一門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以其直觀、方便、信息內容豐富等特性而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交通、電信、電力、銀行、智能辦公大樓等場所。網絡技術、嵌入式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使得數字化圖像數據的網絡實時傳輸和控制成為可能。嵌入式圖像監控系統就是一種以嵌入式技術、圖像壓縮編碼技術、網絡傳輸控制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監控系統,它在穩定性、實時性、處理速度、功能、價格、擴展性等方面和傳統的監控系統相比有著突出的優勢,同時也代表著目前圖像監控系統研究和發展的方向。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嵌入式的遠程圖像監控系統,系統以ARM7作為核心處理器,并采用μClinux操作系統,實現前端采集的圖像信息經GPRS無線信道進行遠程傳輸。 本文完成的工作包括嵌入式遠程圖像傳輸系統硬件平臺搭建與軟件開發。硬件方面,完成了以ARM7微處理器(Samsung公司的S3C44BOX)為核心的系統硬件平臺搭建。該系統硬件資源包括S3C44BOX,Flash,SDRAM,UART,以太網控制器以及LCD接口等;軟件方面,針對硬件平臺完成Bootloader移植和μClinux移植,并完成嵌入式監控終端和上位機應用程序的設計。在本系統中把上位機做為服務器,嵌入式監控終端做為客戶端,通過GPRS網絡客戶端應用程序和服務器應用程序在Internet上建立聯接,從而可以相互訪問。 本文首先綜述了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其次設計了以ARM7為核心處理器并采用嵌入式μClinux操作系統的遠程圖像監控系統整體方案。從Bootloader概念出發,對U-Boot在系統硬件平臺上的移植做了詳細的分析,并研究了其在移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分析了μClinux系統結構及驅動程序原理,并在系統硬件平臺上實現μClinux移植。最后研究設計了系統整體軟件設計,包括上位機軟件設計和嵌入式終端的軟件設計,并給出了實驗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6-23
上傳用戶:heart520beat
隨著USB接口性能的不斷增強,USB接口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硬件設備上。如今在Linux操作系統中,針對USB設備的驅動編程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本課題在以S3C2410處理器為基礎的硬件平臺上,對Linux操作系統環境下USB設備驅動工作原理進行了研究。在理解USB協議的基礎上完成了S3C2410處理器內置USB設備控制器固件和驅動程序的編寫調試等方面的工作。 固件程序工作在硬件設備上,通過它控制設備的正常工作,負責與主機端的通信會話。由于本課題中的USB設備控制器是3C2410處理器的片內外設,因此固件程序要管理整個S3C2410處理器的工作。在處理器開機工作時,固件程序首先完成包括USB設備控制器在內的整個處理器的初始化,然后與主機共同進行USB設備的枚舉,最后進入循環等待主機端發起通信。當主機發起通信時,處理器產生USB中斷,固件程序調用中斷處理函數。 在Linux操作系統中,內核通過調用驅動中提供的標準接口將應用程序中對設備的操作映射到具體的硬件設備。驅動程序中包括向驅動注冊,驅動支持設備列表信息以及各種系統調用具體實現等方面。USB接口所支持的四種傳輸方式,根據S3C2410內置USB設備控制器的功能屬性,在驅動中采用了塊傳輸的傳輸方式,通過URB的方式實現對設備的讀寫操作。 最后設計一個簡單文件傳輸系統對固件和驅動程序進行了測試。測試系統中主機端通過USB接口傳輸一個wav格式的音頻文件,設備端接收到數據保存在內存中。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uchee
SystemView的庫資源十分豐富,包括含若干圖標的基本庫(Main Library)及專業庫(Optional Library),基本庫中包括多種信號源、接收器、加法器、乘法器,各種函數運算器等;專業庫有通訊(Communication)、邏輯(Logic)、數字信號處理(DSP)、射頻/模擬(RF/Analog)等;它們特別適合于現代通信系統的設計、仿真和方案論證,尤其適合于無線電話、無繩電話、尋呼機、調制解調器、衛星通訊等通信系統;并可進行各種系統時域和頻域分析、譜分析,及對各種邏輯電路、射頻/模擬電路(混合器、放大器、RLC電路、運放電路等)進行理論分析和失真分析。 System View能自動執行系統連接檢查,給出連接錯誤信息或尚懸空的待連接端信息,通知用戶連接出錯并通過顯示指出出錯的圖標。這個特點對用戶系統的診斷是十分有效的。 System View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它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按要求設計多種濾波器,并可自動完成濾波器各指標—如幅頻特性(伯特圖)、傳遞函數、根軌跡圖等之間的轉換。 在系統設計和仿真分析方面,System View還提供了一個真實而靈活的窗口用以檢查、分析系統波形。在窗口內,可以通過鼠標方便地控制內部數據的圖形放大、縮小、滾動等。另外,分析窗中還帶有一個功能強大的“接收計算器”,可以完成對仿真運行結果的各種運算、譜分析、濾波。 System View還具有與外部文件的接口,可直接獲得并處理輸入/輸出數據。提供了與編程語言VC++或仿真工具Matlab的接口,可以很方便的調用其函數。還具備與硬件設計的接口:與Xilinx公司的軟件Core Generator配套,可以將System View系統中的部分器件生成下載FPGA芯片所需的數據文件;另外,System View還有與DSP芯片設計的接口,可以將其DSP庫中的部分器件生成DSP芯片編程的C語言源代碼。
標簽: SYSTEMVIEW 教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doudouzdz
視頻監控以其直觀方便、準確、信息內容豐富而廣泛應用于許多場合,已經滲透到交通、城市治安、國防等多種領域,甚至家庭安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傳統的視頻監控系統存在著結構復雜、穩定性可靠性不高、價格昂貴而且傳輸距離明顯受限的缺點。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電子與通信、圖像處理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網絡視頻監控技術應用而生。 本文針對視頻監控系統的實際需求,結合嵌入式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和網絡技術,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實時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嵌入式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該系統以ARM9微處理器作為硬件平臺,以具有開發資源豐富、免費等優勢的Linux操作系統作為軟件開發平臺。該系統采用以太網作為網絡傳輸介質,并使用TCP/IP網絡協議。視頻數據的傳輸協議選擇了支持組播技術的RTP/RTCP傳輸協議,客戶端在Linux下實現了基于SDL庫視頻顯示。 論文首先描述了嵌入式系統與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及相關技術,分析了國內外視頻監控系統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對視頻監控系統研究的背景和意義進行了闡述,并討論了幾種常見的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對幾種目前流行的視頻壓縮算法進行了對比;然后,提出了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的軟、硬件總體架構,并逐步對硬件平臺和軟件模塊設計進行了選擇和細化。其中,硬件平臺根據視頻數據采集以及處理需要選擇了攝像頭和存儲器;軟件設計中,首先完成了嵌入式系統的交叉開發環境搭建,針對ARM-Linux特性,完成了在開發板上操作系統和文件系統等移植,最后完成了Linux下V4L視頻采集、JPEG圖像壓縮、RTP/RTCP網絡傳輸、SDL庫視頻顯示以及avi格式視頻文件保存等。 此外,對系統構建過程中所用到的某些關鍵技木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探討和研究,這對于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同仁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emouse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產品的普及以及Intemet廣泛深入的應用,從消費電器到工業設備,從民用產品到軍用器材,嵌入式系統己被廣泛的應用到網絡、手持通信設備、消費電子和自動化控制等各個領域。嵌入式系統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潛力使其成為21世紀的應用熱點之一。為了學習、研究和使用嵌入式技術,國內許多高校都在開展或計劃開展嵌入式系統教學。因此,研制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教學實驗系統已迫在眉睫。 本文在分析了各種嵌入式教學實驗系統功能的基礎上,提出并研究設計了一款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教學實驗系統。本文概括地闡述了嵌入式系統的概念、設計流程、發展趨勢,分析了嵌入式系統教學開展的必要性。根據實驗系統的需求分析、功能規劃和教學內容安排,設計了一個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教學實驗系統的硬件平臺,詳細論述了硬件平臺的設計及實現過程,同時給出了電路原理圖。研究了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啟動和移植,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選型、系統引導程序Bootloader的設計與實現、嵌入式操作系統uCLinux內核的移植。以嵌入式網絡為應用背景,分析了嵌入式Boa服務器的程序結構,修改并實現了嵌入式Boa服務器。在Boa服務器的基礎上,設計并實現了遠程控制嵌入式系統I/O端口的應用程序,實現了通過瀏覽器控制A/D轉換器進行模擬信號采集并獲得采樣數據的功能。 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教學實驗系統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能夠滿足嵌入式系統教學實驗的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shenglei_353
無線數據傳輸是指終端和監控中心通過無線網絡的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本文以ARM處理器S3C2440A為核心搭建硬件平臺,選用Linux作為嵌入式操作系統,實現了基于CDMA網絡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 系統以ARM920T微處理器芯片S3C2440A和CDMA模塊Q2438F為實現核心。論文首先研究了基于S3C2440A微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硬件平臺的架構,詳細分析了ARM最小系統中各個功能組成模塊;然后建立了嵌入式系統開發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環境,重點研究了Bootloader和Linux內核的配置與編譯,并且在硬件平臺上移植了Linux操作系統。在ARM嵌入式Linux開發平臺上,研究了基于Video4Linux的USB攝像頭采集圖像的解決方案,即在Linux內核中加載Video4Linux模塊,通過V4L模塊提供的編程接口,操作USB攝像頭設備文件/dev/video0,并且采用內存映射方式截取視頻,完成了圖像采集的軟件設計。此外,論文還研究了在Linux環境下PPP協議撥號上網的實現方法,即通過AT指令初始化CDMA模塊,使之附在CDMA網絡上,通過編寫腳本程序的方法建立PPP連接,獲得網絡運營商ISP動態分配給數據傳輸終端的IP地址,從而實現了無線模塊撥號上網功能。在無線終端通過PPP撥號上網后,采用了客戶端/服務器端模式,運行套接字(Socket)應用程序,將設備采集到的圖像數據通過CDMA網絡后再經過Internet傳送到監控中心,實現了傳輸終端和監控中心之間的數據的發送與接收。 論文研究和實現的基于ARM嵌入式Linux和CDMA網絡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滿足設計要求,達到了預期目標。終端內嵌TCP/IP協議,可以通過CDMA網絡連接到互聯網,數據傳輸實時性強,為用戶提供透明的數據傳輸通道。相比于傳統的傳輸系統,它具有高可靠性、組網方便、可遠程控制等特點,因此在電力自動化、環保、交通監控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適用于移動環境、難于布線的場所和邊遠地區。
上傳時間: 2013-06-11
上傳用戶:gaojiao1999
介紹基于Matlab 環境的微機與單片機串行數據通信方法。該方法利
上傳時間: 2013-07-16
上傳用戶:ommshaggar
隨著對高處理能力、網絡通信、實時多任務,超低功耗這些需求的增長,傳統8位處理器已經不能滿足新產品的要求了,高端嵌入式處理器已經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和應用.ARM是目前嵌入式領域應用最廣泛的RISC微處理器結構,該文研究了基于ARM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介紹了利用一款ARM微處理器和FPGA設計的四路E1中繼板卡的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在這個硬件平臺上進行軟件開發的過程.該四路E1收發器能夠提供四條E1鏈路,把帶寬從2Mbps提高到8Mbps,能夠同時負載120個用戶的通信,解決了數字環路系統中卡槽數目限制的問題.目前,建立在G. 703基礎上的El接口在分組網、幀中繼網、GSM移動基站及軍事通信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送語音信號、數據、圖像等業務.文中首先分析了當前數字環路系統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隨著網絡通信的用戶數目及信息量的猛增,拓寬數據傳輸的通道是一項研究熱點,這是開發四路E1收發器的一個目的.接著敘述了數字環路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即四路E1收發器的應用環境,著重介紹了四路E1板卡在整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嵌入式處理器ARM的體系結構和特點,鑒于數據傳輸中對時鐘的要求比較嚴格,該文還介紹了FPGA技術,應用它主要是為系統提供各個精確的時鐘.然后,在分析了四路E1收發器的工作原理和比較了各類處理器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四路E1收發器的硬件設計,分別介紹了時鐘模塊、系統接口電路、存儲系統模塊、四通道E1合成器模塊、CPU模塊以及時隙交換模塊.接著,在研究分析了G.703和G.704等通信協議后,再根據系統要求提出了四路E1收發器的軟件設計.先介紹了實時操作系統RTXC,詳細闡述了ARM處理器啟動代碼程序的設計,然后給出了在此操作系統下軟件設計的整體結構,分四個任務分別闡述此軟件功能,其中詳細介紹了信令處理模塊、接口中斷處理模塊、系統運行監測模塊和RC消息LC消息處理模塊.最后介紹了軟件和硬件的調試方法以及設計過程中的調試開發過程,整個系統設計完成后,經過反復調試、測驗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正投入使用中.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夢雨軒膂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全方位的實時定位技術。隨著GPS技術的發展,基于PC機的導航定位系統由于其價格及功耗較高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脫離PC端的嵌入式導航定位技術迅速發展起來。如今以ARM處理器作為主CPU的嵌入式硬件平臺,幾乎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的硬件標準。一方面,它具有體積小、性能強、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點;另一方面,它為高速、穩定地運行嵌入式操作系統提供了硬件基礎。因此由基于ARM處理器的硬件平臺和嵌入式操作系統構成的嵌入式系統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軍事國防、消費電子、網絡通信、工業控制等各種領域。本文就對基于ARM的GPS定位系統的開發進行了研究與實現。 本文主要對以下三個方面的技術進行了研究:一是對GPS技術進行了介紹,介紹了GPS技術的發展、原理、特點、系統組成和定位方式;二是搭建基于ARM的硬件平臺;三是對Windows CE操作系統的開發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硬件平臺設計以三星公司的ARM920T核的S3C2440A為微處理器,根據系統要求完成S3C2440A外圍器件的設計,包括64M NAND Flash、64MSDRAM、SD卡以及USB和串口通信的電路設計。而GPS模塊使用了GPS25LVS12通道的GPS接收機,并對GPS與ARM的通信接口和數據格式進行了描述。硬件系統設計采用了冗余設計,為以后系統的升級提供了空間。 在嵌入式操作系統上,我們選擇的是Windows CE操作系統。詳細介紹了平臺移植過程中Boot Loader開發,OAL層修改,以串口、鍵盤和LCD驅動為例介紹了驅動程序的開發,并詳細介紹了內核的定制過程。在應用程序開發中,介紹了從PB中導出SDK的過程以及EVC應用程序的調試。
上傳時間: 2013-07-09
上傳用戶:chongchong2016
隨著Intemet網絡技術、無線接入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真技術有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PC傳真需利用傳真軟件進行傳真,其功能受到傳真軟件的限制,而IP傳真需投入的通信基礎設施較大。無線傳真技術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可快速適應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充分發揮無線通信的優勢,使用戶真正擁有自己的“移動辦公室”,是當前無線通信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內容。 本課題在對傳真通信相關基礎理論以及GSM無線網絡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和研制了基于G3傳真的GSM網絡無線傳真接入終端。在本課題的設計中,建立了兩段級聯的傳真線路,分別是主處理器與對端傳真機之間的傳真線路(通過T32協議實現)和主處理器與本地傳真機之間的傳真線路(通過T31協議實現),本課題依據T30規定的呼叫控制流程完成了這兩條傳真線路間的協議轉換(T.32協議和T3l協議的轉換),并結合GSM網絡延時長、干擾大的特性進行了時延處理。同時解決了無線傳真接入終端中涉及到的手機本地號段的存取算法,并在設計本課題嵌入式軟件的同時抽樣出基于ARM技術的系統軟件設計方案(即類似于嵌入式操作系統但比操作系統簡化的一個系統框架)。 通過本課題研制出的基于ARM的GSM網絡G3無線傳真接入終端,利用現有的G3傳真機就可在GSM網絡中實現無線傳真業務。目前該無線傳真接入終端已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商用網絡上取得了成功的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tedo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