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_1.m: 純量量化器的設計(程式) L3_2.m: 量化造成的假輪廓(程式) L3_3.m: 向量量化器之碼簿的產生(程式) L3_4.m: 利用LBG訓練三個不同大小與維度的碼簿並分別進行VQ(程式) gau.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母的計算式(函式) gau1.m: ML量化器設計中分子的計算式(函式) LBG.m: LBG訓練法(函式) quantize.m:高斯機率密度函數的非均勻量化(函式) VQ.m: 向量量化(函式) L3_2.bmp: 影像檔 lena.mat: Matlab的矩陣變數檔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jiahao131
移位運算器SHIFTER 使用Verilog HDL 語言編寫,其輸入輸出端分別與鍵盤/顯示器LED 連接。移位運算器是時序電路,在J鐘信號到來時狀態產生變化, CLK 為其時鐘脈沖。由S0、S1 、M 控制移位運算的功能狀態,具有數據裝入、數據保持、循環右移、帶進位循環右移,循環左移、帶進位循環左移等功能。 CLK 是時鐘脈沖輸入,通過鍵5 產生高低電平M 控制工作模式, M=l 時帶進位循環移位,由鍵8 控制CO 為允許帶進位移位輸入,由鍵7 控制:S 控制移位模式0-3 ,由鍵6 控制,顯示在數碼管LED8 上 D[7..0]是移位數據輸入,由鍵2 和1 控制,顯示在數碼管2 和1 上 QB[7..0]是移位數據輸出,顯示在數碼管6 和5 上:cn 是移位數據輸出進位,顯示在數碼管7 上。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wys0120
g a w k或GNU awk是由Alfred V. A h o,Peter J.We i n b e rg e r和Brian W. K e r n i g h a n于1 9 7 7年為U N I X創建的a w k編程語言的較新版本之一。a w k出自創建者姓的首字母。a w k語言(在其所有的版本中)是一種具有很強能力的模式匹配和過程語言。a w k獲取一個文件(或多個文件)來查找匹配特定模式的記錄。當查到匹配后,即執行所指定的動作。作為一個程序員,你不必操心通過文件打開、循環讀每個記錄,控制文件的結束,或執行完后關閉文件。
上傳時間: 2014-01-02
上傳用戶:hwl453472107
這是一個JAVA語言寫的多代理人程式用來模擬飛機起飛或是降落的程式,使用者可以控制飛行員或是地勤來控制班機,這是一個用來學習如何用多執行緒撰寫一個多代理人JAVA程式。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cjl42111
一.傳送控制方式有哪幾種?試比較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1)程序控制方式; 由用戶進程來直接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送。它的優點是控制簡單,也不需要多少硬件支持。缺點是:CPU和外圍設備只能串行工作;設備之間的不能并行工作;無法發現和處理由于設備或其他硬件所產生的錯誤。 (2) 中斷控制方式; 中斷控制方式是利用向CPU發送中斷的方式控制外圍設備和CPU之間的數據傳送。它的優點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且能支持多道程序和設備的并行操作。缺點是:由于數據緩沖寄存器比較小,數如果發生中斷次數較多,將耗去大量的CPU處理時間;在外圍設備較多時,由于中斷次數的急劇增加,可能造成CPU無法響應中斷而出現中斷丟失的現象;如果外圍設備速度比較快,可能會出現CPU來不及從數據緩沖寄存器中取走數據而丟失數據的情況。 (3) DMA方式; 在外圍設備和內存之間開辟直接的數據交換通路進行數據傳送。它的優點:除了在數據塊傳送開始時需要CPU的啟動指令,在整個數據塊傳送結束時需要發中斷通知CPU進行中斷處理之外,不需要CPU的頻繁干涉。它的缺點:在外圍設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多個DMA控制器的同時使用,會引起內存地址的沖突并使得控制過程進一步復雜化。 (4) 通道方式。 使用通道來控制內存或CPU和外圍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通道是一個獨立于CPU的專管輸入/輸出控制的機構,它控制設備與內存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這些指令受CPU啟動,并在操作結束時向CPU發中斷信號。該方式的優點是進一步減輕了CPU的工作負擔,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并行工作程度。缺點是增加了額外的硬件,造價昂貴。 二.文件系統的定義及功能 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用于明確磁盤或分區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數據結構;即在磁盤上組織文件的方法。也指用于存儲文件的磁盤或分區,或文件系統種類。操作系統中負責管理和存儲文件信息的軟件機構稱為文件管理系統,簡稱文件系統。 功能:1.文件管理 2.目錄管理 3.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 4.文件的共享和保護 5.提供方便的接口 三.網絡安裝linux操作系統的方法和步驟 1.擬機中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 并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中建立一個ftp服務,通過服務器中的iso文件安裝linux操作系統。 2.訪問ftp站點,將linux安裝鏡像拷入ftp文件目錄中。 3.一個虛擬機,選擇安裝linux系統,在dvd中導入安裝引導文件(iso文件),并對虛擬機進行相關配置。 4.虛擬機,在啟動命令中輸入linux askmethod,進入linux安裝的引導畫面。 5.安裝介質時,在實驗中選擇ftp安裝方式。 6.鏈接ftp服務器后,進入正式安裝步驟,選擇相應的選項直至安裝完成。 四.中斷是指計算機在執行期間,系統內部或外部設備發生了某一急需處理的事件,使得CPU暫時停止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序而轉去執行相應的事件處理程序待處理完畢后又返回原來被中斷處,繼續執行被中斷的過程。(1)保存現場(2)轉中斷處理程序進行中斷處理(3)中斷返回 五.引入設備獨立性,可使應用程序獨立于具體的物理設備,顯著改善資源的利用率及可適應性;還可以使用戶獨立于設備的類型。 實現獨立性:在應用程序中應使用邏輯設備名稱來請求使用某類設備。當應用程序用邏輯設備名請求分配I/O 設備時,系統必須為它分配相應的物理設備,并在邏輯設備表LUT中建立一個表目。 六.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中,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時,假如一個作業的頁面走向為4、3、 2、1、4、3、5、4、3、2、1、5,當分配給該作業的物理塊數M分別為3和4時,試計算在訪問過程中所發生的缺頁次數和缺頁率,并比較所得結果。 答: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M=3 M=4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操作系統考試復習資料--完整版 M=3時,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的缺頁次數為9次,缺頁率為75%; M=4時,采用FIFO頁面置換算法的缺頁次數為10次,缺頁率為83%。 由此可見,增加分配給作業的內存塊數,反而增加了缺頁次數,提高了缺頁率,導致系統頁面替換非常頻繁,大部分機器時間都用在來回進行調整調度上,只有一小部分時間用于進程的實際運算,這種現象被稱為是抖動現象。 七. 在頁式存儲管理的系統中,作業J的邏輯地址空間為4頁(每頁2048B),且已知該作 要求畫出地址變換圖,求出邏輯地址4865所對應的物理地址。 解:由題意可知,頁大小為2048 字節,則邏輯地址4865頁號及頁內位移為: 頁號P為:4685/2048=2 頁內位移W為:4685-2048*2=769 其地址變換過程如圖
標簽: 操作系統
上傳時間: 2015-11-30
上傳用戶:wanglin_81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一類借鑒生物界的進化規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遺傳機制)演化而來的隨機化搜索方法。它是由美國的J.Holland教授1975年首先提出,其主要特點是直接對結構對象進行操作,不存在求導和函數連續性的限定;具有內在的隱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尋優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尋優方法,能自動獲取和指導優化的搜索空間,自適應地調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確定的規則。遺傳算法的這些性質,已被人們廣泛地應用于組合優化、機器學習、信號處理、自適應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領域。它是現代有關智能計算中的關鍵技術。
標簽: 算法
上傳時間: 2016-05-09
上傳用戶:2017我們結婚吧
三角算子系統的輸出反饋基觸發滑動反控制.多狀態估計
標簽: 控制
上傳時間: 2019-07-24
上傳用戶:sjjy0220
CD40系列CD45系列集成芯片DATASHEET數據手冊170個芯片技術手冊資料合集:4000 CMOS 3輸入雙或非門1反相器.pdf4001 CMOS 四2輸入或非門.pdf4002 CMOS 雙4輸入或非門.pdf4006 CMOS 18級靜態移位寄存器.pdf4007 CMOS 雙互補對加反相器.pdf4008 CMOS 4位二進制并行進位全加器.pdf4009 CMOS 六緩沖器-轉換器(反相).pdf4010 CMOS 六緩沖器-轉換器(同相).pdf40100 CMOS 32位雙向靜態移位寄存器.pdf40101 CMOS 9位奇偶發生器-校驗器.pdf40102 CMOS 8位BCD可預置同步減法計數器.pdf40103 CMOS 8位二進制可預置同步減法計數器.pdf40104 CMOS 4位三態輸出雙向通用移位寄存器.pdf40105 CMOS 先進先出寄存器.pdf40106 CMOS 六施密特觸發器.pdf40107 CMOS 2輸入雙與非緩沖-驅動器.pdf40108 CMOS 4×4多端寄存.pdf40109 CMOS 四三態輸出低到高電平移位器.pdf4011 CMOS 四2輸入與非門.pdf40110 CMOS 十進制加減計數-譯碼-鎖存-驅動.pdf40117 CMOS 10線—4線BCD優先編碼器.pdf4012 CMOS 雙4輸入與非門.pdf4013 CMOS 帶置位-復位的雙D觸發器.pdf4014 CMOS 8級同步并入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pdf40147 CMOS 10線—4線BCD優先編碼器.pdf4015 CMOS 雙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pdf4016 CMOS 四雙向開關.pdf40160 CMOS 非同步復位可預置BCD計數器.pdf40161 CMOS 非同步復位可預置二進制計數器.pdf40162 CMOS 同步復位可預置BCD計數器.pdf40163 CMOS 同步復位可預置二進制計數器.pdf4017 CMOS 十進制計數器-分頻器.pdf40174 CMOS 六D觸發器.pdf40175 CMOS 四D觸發器.pdf4018 CMOS 可預置 1分N 計數器.pdf40181 CMOS 4位算術邏輯單元.pdf40182 CMOS 超前進位發生器.pdf4019 CMOS 四與或選譯門.pdf40192 CMOS 可預制四位BCD計數器.pdf40193 CMOS 可預制四位二進制計數器.pdf40194 CMOS 4位雙向并行存取通用移位寄存器.pdf4020 CMOS 14級二進制串行計數-分頻器.pdf40208 CMOS 4×4多端寄存器.pdf4021 CMOS 異步8位并入同步串入-串出寄存器.pdf4022 CMOS 八進制計數器-分頻器.pdf4023 CMOS 三3輸入與非門.pdf4024 CMOS 7級二進制計數器.pdf4025 CMOS 三3輸入或非門.pdf40257 CMOS 四2線-1線數據選擇器-多路傳輸.pdf4026 CMOS 7段顯示十進制計數-分頻器.pdf4027 CMOS 帶置位復位雙J-K主從觸發器.pdf4028 CMOS BCD- 十進制譯碼器.pdf4029 CMOS 可預制加-減(十-二進制)計數器.pdf4030 CMOS 四異或門.pdf4031 CMOS 64級靜態移位寄存器.pdf4032 CMOS 3位正邏輯串行加法器.pdf4033 CMOS 十進制計數器-消隱7段顯示.pdf4034 CMOS 8位雙向并、串入-并出寄存器.pdf4035 CMOS 4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pdf4038 CMOS 3位串行負邏輯加法器.pdf4040 CMOS 12級二進制計數-分頻器.pdf4041 CMOS 四原碼-補碼緩沖器.pdf4042 CMOS 四時鐘控制 D 鎖存器.pdf4043 CMOS 四三態或非 R-S 鎖存器.pdf4044 CMOS 四三態與非 R-S 鎖存器.pdf4045 CMOS 21位計數器.pdf4046 CMOS PLL 鎖相環電路.pdf4047 CMOS 單穩態、無穩態多諧振蕩器.pdf4048 CMOS 8輸入端多功能可擴展三態門.pdf4049 CMOS 六反相緩沖器-轉換器.pdf4050 CMOS 六同相緩沖器-轉換器.pdf4051 CMOS 8選1雙向模擬開關.pdf4051,2,3.pdf4052 CMOS 雙4選1雙向模擬開關.pdf4053 CMOS 三2選1雙向模擬開關.pdf4054 C
上傳時間: 2021-11-09
上傳用戶:kent
IDAQ-8098 控溫模塊是專為精確控溫應用而設計的,采用多 CPU 方案實現采集和 PID 控制分開工 作,采用 Modbus 通信協議,通過 RS-485 通信接口下載控溫參數,并實時監測被控溫區實時溫度、控溫 狀態和數字量輸入輸出狀態,還可以控制控溫的啟停等功能。啟動控溫后,模塊能夠按照設定的控溫參數 自動工作,無須其他設備干預,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控制系統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 性。IDAQ-8098 控溫模塊完全實現系統的溫度采集和控制,有效減少了技術部門在該功能上的開發和調試 時間,使產品能夠快速占領市場。 ◆ 多 CPU 工作方式,采集熱電偶信號和 PID 控制完全分開協同式工作 ◆ 控溫方式:增量 PID 加模糊控制,自適應 PID 控制(保存自適應的最佳參數供下次使用) ◆ 8 個控溫通道各自獨立 PID 控制,對應于 8 個通道的熱電偶輸入 ◆ PID 采樣周期可達 500ms ◆ 控溫精度最高能達到±0.5℃ ◆ 五種脈寬輸出指示五種控溫狀態(不控溫、加熱、恒溫、預警和報警) ◆ 可通過 RS-485 串口遠程監視工作狀態 ◆ 可和 PLC 掛接通訊,組合成最完美最經濟最可靠的 IO 控制和被控溫區溫度控制系統◆ 有效分辨率:16 位 ◆ 通道:8 路差分 ◆ 輸入類型:輸入類型:熱電偶,PT100,0~20mA,0-10V,-20-+20mV,-78-+78mV,-312-+312mV,0-5000mV ◆ 熱電偶類型與溫度范圍: J -200 ~ 1200℃ K -200 ~ 1370℃ T -200 ~ 400℃ E -200 ~ 1000℃ R -50 ~ 1760℃ S -50 ~ 1760℃ B 0 ~ 1820℃ PT100 溫度范圍:-200 ~ 660℃ ◆ 隔離電壓:3000Vdc ◆ 故障與過壓保護:最大承受電壓±35V ◆ 采樣速率:20 采樣點/ 秒(總共) ◆ 輸入阻抗:20M ◆ 精度:±0.1%( 電壓輸入) ◆ 零漂移:±3uV/℃
標簽: PID溫控模塊
上傳時間: 2021-12-09
上傳用戶:
宏晶 STC15F2K60S2開發板配套軟件源碼 基礎例程30例/**********************基于STC15F2K60S2系列單片機C語言編程實現使用如下頭文件,不用另外再包含"REG51.H"#include <STC15F2K60S2.h>***********************/#include "STC15F2K60S2.H"//#include "REG51.H" //sfr P4 = 0xC0;#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引腳別名定義***********************/sbit SEL=P4^3; // LED和數碼管選擇引腳 高:LED有效 低:數碼管有效 // SEL連接的單片機引腳必須為帶有上拉電阻的引腳 或將其直接連接VCC#define data P2 // 數據輸入定義 /**********************函數名稱:Delay_1ms功能描述:延時入口參數:unsigned int t 表示要延時t個1ms 出口參數:無備注:通過參數t,控制延時的時間長短***********************/void Delay_1ms(uint t){ uchar j; for(;t>0;t--) for(j=110;j>0;j--) ;}/**********************函數名稱:Led_test功能描述:對8個二極管進行測試,依次輪流點亮8個二極管入口參數:無出口參數:無備注: ***********************/void Led_test(){ uchar G_value=0x01; // 給變量賦初值 SEL=1; //高電平LED有效 while(1) { data=G_value; Delay_1ms(10000); G_value=G_value<<1; if(G_value==0x00) { data=G_value; Delay_1ms(10000); G_value=0x01; } }}/***********************主函數************************/void main(){ ///////////////////////////////////////////////// //注意: STC15W4K32S4系列的芯片,上電后所有與PWM相關的IO口均為 // 高阻態,需將這些口設置為準雙向口或強推挽模式方可正常使用 //相關IO: P0.6/P0.7/P1.6/P1.7/P2.1/P2.2 // P2.3/P2.7/P3.7/P4.2/P4.4/P4.5 ///////////////////////////////////////////////// P4M1=0x00; P4M0=0x00; P2M0=0xff; P2M1=0x00; //將P2設為推挽 Led_test(); }
標簽: STC15F2K60S2
上傳時間: 2022-05-03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