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yuanyuan123
安森美半導體公司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內置E2PROM的復位監控器件,該類器件不但可以滿足用戶對數據存儲器和復位監控器的需求,而且該類芯片采用硬件數據保護設計,解決了長期困擾串行E2PROM的有關數據出錯的問題。加之該類產品體積小、性價比高的優點,深受廣大工程師的歡迎。下文將介紹安森美半導體生產的內置E2PROM的復位監控器的基本功能和電路設計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lty6899826
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用電急劇增加,在諸如電信、銀行、醫院、化工、消防、交通、商場、高層建筑等重要場所不允許停電,若因停電可能會帶來重大經菥損失的場合應采用兩路電源(常用電源、備用電源)供電當一路電源出現異常時,由自動轉換開關電器(ATSE)自動轉換到另一路電源,確保負載用電的可靠性、安全性。國外,在20世紀8O年代末、90年代初,ATSE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法國溯高美公司生產的SIRC/)VER系列自動轉換開關,新加坡IK公司生產的I.KNB—ATS,LKB—ATS,I.KF—ATS系列等產品,并制訂了相應的IE(260947—6一l《低壓開關和控制設備:第6部分自動轉換開關電器》標準,近年來國內一些廠家也相繼推出AESE產品.并在很多重要用電場合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負責起草,部分生產廠參與,并征求廣大用戶意見,等同采用IEC609476—6—1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國家標準GB14048、×一××××,也已制訂并報批,為規范國內ATSE產品的標準,提高產品質量有了可靠依據。
上傳時間: 2013-12-22
上傳用戶:caozhizhi
鋰電池充電控制器MAX1811的引腳參數及電路 MAX1811是美信公司生產的USB接口單節鋰電池充電控制器,它可以直接由USB端口供電,或由其他外部電源供電,電源電壓可達+6.5V。 1 特性 MAX1811無須微處理器控制,最大充電電壓可由引腳設置為4.1 V或4.2 V,最大誤差為0.5%。 MAX1811對電池充電電流可通過邏輯控制電路置為100mA或500mA,符合USB的電流標準。MAX1811工作于線性模式,無須外部電感,內置的MOSFET功率開關有效節省了線路板尺寸。 當采用U部端口電源給電池充電時,對于低功率USB端口,應將MAX1811芯片的SETI端電位拉低,其充電電流設定為100mA,對于高功率的USB端口,應將MAX1811芯片的SETI引腳接高電平,此時充電電流設定為500mA;將5ETV端接高電平或接低電平,鋰電池的充電電壓分別被設置為4.2 V或4.1 V。MAX1811的CHG端允許芯片在充電期間點亮LED。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完瑪才讓
安美森半導體是專注于開發可解決重大電源挑戰的產品、提供高性能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長期致于PC、數字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市場領域的產品開發和應用,在產品技術方面,一貫以節能降耗、提高電源效率為發展方向,在幫助降低產品功耗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上傳時間: 2013-10-17
上傳用戶:woshinimiaoye
摘要:分析了M68HCII單片機和FX系列PLC串行通信接口的工作特性,介紹了FX系列PLC的通信協議及其與單片機通訊的設計方法,該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實際工程項目中,實際應用表明該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美鍵詞:可編程序控制器;單片機;通信協議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ztj182002
教學內容本課程以MCS-51系列單片機為基本內容,介紹8051的內核結構、工作原理、面向用戶的特性、指令系統、程序設計以及常用的外圍芯片;敘述單片機存儲系統設計、輸入/輸出接口設計、A/D、D/A轉換技術和中斷系統的設計和應用;討論用戶系統軟、硬件的設計方法,介紹MCS-51系列單片機中獨具特色的新型兼容機以及新增特性,并適時介紹單片機的發展趨勢。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Yue Zhong
當前,USB接口技術的應用已十分成熟和普遍,尤其是已FLASH作為存儲介質的U盤更是帶動了一個IT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整個IT經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U盤能脫身而出,獨秀一枝,主要歸功于其把握了好的行業方向:USB接口技術高速、穩定、即插即用,注定了是未來接口技術的主流;FLASH存儲媒體穩定、可靠是新一代移動數據存儲的首選。但美中缺憾的是現在的U盤都只能在PC上使用,許多其它需要直接進行數據存儲和交換的地方卻不能直接使用U盤。如數據采集和工控行業中諸多設備都還是利用軟磁盤,以太網等方式。軟盤穩定性差,容量小,以太網成本太高,移動性不好。所以要在工控和嵌入式行業中實現對U盤的讀寫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前景的事情。本開發板就是在傳統的單片機單片機實現了對U盤的讀寫。本開發板的核心技術是USBHOST的實現,包括USB批量傳輸、海量存儲、文件系統等協議內容較多,協議復雜,開發難度比較高。開發板的對象主要是面對二次開發和USB初步學習的朋友,提供所有硬件,源代碼,開發文檔和調試軟件。使大家最快掌握這一核心技術,進入USB技術的天堂。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jx_wwq
安森美半導體擁有跨越全球的物流網絡和強大的電源半導體系列器件,是電源、計算機、消費產品、便攜/無線、汽車和工業等市場應用的工程師、采購人員、分銷商、及電子代工制造商之首選電源方案供應商。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xuanjie
微型機算計發展概述人類從原始社會學會使用工具以來到現代社會經歷了三次大的產業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是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代表的。人類已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現代時期。其中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發展之快,是任何其他技術都無法相提并論的自從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到現在已50多年的歷史。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代:第一代:電子管電路計算機,電子管數:18800個;繼電器數量:5000個;耗電量:150KW;重量:30t;占地面積:150平方米;運算速度:5000次加法運算/s。第二代:晶體管電路計算機(60年代初)第三代: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四代:大規模(LSI)和超大規模(VSLI)集成電路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基本情況: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千億次到幾萬億次;從數值計算和數據處理到目前進行知識處理的人工智能階段;計算機不僅可以處理文字、字符、圖形圖象信息,而且可以處理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計算機正朝著智能化和多媒體化方向發展。微型計算機的定義:以微處理器為核心,再配上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電路、系統總線及其它支持邏輯電路組成的計算機稱微型計算機。在1971年美國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塊微處理器芯片4004以來,差不多每隔2~3年就推出一代新的微處理器產品;如今已推出了第五代微處理器。因為微處理器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微型計算機的性能,所以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是以微處理器的發展而更新換代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的發展:1.第一代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1971~1973年)——4位CPU和低檔8位處理器,典型的產品有:Intel 4004、改進型的4040,是4位處理器,以它為核心構成的微機是MCS-4。Intel 8008是8位通用微處理器,以它為核心所構的微機是MCS-8。參數:芯片采用PMOS工藝;集成度為2000管/片;時鐘頻率1MHz;平均指令執行時間為20μs。2.第二代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1973~1978年)——成熟的8位CPU,典型的產品有:Intel 8080(1973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6800 (1974年由美國Motorola推出。Z-80 (1975年由Zilog公司推出。Intel 8085 (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是Intel 8080的改進型。MOS 6502,由MOS公司推出,它是IBM PC機問世之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微型計算機Apple2(蘋果機)的CPU。第二代微處理器的參數:芯片工藝采用NMOS工藝,集成度達到5000~9000管/片;時鐘頻率2~4MHz;平均指令執行時間為1~2μs;具有多種尋址方式,指令系統完善,基本指令100多條。特點:具有中斷、DMA等控制功能;也考慮了兼容性、接口標準化和通用性、配套的外圍電路功能和種類齊全。在軟件方面:主要是匯編,還有一些簡單的高級語言和操作系統。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蔣清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