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處理器及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第一代微處理器是以Intel公司1971年推出的4004,4040為代表的四位微處理機。 第二代微處理機(1973年~1977年),典型代表有:Intel 公司的8080、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以及Zlog公司的Z80。 第三代微處理機 第三代微機是以16位機為代表,基本上是在第二代微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中Intel公司的8088。8086是在8085的基礎發展起來的;M68000是Motorola公司在M6800 的基礎發展起來的; 第四代微處理機 以Intel公司1984年10月推出的80386CPU和1989年4月推出的80486CPU為代表, 第五代微處理機的發展更加迅猛,1993年3月被命名為PENTIUM的微處理機面世,98年PENTIUM 2又被推向市場。 INTEL CPU 發展歷史Intel第一塊CPU 4004,4位主理器,主頻108kHz,運算速度0.06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每秒百萬條指令),集成晶體管2,300個,10微米制造工藝,最大尋址內存640 bytes,生產曰期1971年11月. 8085,8位主理器,主頻5M,運算速度0.37MIPs,集成晶體管6,500個,3微米制造工藝,最大尋址內存64KB,生產曰期1976年 8086,16位主理器,主頻4.77/8/10MHZ,運算速度0.75MIPs,集成晶體管29,000個,3微米制造工藝,最大尋址內存1MB,生產曰期1978年6月. 80486DX,DX2,DX4,32位主理器,主頻25/33/50/66/75/100MHZ,總線頻率33/50/66MHZ,運算速度20~60MIPs,集成晶體管1.2M個,1微米制造工藝,168針PGA,最大尋址內存4GB,緩存8/16/32/64KB,生產曰期1989年4月 Celeron一代, 主頻266/300MHZ(266/300MHz w/o L2 cache, Covington芯心 (Klamath based),300A/333/366/400/433/466/500/533MHz w/128kB L2 cache, Mendocino核心 (Deschutes-based), 總線頻率66MHz,0.25微米制造工藝,生產曰期1998年4月) Pentium 4 (478針),至今分為三種核心:Willamette核心(主頻1.5G起,FSB400MHZ,0.18微米制造工藝),Northwood核心(主頻1.6G~3.0G,FSB533MHZ,0.13微米制造工藝, 二級緩存512K),Prescott核心(主頻2.8G起,FSB800MHZ,0.09微米制造工藝,1M二級緩存,13條全新指令集SSE3),生產曰期2001年7月. 更大的緩存、更高的頻率、 超級流水線、分支預測、亂序執行超線程技術 微型計算機組成結構單片機簡介單片機即單片機微型計算機,是將計算機主機(CPU、 內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塊硅片上的微型機。 三、計算機編程語言的發展概況 機器語言 機器語言就是0,1碼語言,是計算機唯一能理解并直接執行的語言。匯編語言 用一些助記符號代替用0,1碼描述的某種機器的指令系統,匯編語言就是在此基礎上完善起來的。高級語言 BASIC,PASCAL,C語言等等。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稱源程序,它們必須通過編譯或解釋,連接等步驟才能被計算機處理。 面向對象語言 C++,Java等編程語言是面向對象的語言。 1.3 微型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及運算基礎(一) 十進制ND有十個數碼:0~9,逢十進一。 例 1234.5=1×103 +2×102 +3×101 +4×100 +5×10-1加權展開式以10稱為基數,各位系數為0~9,10i為權。 一般表達式:ND= dn-1×10n-1+dn-2×10n-2 +…+d0×100 +d-1×10-1+… (二) 二進制NB兩個數碼:0、1, 逢二進一。 例 1101.101=1×23+1×22+0×21+1×20+1×2-1+1×2-3 加權展開式以2為基數,各位系數為0、1, 2i為權。 一般表達式: NB = bn-1×2n-1 + bn-2×2n-2 +…+b0×20 +b-1×2-1+… (三)十六進制NH十六個數碼0~9、A~F,逢十六進一。 例:DFC.8=13×162 +15×161 +12×160 +8×16-1 展開式以十六為基數,各位系數為0~9,A~F,16i為權。 一般表達式: NH= hn-1×16n-1+ hn-2×16n-2+…+ h0×160+ h-1×16-1+… 二、不同進位計數制之間的轉換 (二)二進制與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24=16 ,四位二進制數對應一位十六進制數。舉例:(三)十進制數轉換成二、十六進制數整數、小數分別轉換 1.整數轉換法“除基取余”:十進制整數不斷除以轉換進制基數,直至商為0。每除一次取一個余數,從低位排向高位。舉例: 2. 小數轉換法“乘基取整”:用轉換進制的基數乘以小數部分,直至小數為0或達到轉換精度要求的位數。每乘一次取一次整數,從最高位排到最低位。舉例: 三、帶符號數的表示方法 機器數:機器中數的表示形式。真值: 機器數所代表的實際數值。舉例:一個8位機器數與它的真值對應關系如下: 真值: X1=+84=+1010100B X2=-84= -1010100B 機器數:[X1]機= 01010100 [X2]機= 11010100(二)原碼、反碼、補碼最高位為符號位,0表示 “+”,1表示“-”。 數值位與真值數值位相同。 例 8位原碼機器數: 真值: x1 = +1010100B x2 =- 1010100B 機器數: [x1]原 = 01010100 [x2]原 = 11010100原碼表示簡單直觀,但0的表示不唯一,加減運算復雜。 正數的反碼與原碼表示相同。 負數反碼符號位為 1,數值位為原碼數值各位取反。 例 8位反碼機器數: x= +4: [x]原= 00000100 [x]反= 00000100 x= -4: [x]原= 10000100 [x]反= 111110113、補碼(Two’s Complement)正數的補碼表示與原碼相同。 負數補碼等于2n-abs(x)8位機器數表示的真值四、 二進制編碼例:求十進制數876的BCD碼 876= 1000 0111 0110 BCD 876= 36CH = 1101101100B 2、字符編碼 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ASCII碼,用于計算 機與計算機、計算機與外設之間傳遞信息。 3、漢字編碼 “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GB2312-80標準),簡稱國標碼。 用兩個七位二進制數編碼表示一個漢字 例如“巧”字的代碼是39H、41H漢字內碼例如“巧”字的代碼是0B9H、0C1H1·4 運算基礎 一、二進制數的運算加法規則:“逢2進1” 減法規則:“借1當2” 乘法規則:“逢0出0,全1出1”二、二—十進制數的加、減運算 BCD數的運算規則 循十進制數的運算規則“逢10進1”。但計算機在進行這種運算時會出現潛在的錯誤。為了解決BCD數的運算問題,采取調整運算結果的措施:即“加六修正”和“減六修正”例:10001000(BCD)+01101001(BCD) =000101010111(BCD) 1 0 0 0 1 0 0 0 + 0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 0 1 1 0 0 1 1 0 ……調整 1 0 1 0 1 0 1 1 1 進位 例: 10001000(BCD)- 01101001(BCD)= 00011001(BCD) 1 0 0 0 1 0 0 0 - 0 1 1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1 - 0 1 1 0 ……調整 0 0 0 1 1 0 0 1 三、 帶符號二進制數的運算 1.5 幾個重要的數字邏輯電路編碼器譯碼器計數器微機自動工作的條件程序指令順序存放自動跟蹤指令執行1.6 微機基本結構微機結構各部分組成連接方式1、以CPU為中心的雙總線結構;2、以內存為中心的雙總線結構;3、單總線結構CPU結構管腳特點 1、多功能;2、分時復用內部結構 1、控制; 2、運算; 3、寄存器; 4、地址程序計數器堆棧定義 1、定義;2、管理;3、堆棧形式
上傳時間: 2013-10-17
上傳用戶:erkuizhang
1 序言1.1 版本1.0-19921992 I2C 總線規范的這個版本有以下的修正• 刪除了用軟件編程從機地址的內容因為實現這個功能相當復雜而且不被使用• 刪除了低速模式實際上這個模式是整個I2C 總線規范的子集不需要明確地詳細說明• 增加了快速模式它將位速率增加4 倍到達400kbit/s 快速模式器件都向下兼容即它們可以在0~100kbit/s 的I2C 總線系統中使用• 增加了10 位尋址允許1024 個額外的從機地址• 快速模式器件的斜率控制和輸入濾波改善了EMC 性能注意100kbit/s 的I2C 總線系統或100kbit/s 器件都沒有改變1.2 版本2.0-1998I2C 總線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標準在超過100 種不同的IC 上實現而且得到超過50 家公司的許可但是現在的很多應用要求總線速度更高電源電壓更低這個更新版的I2C 總線規范滿足這些要求而且有以下的修正• 增加了高速模式Hs 模式它將位速率增加到3.4Mbit/s Hs 模式的器件可以和I2C 總線系統中快速和標準模式器件混合使用位速率從0~3.4Mbit/s• 電源電壓是2V 或更低的器件的低輸出電平和滯后被調整到符合噪聲容限的要求而且保持和電源電壓更高的器件兼容• 快速模式輸出級的0.6V 6mA 要求被刪除• 新器件的固定輸入電平被總線電壓相關的電平代替• 增加了雙向電平轉換器的應用信息
上傳時間: 2014-12-28
上傳用戶:hakim
C8051F040/1/2/3/4/5/6/7混合信號ISP FLASH 微控制器數 據 手 冊 C8051F04x 系列器件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號片上系統型MCU,具有64 個數字I/O 引腳(C8051F040/2/4/6)或32 個數字I/O 引腳(C8051F041/3/5/7),片內集成了一個CAN2.0B 控制器。下面列出了一些主要特性;有關某一產品的具體特性參見表1.1。 高速、流水線結構的8051 兼容的CIP-51 內核(可達25MIPS) 控制器局域網(CAN2.0B)控制器,具有32 個消息對象,每個消息對象有其自己的標識 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統調試接口(片內) 真正12 位(C8051F040/1)或10 位(C8051F042/3/4/5/6/7)、100 ksps 的ADC,帶PGA 和8 通道模擬多路開關 允許高電壓差分放大器輸入到12/10 位ADC(60V 峰-峰值),增益可編程 真正8 位500 ksps 的ADC,帶PGA 和8 通道模擬多路開關(C8051F040/1/2/3) 兩個12 位DAC,具有可編程數據更新方式(C8051F040/1/2/3) 64KB(C8051F040/1/2/3/4/5)或32KB(C8051F046/7)可在系統編程的FLASH 存儲器 4352(4K+256)字節的片內RAM 可尋址64KB 地址空間的外部數據存儲器接口 硬件實現的SPI、SMBus/ I2C 和兩個UART 串行接口 5 個通用的16 位定時器 具有6 個捕捉/比較模塊的可編程計數器/定時器陣列 片內看門狗定時器、VDD 監視器和溫度傳感器具有片內VDD 監視器、看門狗定時器和時鐘振蕩器的C8051F04x 系列器件是真正能獨立工作的片上系統。所有模擬和數字外設均可由用戶固件使能/禁止和配置。FLASH 存儲器還具有在系統重新編程能力,可用于非易失性數據存儲,并允許現場更新8051 固件。片內JTAG 調試電路允許使用安裝在最終應用系統上的產品MCU 進行非侵入式(不占用片內資源)、全速、在系統調試。該調試系統支持觀察和修改存儲器和寄存器,支持斷點、觀察點、單步及運行和停機命令。在使用JTAG 調試時,所有的模擬和數字外設都可全功能運行。每個MCU 都可在工業溫度范圍(-45℃到+85℃)工作,工作電壓為2.7 ~ 3.6V。端口I/O、/RST和JTAG 引腳都容許5V 的輸入信號電壓。C8051F040/2/4/6 為100 腳TQFP 封裝(見圖1.1 和圖1.3的框圖)。C8051F041/3/5/7 為64 腳TQFP 封裝(見圖1.2 和圖1.4 的框圖)。
上傳時間: 2013-10-24
上傳用戶:hwl453472107
第1章 單片機系統概述1.1 AVR系列單片機的特點1.2 AT90系列單片機簡介第2章 AT90LS8535單片機的基礎知識2.1 AT90LS8535單片機的總體結構2.1.1 AT90LS8535單片機的中央處理器2.1.2 AT90LS8535單片機的存儲器組織2.1.3 AT90LS8535單片機的I/O接口2.1.4 AT90LS8535單片機的內部資源2.1.5 AT90LS8535單片機的時鐘電路2.1.6 AT90LS8535單片機的系統復位2.1.7 AT90LS8535單片機的節電方式2.1.8 AT90LS8535單片機的芯片引腳2.2 AT90LS8535單片機的指令系統2.2.1 匯編指令格式2.2.2 尋址方式2.2.3 偽指令2.2.4 指令類型及數據操作方式2.3 應用程序設計2.3.1 程序設計方法2.3.2 應用程序舉例第3章 AT90LS8535單片機的C編程3.1 支持高級語言編程的AVR系列單片機3.2 AVR的C編譯器3.3 ICC AVR介紹3.3.1 安裝ICC AVR3.3.2 設置ICC AVR3.4 用ICC AVR編寫應用程序3.5 下載程序文件第4章 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4.1 ICC AVR支持的數據類型4.2 常量與變量4.2.1 常量4.2.2 變量4.3 AT90LS8535的存儲空間4.4 算術和賦值運算4.4.1 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4.4.2 賦值運算符和賦值表達式4.5 邏輯運算4.6 關系運算4.7 位操作4.7.1 位邏輯運算4.7.2 移位運算4.8 逗號運算第5章 控制流5.1 C語言的結構化程序設計5.1.1 順序結構5.1.2 選擇結構5.1.3 循環結構5.2 選擇語句5.2.1 if語句5.2.2 switch分支5.2.3 選擇語句的嵌套5.3 循環語句5.3.1 while語句5.3.2 do…while語句5.3.3 for語句5.3.4 循環語句嵌套5.3.5 break語句和continue語句第6章 函數6.1 函數的定義6.1.1 函數的定義的一般形式6.1.2 函數的參數6.1.3 函數的值6.2 函數的調用6.2.1 函數的一般調用6.2.2 函數的遞歸調用6.2.3 函數的嵌套使用6.3 變量的類型及其存儲方式6.3.1 局部變量6.3.2 局部變量的存儲方式6.3.3 全局變量6.3.4 全局變量的存儲方式6.4 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6.4.1 內部函數6.4.2 外部函數第7章 指針第8章 結構體和共用體第9章 AT90LS8535的內部資源第10章 AT90LS8535的人機接口編程第11章 AT90LS8535的外圍擴展第12章 AT90LS8535的通信編程第13章 系統設計中的程序處理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smthxt
存儲器技術.doc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Main Memory),又稱為內部存儲器,簡稱為內存。內存實質上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存放計算機系統執行時所需要的數據,存放各種輸入、輸出數據和中間計算結果,以及與外部存儲器交換信息時作為緩沖用。由于CPU只能直接處理內存中的數據 ,所以內存是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內存的品質直接關系到計算機系統的速度、穩定性和兼容性。 4.1 存儲器類型計算機內部存儲器有兩種類型,一種稱為只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iry),另一種稱為隨機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iry)。 4.1.1 只讀存儲器只讀存儲器ROM主要用于存放計算機固化的控制程序,如主板的BIOS程序、顯卡BIOS控制程序、硬盤控制程序等。ROM的典型特點是:一旦將數據寫入ROM中后,即使在斷電的情況下也能夠永久的保存數據。從使用上講,一般用戶能從ROM中讀取數據,而不能改寫其中的數據。但現在為了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于軟件或硬件程序升級,普通用戶使用所謂的閃存(Flash Memiry)也可以有條件地改變ROM中的數據。有關只讀存儲器ROM的內容將在第11章中介紹,本章主要介紹隨機存儲器。4.1.2 隨機存取存儲器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的最大特點是計算機可以隨時改變RAM中的數據,并且一旦斷電,TAM中數據就會立即丟失,也就是說,RAM中的數據在斷電后是不能保留的。從用于制造隨機存取存儲器的材料上看,RAM又可分為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Static RAM)和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Dymamic RAM)兩種。1. 動態隨機存儲器在DRAM中數據是以電荷的形式存儲在電容上的,充電后電容上的電壓被認為是邏輯上的“1”,而放電后的電容上的電壓被認為是邏輯上的“0”認。為了減少存儲器的引腳數,就反存儲器芯片的每個基本單元按行、列矩陣形式連接起來,使每個存儲單元位于行、列的交叉點。這樣每個存儲單元的地址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可以用位數較少的行地址和列地址兩個部分表示,在對每個單元進行讀寫操作時,就可以采用分行、列尋址方式寫入或讀出相應的數據,如圖4-1所示。 由于電容充電后,電容會緩慢放電,電容 上的電荷會逐漸
標簽: 存儲器
上傳時間: 2014-01-10
上傳用戶:18752787361
TMS320LF240x DSP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nanshan
本系統融合了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3G通信技術,針對目前城市建筑照明管理方式單一、非智能化、布線復雜及維護困難的現狀,提出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建筑照明智能無線控制方案。方案按照分層軟硬件設計思想,采用終端層、電控柜主節點層和服務器層的三層結構進行設計,將ZigBee技術、2.5G/3G通信技術與Internet Web技術可靠的融合到整個系統開發過程。系統在有效網絡編址基礎上,提供1/2、1/3等控制模式和按地球經緯度控制模式,實現了節能。
上傳時間: 2014-12-28
上傳用戶:xy@1314
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能量有限,且在進行信息傳輸時存在數據沖突、傳輸延時等問題,提出并設計了基于最大生存周期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融合算法。該算法將整個網絡中的節點分成多個簇,并根據節點的傳輸范圍,將每個簇中的節點均勻分布,每個節點根據自己的本地信息和剩余能量選擇通信方式向簇頭節點傳輸數據,從而形成傳輸數據的最短路徑;并根據集中式TDMA(時分多址)調度模型,運用基于微粒群的Pareto優化方法,使得網絡在完成規定的信息傳輸時每個節點耗費的平均時隙和平均能耗最優。仿真結果表明,上述算法不但可以最大化網絡的生存時間,還可以有效的降低數據融合時間,減少網絡延時。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看到了沒有
學完本課程后,您應該能: 了解TD-SCDMA系統的發展和演進 闡明TD-SCDMA的雙工技術及多址技術特點 描述TD-SCDMA采用的語音編碼和信道編碼 理解擴頻碼和擾碼在TD-SCDMA系統中的用途 知道TD-SCDMA采用的調制方式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花開無音
《物聯網核心技術:從入門到精通》是小編查閱各方面資料后加以梳理后整理出來的電子書。本電子書是關于物聯網核心技術的介紹,主要論述了物聯網概述、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最新動態、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物聯網前景及其挑戰以及物聯網相關技術資料下載等內容。本電子書的內容由淺入深、充實豐富,希望各位工程師/電子發燒友們通過對本電子書的學習,能真正的做到從入門到精通的境界。 目 錄 1 引言 2 物聯網概述 3 物聯網的發展 3.1新漢著力ARM SOC解決方案開發,迎接物聯網時代到來 3.2中國政府全力支持物聯網的發展 4 物聯網最新動態 4.1全球大學生“操練”物聯網 4.2 IPv6正式上線 或突破物聯網尋址難題 4.3三大運營商忙布局IPV6 物聯網規模將破5000億 5 物聯網技術 5.1怎樣架構物聯網云平臺 5.2 物聯網技術核心詳解:RFID 5.3 物聯網中的電子身份識別簡介 5.4 TIA標準成物聯網及M2M技術未來的基礎 6 物聯網的應用 6.1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高校資產管理系統 6.2物聯網技術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應用解析 6.3基于物聯網的廠區路燈模擬控制系統 7 物聯網前景與挑戰 7.1低端平板“血戰到底”,飛思卡爾尋覓物聯網藍海 7.2 中國移動王建宙兩會提案:加快物聯網商用進程 7.3 iPv6加速普及,物聯網商用在即 8 物聯網相關資料下載地址 8.1 物聯網入門教程_英文版 8.2物聯網智能交通擁堵判別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8.3物聯網(WSN)綜合教學_開發系統SLRF-WSN-E綜合演示說明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tom_ma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