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 C 3.0 + UCOS2 + UCGUI PC學習版本, 在csword網友的基礎上改正了一個BGI的小問題,并 加入了IDE環境:Turbo C++ 3.0 帶路徑直接解壓到到D:\根目錄就能用, 解壓后,請運行d:\myworks\tc\tc.exe 而后打開項目選擇d:\myworks\tc\bin\ucgui\ucgui.prj 而后按Ctrl+F9下運行即可。 注意運行后在WinXP全屏下會沒有響應, 建議在Vmware下或純DOS環境運行。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shanml
C#數據庫編程實例: 程序設計和運行環境是: (1) 微軟公司視窗2000 專業版 (2)C#.Net FrameWork SDK BETA 2 (3)Microsoft Access Data Component 2.6 ( MADC2.6 )
標簽: FrameWork Microsoft Access 2000
上傳時間: 2015-05-13
上傳用戶:xuan‘nian
關閉系統服務 @echo off @net share ipc$ /delete @net share admin$ /delete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 @net share e$ /delete @net share f$ /delete @net share g$ /delete pause
上傳時間: 2014-01-08
上傳用戶:xg262122
本書全面介紹了UNIX系統的程序設計界面—系統調用界面和標準C庫提供的許多函數。 本書的前15章著重于理論知識的闡述,主要內容包括UNIX文件和目錄、進程環境、進程控制、進程間通信以及各種I/O。在此基礎上,分別按章介紹了多個應用實例,包括如何創建數據庫函數庫,PostScript 打印機驅動程序,調制解調器撥號器及在偽終端上運行其他程序的程序等。 本書內容豐富權威,概念清晰精辟,一直以來被譽為UNIX編程的“圣經”,對于所有UNIX程序員—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家級人士—都是一本無價的參考書籍。
上傳時間: 2013-12-20
上傳用戶:米卡
學生信息查詢系統C語言實現 包含的功能有: 1、 系統功能選擇菜單:提供了5個功能 A、 按“班級+平均成績”顯示原始數據 B、 輸入學號,顯示學生檔案,并可選擇用順序查找或者折半查找去實現 C、 輸入不完全的學生姓名即可模糊查找學生檔案。 D、 輸入班級及課程即可統計平均分,優秀率及及格率。 2、 數據顯示函數 3、 學號查找函數 4、 模糊查找函數 5、 成績統計函數
上傳時間: 2014-08-20
上傳用戶:fanboynet
Philips ARM LPC2100 的I/O口程序,別小看這段通用接口程序,這里面包含了完整的啟動代碼,而且是匯編和C對照的,希望對硬件編程的朋友有幫助,因為當時我就位了啟動代碼學習了好一陣子,才算學會。
上傳時間: 2015-05-22
上傳用戶:libenshu01
此代碼為VC++常用數值算法這本書中附贈的光D部分的源代碼,C部分得我已經傳了
上傳時間: 2015-05-24
上傳用戶:黃華強
FCMDEMO displays a GUI window to let you try out various parameters in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or 2-D data. You can choose the data set and clustering number from the GUI buttons at right, and then click "Start" to start the fuzzy clustering process.
標簽: clustering parameters displays FCMDEMO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bjgaofei
附有本人超級詳細解釋(看不懂的面壁十天!) 一、 實際問題: 希爾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種。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它又稱“縮小增量分類法”,在時間效率上比插入、比較、冒泡等排序算法有了較大改進。能對無序序列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序。 二、數學模型: 先取一個小于n的整數d1作為第一個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記錄分成d1個組。所有距離為dl的倍數的記錄放在同一個組中。先在各組內進行直接插人排序;然后,取第二個增量d2<d1重復上述的分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l<…<d2<d1),即所有記錄放在同一組中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為止。該方法實質上是一種分組插入方法。 三、算法設計: 1、將相隔某個增量dlta[k]的元素構成一個子序列。在排序過程中,逐次減小這個增量,最后當h減到1時,進行一次插入排序,排序就完成。增量序列一般采用:dlta[k]=2t-k+1-1,其中t為排序趟數,1≤k≤t≤[log2 (n+1)],其中n為待排序序列的長度。按增量序列dlta[0..t-1]。 2、按增量dlta[k](1≤k≤t≤[log2 (n+1)])進行一趟希爾插入排序。 3、在主函數中控制程序執行流程。 4、時間復雜度:1≤k≤t≤[log2 (n+1)]時為O(n3/2)。
上傳時間: 2013-12-11
上傳用戶:天涯
一、RSA基本原理 對明文分組M和密文分組C,加密與解密過程如下: C = POW (M , e) mod n M = POW(C , d) mod n = POW(POW( M ,e), d) mod n=POW( M,e*d) 其中POW是指數函數,mod是求余數函數。 其中收發雙方均已知n,發送放已知e,只有接受方已知d,因此公鑰加密算法的公鑰為 KU={ e , n},私鑰為KR={d , n}。該算法要能用做公鑰加密,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 可以找到e ,d和n,使得對所有M<n ,POW(M ,e*d)=M mod n . 2. 對所有 M<n,計算POW (M , e)和POW(C , d)是比較容易的。 3. 由e 和n確定d是不可行的
上傳時間: 2014-08-04
上傳用戶:sevenbest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