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畢業設計,用AT89S51 控制LCD1602作為顯示. DS1302時鐘芯片顯示時間,DS18B20測量溫度,還有4X4的鍵盤驅動.實現了一個計算功能.可以用PROTUES 仿真軟件仿真,當時我還做出實物來了.
標簽: PROTUES 1602 1302 DS
上傳時間: 2013-11-29
上傳用戶:拔絲土豆
電子時鐘 電子時鐘 電子時鐘 電子時鐘
標簽: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CSUSheep
電子鐘,實現自動計時。proteus開發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ljt101007
FPGA可促進嵌入式系統設計改善即時應用性能,臺灣人寫的,關于FPGA應用的技術文章
標簽: FPGA 嵌入式 系統 性能
上傳時間: 2013-08-20
上傳用戶:liuwei6419
5分鐘學會使用CPLD,經典資料,有想學習CPLD的朋友有福了
標簽: CPLD 分
上傳時間: 2013-08-22
上傳用戶:xmsmh
半導體的產品很多,應用的場合非常廣泛,圖一是常見的幾種半導體元件外型。半導體元件一般是以接腳形式或外型來劃分類別,圖一中不同類別的英文縮寫名稱原文為 PDID:Plastic Dual Inline Package SOP:Small Outline Package SOJ:Small Outline J-Lead Package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QFP:Quad Flat Package PGA:Pin Grid Array BGA:Ball Grid Array 雖然半導體元件的外型種類很多,在電路板上常用的組裝方式有二種,一種是插入電路板的銲孔或腳座,如PDIP、PGA,另一種是貼附在電路板表面的銲墊上,如SOP、SOJ、PLCC、QFP、BGA。 從半導體元件的外觀,只看到從包覆的膠體或陶瓷中伸出的接腳,而半導體元件真正的的核心,是包覆在膠體或陶瓷內一片非常小的晶片,透過伸出的接腳與外部做資訊傳輸。圖二是一片EPROM元件,從上方的玻璃窗可看到內部的晶片,圖三是以顯微鏡將內部的晶片放大,可以看到晶片以多條銲線連接四周的接腳,這些接腳向外延伸並穿出膠體,成為晶片與外界通訊的道路。請注意圖三中有一條銲線從中斷裂,那是使用不當引發過電流而燒毀,致使晶片失去功能,這也是一般晶片遭到損毀而失效的原因之一。 圖四是常見的LED,也就是發光二極體,其內部也是一顆晶片,圖五是以顯微鏡正視LED的頂端,可從透明的膠體中隱約的看到一片方型的晶片及一條金色的銲線,若以LED二支接腳的極性來做分別,晶片是貼附在負極的腳上,經由銲線連接正極的腳。當LED通過正向電流時,晶片會發光而使LED發亮,如圖六所示。 半導體元件的製作分成兩段的製造程序,前一段是先製造元件的核心─晶片,稱為晶圓製造;後一段是將晶中片加以封裝成最後產品,稱為IC封裝製程,又可細分成晶圓切割、黏晶、銲線、封膠、印字、剪切成型等加工步驟,在本章節中將簡介這兩段的製造程序。
標簽: 封裝 IC封裝 制程
上傳時間: 2014-01-20
上傳用戶:蒼山觀海
摘要:在BEPC電子直線加速器上建立起了E1,E2,E3試驗束,其中E1初級束專門提供給強流慢正電子裝置應用,E2束是初級正/負電子束,E3為次級高能e±,π±和質子等單粒子試驗束,其動量連續可調。粒子定位誤差0.2-0.4毫米,混合負粒子計數率3-4赫茲。已成功地為BESⅢ的TOF探測器模型測試提供試驗束流。 關鍵詞:試驗束 試驗束流線 刻度 單粒子
標簽: BEPC 電子 直線加速器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windwolf2000
摘要:在研究了診斷中性束(DNB)對控制時序要求的基礎之上,針對傳統控制系統帶來的低可靠性和低集成度等不足,研制了一套DNB時序控制系統:包括主要由PC機和PIC單片機組成的硬件結構,以及在上下位機上開發的軟件程序。實驗表明該控制系統穩定可靠,為DNB裝置投入HT-7實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關鍵詞:診斷中性束;時序控制;串口通訊;PIC單片機;托卡馬克
標簽: 時序控制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18711024007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372825274
日立SH-2 CPU核的VERLOG源碼,可在ISE6上綜合,有說明文檔
標簽: VERLOG CPU SH 日立
上傳時間: 2015-03-17
上傳用戶:開懷常笑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