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關于JTAG接口的介紹。JTAG是英文“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詞頭字母的簡寫,該組織成立于1985 年,是由幾家主要的電子制造商發起制訂的PCB 和IC 測試標準。JTAG 建議于1990 年被IEEE 批準為IEEE1149.1-1990 測試訪問端口和邊界掃描結構標準。該標準規定了進行邊界掃描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自從1990 年批準后,IEEE 分別于1993 年和1995 年對該標準作了補充,形成了現在使用的IEEE1149.1a-1993 和IEEE1149.1b-1994。JTAG 主要應用于:電路的邊界掃描測試和可編程芯片的在系統編程。
上傳時間: 2015-05-11
上傳用戶:啦啦啦bbb
第一節、samba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用? Samba(SMB是其縮寫) 是一個網絡服務器,它是Linux作為本地服務器最重要的一個服務,用于Linux和Windows共享文件之用;Samba可以用于Windows和 Linux之間的共享文件,也一樣用于Linux和Linux之間的共享文件;不過對于Linux和Linux之間共享文件有更好的網絡文件系統 NFS,NFS也是需要架設服務器的; 2、安裝及服務操作命令 安裝samba程序非常簡單,使用rpm -q samba查看當前系統是否已經安裝了samba軟件。 如果沒有那就進入光盤,rpm -ivh *samba*.rpm即可。 仔細說下安裝的包: samba-common-3.0.28-0.el5.8 //samba服務器和客戶端中的最基本文件 samba-3.0.28-0.el5.8 //samba服務器核心軟件包 system-config-samba-1.2.39-1.el5 //samba圖形配置界面 samba-client-3.0.28-0.el5.8 //samba客戶端軟件 啟動、暫停和停止服務: /etc/init.d/smb start /etc/init.d/smb stop /etc/init.d/smb restart 或 service smb start service smb stop service smb restart 第二節、由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說起,匿名用戶可讀可寫的實現 第一步: 更改smb.conf 我們來實現一個最簡單的功能,讓所有用戶可以讀寫一個Samba 服務器共享的一個文件夾;我們要改動一下smb.conf ;首先您要備份一下smb.conf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etc/samba [root@localhost samba]# cp smb.conf smb.conf.bak [root@localhost samba]# vi smb.conf 或geidt smb.conf & 然后我們把下面這段寫入smb.conf中: [global] workgroup = WORKGROUP netbios name = Liukai server string = Liukai's Samba Server security = share [test] path = /opt/test write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guest ok = yes 注解: [global]這段是全局配置,是必段寫的。其中有如下的幾行; workgroup 就是Windows中顯示的工作組;在這里我設置的是WORKGROUP (用大寫); netbios name 就是在Windows中顯示出來的計算機名; server string 就是Samba服務器說明,可以自己來定義;這個不是什么重要的; security 這是驗證和登錄方式,這里我們用了share ;驗證方式有好多種,這是其中一種;另外一種常用的是user的驗證方式;如果用share呢,就是不用設置用戶和密碼了; [test] 這個在Windows中顯示出來是共享的目錄; path = 可以設置要共享的目錄放在哪里; writeable 是否可寫,這里我設置為可寫; browseable 是否可以瀏覽,可以;可以瀏覽意味著,我們在工作組下能看到共享文件夾。如果您不想顯示出來,那就設置為 browseable=no,guest ok 匿名用戶以guest身份是登錄; 第二步:建立相應目錄并授權 [root@localhost ~]# mkdir -p /opt/test [root@localhost ~]# id nobody uid=99(nobody) gid=99(nobody) groups=99(nobody) [root@localhost ~]# chown -R nobody:nobody /opt/test 注釋:關于授權nobody,我們先用id命令查看了nobody用戶的信息,發現他的用戶組也是nobody,我們要以這個為準。有些系統nobody用戶組并非是nobody ; 第三步:啟動服務器 第四步:訪問Samba 服務器的共享; 1、在Linux 中您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來訪問; [root@localhost ~]# smbclient -L //liukai或 smbclient //192.168.0.94/test Password: 注:直接按回車 2、在Windows中,您可以用下面的辦法來訪問; \\liukai 或 \\192.168.0.94 3、說明:如果用了netbiosname,就可以用“\\主機名”來訪問,如果沒用netbiosname,就不能用主機名訪問。 第三節、簡單的密碼驗證服務器 修改smb.conf文件: security = user guest account = liukai encrypt passwords = yes smb passwd file = /etc/samba/smbpasswd 然后,建立一個新用戶 useradd liukai passwd liukai 成功后,cat /etc/passwd | mksmbpasswd.sh > /etc/samba/smbpasswd smbpasswd -a liukai 這就成功地添加了一個smb用戶。 重啟服務,使用這個用戶進行登錄即可。
上傳時間: 2015-05-13
上傳用戶:yangkang1192
該課件對應殷人昆編寫的數據結構(C++)第2版教材,PPT中部分內容參考了原書提供的PPT,但也有很多原創的內容,對不好理解的內容制作了動畫,(注意一定要播放幻燈片才能看到動畫效果),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上傳時間: 2015-05-20
上傳用戶:fraide
演算法評估 用空間和時間評估演算法效能 時間複雜度(Time Complexity) 空間複雜度(Space Complexity) 效能評估 效能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事前評估 效能評估(Performance Measurement):效能量測 評估時均假設處理的資料量為n到無窮大
標簽: 演算
上傳時間: 2015-06-13
上傳用戶:18007270712
元件溫度與壽命的探討,可提供設計使用 高溫度作業範圍
標簽: 元件探討
上傳時間: 2015-06-28
上傳用戶:任金霞2018
Modbus 可編程控制器之間可相互通訊,也可與不同網絡上的其他設備進行通訊,支撐網絡有 Modicon 的 Modbus 和Modbus+工業網絡。網絡信息存取可由控制器內置的端口,網絡適配器以及Modicon提供的模塊選件和網關等設備實現,對 OEM(機械設備制造商)來說, Modicon可為合作伙伴提供現有的程序,可使Modbus+網絡緊密地集成到他們的產品設計中去。
標簽: MODBUS協議中文版
上傳時間: 2015-07-05
上傳用戶:Yvonne1013
每30個乘客同乘一艘船,因為嚴重超載,加上風高浪大,危險萬分,因此船長告訴乘客,只有將全船一半乘客投入海中,其余人才能幸免于難。無奈,大家只得同意這種辦法,并議定30個人圍成一圈,由第1個人數起,依次報數,數到第9人,便把他投入大海中,然后再從他的下一個人數起,數到第9人,再將他扔到大海中,如此循環地進行,直到剩下15個乘客為止。問哪些位置是將被扔下大海的位置 輸入輸出格式: 輸入:總人數 剩余人數 間隔人數 輸出:用英文逗號分隔的從最小關鍵字輸出的余下人的關鍵字序列這里每個人一個名字為每個人的關鍵字(這里用數字1-n作為關鍵字),初始圍成圓圈的時候站的位置就是關鍵字值。
標簽: c語言實驗數據結構
上傳時間: 2016-03-18
上傳用戶:hf_fxy
放墨香商業版本, 巨陵-蠻牛掉元寶,願意打的就是高手 開放包袱商人會帶備稀而物品給各位大俠購買 本服轉身請登入官網轉身 本服遊戲幣個人上限是40億 如果帶多了 轉圖重登都會變回40億 全球最強防外掛系統,打造2016年最公平的墨湘 本服承諾,絕無任何嚴重bug,保證遊戲穩定運行 本服禁止空白名,定期自動清理帶空名的玩家
標簽: 墨香
上傳時間: 2016-04-11
上傳用戶:西子灣灣
lms算法 草草草 要這么多字。。。。。。。。。。。。。。。。。。。。。。。。。。。。。。。。
上傳時間: 2016-05-19
上傳用戶:793803391
簡單命令使用grep等的使用 [zorro@isch ~]$ history 1 ifconfig 2 su 3 exit 4 ls 5 cd Desktop/ 6 ls 7 tar zxcf VMwareTools-8.4.5-324285.tar.gz 8 tar zxvf VMwareTools-8.4.5-324285.tar.gz 9 cd vmware-tools-distrib/ 10 ls 11 ./vmware-install.pl 12 su 13 ls 14 cd .. 15 ls 16 rm VMwareTools-8.4.5-324285.tar.gz 17 rm -r vmware-tools-distrib 18 ls 19 make 20 ls 21 cd redis/ 22 quit 23 ls 24 ca redis/ 25 cd redis/ 26 cd redis-2.8.17 27 make 28 cd redis-2.8.17 29 ls 30 cd redis-2.8.17 31 cd str 32 cd src 33 ls 34 ./redis-cli 35 ls 36 cd redis-2.8.17 tar.gz 37 make 38 cd src 39 ./redis-server .. /redis.conf 40 ./redis-cli 41 ./redis-server ../redis.conf 42 vi test1.sh 43 ./test1.sh 44 vi test.sh 45 ./test.sh 46 ls 47 chmod 777 test.sh 48 ./test.sh 49 vi express 50 $ grep –n ‘the’ express 51 clear 52 grep -n 'the' express 53 vi express 54 grep -n 'the' express 55 grep -vn 'the'express 56 grep -vn 'the' express 57 grep -in 'the' express 58 vi test2.c 59 grep -l 'the' *.c 60 grep -n 't[ae]st' express 61 grep -n 'oo' express 62 grep -n '[^g]oo' express 63 grep -n '[a^z]oo' express 64 grep -n '[0^9]' express 65 grep -n '^the' express 66 vi express 67 sed -e 'd' express 68 sed -e '1d' express 69 sed -e '1~7d' express 70 sed -e '$d' express 71 sed -e '1,/^$/d' express 72 ls 73 cd 74 pwd 75 history [zorro@isch ~]$
標簽: 簡單命令使用
上傳時間: 2016-05-24
上傳用戶:12345678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