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超高的U盤讀寫模塊-PB375A PB375A是一個傻瓜化、簡單化的U盤讀寫解決方案。您無需了解繁瑣USB HOST底層協議和FAT文件系統,只需要將您的系統mcu與模塊通過SPI或者UART通信,操作幾個簡單命令,便可完成讀寫創建刪除文件等等功能,讓您的系統非常簡單快速的增加U盤讀寫功能。該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可以根據您的需求提供芯片或者模塊,為您不斷壓縮成本,占領市場先機。 基本不需要占用單片機系統的存儲空間,最少只需要幾個字節的RAM 和幾百字節的代碼。 價格 :相比51MCU+SL811/CH375方案有著極其強的價格優勢 功能:新建、刪除、讀寫數據,打開關閉文件 檢測U盤是否存在,滿足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讀寫操作U盤的要求。 技術特征 # ● 用于嵌入式系統/單片機讀寫U 盤、閃盤、閃存盤、USB 移動硬盤、USB 讀卡器等。 ● 支持符合USB 相關規范基于Bulk-Only 傳輸協議的各種U 盤/閃存盤/外置硬盤。 ● 支持文件系統FAT12 和FAT16 及FAT32 ● 文件操作功能:新建、刪除、讀寫數據,打開關閉文件等。 ● SPI接口,支持3.3V電平 ● 單芯片解決方案,該模塊只需要一個主控芯片外加少量的電容電阻便可,相對于51MCU+SL811/CH375的模塊,無論模塊尺寸還是成本都有著極大的優勢。 ● 模塊尺寸:31mm*36mm ● 該模塊可根據要求進行定制 # 豐富的例程代碼幫助您更好的開發 # 更多詳情請查看資料或與我們聯系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安首宏A
本文對Windows NT 操作系統的多線程同步機制和同步對象進行了分析,以其在檢測儀和經緯儀同步通信程序開發中的應用為例,論述了如何通過共享事件來實現應用程序和設備驅動程序的同步通信,并給出了
上傳時間: 2013-06-30
上傳用戶:小楓殘月
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汽車數量的持續增加,汽車的功能也越來越強,隨之而來的是日趨復雜的故障診斷。 本文對國內外汽車故障診斷系統的市場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傳統的診斷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種新穎、手持便攜、操作簡單、通用性強、基于診斷口檢測的嵌入式汽車ECU(電控單元)故障診斷與檢測設備。該掌上設備采用Samsung公司推出的16/32位RISC處理器S3C2410,結合擁有多線程、多任務的開源操作系統Linux,添加完全支持CAN V2.0B 技術規范的SJA1000獨立CAN總線控制器,完成了基于CAN總線的汽車故障診斷系統手持設備的硬件設計,和部分軟件設計。 論文對CAN總線的技術規范、協議標準及幀結構進行了比較詳細地論述,提出了以CAN協議為核心的汽車故障診斷系統手持式設備的總體設計方案;實現了基于S3C2410的汽車故障診斷儀硬件設計;同時對硬件中的各功能單元的設計原理、硬件接口、驅動及協議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該系統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應用中都有著較強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在嵌入式系統與汽車電子緊密結合及汽車日益普及的趨勢下,由于覆蓋車型面廣、診斷準確、修復便捷、功耗低和便攜等優點,該汽車故障診斷系統具有比較普遍的應用和研究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7-13
上傳用戶:ecooo
新手資料,AVR單片機GCC程序設計及其設計例程
上傳時間: 2013-06-11
上傳用戶:mosliu
傳統的家電采用各自獨立的工作模式,不同家電之間無法通信,這樣就不能有效地安排各種家電協同工作,容易造成浪費。同時它們無法自動獲取外界的信息,人們無法對其進行遠程操作,難以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所以開發智能化的家電及其控制系統己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傳統的電話只能進行語音通信,它存在利用率低、功能有限和安全性不好等缺點。近年來,以ARM為代表的高性能專用微處理器的出現,以及Linux、Windows CE等操作系統的完善,使嵌入式技術迅速發展,這為智能IP電話的研發提供了軟硬件基礎。 現階段家庭網關接入互聯網的方式主要為有線接入,因為這種方式網絡性能比無線隱定,延時性相對要小,用它來遠程控制智能家電比無線網要安全可靠。要實現智能家電的網絡化,如果采用PC機進行直接進行控制,或者讓每臺家電接入網絡,這樣成本很高,不利于一般家庭的普及。 為此,筆者采用基于.ARM9芯片、Windows CE 4.2嵌入式操作系統的IP電話作為家電的控制中心,智能家電采用ARM9芯片和linux2.4操作系統。各個智能家電與IP電話采用串口進行通信,IP電話采用網口與因特網通信。這樣可以大量的降低成本,而且通信方式比PLC和藍牙通訊技術更安全可靠。 本文以IP電話與智能家電互聯為切入點,結合ARM、嵌入式Linux和網絡技術,設計出一種較為完善的IP電話與智能家電的控制系統。采用這種方式,使智能家電集電腦、電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特征于一體,讓家電具有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等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換,幫助家電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這樣可以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節約能源費用資金。 筆者完成了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并進行了調試,驗證了所設計系統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并力爭將其拓展成為完善的智能家電控制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F0717007
自己寫的一個FPGA串口通信的例程,已通過了軟件驗證,發給現在在學習FPGA通信的朋友。
上傳時間: 2013-07-25
上傳用戶:wsm555
復費率CPU卡電能表ESAM及卡操作指令流程
上傳時間: 2013-05-22
上傳用戶:xiaoxiang
本文研究基于ARM與FPGA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技術。論文完成了ARM+FPGA結構的共享存儲器結構設計,實現了ARMLinux系統的軟件設計,包括觸摸屏控制、LCD顯示、正弦插值算法設計以及各種顯示算法設計等。同時進行了信號的高速采集和處理的實際測試,對實驗測試數據進行了分析。 論文分別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ARM處理器和FPGA芯片的高速數據采集的硬件系統設計方法,以及基于ARMLinux操作系統的設備驅動程序設計和應用程序設計。 硬件方面,在FPGA平臺上,我們首先利用乒乓操作的方式將一路高速數據信號轉換成頻率為原來頻率1/4的4路低速數據信號,再將這四路數據分別存儲到4個FIFO中,然后再對這4個FIFO中的數據拼接并存儲在FPGA片上的雙端口雙時鐘RAM中,最后將FPGA的雙端口雙時鐘RAM掛載到ARM系統的總線上,實現了ARM和FPGA共享存儲器的系統結構,使ARM處理器可以直接讀取這個雙端口雙時鐘的RAM中的數據,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與處理的效率。在采樣頻率控制電路設計方面,我們通過使FIFO的數據存儲時鐘降低為標準狀態下的1/n實現數據采集頻率降為標準狀態的1/n,從而實現了由FPGA控制的可變頻率的數據采集系統。 軟件方面,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拓展系統功能,我們移植了ARMLinux操作系統,并在S3C2410平臺上設計實現了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觸摸屏驅動程序設計、LCD驅動程序移植、自定義的FPGA模塊驅動程序設計、LCD顯示程序設計、多線程的應用程序設計。應用程序能夠控制FPGA數據采集系統工作。 在前端采樣頻率為125MHz情況下,系統可以正常工作。能夠實現對頻率在5MHz以下的信號波形的直接顯示;對5MHz至40MHz的信號,使用正弦插值算法進行處理,顯示效果良好。同時這種硬件結構可擴展性強,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8路甚至16路緩沖的系統結構,可以使系統支持更高的采樣頻率。
上傳時間: 2013-07-04
上傳用戶:林魚2016
簡要介紹SIwave的基本操作步驟。跟大家共享。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yhm_all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對餐飲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方式也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基于計算機處理和無線通信技術的餐飲服務系統應運而生,本文就基于ARM9的無線餐飲服務終端系統進行了研究和開發,通過對終端的操作,實現無線點菜功能。 在參考閱讀了大量信息資料的基礎上,確定了以嵌入式系統為終端、基于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進行無線通信的整體設計方案。嵌入式系統成本低、體積小、功耗低且可靠性高,是開發餐飲服務終端系統的絕佳選擇,而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開發容易,成本低廉。所以本課題選擇ARM嵌入式開發板和短距離RF無線數據傳輸模塊作為開發餐飲服務終端的硬件。 本文配置了適合嵌入式系統開發的交叉編譯環境,在此環境下,通過對系統引導程序的配置、對Linux內核的裁減和對root文件系統的定制,開發了基于本平臺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用C語言編寫了基于無線數據傳輸模塊的無線通信應用程序,通過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實現了點菜數據在餐飲服務終端和服務器之間的無線傳輸;設計了點菜終端的圖形用戶界面,操作者可在此界面上進行點菜操作,實現點菜功能。 在開發過程中,對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源碼、運行和管理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就啟動代碼的更改和內核的裁減進行了探討和開發;應用程序采用共享內存的Linux多線程技術進行功能處理,就線程管理問題的進行了分析探討。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壞壞的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