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碼以其接近Shannon極限的優異性能在編碼界引起了轟動,成為研究的熱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發展,目前,LDPC碼已經被多個通信系統定為信道編碼方案,并被應用到第二代數字視頻廣播衛星(DVB—S2)通信系統中。由于LDPC碼譯碼過程中所涉及的數據量龐大,譯碼時序控制復雜,如何實現LDPC碼譯碼器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論文以基于FPGA實現LDPC碼譯碼器為研究目標,主要對譯碼算法選擇、譯碼數據量化、定點數據表示方式、譯碼算法關鍵運算單元的FPGA設計和譯碼的時序控制進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LDPC碼的基本譯碼原理和常用譯碼算法。然后重點分析了BP算法、Log-BP算法、最小和算法和歸一化最小和算法,并對四種譯碼算法的糾錯性能和譯碼復雜度進行比較論證,選出適合硬件實現的譯碼方案。結合通信系統,對譯碼算法進行仿真分析,確定了譯碼算法的各個參數值和譯碼量化方案。 在系統仿真分析論證的基礎之上,以歸一化最小和譯碼算法為理論方案,利用硬件描述語言編寫譯碼功能模塊,并基于FPGA實現了固定譯碼長度的LDPC碼譯碼器,利用MATLAB和Modelsim分別對譯碼器進行了功能驗證和時序驗證,最后模擬通信系統完成了譯碼器的硬件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1234567890qqq
1993年,Turbo碼的提出,以其接近Shannon極限的優異的性能在編碼界引起了轟動,并成為研究的熱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發展,目前,Turbo碼已經應用到很多實際通信系統中。同時,如何實現Turbo碼編譯碼器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論文以基于FPGA實現Turbo碼編譯碼器為研究目標,首先分析了Turbo碼的基本編譯碼原理和3GPP標準的Turbo碼編碼結構。然后分析了MAP譯碼算法,Log-MAP譯碼算法和Max-Log-MAP譯碼算法,接著仔細分析了對系統性能影響的各個參數并逐一進行選擇,最后對各個選擇的系統進行仿真,對仿真的結果進行比較論證,確定滿足系統性能要求的各個參數。 論文在系統仿真分析論證的基礎之上,進行了Turbo碼編碼器的設計實現和硬件測試,選擇Max-Log-MAP譯碼算法進行了Turbo碼譯碼器的FPGA設計實現和硬件測試。最后完成整個通信系統的搭建和調試。主要針對FPGA實現的數據量化、定點數據表示方式、Max-Log-MAP算法子譯碼器關鍵運算單元的FPGA設計和譯碼的時序控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固定譯碼長度的Turbo碼譯碼器的FPGA設計實現,并利用ModelSim和MATLAB分別對譯碼器進行了時序功能驗證和FPGA定點仿真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5-30
上傳用戶:www240697738
低密度校驗碼(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是一種性能接近香農極限的信道編碼,已被廣泛地采用到各種無線通信領域標準中,包括我國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歐洲第二代衛星數字視頻廣播標準(DVB-S2,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Satellite 2)、IEEE 802.11n、IEEE 802.16e等。它是3G乃至將來4G通信系統中的核心技術之一。 當今LDPC碼構造的主流方向有兩個,分別是結合準循環(QC,Quasi Cyclic)移位結構的單次擴展構造和類似重復累積(RA,Repeat Accumulate)碼構造。相應地,主要的LDPC碼編碼算法有基于生成矩陣的算法和基于迭代譯碼的算法。基于生成矩陣的編碼算法吞吐量高,但是需要較多的寄存器和ROM資源;基于迭代譯碼的編碼算法實現簡單,但是吞吐量不高,且不容易構造高性能的好碼。 本文在研究了上述幾種碼構造和編碼算法之后,結合編譯碼器綜合實現的復雜度考慮,提出了一種切實可行的基于二次擴展(Dex,Duplex Expansion)的QC-LDPC碼構造方法,以實現高吞吐量的LDPC碼收發端;并且充分利用該類碼校驗矩陣準循環移位結構的特點,結合RU算法,提出了一種新編碼器的設計方案。 基于二次擴展的QC-LDPC碼構造方法,是通過對母矩陣先后進行亂序擴展(Pex,Permutation Expansion)和循環移位擴展(CSEx,Cyclic Shift Expansion)實現的。在此基礎上,為了實現可變碼長、可變碼率,一般編譯碼器需同時支持多個亂序擴展和循環移位擴展的擴展因子。本文所述二次擴展構造方法的特點在于,固定循環移位擴展的擴展因子大小不變,支持多個亂序擴展的擴展因子,使得譯碼器結構得以精簡;構造得到的碼字具有近似規則碼的結構,便于硬件實現;(偽)隨機生成的循環移位系數能夠提高碼字的誤碼性能,是對硬件實現和誤碼性能的一種折中。 新編碼器在很大程度上考慮了資源的復用,使得實現復雜度近似與碼長成正比。考慮到吞吐量的要求,新編碼器結構完全拋棄了RU算法中串行的前向替換(FS,Forward Substitution)模塊,同時簡化了流水線結構,由原先RU算法的6級降低為4級;為了縮短編碼延時,設計時安排每一級流水線計算所需的時鐘數大致相同。 這種碼字構造和編碼聯合設計方案具有以下優勢:相比RU算法,新方案對可變碼長、可變碼率的支持更靈活,吞吐量也更大;相比基于生成矩陣的編碼算法,新方案節省了50%以上的寄存器和ROM資源,單位資源下的吞吐量更大;相比類似重復累積碼結構的基于迭代譯碼的編碼算法,新方案使高性能LDPC碼的構造更為方便。以上結果都在Xilinx Virtex II pro 70 FPGA上得到驗證。 通過在實驗板上實測表明,上述基于二次擴展的QC-LDPC碼構造和相應的編碼方案能夠實現高吞吐量LDPC碼收發端,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很高的價值。 目前,LDPC碼正向著非規則、自適應、信源信道及調制聯合編碼方向發展。跨層聯合編碼的構造方法,及其對應的編碼算法,也必將成為信道編碼理論未來的研究重點。
上傳時間: 2013-07-26
上傳用戶:qoovoop
隨著信息量的急劇增長,信息安全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移動硬盤的出現使得數據的轉移和攜帶更加方便,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數據安全隱患。只要竊走了移動硬盤,任何想竊取硬盤信息的人便可以輕松得逞,即使設置了類似訪問口令這樣的邏輯密鑰,要想破解也不是件難事。 一個完整的數據加解密系統應該具備安全可靠的密碼認證機制和數據加解密算法。本文基于MEMS強鏈、USB控制器和FPGA設計了一種USB接口的高效數據加解密系統,采用物理認證并用硬件實現AES加密算法。普通IDE硬盤掛接該系統后成為安全性極高的加密USB移動硬盤,其平均數據吞吐率接近普通U盤,達到10MB/s。
上傳時間: 2013-06-16
上傳用戶:1159797854
QFN SMT工藝設計指導.pdf 一、基本介紹 QFN(Quad Flat No Lead)是一種相對比較新的IC封裝形式,但由于其獨特的優勢,其應用得到了快速的增長。QFN是一種無引腳封裝,它有利于降低引腳間的自感應系數,在高頻領域的應用優勢明顯。QFN外觀呈正方形或矩形,大小接近于CSP,所以很薄很輕。元件底部具有與底面水平的焊端,在中央有一個大面積裸露焊端用來導熱,圍繞大焊端的外圍四周有實現電氣連接的I/O焊端,I/O焊端有兩種類型:一種只裸露出元件底部的一面,其它部分被封裝在元件內;另一種焊端有裸露在元件側面的部分。 QFN采用周邊引腳方式使PCB布線更靈活,中央裸露的銅焊端提供了良好的導熱性能和電性能。這些特點使QFN在某些對體積、重量、熱性能、電性能要求高的電子產品中得到了重用。 由于QFN是一種較新的IC封裝形式,IPC-SM-782等PCB設計指南上都未包含相關內容,本文可以幫助指導用戶進行QFN的焊盤設計和生產工藝設計。但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知識供參考,用戶需要在實際生產中不斷積累經驗,優化焊盤設計和生產工藝設計方案,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焊接效果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吳之波123
論文設計了一種FPGA結構描述方法,解決了FPGA建模問題。FPGA結構描述方法包含邏輯單元信息,互連線信息等10部分。當采用不同的FPGA芯片進行布局布線時,只需要使用結構描述方法重新定義這種FPGA芯片的結構,不需要改變布局布線工具。 為了配合FPGA編程下載,論文改進了劃分網表算法,能夠生成LUT配置信息文件。改進了布局布線算法,能夠支持更多的商用FPGA結構特征,開發的布局布線工具在可布通性上和VPR接近,布局階段能夠減少21%的邏輯單元交換次數,它在布局布線之后生成內部連接信息,布局信息和布線信息。這些信息提供給布局布線的下一階段編程下載必要的支持,可以生成位流文件下載到FPGA中。
上傳時間: 2013-07-29
上傳用戶:氣溫達上千萬的
1.利用貼片陶瓷電容器介質層的薄層化和多層疊層技術,使電容值大為擴大 2.單片結構保證有極佳的機械性強度及可靠性 3.極高的精確度,在進行自動裝配時有高度的準確性 4.因僅有陶瓷和金屬構成,故即便在高溫,低溫環境下亦無漸衰的現象出現,具有較強可靠性與穩定性 5.低集散電容的特性可完成接近理論值的電路設計 6.殘留誘導系數小,確保上佳的頻率特性 7.因電解電容器領域也獲得了電容,故使用壽命延長,更造于具有高可靠性的電源 8.由于ESR低,頻率特性良好,故最適合于高頻,高密度類型的電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ull021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課題:波形的合成與分解) 1 任務 設計制作一個具有產生多個不同頻率的正弦信號,并將這些信號再合成為近似方波和三角波功能的電路。系統示意圖如圖1所示: 2要求 2.1 方波振蕩器的信號經分頻與濾波處理,同時產生頻率為1kHz和3kHz與5kHz的正弦波信號,這三種信號應具有確定的相位關系;產生的信號波形無明顯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別為6V與2V和1.2V; 2.2制作一個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構成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號,作為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一個近似方波,波形幅度為5V,合成波形的形狀如圖2所示。 圖2 利用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號作為5次諧波,參與信號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為5V; 2.4根據三角波諧波的組成關系,設計一個新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3kHz、5kHz各個正弦信號,合成一個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與直流電平能數字設置和數控步進可調,步進值為0.5V和0.05V; 2.6設計制作一個能對各個正弦信號的幅度進行測量和數字顯示的電路,測量誤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蕩器的信號經分頻與濾波處理,同時產生頻率為1kHz和3kHz與5kHz的正弦波信號,這三種信號應具有確定的相位關系;產生的信號波形無明顯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別為6V與2V和1.2V; 2.2制作一個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構成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號,作為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一個近似方波,波形幅度為5V,合成波形的形狀如圖2所示。 圖2 利用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號作為5次諧波,參與信號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為5V; 2.4根據三角波諧波的組成關系,設計一個新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3kHz、5kHz各個正弦信號,合成一個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與直流電平能數字設置和數控步進可調,步進值為0.5V和0.05V; 2.6設計制作一個能對各個正弦信號的幅度進行測量和數字顯示的電路,測量誤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蕩器的信號經分頻與濾波處理,同時產生頻率為1kHz和3kHz與5kHz的正弦波信號,這三種信號應具有確定的相位關系;產生的信號波形無明顯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別為6V與2V和1.2V; 2.2制作一個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構成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號,作為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一個近似方波,波形幅度為5V,合成波形的形狀如圖2所示。 圖2 利用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號作為5次諧波,參與信號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為5V; 2.4根據三角波諧波的組成關系,設計一個新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3kHz、5kHz各個正弦信號,合成一個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與直流電平能數字設置和數控步進可調,步進值為0.5V和0.05V; 2.6設計制作一個能對各個正弦信號的幅度進行測量和數字顯示的電路,測量誤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蕩器的信號經分頻與濾波處理,同時產生頻率為1kHz和3kHz與5kHz的正弦波信號,這三種信號應具有確定的相位關系;產生的信號波形無明顯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別為6V與2V和1.2V; 2.2制作一個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構成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號,作為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一個近似方波,波形幅度為5V,合成波形的形狀如圖2所示。 圖2 利用基波和3次諧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號作為5次諧波,參與信號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為5V; 2.4根據三角波諧波的組成關系,設計一個新的信號合成電路,將產生的1kHz、3kHz、5kHz各個正弦信號,合成一個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與直流電平能數字設置和數控步進可調,步進值為0.5V和0.05V; 2.6設計制作一個能對各個正弦信號的幅度進行測量和數字顯示的電路,測量誤差不大于?5%; 一起學習交流 QQ:853594759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chongchong1234
提出了一種有效實現自動糾錯功能FIR數字濾波器技術,該技術采用2種不同架構的標準濾波器通過并行操作來完成。任一濾波器軟錯誤的發生就會引起兩個濾波器輸出不匹配,達到檢測錯誤的目的,增強了傳統濾波器對差錯檢測和差錯糾正的支持。最后對該濾波器地性能進行評估,該濾波器性能良好,糾錯率接近100%,可廣泛運用在各種信號處理中。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dysyase
任何雷達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回波(echo)訊號,都會包含目標回波和背景雜波。雷達系統的縱向解析度和橫向解析度必須夠高,才能在充滿背景雜波的環境中偵測到目標。傳統上都會使用短週期脈衝波和寬頻FM 脈衝來達到上述目的。
上傳時間: 2014-12-23
上傳用戶:zhqzal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