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引導(dǎo)加載程序

  • P87LPC767 OTP 單片機原理

    P87LPC767 OTP 單片機原理 P87LPC767 是20 腳封裝的單片機適合于許多要求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場合可以滿足許多方面的性能要求作為Philips 小型封裝系列中的一員P87LPC767 提供高速和低速的晶振和RC 振蕩方式可編程選擇具有較寬的操作電壓范圍可編程I/O 口線輸出模式選擇可選擇施密特觸發輸入LED 驅動輸出有內部看門狗定時器P87LPC767 采用80C51 加速處理器結構指令執行速度是標準80C51 MCU 的兩倍特性􀂑 操作頻率為20MHz 時除乘法和除法指令外加速80C51 指令執行時間為300600ns VDD=4.5 5.5V 時時鐘頻率可達20MHz VDD=2.7 4.5V 時時鐘頻率最大為10MHz􀂑 4 通道多路8 位A/D 轉換器在振蕩器頻率fosc=20MHz 時轉換時間為9.3μs􀂑 用于數字功能時操作電壓范圍為2.7 6.0V􀂑 4K 字節OTP 程序存儲器128 字節的RAM 32Byte 用戶代碼區可用來存放序列碼及設置參數􀂑 2 個16 位定時/計數器每一個定時器均可設置為溢出時觸發相應端口輸出􀂑 內含 2 個模擬比較器􀂑 全雙工通用異步接收/發送器UART 及I2C 通信接口􀂑 八個鍵盤中斷輸入另加2 路外部中斷輸入􀂑 4 個中斷優先級􀂑 看門狗定時器利用片內獨立振蕩器,無需外接元件,看門狗定時器溢出時間有8 種選擇􀂑 低電平復位使用片內上電復位時不需要外接元件􀂑 低電壓復位選擇預設的兩種電壓之一復位可在掉電時使系統安全關閉也可將其設置為一個中斷源􀂑 振蕩器失效檢測看門狗定時器具有獨立的片內振蕩器因此它可用于振蕩器的失效檢測􀂑 可配置的片內振蕩器及其頻率范圍和RC 振蕩器選項(用戶通過對EPROM 位編程選擇) 選擇RC 振蕩器時不需外接振蕩器件􀂑 可編程 I/O 口輸出模式準雙向口,開漏輸出,上拉和只有輸入功能可選擇施密特觸發輸入􀂑 所有口線均有20mA 的驅動能力􀂑 可控制口線輸出轉換速度以降低EMI,輸出最小上升時間約為10ns􀂑 最少 15 個I/O 口,選擇片內振蕩和片內復位時可多達18 個I/O 口􀂑 如果選擇片內振蕩及復位時,P87LPC767 僅需要連接電源線和地線􀂑 串行 EPROM 編程允許在線編程2 位EPROM 安全碼可防止程序被讀出􀂑 空閑和掉電兩種省電模式提供從掉電模式中喚醒功能低電平中斷輸入啟動運行典型的掉電電流為1μA􀂑 低功耗 4MHz-20MHz,1.7-10mA@3.3v 100KHz-4MHz,0.044-1.7mA@3.3v 20KHz-100KHz,9-44μA@3.3v􀂑 20 腳DIP 和SO 封裝

    標簽: P87 767 LPC OTP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xcy122677

  • PIC 單片機的組成習題解答

    PIC 單片機的組成習題解答 解答部分1. PIC 單片機指令的執行過程遵循著一種全新哈佛總線體系結構的原則,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系統在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之間地址空間的相互獨立性,取指過程和執行指令過程可以流水線操作同時進行。因此,當PIC 時鐘頻率為4MHZ時,執行一條非轉移類指令需要4 個系統時鐘周期,即1us,但其指令執行的真實時間應為2us(在執行n—1 條指令時取第n 條指令,然后執行第n 條指令)。所以選項B 正確2. 端口RE 共有3 個引腳RE0~RE2,它們除了用做普通I/O 引腳和第5~7 路模擬信號輸入引腳外,還依次分別承擔并行口讀出/寫入/片選控制端引腳。A. 對。讀出/寫入(REO~RE1)。B.錯。同步串行的相關引腳與端口C 有關。C.錯。通用異步/同步串行的相關引腳與端口C有關。D. 錯。CCP模塊的相關引腳也是與端口C有關。所以選項A正確。3. 上電延時電路能提供一個固定的72ms 上電延時,從而使VDD有足夠的時間上繁榮昌盛到單片機合適的工作電壓。所以選項B 正確。

    標簽: PIC 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glxcl

  • 各系列I/O型單片機使用手冊

    各系列I/O型單片機使用手冊 第一部份 單片機概論 1第一章 硬件結構 3簡介3特性4技術特性4內核特性4周邊特性5選擇表6系統框線圖7引腳分配8引腳說明10極限參數15直流電氣特性16交流電氣特性18EEPROM 交流電氣特性18系統結構圖19時序和流水線結構(Pipelining) 19程序計數器21堆棧23算術及邏輯單元 – ALU24MTP 程序存儲器25結構25特殊向量26查表27查表程序范例28在線燒寫30數據存儲器31結構31通用數據存儲器32專用數據存儲器32

    標簽: 單片機 使用手冊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yimoney

  • A/D 型單片機使用說明書/手冊

    A/D 型單片機使用說明書/手冊 第一部份 單片機概論.................................................................. 1第一章 硬件結構........................................................................................ 3簡介..............................................................................................................3特性..............................................................................................................4技術特性..............................................................................................4內核特性..............................................................................................4周邊特性..............................................................................................5選擇表..........................................................................................................5系統框線圖..................................................................................................6引腳分配......................................................................................................7引腳說明......................................................................................................8極限參數....................................................................................................12直流電氣特性............................................................................................13交流電氣特性............................................................................................14系統結構....................................................................................................15時序和流水線結構(Pipelining) .........................................................15程序計數器........................................................................................17堆棧....................................................................................................19算術及邏輯單元 – ALU...................................................................20程序存儲器................................................................................................21結構....................................................................................................21特殊向量............................................................................................22查表....................................................................................................23查表程序范例....................................................................................23數據存儲器................................................................................................25結構....................................................................................................25通用數據存儲器................................................................................26專用數據存儲器................................................................................27

    標簽: 單片機 使用說明書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youlongjian0

  • MCS-51單片機引腳功能

    MCS-51單片機引腳功能教學方法:  講授法授課時數:    2學時教學目的1、 掌握MCS-51單片機引腳的功能2、 掌握MCS-51單片機引腳的使用教學重點、難點:MCS-51單片機引腳的使用主要教學內容(提綱):MCS-51單片機引腳及功能講授要點第二章 MCS-51單片機結構原理 單片機硬件結構•內部結構•引腳功能•內存的配置     •CPU時序•I / O接口 §2-1 概述Intel MCS-51 系列單片機三個版本:8031、8051、8751(8位機)        (表2-1  P14   程序內存配置)Intel MCS-96系列機:8096  (16位機)除此之外,Motorla公司、Zilog公司、Mcrochip ……相繼推出產品,各系列產品內部功能、單元組成、指令系統不盡相同。Intel公司單片機問世早,系列齊全,兼容性強,所以得到廣泛使用。               51子系列:8031、8051、8751MCS-51系列52子系列:8032、8052           無           有           ROM        ROM §2-2 MCS-51單片機內部結構及引腳

    標簽: MCS 51 單片機 引腳功能

    上傳時間: 2014-12-19

    上傳用戶:debuchangshi

  •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是一個近期推出的單片機品種。它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液晶顯示智能化儀器、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工作設備等領域。《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對這一系列產品的原理、結構及內部各功能模塊作了詳細的說明,并以方便工程師及程序員使用的方式提供軟件和硬件資料。由于MSP430系列的各個不同型號基本上是這些功能模塊的不同組合,因此,掌握《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對于MSP430系列的原理理解和應用開發都有較大的幫助。《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主要根據TI公司的《MSP430 Family Architecture Guide and Module Library》一書及其他相關技術資料編寫。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供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電子等專業的教學參考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參考,亦可做為應用技術的培訓教材。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目錄  第1章 MSP430系列1.1 特性與功能1.2 系統關鍵特性1.3 MSP430系列的各種型號??第2章 結構概述2.1 CPU2.2 代碼存儲器?2.3 數據存儲器2.4 運行控制?2.5 外圍模塊2.6 振蕩器、倍頻器和時鐘發生器??第3章 系統復位、中斷和工作模式?3.1 系統復位和初始化3.2 中斷系統結構3.3 中斷處理3.3.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3.2 外部中斷3.4 工作模式3.5 低功耗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和模式13.5.2 低功耗模式2和模式33.5.3 低功耗模式43.6 低功耗應用要點??第4章 存儲器組織4.1 存儲器中的數據4.2 片內ROM組織4.2.1 ROM表的處理4.2.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序調用4.3 RAM與外圍模塊組織4.3.1 RAM4.3.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3.3 外圍模塊--SFR??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器PC5.1.2 系統堆棧指針SP5.1.3 狀態寄存器SR5.1.4 常數發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集概述5.3.1 雙操作數指令5.3.2 單操作數指令5.3.3 條件跳轉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5.4 指令分布??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的操作6.2 硬件乘法器的寄存器6.3 硬件乘法器的SFR位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尋址模式6.4.2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中斷程序??第7章 振蕩器與系統時鐘發生器?7.1 晶體振蕩器7.2 處理機時鐘發生器7.3 系統時鐘工作模式7.4 系統時鐘控制寄存器7.4.1 模塊寄存器7.4.2 與系統時鐘發生器相關的SFR位7.5 DCO典型特性??第8章 數字I/O配置?8.1 通用端口P08.1.1 P0的控制寄存器8.1.2 P0的原理圖8.1.3 P0的中斷控制功能8.2 通用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圖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通用端口P3、P48.3.1 P3、P4的控制寄存器8.3.2 P3、P4的原理圖8.4 LCD端口8.5 LCD端口--定時器/端口比較器??第9章 通用定時器/端口模塊?9.1 定時器/端口模塊操作9.1.1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1--8位操作9.1.2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2--8位操作9.1.3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16位操作9.2 定時器/端口寄存器9.3 定時器/端口SFR位9.4 定時器/端口在A/D中的應用9.4.1 R/D轉換原理9.4.2 分辨率高于8位的轉換??第10章 定時器?10.1 Basic Timer110.1.1 Basic Timer1寄存器10.1.2 SFR位10.1.3 Basic Timer1的操作10.1.4 Basic Timer1的操作--LCD時鐘信號fLCD?10.2 8位間隔定時器/計數器10.2.1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操作10.2.2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寄存器10.2.3 與8位定時器/計數器有關的SFR位10.2.4 8位定時器/計數器在UART中的應用10.3 看門狗定時器11.1.3 比較模式11.1.4 輸出單元11.2 TimerA的寄存器11.2.1 TimerA控制寄存器TACTL11.2.2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11.2.3 TimerA中斷向量寄存器11.3 TimerA的應用11.3.1 TimerA增計數模式應用11.3.2 TimerA連續模式應用11.3.3 TimerA增/減計數模式應用11.3.4 TimerA軟件捕獲應用11.3.5 TimerA處理異步串行通信協議11.4 TimerA的特殊情況11.4.1 CCR0用做周期寄存器11.4.2 定時器寄存器的啟/停11.4.3 輸出單元Unit0??第12章 USART外圍接口--UART模式?12.1 異步操作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處理機模式12.1.5 地址位格式12.2 中斷與控制功能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模式的波特率12.4.3 節約MSP430資源的多處理機模式12.5 波特率的計算??第13章 USART外圍接口--SPI模式?13.1 USART的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MM=1、SYNC=1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MM=0、SYNC=1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13.2.1 USART接收允許13.2.2 USART發送允許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第14章 液晶顯示驅動?14.1 LCD驅動基本原理14.2 LCD控制器/驅動器14.2.1 LCD控制器/驅動器功能14.2.2 LCD控制與模式寄存器14.2.3 LCD顯示內存14.2.4 LCD操作軟件例程14.3 LCD端口功能14.4 LCD與端口模式混合應用實例??第15章 A/D轉換器?15.1 概述15.2 A/D轉換操作15.2.1 A/D轉換15.2.2 A/D中斷15.2.3 A/D量程15.2.4 A/D電流源15.2.5 A/D輸入端與多路切換15.2.6 A/D接地與降噪15.2.7 A/D輸入與輸出引腳15.3 A/D控制寄存器??第16章 其他模塊16.1 晶體振蕩器16.2 上電電路16.3 晶振緩沖輸出??附錄A 外圍模塊地址分配?附錄B 指令集描述?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指令模擬B4 指令說明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EPROM編程?C1 EPROM操作C2 快速編程算法C3 通過串行數據鏈路應用\"JTAG\"特性的EPROM模塊編程C4 通過微控制器軟件實現對EPROM模塊編程??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表?附錄E MSP430系列單片機產品編碼?附錄F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

    標簽: MSP 430 超低功耗 位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4-05-07

    上傳用戶:lwq11

  •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MSP430系列單片機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等方面有明顯的特點。該系列單片機自問世以來,頗受用戶關注。在2000年該系列單片機又出現了幾個FLASH型的成員,它們除了仍然具備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工作的設備等領域的特點外,更具有開發方便、可以現場編程等優點。這些技術特點正是應用工程師特別感興趣的。《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對該系列單片機的FLASH型成員的原理、結構、內部各功能模塊及開發方法與工具作詳細介紹。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 目錄  第1章 引 論1.1 MSP430系列單片機1.2 MSP430F11x系列1.3 MSP430F11x1系列1.4 MSP430F13x系列1.5 MSP430F14x系列第2章 結構概述2.1 引 言2.2 CPU2.3 程序存儲器2.4 數據存儲器2.5 運行控制2.6 外圍模塊2.7 振蕩器與時鐘發生器第3章 系統復位、中斷及工作模式3.1 系統復位和初始化3.1.1 引 言3.1.2 系統復位后的設備初始化3.2 中斷系統結構3.3 MSP430 中斷優先級3.3.1 中斷操作--復位/NMI3.3.2 中斷操作--振蕩器失效控制3.4 中斷處理 3.4.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4.2 中斷向量地址3.4.3 外部中斷3.5 工作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1(LPM0和LPM1)3.5.2 低功耗模式2、3(LPM2和LPM3)3.5.3 低功耗模式4(LPM4)22 3.6 低功耗應用的要點23第4章 存儲空間4.1 引 言4.2 存儲器中的數據4.3 片內ROM組織4.3.1 ROM 表的處理4.3.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序調用4.4 RAM 和外圍模塊組織4.4.1 RAM4.4.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4.3 外圍模塊--SFR4.5 FLASH存儲器4.5.1 FLASH存儲器的組織4.5.2 FALSH存儲器的數據結構4.5.3 FLASH存儲器的控制寄存器4.5.4 FLASH存儲器的安全鍵值與中斷4.5.5 經JTAG接口訪問FLASH存儲器39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器PC5.1.2 系統堆棧指針SP5.1.3 狀態寄存器SR5.1.4 常數發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組概述5.3.1 雙操作數指令5.3.2 單操作數指令5.3.3 條件跳轉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6.2 硬件乘法器操作6.2.1 無符號數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2 有符號數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3 無符號數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4 有符號數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3 硬件乘法器寄存器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尋址模式6.4.2 中斷程序6.4.3 MACS第7章 基礎時鐘模塊7.1 基礎時鐘模塊7.2 LFXT1與XT27.2.1 LFXT1振蕩器7.2.2 XT2振蕩器7.2.3 振蕩器失效檢測7.2.4 XT振蕩器失效時的DCO7.3 DCO振蕩器7.3.1 DCO振蕩器的特性7.3.2 DCO調整器7.4 時鐘與運行模式7.4.1 由PUC啟動7.4.2 基礎時鐘調整7.4.3 用于低功耗的基礎時鐘特性7.4.4 選擇晶振產生MCLK7.4.5 時鐘信號的同步7.5 基礎時鐘模塊控制寄存器7.5.1 DCO時鐘頻率控制7.5.2 振蕩器與時鐘控制寄存器7.5.3 SFR控制位第8章 輸入輸出端口8.1 引 言8.2 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端口P3、P4、P5和P68.3.1 端口P3、P4、P5和P6的控制寄存器8.3.2 端口P3、P4、P5和P6的端口邏輯第9章 看門狗定時器WDT9.1 看門狗定時器9.2 WDT寄存器9.3 WDT中斷控制功能9.4 WDT操作第10章 16位定時器Timer_A10.1 引 言10.2 Timer_A的操作10.2.1 定時器模式控制10.2.2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10.2.3 定時器啟動10.3 定時器模式10.3.1 停止模式10.3.2 增計數模式10.3.3 連續模式10.3.4 增/減計數模式10.4 捕獲/比較模塊10.4.1 捕獲模式10.4.2 比較模式10.5 輸出單元10.5.1 輸出模式10.5.2 輸出控制模塊10.5.3 輸出舉例10.6 Timer_A的寄存器10.6.1 Timer_A控制寄存器TACTL10.6.2 Timer_A寄存器TAR10.6.3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x10.6.4 Timer_A中斷向量寄存器10.7 Timer_A的UART應用 第11章 16位定時器Timer_B11.1 引 言11.2 Timer_B的操作11.2.1 定時器長度11.2.2 定時器模式控制11.2.3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11.2.4 定時器啟動11.3 定時器模式11.3.1 停止模式11.3.2 增計數模式11.3.3 連續模式11.3.4 增/減計數模式11.4 捕獲/比較模塊11.4.1 捕獲模式11.4.2 比較模式11.5 輸出單元11.5.1 輸出模式11.5.2 輸出控制模塊11.5.3 輸出舉例11.6 Timer_B的寄存器11.6.1 Timer_B控制寄存器TBCTL11.6.2 Timer_B寄存器TBR11.6.3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x11.6.4 Timer_B中斷向量寄存器第12章 USART通信模塊的UART功能12.1 異步模式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機模式12.1.5 地址位多機通信格式12.2 中斷和中斷允許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和狀態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整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的波特率12.4.3 多處理機模式對節約MSP430資源的支持12.5 波特率計算 第13章 USART通信模塊的SPI功能13.1 USART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 13.2.1 USART接收/發送允許位及接收操作13.2.2 USART接收/發送允許位及發送操作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第14章 比較器Comparator_A14.1 概 述14.2 比較器A原理14.2.1 輸入模擬開關14.2.2 輸入多路切換14.2.3 比較器14.2.4 輸出濾波器14.2.5 參考電平發生器14.2.6 比較器A中斷電路14.3 比較器A控制寄存器14.3.1 控制寄存器CACTL114.3.2 控制寄存器CACTL214.3.3 端口禁止寄存器CAPD14.4 比較器A應用14.4.1 模擬信號在數字端口的輸入14.4.2 比較器A測量電阻元件14.4.3 兩個獨立電阻元件的測量系統14.4.4 比較器A檢測電流或電壓14.4.5 比較器A測量電流或電壓14.4.6 測量比較器A的偏壓14.4.7 比較器A的偏壓補償14.4.8 增加比較器A的回差第15章 模數轉換器ADC1215.1 概 述15.2 ADC12的工作原理及操作15.2.1 ADC內核15.2.2 參考電平15.3 模擬輸入與多路切換15.3.1 模擬多路切換15.3.2 輸入信號15.3.3 熱敏二極管的使用15.4 轉換存儲15.5 轉換模式15.5.1 單通道單次轉換模式15.5.2 序列通道單次轉換模式15.5.3 單通道重復轉換模式15.5.4 序列通道重復轉換模式15.5.5 轉換模式之間的切換15.5.6 低功耗15.6 轉換時鐘與轉換速度15.7 采 樣15.7.1 采樣操作15.7.2 采樣信號輸入選擇15.7.3 采樣模式15.7.4 MSC位的使用15.7.5 采樣時序15.8 ADC12控制寄存器15.8.1 控制寄存器ADC12CTL0和ADC12CTL115.8.2 轉換存儲寄存器ADC12MEMx15.8.3 控制寄存器ADC12MCTLx15.8.4 中斷標志寄存器ADC12IFG.x和中斷允許寄存器ADC12IEN.x15.8.5 中斷向量寄存器ADC12IV15.9 ADC12接地與降噪第16章 FLASH型芯片的開發16.1 開發系統概述16.1.1 開發技術16.1.2 MSP430系列的開發16.1.3 MSP430F系列的開發16.2 FLASH型的FET開發方法16.2.1 MSP430芯片的JTAG接口16.2.2 FLASH型仿真工具16.3 FLASH型的BOOT ROM16.3.1 標準復位過程和進入BSL過程16.3.2 BSL的UART協議16.3.3 數據格式16.3.4 退出BSL16.3.5 保護口令16.3.6 BSL的內部設置和資源附錄A 尋址空間附錄B 指令說明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模擬指令B.4 指令說明(字母順序)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表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附錄E MSP430系列器件命名

    標簽: flash MSP 430 超低功耗

    上傳時間: 2014-04-28

    上傳用戶:sssnaxie

  • 《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程 (word文檔)

     《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案目    錄 下載WORD文檔前    言 下載WORD文檔第一章 51系列單片機概述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51系列單片機分類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MCS-51系列單片機組成及工作原理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MCS-51系列單片機組成     第二節 8051的內部數據存儲器(內部RAM)     第三節 8051的內部程序存儲器(內部ROM)     第四節 MCS-51系列單片機典型芯片的外部引腳功能    第五節 并行輸入/輸出口     第六節 CPU的時鐘電路和時序定時單位     第七節 單片機指令執行的過程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指令系統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指令格式和尋址方式     第二節 指令系統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算法與結構程序設計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算法     第二節 程序基本結構     第三節 結構化程序設計     第四節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中斷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中斷技術概述     第二節 8051中斷系統     第三節 中斷控制     第四節 中斷響應     第五節 中斷系統應用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定時器/計數器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定時器/計數器基本結構 工作方式及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8051單片機系統擴展與接口技術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8051單片機系統擴展概述     第二節 單片機外部存儲器擴展     第三節 單片機輸入/輸出(I/O)口擴展     第四節 LED顯示器接口電路及顯示程序     第五節 單片機鍵盤接口技術     第六節 單片機與數模(D/A)及模數(A/D)轉換器的接口及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8051單片機的異步串行通信技術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8051串行口基本結構     第三節 8051串行通信工作方式及應用     第四節 多機通信原理 下載WORD文檔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單片機應用舉例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單片機數據采集系統     第二節 電機轉速測量     第三節 步進電機控制系統     第四節 機器人三覺機械手信號處理及控制算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章 單片機與字符式液晶顯示模塊連接技術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字符式液晶顯示模塊簡介     第二節 模塊指令系統     第三節 模塊與8051單片機的接口     第四節 模塊字符顯示舉例     第五節 自定義字符顯示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一 計算機數的運算基礎 下載WORD文檔     第一節 進位計數制及相互轉換     第二節 計算機中數和字符的表示附錄二 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ASCII)字符表附錄三 MCS-51指令表 下載WORD文檔

    標簽: word 微機原理 教程 文檔

    上傳時間: 2014-04-16

    上傳用戶:hhkpj

  • 用PIC16C73 單片機實現十二位A/D轉換器

    介紹用PIC16C73 自帶的八位A/D 轉換器擴展為十二位A/D 轉換器,給出了具體的設計方案和程序流程。它是用以 PIC16C73 為MCU 構成的海水有機磷測控儀A/D 轉換部分的一種解決方案。為監測海洋生態環境,研制了用于海水有機磷農藥現場監測的生物傳感器。為測定生物傳感器的信號,使傳感器可用于船載及臺站的海洋生態環境現場自動監測,需要對整個的采樣和排液裝置進行控制以及對傳感器來的信號進行實時采集處理,形成有機磷的濃度傳給上位機。為此,開發了以PIC16C73 單片機為核心的小型測控儀器,很好的完成了上述功能。PIC1673 單片機自帶8 位的A/D 轉換器,但不能滿足系統對精度的要求,本設計在單片機自帶8 位A/D 基礎上加少量的硬件和軟件開銷,使其擴展為十二位A/D 轉換器,滿足了系統的要求。

    標簽: PIC 16C C73 16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a296386173

  • 深入淺出AVR單片機--從ATMega48/88/168開始

    深入淺出AVR單片機思路清晰,以AVR單片機為載體,介紹了初學單片機所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書中語言嚴謹但不乏幽默風趣,配以大量的照片、圖示和實例程序,使讀者在愉悅中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并培養了學習嵌入式系統的興趣。本書在講述AVR單片機的同時,更注重于對讀者學習和設計能力的啟發、培養,幫助他們養成“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科學方法論,為進一步的學習創造了基礎。  本書講述淺顯、內容豐富、編排合理、實例詳盡。首先介紹了如何閱讀器件資料的方法,然后熟悉ICCAVR集成開發環境并搭建實驗開發裝置,接著從實際應用出發,啟發式地介紹AVR單片機的常用資源和對應軟件方法,最后較為全面地補充了從事嵌入式系統開發要擴展的軟件知識。 第1篇 Are you ready? 第1章 學會閱讀Datasheet  1.1 如何閱讀PDF文件,如何獲得Datasheet文件  1.2 Datasheet告訴我們些什么  1.3 如何看懂AVR的Datasheet  1.4 如何得到幫助  1.5 匯編語言執行時間的計算方法  1.6 ATmega48/88/168常用熔絲的作用及其配置方法  1.7 對誤燒寫為外部時鐘模式的解鎖方法  實例1 閱讀74HC595 Datasheet 第2章 深入開發環境  2.1 認識ICC編譯環境  2.2 事半功倍的代碼生成器  2.3 ICC之不得不說的故事  2.4 AVR最小系統和下載線DIY  實例2 AVR最小系統DIY第2篇 Let\'s go! 第3章 從跑馬燈開始  3.1 輸入/輸出界面   3.1.1 單片機的輸入/輸出設備——引腳   3.1.2 “芯”里有數——數碼管顯示   3.1.3 單片機的輸入/輸出設備——從按鍵到鍵盤  3.2 用ATmega48/88/168單片機端口驅動數碼管  3.3 操縱ATmega48/88/168單片機端口  3.4 端口內建上拉電阻的使用  3.5 端口位操作  實例3 跑馬燈  實例4 數碼管的顯示(上)  實例5 數碼管的顯示(下)  實例6 矩陣鍵盤 第4章 對不起接個電話  4.1 十萬火急——中斷  4.2 中斷的特性  4.3 使用中斷時的注意事項  4.4 ATmega48/88/168單片機有哪些中斷源  4.5 如何編寫一個中斷的服務程序代碼  4.6 ATmega48/88/168單片機中斷的開關控制  4.7 ATmega48/88/168中斷標志位  4.8 ATmega48/88/168中斷優先級  4.9 ATmega48/88/168單片機中斷向量  4.10 中斷與查詢之爭  4.11 用查詢方式響應外設中斷  4.12 中斷誤觸發  4.13 前后臺與原子操作  實例7 中斷喚醒的鍵盤掃描  實例8 旋轉編碼器 第5章 一秒究竟有多長  5.1 單片機與時間  5.2 軟件延時  5.3 不需要加載的“自由計時器”  5.4 通過重加載控制定時中斷周期  5.5 使用代碼生成器生成定時器1初始化代碼  5.6 定時器的其他工作模式  5.7 PWM波及其應用簡介  5.8 人類能看懂的電子時鐘——實時時鐘簡介  實例9 閃爍的燈  實例10 漸明漸暗的燈  實例11 復雜閃爍控制 第6章 電量低  6.1 從猜數游戲到A/D轉換器  6.2 ATmega48/88/168的A/D轉換器  6.3 ATmega48/88/168單片機中與A/D相關的引腳  6.4 ATmega48/88/168單片機中與A/D相關的寄存器  6.5 使用A/D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6.6 怎樣知道A/D轉換完成  6.7 讀取A/D的轉換結果  6.8 使用代碼生成器生成ADC初始化代碼  6.9 書寫具有工程結構的初始化代碼  6.10 電量計原理概述  …… 第7章 正在過收費站 第8章 包裝的學問 第9章 傻孩子求職記 第10章 MISSION UPDATE第3篇 Code Name C 第11章 朝花夕拾 第12章 指針都是紙老虎 第13章 來自身邊的啟示 第14章 初識嵌入式系統

    標簽: ATMega AVR 168 48

    上傳時間: 2014-05-05

    上傳用戶:佳期如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兴宁市| 永新县| 吉安市| 宁陵县| 昌吉市| 葫芦岛市| 东城区| 陆川县| 思南县| 岱山县| 手机| 奉贤区| 兴业县| 沭阳县| 浦东新区| 健康| SHOW| 望奎县| 龙陵县| 通化县| 襄汾县| 唐河县| 宿松县| 海宁市| 尚义县| 花莲县| 阳曲县| 社会| 城市| 长宁县| 剑阁县| 巢湖市| 达州市| 肥城市| 崇信县| 新疆| 德化县| 滕州市| 得荣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