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歐拉法、四階龍格庫塔法、預估校正法求解連續系統的一階微分方程
上傳時間: 2020-06-30
上傳用戶:LouisT
無線電制作精匯,各種DIY小制作。積累豐富的電路實踐經驗
上傳時間: 2020-09-28
上傳用戶:
一款可以解壓和打包PSP游戲文件的軟件,游戲DIY愛好者的福音。
標簽: UMDGen4
上傳時間: 2020-10-23
上傳用戶:
HiFi發燒音響資深技術資料,電子管放大器設計經典書籍,適合資深DIY玩家深度研究之用。
上傳時間: 2021-12-01
上傳用戶:
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 oIlI~0(、r> 王 敏 金·波斯科 黃心漢 ,O、l、L (華i 面面辜寫j幕.武漢,43074) \I。L上、o 捌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智能機器人運動規劃方法 .該方法運用了基于調和函數分析的人 工勢能 場原 理 .采用模糊規則 可減少推導勢能函數所 必須的計算 ,同時給機器人伺服 系統發 出指令 ,使它能夠 自動 地尋找通向目標的路徑.提出的方法具有簡單、快速的特點,而且能對 n自由度機械手的整個手臂實現最碰.建立 在非線性機器人動力學之上的整 個閉環系統和模糊控制器 的穩定性 由李雅普諾 夫原理 保證 .仿真結 果證明 了該方 法 的有效性 ,通 過比較分析顯示 出文 中所提 出的最障算法的優越性 . 美t詞:基于傳感器的機器人運動控制;模糊規則;人工勢能場;動態避障;機器人操作手 1 叫啞oducd0n R。boIsarewjdelyusedfor詛sb inchasma~ia]b柚· 血 , spot : ng, spray Ijl岫 1g, mech卸icaland elec咖 icas搴enlb1y,ma al塒 IIovaland wa時 cut· ring 咖 . ofsuch tasks_堋 llldea pri|柚ary ptd 眥 of 她 ar0botto e oncpositiontoanother withoutbur叩inginto anyobstacles. s 曲km,de. notedasthefDbotm ∞ pJan,liDgp∞ 舶1,hasbeen the倒 娜bj0ct鋤l哪gIeseat℃ll∞ . Every method o0血∞rI1ing 如b0tmotionplanninghas itsownadv∞ngesandapplicationdoma~ asweftasits di戤ldvaIIta麟 and constr~dnts. Therefore it would be ratherdifficulteithertoc0Ⅱ】paremethodsorton~ vate thechoio~ofan dl0‘iupon othP~s. 0州 d眥 :1999—07—29;Revised~ :2000一∞ 一絲 In conU~astto many n~ hods,rob
上傳時間: 2022-02-15
上傳用戶:
中興通訊_電子元器件正確選擇與使用 講課用.pdf1. 概述 1.1 控制電子元器件選擇與使用的重要性 一個系統由多個組件、部件組成,而每一個部件、組件均由元器件組成,因此,元器 件是一個系統的基礎。如果將一個系統比作金字塔的話,那么元器件則是這個金字塔的塔 基。從可靠性角度出發,如果沒有可靠的元器件,則沒有可靠的系統。元器件的可靠性通 常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元器件本身所固有的由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所確定的質量、 可靠性特性,即固有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實際所展現出來的可靠性特 性,稱之為使用可靠性。 當前,國內外電子設備所用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問題比較突出,我公司也不例外,從 失效分析數據可以看出,80%左右損壞的元器件是由于使用不當造成的。從 80 年代國外資 料看由于元器件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或系統故障占總故障數的一半以上。由于公司目前采 用的元器件有一定數量的國產元器件(另外為進口元件),國產元器件在質量和可靠性方 面有一定差距,進口元器件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可靠性要求。因此,為了達到國外電子設備 的整機可靠性水平,我們公司必須下大力抓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工 作是一項涉及方面非常廣的工作,它始終貫穿于元器件的選取、采購到生產的全過程。本 企標 《電子元器件的正確選擇與使用》,從元器件的可靠性工作的主要環節,元器件的選 擇與正確使用入手,詳細闡述了不同種類元器件的正確選擇與正確使用應注意的事項。
上傳時間: 2022-03-20
上傳用戶: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關于半導體器件和有源電路的模擬電子電路基礎。兩位作者Robert L.Boylestad和Louis Nashelsky都是在大學從事電路分析、電子電路基礎等相關學科教學的資深教授,在電子電路學科領域出版了多部優秀教材,受到很高的評價。本書自1972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經修訂至第九版,涵蓋了更廣泛和新穎的內容,成為流行30多年的優秀經典教材。這本改編版在第九版原版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高等教育中模擬電子電路課程的特點,進行了部分內容的調整。 內容提要 本書是英文原版教材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 Theory,Ninth.Edition之英文改編版《模擬電子技術》的翻譯版,內容包括半導體器件基礎、二極管及其應用電路、晶體管和場效應管放大電路的基本原理及頻率響應、功率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電流源等模擬集成電路的單元電路、反饋電路、模擬集成運算放大器、電壓比較器和波形變換電路等。本書對原版教材進行了改編,精簡了內容,突出了重點,補充了必要知識點,內容更加新穎和系統化,反映了器件和應用的發展趨勢,強調了系統工程的概念。 本書與英文版教材配套使用,適合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電子電路基礎課程40學時到68學時的中文或雙語教學要求,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和參考。
標簽: 模擬電子
上傳時間: 2022-03-21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書介紹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內核的STM32單片機應用與實踐。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導向的思路展開教學與實踐學習,循序漸進地介紹和構建若干典型STM32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相關傳感器電路,將STM32單片機的外圍引腳特性、內部結構原理、片上外設資源、開發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編程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力求解決嵌入式系統課程抽象與難學的問題全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電力電氣電子技術及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32位高級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基于 ARM Cortex內核的單片機系統開發”等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工程實訓、電子制作與競賽的實踐教材和實驗配套教材,同時還可以供廣大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者個人參考自學使用,并可作為ARM相關應用與培訓課程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書介紹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內核的STM32單片機應用與實踐。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導向的思路展開教學與實踐學習,循序漸進地介紹和構建若干典型STM32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相關傳感器電路,將STM32單片機的外圍引腳特性、內部結構原理、片上外設資源、開發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編程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力求解決嵌入式系統課程抽象與難學的問題全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電力電氣電子技術及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32位高級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基于 ARM Cortex內核的單片機系統開發”等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工程實訓、電子制作與競賽的實踐教材和實驗配套教材,同時還可以供廣大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者個人參考自學使用,并可作為ARM相關應用與培訓課程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kent
費恩曼(R.P.Feynman)1918年生于布魯克林區,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盡管當時他還很年輕,但已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后,他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和朝永振一郎及施溫格(J.Schwinger)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費因曼博士獲得諾貝爾獎是由于成功地解決了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問題,他也創立了說是液氦中起流動性現象的數學理論。此后,他和蓋爾曼(M.Gell-Mann)在B衰變等弱相互作用領域內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在以后的幾年里,他在夸克理論的發展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提出了他的高能質子碰撞過程的部分子模型。除了這些成就之外,費恩曼博士將新的基本計算技術及記號法引時物理學,首先是無處不在的費恩曼圖,在近代科學歷史中,它比任何其他數學形式描述都更大地改變了對基本物理過程形成概念及進行計算的方法。費恩曼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在他區得的許多獎項中,他對1972年獲得的奧斯特教學獎章特別感到自豪。在1963年第一次出版的《費恩曼物理學講義》被《科學叛國人》雜志的一位評論員描寫為“咬不動但富于營養并且津津有味。25年后它仍是教師和最好的初學學生的指導書”。為了使外行的公眾增加對物理學的了解,費恩曼博士寫了《物理定律和量子電動力學的性質:光和物質的奇特理論》。他還是許多高級出版物的作者,這些都成為研究人員和學生的經典參考書和教科書。費恩曼是一個活躍的公眾人物。他在挑戰者號調查委員會里的工作是從所周知的,特別是他的著名的O型環對寒冷的敏感性的演示,這是一個優美的實驗,除了一杯冰水以外其他什么也不需要。費恩曼博士1960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課程促進會中的工作卻很少人知道,他在會上抨擊了教材的平庸。僅僅羅列費恩曼的科學和教育成就并沒有恰當抓信這個人的本質。即使是他 最最技術性的出版物的讀者都知識道,費恩曼活躍的多面的人格在他所有的工作中都閃閃發光。除了作為物理學家,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下他變成不同的人物:有進是無線電修理工,有時是鎖具收藏家,藝術家、舞蹈家、邦戈(bongo)鼓手,甚至瑪雅象形文字的解釋者。對他的世界人們永遠好奇,他是一個典型的經驗主義者。費恩曼于1998年2月15日在洛杉磯逝世。
標簽: 物理學
上傳時間: 2022-04-24
上傳用戶:得之我幸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