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等一起構成了信息技術的完整學科。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人們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以信息獲取與信息轉換為中心,傳感器作為信息獲取與信息轉換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學最前端的一個陣地,是實現信息化的基礎技術之一。 “沒有傳感器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觀點已為全世界所公認。以傳感器為核心的檢測系統就像神經和感官一樣,源源不斷地向人類提供宏觀與微觀世界的種種信息,成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全書分為十個章結: 1、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2、各類傳統與新型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1)應變式傳感器 (2)電感式傳感器 (3)電容式傳感器 (4)壓電式傳感器 (5)磁電式傳感器 (6)光電式傳感器 (7)半導體式傳感器 (8)波與輻射式傳感器 (9)數字式傳感器(自學) (10)智能式傳感器(自學) 課程教材 1.郁有文等編著,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西安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2.沈躍、楊喜峰編,物理實驗教程—智能檢測技術實驗,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0 課程參考書 1.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胡向東等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王化祥編著,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3. 傳感技術與應用教程,張洪潤等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項目式教學),于彤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5.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葉湘濱等編著,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 6.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陳杰、黃鴻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Handbook of Modern Sensors(3rd Edition),Jacob Fraden,Springer-Verlag,Inc.,2004 課程性質 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提高學生相關專業基礎理論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從事傳感與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工作的適應能力和開發創新能力的作用。 研究對象 傳感器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 學習目的與要求 (1)建立傳感器技術的整體概念; (2)掌握傳感器技術的基本理論、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 (3)獲得應用傳感器設計、組建測控系統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和應用傳感器技術的興趣; (5)為學習后續課程和獨力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必要的基礎。 主要考核目標(包括重點及難點) (1)掌握傳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 (2)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實驗方法); (3)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基本應用(實驗技術); (4)了解應用傳感器設計、組建測控系統的基本方法; (5)了解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前沿和趨勢。 重點: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傳感器的應用技術; 內容涉及知識面廣,理論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強。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yqs138168
書是針對工程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算法而編寫的C語言函數程序集,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和擴充。書中包括了近幾年出現的許多新算法。全書分為數值計算與非數值計算兩部分。其中數值計算部分的內容包括: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求解、矩陣運算、矩陣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計算、非線性方程與方程組的求解、插值、數值積分、常微分方程(組)的求解、擬合與逼近、數據處理與回歸分析、極值問題、數學變換與濾波、特殊函數、隨機數的產生、多項式與連分式函數的計算、復數運算;非數值計算部分的內容包括:排序、查找、圖形模式下讀寫屏幕象點、基本圖形操作、漢字操作等。
上傳時間: 2014-01-25
上傳用戶:qlpqlq
—圖數據類型的實現——問題描述:圖是一種較線性表和樹更為復雜的數據結構。在圖形結構中,結點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任意兩個數據元素之間都可能相關,因此,圖的應用非常廣泛,已滲入到諸如語言學‘邏輯學、物理、化學、電訊工程、計算機科學及數學的其它分支中。因此,實現圖這種數據類型也尤為重要,在該練習中即要實現圖的抽象數據類型?;疽螅?、 定義出圖的ADT;3、 采用鄰接矩陣及鄰接表的存儲結構(有向圖也可使用十字鏈表)實現以下操作:a. 構造圖 b. 銷毀圖 c. 定位操作d. 訪問圖中某個頂點的操作e. 給圖中某個頂點賦值的操作f. 找圖中某個頂點的第一個鄰接點g. 找出圖G中頂點v相對于w的下一個鄰接點h. 在圖G中添加新頂點vi. 刪除圖G中頂點vj. 在圖G中插入一條邊k. 在圖G中刪除一條邊l. 實現圖的深度遍歷操作m. 實現圖的廣度遍歷操作參考提示:具體內容參看教科書本156頁實驗要求:對于以上具體操作要求實現時有良好的用戶交互界面。詳細設計、編碼、測試。
上傳時間: 2015-03-13
上傳用戶:saharawalker
ORACLE數據庫有兩類備份方法。第一類為物理備份,該方法實現數據庫的完整恢復,但 數據庫必須運行在歸擋模式下(業務數據庫在非歸擋模式下運行),且需要極大的外部 存儲設備,例如磁帶庫;第二類備份方式為邏輯備份,業務數據庫采用此種方式,此方 法不需要數據庫運行在歸擋模式下,不但備份簡單,而且可以不需要外部存儲設備。 數據庫邏輯備份方法 ORACLE數據庫的邏輯備份分為三種模式:表備份、用戶備份和完全備份
上傳時間: 2015-03-26
上傳用戶:我們的船長
地震采集工程軟件系統KLSeis是用于地震勘探采集的大型工程軟件系統,它涵蓋了地震勘探野外數據采集的全過程。包含的具體內容有:⑴采集參數分析;⑵二維、三維觀測系統設計;⑶測量數據處理;⑷試驗資料分析;⑸二維、三維靜校正處理;⑹二維、三維地質模型分析;⑺勘探標準輔助格式處理。 是進行地震二維或三維觀測系統設計與應用的好工具,這是其完備的電子手冊。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xjz632
需求描述: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江蘇江陰至山東濟寧之間,地勢北高南低,沿途需要建立一系列大型抽水泵站進行梯級抽水。通常每兩個泵站之間需要建設一座水庫作為中轉。低處泵站將水抽到中轉水庫,再由高處泵站向更高的中轉水庫抽水。設有泵站A,B和中轉水庫C,泵站設有一定數量的抽水機,水庫有一定容量,當水位高于允許最高水位,禁止低處泵站注水;當水位低于允許最低水位,禁止高處泵站抽水。 請用面向對象方法設計一個仿真程序,要求: 1, 兩座泵站在隨機時間,以隨機時間長度,隨機臺抽水機抽水或注水 2, 水庫根據自身容量允許或禁止泵站抽水,以保證自身處于安全水位。 3, 泵站即使在允許抽水/注水條件下,依然可以根據自身狀態(如高/低處水庫水位情況)選擇抽水/注水,由于只考慮兩個泵站一個水庫,此功能可由隨機數實現。 剛學java,寫的比較業余,請高手指點!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541657925
硬盤以及分區結構簡介。 硬盤分區表和文件分配表 硬盤只有經過物理格式化,分區,邏輯格式化后才能使用,在進行分區時,FDISK 會在硬盤的0柱面0磁頭1扇區建一個64字節的分區表,在分表的前面是主引導記錄 (MRB),后面是兩個字節的有效標志55H,AAH,(H表示16進制)。此扇區被稱為主 引導扇區,也是病毒最愛侵襲的地方,它由主引導記錄+分區表+有效標志組成。 分區表對于系統自舉十分重要,它規定著系統有幾個分區;每個分區的起始及終止 扇區,大小以及是否為活動分區等重要信息。分區表由4個表項組成,每個表項16個字 節
上傳時間: 2015-07-11
上傳用戶:change0329
LPCARM的工程模版,用于ads12;另外包括一些列的214X例程;減少零開發
上傳時間: 2015-08-12
上傳用戶:ukuk
工程中很多的地方用到龍格庫塔求解微分方程的數值解,龍格庫塔是很重要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四階的,精確度相當的高。此代碼只是演示求一個微分方程,要求解其它的微分方程,可以自己定義借口函數,退換程序里面的函數:float f(float , float)即可;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hphh
波束形成就是從傳感器陣列重構源信號。(1)、通過增加期望信源的貢獻來實現;(2)、通過抑制掉干擾源來實現。經典的波束形成需要觀測方向(期望信源的方向)的知識。盲波束形成試圖在沒有期望信源方向信息的情況下進行信源的恢復。 波束形成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將各陣元輸出進行加權求和,在一時間內將天線陣列波束“導向”到一個方向上,對期望信號得到最大輸出功率的導向位置即給出DOA估計。 雖然陣列天線的方向圖是全方向的,但陣列的輸出經過加權求和后,卻可以被調整到陣列接收的方向增益聚集在一個方向上,相當于形成了一個”波束”。這就是波束形成的物理意義所在。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Yukise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