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系統對于實際的電動汽車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統,當蓄電池的電能用完之后,就必須使用充電系統對電池進行再充電。對于這種電動車充電系統的監控,目前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 本文以電動車充電站的建設為背景,對充電機監控系統的通信總線和上位機軟件設計進行了研究。首先介紹了系統的整個網絡規劃,然后對工業現場總線的特點、CAN2.0總線技術、涉及到的通信協議分別做了詳細的描述,重點介紹了CAN總線的相關設計和系統的硬件、軟件設計及實驗結果。設計過程中參考了目前比較成熟的CAN2.0與J1939協議,并創新性的將這一用于汽車內部的通信總線移植到充電站內充電機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系統中。整個設計的創新在于將CAN總線這一現有成熟技術應用在充電站監控系統建設這一新領域,成功的實現了總線的移植。 整個系統中,系統前端執行數據采集、充電控制等任務,同時通過CAN總線和以太網分別實現前端數據采集模塊與監控計算機、監控計算機與數據服務器的數據傳輸,實現站內充電機的統一監控。本文圍繞系統整體網絡組建,CAN網絡通信以及系統軟硬件設計進行了討論,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先進的、可行的充電機監控系統通信總線及軟件的解決方案。這種監控方案提高了系統通信的實時性、準確性、安全性,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充電工人的工作效率。 目前系統的各項參數及功能已在實驗室測試完畢,性能已基本達到設計目標,即將被用于奧運會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gtzj
在實際工作現場,常常需要在一個非常惡劣的環境中進行通話,隨著CAN總線在工業生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想到了把CAN總線應用于電話通信上來.CAN總線具有極高的總線利用率,這有可能使得我們只需要用兩根CAN總線,就可以把需要通話的節點電話連接起來,從而實現語音通信. 本文主要論述了基于CAN總線的多節點語音通信系統設計.該系統使用MC14LC5480作為語音采集編解碼器,AT90CAN128作為處理器,使用處理器自帶的CAN模塊實現多個CAN節點間的通信,最終達到實現多節點間語音通信的功能. 本文的前半部分介紹了CAN總線技術和語音信號的數字處理技術,評價了用CAN總線傳輸語音信號的優點.本文后半部分詳細介紹了該系統的硬件結構和軟件設計,通過分析系統所涉及的芯片對該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做了詳細的說明,包括語音編解碼電路,語音數字信號處理電路,CAN總線傳輸電路等.通過該系統,能夠實現在實驗室條件下多個CAN節點間的語音通信.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ingaili888
隨著電信業的迅猛發展,電信網絡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網絡結構日益復雜先進。作為通訊支撐系統的通訊用基礎電源系統,市場需求逐年增加,其動力之源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龐大的電信網絡高效、安全、有序的正常運行,對通信電源系統的品質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推動了通信電源向著高效率、高頻化、模塊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本文在廣泛了解通信電源的行業現狀和研究熱點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及相關技術,重點分析了開關電源功率因數技術及移相全橋軟開關PWM技術的基本原理,并在這基礎上設計了一款通信機房常用的48V/25A的通信電源模塊,該電源模塊由功率因數校正和DC/DC變換兩級電路組成,采用了一些最新的技術來提高電源的性能。例如,在電路拓撲中引入軟開關技術,通過采用移相全橋軟開關PWM變換器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通,減小功率器件損耗,提高電源效率;采用高性能的DSP芯片對電源實現數字PWM控制,克服了一般單芯片控制器由于運行頻率有限,無法產生足夠高頻率和精度的PWM輸出及無法完成單周期控制的缺陷;引入了智能控制技術,以模糊自適應PID控制算法取代傳統的PID算法,提高了開關電源的動態性能。 整篇論文以電源設計為主線,在詳細分析電路原理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主電路參數設計、輔助電路設計、控制回路設計、仿真研究、軟件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5-26
上傳用戶:l254587896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串口通信
上傳時間: 2013-05-20
上傳用戶:netwolf
關于485通信的一些資料 和自己寫的一個仿真 三機通訊(一個主機,2個從機)
上傳時間: 2013-06-18
上傳用戶:gzming
通信技術新手入門資料,手機軟件開發 GSM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培訓教材.pdf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西伯利亞狼
通信電路,主要為高頻電路,發射電路、接受電路、高頻放大、功率放大等電路。
標簽: 通信電路
上傳時間: 2013-06-14
上傳用戶:zsjinju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以太網接口芯片RTL8019AS和TCP/IP協議實現嵌入式WEB服務器,此服務器可以使各種帶串口的工控設備和數據采集設備很容易地連接到Internet,這樣就能夠利用Internet實現對各種嵌入式設備的低成本遠程訪問和資源共享。 本研究實現的嵌入式WEB服務器以STC89C51系列單片機為核心,用其串口作為與嵌入式設備的接口,用RTL8019AS芯片和RJ-45作為以太網接口,并通過軟件實現RS-232與TCP/IP協議的轉換,通過以太網實現嵌入式設備與遠程計算機之間的雙向數據通信,給出了硬件設計和軟件實現方案。硬件主要研究微控制器和以太網控制芯片之間的接口設計和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的驅動。軟件部分研究實現了TCP/IP的各層協議,包含了ARP、IP、ICMP、UDP、TCP、HTTP等,在實際中得以應用,如對于蓄電池電壓的遠程檢測等。 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嵌入式WEB服務器將嵌入式設備連入Internet網絡是切實可行的。經實驗測試整個系統占用資源少,成本較低、移植性較好,能夠完成常用的相關網絡通訊功能,網絡數據傳輸可靠性較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ucf
通用異步收發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是一種能同時支持短距離和長距離數據傳輸的串行通信接口,被廣泛應用于微機和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換。像8251、NS8250、NS16550等都是常用的UART芯片,但是這些專用的串行接口芯片的缺點是數據傳輸速率比較慢,難以滿足高速率數據傳輸的場合,而更重要的就是它們都具有不可移植性,因此要利用這些芯片來實現PC機和FPGA芯片之間的通信,勢必會增加接口連線的復雜程度以及降低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本課題就是針對UART的特點以及FPGA設計具有可移植性的優勢,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芯片的嵌入式UART設計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狀態機的描述形式以及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利用硬件描述語言來編制UART的各個子功能模塊以及頂層模塊,之后將其集成到FPGA芯片的內部,這樣不僅能解決傳統UART芯片的缺點而且同時也使整個系統變得更加具有緊湊性以及可靠性。 本課題所設計的LIART支持標準的RS-232C傳輸協議,主要設計有發送模塊、接收模塊、線路控制與中斷仲裁模塊、Modem控制模塊以及兩個獨立的數據緩沖區FIFO模塊。該模塊具有可變的波特率、數據幀長度以及奇偶校驗方式,還有多種中斷源、中斷優先級、較強的抗干擾數據接收能力以及芯片內部自診斷的能力,模塊內分開的接收和發送數據緩沖寄存器能實現全雙工通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利用IP模塊復用技術設計數據緩沖區FIFO,采用兩種可選擇的數據緩沖模式。這樣既可以應用于高速的數據傳輸環境,也能適合低速的數據傳輸場合,因此可以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利用Synplify Pro綜合工具、ModelSim仿真工具、ISE集成的軟件開發環境中對各個功能模塊進行綜合優化、仿真驗證以及下載實現。各項數據結果表明,本課題中所設計的UART滿足預期設計目標。
上傳時間: 2013-08-02
上傳用戶:rocketrevenge
擴頻通信技術因為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抗噪聲、抗多徑衰落能力、較好的保密性、較強的多址能力和高精度測量等優點,在軍事抗干擾和個人通信業務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基于擴頻理論的CDMA通信技術成為國際電聯規定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標準化建議后,標志著擴頻通信技術在民用通信領域的應用進入了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的迅速發展,以FPGA和CPLD為代表的可編程邏輯器件憑借其設計方便靈活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數字信號處理領域。 本論文正是采用基于FPGA硬件平臺來實現了一個直接序列擴頻通信基帶系統,該系統的實現涉及擴頻通信和有關FPGA的相關知識,以及實現這些模塊的VHDL硬件描述語言和QuartusⅡ開發平臺,目標是實現一個集成度高、靈活性強、并具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的擴頻通信基帶系統。 本論文中首先對擴頻通信的基礎理論做了探討,著重對直序擴頻的理論進行了分析;其次根據理論分析,設計了全數字直接序列擴頻基帶系統的結構,完成了擴頻序列的產生、信息碼的輸入和擴頻。重點完成了對基帶擴頻信號的相關解擴和幾種同步捕獲電路的設計,將多種專用芯片的功能集成在一片大規模FPGA芯片上。在論文中列出了部分模塊的VHDL程序,并在QuartusⅡ仿真平臺上完成各部分模塊的功能仿真。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henjj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