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1. COMPONENT SIDE(零件面、正面)︰大多數零件放置之面。2. SOLDER SIDE(焊錫面、反面)。3. SOLDER MASK(止焊膜面)︰通常指Solder Mask Open 之意。4. TOP PAD︰在零件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5. BOTTOM PAD:在銲錫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6. POSITIVE LAYER:單、雙層板之各層線路;多層板之上、下兩層線路及內層走線皆屬之。7. NEGATIVE LAYER:通常指多層板之電源層。8. INNER PAD:多層板之POSITIVE LAYER 內層PAD。9. ANTI-PAD:多層板之NEGATIVE LAYER 上所使用之絕緣範圍,不與零件腳相接。10. THERMAL PAD:多層板內NEGATIVE LAYER 上必須零件腳時所使用之PAD,一般稱為散熱孔或導通孔。11. PAD (銲墊):除了SMD PAD 外,其他PAD 之TOP PAD、BOTTOM PAD 及INNER PAD 之形狀大小皆應相同。12. Moat : 不同信號的 Power& GND plane 之間的分隔線13. Grid : 佈線時的走線格點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ICT 測試點 LAYOUT 注意事項:PCB 的每條TRACE 都要有一個作為測試用之TEST PAD(測試點),其原則如下:1. 一般測試點大小均為30-35mil,元件分布較密時,測試點最小可至30mil.測試點與元件PAD 的距離最小為40mil。2. 測試點與測試點間的間距最小為50-75mil,一般使用75mil。密度高時可使用50mil,3. 測試點必須均勻分佈於PCB 上,避免測試時造成板面受力不均。4. 多層板必須透過貫穿孔(VIA)將測試點留於錫爐著錫面上(Solder Side)。5. 測試點必需放至於Bottom Layer6. 輸出test point report(.asc 檔案powerpcb v3.5)供廠商分析可測率7. 測試點設置處:Setuppadsstacks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cjf0304
LAYOUT REPORT .............. 1 目錄.................. 1 1. 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 2 2. Test Point : ATE 測試點供工廠ICT 測試治具使用............ 2 3. 基準點 (光學點) -for SMD:........... 4 4. 標記 (LABEL ING)......... 5 5. VIA HOLE PAD................. 5 6. PCB Layer 排列方式...... 5 7.零件佈置注意事項 (PLACEMENT NOTES)............... 5 8. PCB LAYOUT 設計............ 6 9. Transmission Line ( 傳輸線 )..... 8 10.General Guidelines – 跨Plane.. 8 11. General Guidelines – 繞線....... 9 12. General Guidelines – Damping Resistor. 10 13. General Guidelines - RJ45 to Transformer................. 10 14. Clock Routing Guideline........... 12 15. OSC & CRYSTAL Guideline........... 12 16. CPU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1234xhb
剖析Intel IA32 架構下C 語言及CPU 浮點數機制 Version 0.01 哈爾濱工業大學 謝煜波 (email: xieyubo@126.com 網址:http://purec.binghua.com) (QQ:13916830 哈工大紫丁香BBSID:iamxiaohan) 前言 這兩天翻看一本C 語言書的時候,發現上面有一段這樣寫到 例:將同一實型數分別賦值給單精度實型和雙精度實型,然后打印輸出。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a double b a = 123456.789e4 b = 123456.789e4 printf(“%f\n%f\n”,a,b) } 運行結果如下:
標簽: Version xieyubo Intel email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徐孺
經過兩天的奮戰,終于在borlandc3.1上實現了ucos操作系統在pc上的單步運行調試,期間得到了眾多網友留下的文字的幫助,我也決定將我的努力成果上載。 注意將software解壓到c盤根目錄下,并且將borlandc3.1安裝在d盤borlandc目錄下,進入C:\software\UCOS-II\EX1_X86L目錄下,運行bc.pif,就進入dos的borlandc程序,可以修改并單步調試程序。 這樣學ucos應該快多了吧。
標簽:
上傳時間: 2015-08-23
上傳用戶:wendy15
覺得用C#做個發短信息的程序也不錯,經過多天的測試,終于實現用電腦+數據線+手機的模式,實現在單位的局域網平臺上發送短信息了。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xuanjie
精選一個 uC/OS-II Porting 於一般業界使用之 MSP430F1132 開發板上任務調度的例程,於 app.c 內建構了一個可於此開發板上 Port 1.0 驅動 LED 閃爍任務工程,全例程於 IAR MSP430 V3.42A 下編譯,同時亦將此工程設好斷點可方便於 Simulator 內直接觀測 uC/OS 任務調度狀態.
上傳時間: 2015-12-14
上傳用戶:skfreeman
C# Nuts and Bolt是學習C#的極好教程,總共十章,對于文件包里的十人mht文件。你可以把代碼直接粘到c#2005中觀察調試結果。我用這個教程,僅十天就學會了C#。強烈推薦你也試試。覺得好的話別忘了頂一下。
上傳時間: 2016-01-03
上傳用戶:zgu489
過兩天的調試,完成了51單片機電子日歷課程設計,現在把C程序源代碼帖出來紀念一下:~ 硬件實驗箱是偉福LAB2000實驗箱。
標簽: 調試
上傳時間: 2016-01-08
上傳用戶:磊子226
這個是java語言與C++程序之間的交互,我也是花了幾天時間做出來的,拿出來供大家共享,里面還有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和總結,希望大家多提出意見或我們可以交流一下。來信發至我的郵箱:lixiangsoft@163.com
上傳時間: 2016-03-02
上傳用戶:hgy9473
電子鐘的C語言代碼,其中精度極高,是一個極其經典的代碼,為六位數碼管時鐘程序倚天版直接使用,p3.2,p3.3,p3.4,p3.5 四鍵控制!強烈推薦,實測24小時誤差5秒。
上傳時間: 2013-12-15
上傳用戶:rocketrev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