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可穿戴心率測量

  • 基于FPGA的可編程技術的應用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現場可編程器件的出現,為滿足實時處理系統的要求,誕生了一種新穎靈活的技術——可重構技術。它采用實時電路重構技術,在運行時根據需要,動態改變系統的電路結構,從而使系統既有硬件優化所能達到的高速度和高效率,又能像軟件那樣靈活可變,易于升級,從而形成可重構系統。可重構系統的關鍵在于電路結構可以動態改變,這就需要有合適的可編程邏輯器件作為系統的核心部件來實現這一功能。 論文利用可重構技術和“FD-ARM7TDMLCSOC”實驗板的可編程資源實現了一個8位微程序控制的“實驗CPU”,將“實驗CPU”與實驗板上的ARMCPU構成雙內核CPU系統,并對雙內核CPU系統的工作方式和體系結構進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文章研究了8位微程序控制CPU的開發實現。通過設計實驗CPU的系統邏輯圖,來確定該CPU的指令系統,并給出指令的執行流程以及指令編碼。“實驗CPU”采用的是微程序控制器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因此進行了微程序控制器的設計,即微指令編碼的設計和微程序編碼的設計。為利用可編程資源實現該“實驗CPU”,需對“實驗CPU”進行VHDL描述。 其次,文章進行了“實驗CPU”綜合下載與開發。文章中使用“Synplicity733”作為綜合工具和“Fastchip3.0”作為開發工具。將“實驗CPU”的VHDL描述進行綜合以及下載,與實驗箱上的ARMCPU構成雙內核CPU,實現了基于可重構技術的雙內核CPU的系統。根據實驗板的具體環境,文章對雙內核CPU系統存在的關鍵問題,如“實驗CPU”的內存讀寫問題、微程序控制器的實現,以及“實驗CPU'’框架等進行了改進,并通過在開發工具中添加控制模塊和驅動程序來實現系統工作方式的控制。 最后,文章對雙核CPU系統進行了功能分析。經分析,該系統中兩個CPU內核均可正常運行指令、執行任務。利用實驗板上的ARMCPU監視用“實驗CPU”的工作情況,如模擬“實驗CPU”的內存,實現機器碼運行,通過串行口發送的指令來完成單步運行、連續運行、停止、“實驗CPU"指令文件傳送、“實驗CPU"內存修改、內存察看等工作,所有結果可顯示在超級終端上。該系統通過利用ARMCPU來監控可重構CPU,研究雙核CPU之間的通信,嘗試新的體系結構。

    標簽: FPGA 可編程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royzhangsz

  • 基于FPGA的可測性設計方法研究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是一種現場可編程專用集成電路,它將門陣列的通用結構與現場可編程的特性結合于一體,如今,FPGA系列器件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器件之一。隨著FPGA器件的廣泛應用,它在數字系統中的作用日益變得重要,它所要求的準確性也變得更高。因此,對FPGA器件的故障測試和故障診斷方法進行更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隨著FPGA器件的迅速發展,FPGA的密度和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使大量的故障難以使用傳統方法進行測試,所以人們把視線轉向了可測性設計(DFT)問題。可測性設計的提出為解決測試問題開辟了新的有效途徑,而邊界掃描測試方法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技術。 本文對FPGA的故障模型及其測試技術和邊界掃描測試的相關理論與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給出了利用布爾矩陣理論建立的邊界掃描測試過程的數學描述和數學模型。論文中首先討論邊界掃描測試中的測試優化問題,總結解決兩類優化問題的現有算法,分別對它們的優缺點進行了對比,進而提出對兩種現有算法的改進思想,并且比較了改進前后優化算法的性能。另外,本文還對FPGA連線資源中基于邊界掃描測試技術的自適應完備診斷算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本文基于自適應完備診斷的思想對原有自適應診斷算法的性能進行了分析,并將獨立測試集和測試矩陣的概念引入原有自適應診斷算法中,使改進后的優化算法能夠簡化原算法的實現過程,并實現完備診斷的目標。最后利用測試仿真模型證明了優化算法能夠更有效地實現完備診斷的目標,在緊湊性指標與測試復雜性方面比現在算法均有所改進,實現了算法的優化。

    標簽: FPGA 可測性設計 方法研究

    上傳時間: 2013-06-30

    上傳用戶:不挑食的老鼠

  • 基于FPGA的脈沖渦流硬度無損檢測

    渦流無損檢測技術作為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技術之一,不僅能夠探測導體表面的涂層厚度,材料成分,組織狀態以及某些物理量和機械量,還能檢測材料或構件中是否有缺陷并判斷缺陷的形狀、大小、分布、走向。脈沖渦流無損檢測技術因其激勵信號的頻域特點,具有有效率高,檢測準確的特性,因而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用無損檢測方法進行鋼鐵材質檢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對于鋼材及其制品的混料、硬度和裂紋質量檢測還存在許多難題,如用傳統檢測方法檢測齒輪毛坯的硬度效果不夠理想,而且人工記錄方法較慢。 本文以渦流檢測技術理論為基礎,系統地分析了脈沖渦流檢測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套用于檢測鋼鐵材硬度的脈沖渦流檢測儀器。該脈沖渦流檢測系統可分為硬件、軟件兩個子系統。整個系統由激勵源、渦流傳感器、數據處理、結果顯示這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在渦流探傷中,影響渦流的因素很多,產生大量噪聲使得信號分析相對困難。系統以FPGA為開發平臺,使得信號激勵和信號的采集可以在同一電路中實現,從而提高了信號處理的精確性,接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去除噪音,提取信號的特征值,建立回歸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實現對鋼鐵材質硬度的測量。實驗結果表明,以FPGA為開發平臺,采用脈沖渦流激勵的方式及相關的脈沖渦流的主成分分析處理方法,使鋼鐵材質硬度的判別準確率有了很大提高。

    標簽: FPGA 脈沖 渦流 無損檢測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327000306

  • 基于FPGA的任意波形發生器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需要便捷的交通工具,從而促進了汽車工業的發展,同時汽車發動機檢測維修等相關行業也發展起來。在汽車發動機檢測維修中,發動機電腦(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檢測維修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發動機電腦根據發動機的曲軸或凸輪軸傳感器信號控制發動機的噴油、點火和排氣。所以,維修發動機電腦時,必須對其施加正確的信號。目前,許多發動機的曲軸和凸輪軸傳感器信號已不再是正弦波和方波等傳統信號,而是多種復雜波形信號。為了能夠提供這種信號,本文研究并設計了一種能夠產生復雜波形的低成本任意波形發生器(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AWG)。 本文提出的任意波形發生器依據直接數字頻率合成(Direct Digial FrequencySynthesis-DDFS)原理,采用自行設計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方案實現頻率合成,擴展數據存儲器存儲波形的量化幅值(波形數據),在微控制單元(MCU)的控制與協調下輸出頻率和相位均可調的信號。 任意波形發生器主要由用戶控制界面、DDFS模塊、放大及濾波、微控制器系統和電源模塊五部分組成。在設計中采用FPGA芯片EPF10K10QC208-4實現DDFS的硬件算法。波形調整及濾波由兩級放大電路來完成:第一級對D/A輸出信號進行調整;第二級完成信號濾波及信號幅值和偏移量的調節。電源模塊利用三端集成穩壓器進行電壓值變換,利用極性轉換芯片ICL7660實現正負極性轉換。 該任意波形發生器與通用模擬信號源相比具有:輸出頻率誤差小,分辨率高,可產生任意波形,成本低,體積小,使用方便,工作穩定等優點,十分適合汽車維修行業使用,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標簽: FPGA 任意波形發生器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KIM66

  • FPGA局部動態可重配置的研究

    FPGA作為近年來集成電路發展中最快的分支之一,有關它的研究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傳統的FPGA采用靜態配置的方法,所以在它的應用生命周期中,它的功能就不能夠再改變,除非重新配置。動態重配置系統在系統工作的過程中改變FPGA的結構,包括全局重配置和局部重配置。其中的局部動態重配置系統有著ASIC以及靜態配置FPGA無法比擬的優勢。而隨著支持局部位流配置以及動態配置的商用FPGA的推出,使對局部動態重配置系統和應用的研究有了最基本的硬件支撐條件。而Internet作為無比強大的網絡已經滲入到各種應用領域之中。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基于Internet的FPGA局部動態可重配置系統的方案。然后針對方案的各個組成部分,分別進行了描述。首先是介紹了FPGA的基本概況,包括它的發展歷史、結構、應用領域、發展趨勢等。然后介紹了對一個包含局部動態重配置模塊的FPGA系統的設計過程,包括重配置模塊的定義、設計的流程、局部位流的產生等。接下來對.FPGA的配置方法以及配置解決方案進行描述,包括幾種可選擇的配置模式,其中有一些適用于靜態配置,另外一些可以用于動態局部配置,.以及作為一個系統的配置解決方案。最后系統要求從Internet服務器上下載重配置模塊的位流并且完成對FPGA的配置,根據這個要求,我們設計了相應的嵌入式解決方案,包括如何設計一個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應用軟件實現FTP功能,并說明如何通過JTAGG或者ICAP接口由嵌入式CPU完成對FPGA的局部配置。

    標簽: FPGA 局部 動態可重配置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illiam345

  • 嵌入式可重構數控系統的研究

    傳統的數控系統采用的大多是專用的封閉式結構,它能提供給用戶的選擇有限,用戶無法對現有數控設備的功能進行修改以滿足自己的特殊要求;各種廠商提供給用戶的操作方式各不相同,用戶在培訓人員、設備維護等方面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CNC制造商、系統集成者和用戶采用快速而有創造性的方法解決當今制造環境中數控加工和系統集成中的問題。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數控技術正朝向柔性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針對數控系統已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本文致力于建立一個適合現場加工特征的開放結構數控平臺,使系統具備軟硬件可重構的柔性特征,同時把監控診斷和網絡模塊融入數控系統的框架體系之內,滿足智能化和網絡化的要求。 本文在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統技術的基礎上,引入可重構的設計方法,選擇具體的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進行嵌入式可重構數控系統平臺的研發。硬件結構以MOTOROLA的高性能32位嵌入式處理器MC68F375和ALTERA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芯片為核心,配以系統所需的外圍模塊;軟件系統以性能卓越的VxWork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為核心,開發所需要的應用軟件,將VxWork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擴展為一個完整、實用的嵌入式數控系統。該系統不僅具有可靠性高、穩定性好、功能強的優點,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軟硬件可裁減性,便于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功能的擴展和重構。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深入研究了以高性能微處理器MC68F375為核心的主控制板的硬件電路設計,以及存儲、采集、通訊和網絡等模塊的設計。 (2)深入研究了基于FPGA的串行配置方法和可重構設計方法,設計出基于FPGA的電機運動控制、機床IO控制、鍵盤陣列和液晶顯示控制等接口模塊電路。 (3)深入研究了VxWork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在硬件平臺上的移植和任務調度原理,合理分配控制系統的管理任務,開發系統的底層驅動程序和應用程序。 最后,本文總結了系統的開發工作,并對嵌入式可重構數控系統的進一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指引后續研究工作。

    標簽: 嵌入式 可重構 數控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gcs333

  • 用FPGA實現8051內核及外設I2C接口

    8051處理器自誕生起近30年來,一直都是嵌入式應用的主流處理器,不同規模的805l處理器涵蓋了從低成本到高性能、從低密度到高密度的產品。該處理器極具靈活性,可讓開發者自行定義部分指令,量身訂制所需的功能模塊和外設接口,而且有標準版和經濟版等多種版本可供選擇,可讓設計人員各取所需,實現更高性價比的結構。如此多的優越性使得8051處理器牢固地占據著龐大的應用市場,因此研究和發展8051及與其兼容的接口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在眾多8051的外設接口中,I2C總線接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用的12C接口器件,如帶12C總線的RAM,ROM,AD/DA,LCD驅動器等,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計算機及自動控制系統中。因此,本論文的根本目的就是針對如何在8051內核上擴展I2C外設接口進行較深入的研究。 本課題項目采用可編程技術來開發805l核以及12C接口。由于8051內核指令集相容,我們能借助在現有架構方面的經驗,發揮現有的大量代碼和工具的優勢,較快地完成設計。在8051核模塊里,我們主要實現中央處理器、程序存儲器、數據存儲器、定時/計數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斷系統等七大單元及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等三大總線,這些都是標準8051核所具有的模塊。在其之上我們再嵌入12C的串行通信模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逐次實現一位的收發、一個字節的收發、一個命令的收發,直至實現I2C的整個通信協議。 8051核及I2C總線的研究通過可編程邏輯器件和一塊外圍I2C從設備TMPl01來驗證。本課題的最終目的是可編程邏輯器件實現的8051核成功并高效地控制擴展的12C接口與從設備TMPl01通信。 用EP2C35F672C6芯片開發的12C接口,數據的傳輸速率由該芯片嵌入8051微處理的時鐘頻率決定。經測試其傳輸速率可達普通速率和快速速率。 目前集成了該12C接口的8051核已經在工作中投入使用,主要用于POS設備的用戶數據加密及對設備溫度的實時控制。雖然該設備尚未大批量投產,但它已成功通過PCI(PaymentCardIndustry)協會認證。

    標簽: FPGA 8051 I2C 內核

    上傳時間: 2013-06-18

    上傳用戶:731140412

  • 華碩內部的PCB設計規范

    確保產品之制造性, R&D在設計階段必須遵循Layout相關規范, 以利制造單位能順利生產, 確保產品良率, 降低因設計而重工之浪費. “PCB Layout Rule” Rev1.60 (發文字號: MT-8-2-0029)發文后, 尚有訂定不足之處, 經補充修正成“PCB Layout Rule” Rev1.70. PCB Layout Rule Rev1.70, 規范內容如附件所示, 其中分為: (1) ”PCB LAYOUT 基本規范”:為R&D Layout時必須遵守的事項, 否則SMT,DIP,裁板時無法生產. (2) “錫偷LAYOUT RULE建議規范”: 加適合的錫偷可降低短路及錫球. (3) “PCB LAYOUT 建議規范”:為制造單位為提高量產良率,建議R&D在design階段即加入PCB Layout. (4) ”零件選用建議規范”: Connector零件在未來應用逐漸廣泛, 又是SMT生產時是偏移及置件不良的主因,故制造希望R&D及采購在購買異形零件時能顧慮制造的需求, 提高自動置件的比例. (5) “零件包裝建議規范”:,零件taping包裝時, taping的公差尺寸規范,以降低拋料率.

    標簽: PCB 華碩 設計規范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vendy

  • GPS信號CA碼跟蹤的FPGA實現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國防部為軍事目的而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其主要目的是解決海上、陸地和空中運載工具的導航定位問題。GPS作為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具有全球、全天候、連續、高精度導航與定位能力,而且具有優良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因此,發展全球定位系統是當今導航技術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在GPS接收機中,為了得到導航電文并對其進行解算,要完成復雜的信號處理過程。其中,怎樣捕獲到衛星信號,并對C/A碼進行跟蹤是研制GPS接收機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在對GPS信號的結構進行深入的分析后,結合FPGA的特點,對算法進行設計及優化后,給出了相應的仿真。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GPS信號結構的產生原理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對GPS信號的調制機理進行詳細地闡述。 2.在GPS信號的捕獲方面,采用了基于FFT頻域的快速捕獲的方法,即將接收到的GPS信號先利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變換到頻域,在頻域完成相應的運算后,再利用傅立葉反變換(IFFT)變換到時域。從而大大減少了計算量,加快了信號捕獲的速度,提高了捕獲性能。 3.在C/A碼跟蹤部分,本文采用了非相干延遲鎖定環對C/A碼進行跟蹤。來自載波跟蹤環路的本地載波將輸入的信號變成基帶信號,然后分別和本地碼的三個不同相位序列進行相乘,將相乘結果進行累加,經過處理將得到碼相位和當前的載波頻率送到載波跟蹤環路。 4.載波跟蹤環,本文采用的是科斯塔斯環。載波跟蹤環和碼跟蹤環在結構上相似,故本文只對關鍵的載波NCO進行了仿真。 本文的創新點主要是使用FPGA對整個GPS信號的捕獲及C/A碼的跟蹤進行設計。此外,根據FPGA的特點,在不改變外部硬件設計的前提下,改變相應的IP核或相關的VHDL程序就可對系統進行各種優化設計,以適應不同類型的GPS接收機的不同功能。

    標簽: FPGA GPS 信號

    上傳時間: 2013-06-27

    上傳用戶:哇哇哇哇哇

  • 基于FPGA的JPEG實時圖像編解碼系統

    JPEG是聯合圖像專家組(Joint Picture Expert Group)的英文縮寫,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CCITT聯合制定的靜態圖像壓縮編碼標準。JPEG的基于DCT變換有損壓縮具有高壓縮比特點,被廣泛應用在數據量極大的多媒體以及帶寬資源寶貴的網絡程序中。 動態圖像的JPEG編解碼處理要求圖像恢復質量高、實時性強,本課題就是針對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展開的研究。該系統由圖像編碼服務器端和圖像解碼客戶端組成。其中,服務器端實時采集攝像頭傳送的動態圖像,進行JPEG編碼,通過網絡傳送碼流到客戶端;客戶端接收碼流,經過JPEG解碼,恢復出原始圖像送VGA顯示。設計結果完全達到了實時性的要求。 本文從系統實現的角度出發,首先分析了系統開發平臺,介紹FPGA的結構特點以及它的設計流程和指導原則;然后從JPEG圖像壓縮技術發展的歷程出發,分析JPEG標準實現高壓縮比高質量圖像處理的原理;針對FPGA在算法實現上的特點,以及JPEG算法處理的原理,按照編碼和解碼順序,研究設計了基于改進的DA算法的FDCT和IDCT變換,以及按發生頻率進行優化的霍夫曼查找表結構,并且從系統整體上對JPEG編解碼進行簡化,以提高系統的處理性能。最后,通過分析Nios嵌入式微處理器可定制特性,根據SOPC Builder中Avalon總線的要求,把圖像采集,JPEG圖像壓縮和網絡傳輸轉變成用戶自定義模塊,在SOPC Builder下把用戶自定義模塊添加到系統中,由Nios嵌入式軟核的控制下運行,在FPGA芯片上實現整個JPEG實時圖像編解碼系統(soc)。 在FPGA上實現硬件模塊化的JPEG算法,具有造價低功耗低,性能穩定,圖像恢復后質量高等優點,適用于精度要求高且需要對圖像進行逐幀處理的遠程微小目標識別和跟蹤系統中以及廣電系統中前期的非線性編輯工作以及數字電影的動畫特技制作,對降低成本和提高圖像處理速度兩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通過在FPGA上實現JPEG編解碼,進一步探索FPGA在數字圖像處理上的優勢所在,深入了解進行此類硬件模塊設計的技術特點,是本課題的重要學術意義所在。

    標簽: FPGA JPEG 實時圖像 編解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hangdafrey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青岛市| 申扎县| 枣强县| 巴青县| 板桥市| 镇宁| 四子王旗| 溆浦县| 翼城县| 名山县| 东阿县| 远安县| 大埔区| 秀山| 康平县| 隆德县| 云安县| 水城县| 周至县| 安乡县| 利津县| 肥乡县| 涿州市| 许昌县| 罗田县| 资讯 | 佛学| 和林格尔县| 东光县| 措勤县| 滦平县| 盖州市| 武宁县| 田东县| 汉川市| 聂荣县| 沙湾县| 吐鲁番市| 淮阳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