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碼技術是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根據二進制編碼規則對應形成的由對光反映率不同的條、空組成的圖形,經光電掃描識讀器掃描,將采集的信息經處理器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自動識別的目的。條碼技術自出現以來,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發展十分迅速,已廣泛用于交通運輸、商業、醫療衛生、制造業、倉儲業、郵電業等領域,極大的提高了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為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和現代化作出了貢獻。目前常用的是一維條碼,但一維條碼最大的弱點就是表征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需要依賴外部數據庫支持,離開這個數據庫條碼本身就沒有意義了。二維條碼克服了這一弱點,它是在一維條碼基礎上形成的高密度、高信息量的條碼,可以將大量信息在小區域內編碼,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數據文件,是實現證件、卡片等信息存儲、攜帶并可以通過機器自動識讀的理想方法。 本課題采用流行的嵌入式技術,采用S3C44BOX作為二維條碼PDF417識別器的數據采集終端,該終端內嵌μC/OS-Ⅱ操作系統,將應用分解成多任務,簡化了應用系統軟件設計;使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得到了保證,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增強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產品開發的可延續性。 本課題的主要任務是PDF417(Portable Data File)二維條碼圖像的識別。先由掃描儀或照相機獲取二維條碼的原始圖像,再由PC(Personal Computer)計算機中的圖象處理程序對圖象數據進行處理,然后在條碼中定位單個碼字符號的圖像,利用算法識別出單個碼字符號。本文在條碼圖像的預處理方面進行了算法改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能夠有效的去掉干擾噪聲和圖像定位。通過實驗結果表明:本課題研究的二維條碼識別系統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caiiicc
較高性能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需要實時更新電機參數,文章中采用一種在線辨識永磁同步電機參數的方法。這種基于最小二乘法參數辨識方法是在轉子同步旋轉坐標系下進行的,通過MATLAB/SIMULINK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永磁同步電機參數辨識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這種電機參數辨識方法能夠實時、準確地更新電機控制參數。 關鍵詞:永磁同步電機;參數辨識;最小二乘法
上傳時間: 2013-06-06
上傳用戶:685
二次雷達(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是民航空中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和軍事敵我識別(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系統中的關鍵部分,由于這兩個應用領域都要求很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因此,二次雷達一直是國內外雷達信號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傳統的機載二次雷達應答器普遍采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和分立元件設計,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實時處理能力也很有限,無法完成高密度、大容量的應答.針對這些缺陷,本論文提出一種全新的應答數字信號處理器硬件結構,即FPGA+DSP的混合結構.這種硬件體系結構的特點是可靠性高,集成度高,通用性強,適于模塊化設計,處理速度快,能實時處理多個應答信號,以及進行置信度分析和生成報表.此項目中,本文作者主要負責FPGA部分硬件設計.FPGA主要完成雙通道數據采集、產生視頻信號和旁瓣抑制信號、計算當前飛機相對本地接收天線的方位和距離、與DSP實時交換數據、上傳報表等功能.論文詳細分析了接收機信號處理算法在FPGA中的硬件實現方案,在提高系統可靠性、堅固性以及FPGA資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討.同時給出不同層次關鍵模塊的HDL實現及其時序仿真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西伯利亞狼
該論文介紹二次雷達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工作流程和運作機理以及單脈沖二次雷達的系統原理,并且對傳統的單脈沖二次雷達應答信號處理器的硬件結構進行改進,提出一種全新的應答處理器硬件結構,即FPGA+DSP的混合結構.這種硬件結構的特點是結構靈活,有較強的通用性.該論文圍繞FPGA+DSP這種數字信號處理的硬件結構,闡述了它在單脈沖二次雷達應答數字信號處理器中的應用,使用VHDL語言設計FPGA程序,并且給出主要模塊的仿真結果.FPGA主要完成距離計數、方位計數、脈沖分解、產生應答數據送給DSP、與PC104交換報表等功能.長時間的成功試驗表明,基于FPGA和DSP技術的二次雷達應答信號處理器在3毫秒內可以同時處理四個重疊應答,計算所接收的每一個脈沖的到達方向,得到真實脈沖并且給出脈沖置信度.系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該課題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是對傳統的二次監視雷達應答信號處理器進行了改進,使單脈沖二次雷達系統的應答處理能力在可靠性、穩定性和系統精度三個方面有質的飛躍.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gokk
小波變換是一種新興的理論,是數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無論對數學還是對工程應用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新的靜態圖像壓縮標準JPEG2000就以離散小波變換(DWT)作為核心變換算法。 本文首先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小波變換的理論基礎,對多分辨率分析、Mallat算法和提升算法做了介紹。然后分析了JPEG2000所采用的小波濾波器,并引入了一個新的LS97小波。該小波系數簡單、易于硬件實現,并且與CDF97小波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作為CDF97小波的替代者。使用Matlab對CDF97小波和LS97小波的兼容性做仿真測試,結果表明這兩個小波具有幾乎相同的性能。在確定所用的小波后,本文設計了二維離散小波變換的硬件結構。設計過程中對標準二維小波變換做了優化,即將行變換和列變換的歸一化步驟合并計算,這樣可以減少兩次乘法操作。另外還使用移位加代替乘法,提取移位加中的公共算子等方式來優化設計。對于邊界數據的處理,本文采用了嵌入式對稱延拓技術,不需要額外的緩存,節約了硬件資源。為提高硬件利用率,本文將LeGall53小波變換和LS97小波變換統一起來,只要一個控制信號就可實現兩者之間的轉換。本文所提出的結構采用基于行的變換方式,只需要六行中間數據即可完成全部行數據的小波變換。采用流水線技術提高了整個設計的運行速度。最后也給出了二維離散小波反變換的實現結構。 在完成硬件結構設計的基礎上,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對整個設計進行了完全可綜合的RTL級描述,采用同步設計,提高了可靠性。在Xilinx公司的FPGA開發軟件ISE6.3i中對正反小波變換做了仿真和實現,結果表明,本設計能高速高精度地完成正反可逆和不可逆小波變換,可以滿足各種實時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7-25
上傳用戶:sn2080395
可配置端口電路是FPGA芯片與外圍電路連接關鍵的樞紐,它有諸多功能:芯片與芯片在數據上的傳遞(包括對輸入信號的采集和輸出信號輸出),電壓之間的轉換,對外圍芯片的驅動,完成對芯片的測試功能以及對芯片電路保護等。 本文采用了自頂向下和自下向上的設計方法,依據可配置端口電路能實現的功能和工作原理,運用Cadence的設計軟件,結合華潤上華0.5μm的工藝庫,設計了一款性能、時序、功耗在整體上不亞于xilinx4006e[8]的端口電路。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基于端口電路信號寄存器的采集和輸出方式,本論文設計的端口電路可以通過配置將它設置成單沿或者雙沿的觸發方式[7],并完成了Verilog XL和Hspiee的功能和時序仿真,且建立時間小于5ns和保持時間在0ns左右。和xilinx4006e[8]相比較滿足設計的要求。 2.基于TAP Controller的工作原理及它對16種狀態機轉換的控制,對16種狀態機的轉換完成了行為級描述和實現了捕獲、移位、輸出、更新等主要功能仿真。 3.基于邊界掃描電路是對觸發器級聯的構架這一特點,設計了一款邊界掃描電路,并運用Verilog XL和Hspiee對它進行了功能和時序的仿真。達到對芯片電路測試設計的要求。 4.對于端口電路來講,有時需要將從CLB中的輸出數據實現異或、同或、與以及或的功能,為此本文采用二次函數輸出的電路結構來實現以上的功能,并運用Verilog XL和Hspiee對它進行了功能和時序的仿真。滿足設計要求。 5.對于0.5μm的工藝而言,輸入端口的電壓通常是3.3V和5V,為此根據設置不同的上、下MOS管尺寸來調整電路的中點電壓,將端口電路設計成3.3V和5V兼容的電路,通過仿真性能上已完全達到這一要求。此外,在輸入端口處加上擴散電阻R和電容C組成噪聲濾波電路,這個電路能有效地抑制加到輸入端上的白噪聲型噪聲電壓[2]。 6.在噪聲和延時不影響電路正常工作的范圍內,具有三態控制和驅動大負載的功能。通過對管子尺寸的大小設置和驅動大小的仿真表明:在實現TTL高電平輸出時,最大的驅動電流達到170mA,而對應的xilinx4006e的TTL高電平最大驅動電流為140mA[8];同樣,在實現CMOS高電平最大驅動電流達到200mA,而xilinx4006e的CMOS驅動電流達到170[8]mA。 7.與xilinx4006e端口電路相比,在延時和面積以及功耗略大的情況下,本論文研究設計的端口電路增加了雙沿觸發、將輸出數據實現二次函數的輸出方式、通過添加譯碼器將配置端口的數目減少的新的功能,且驅動能力更加強大。
上傳時間: 2013-06-03
上傳用戶:aa54
用數碼管與DS18B20設計溫度報警器,帶仿真圖。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mdrd3080
·《智能系統的研究與發展 二十六》(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telligent Systems XXVI)(Max Barmer & Richard Ellis)文字版[PDF]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宋桃子
·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原理、維修、檢定與應用
上傳時間: 2013-05-19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
·幾篇關于FFT的論文(二)
上傳時間: 2013-07-05
上傳用戶:chfa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