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抄表技術是將數據遠程采集、傳輸和處理應用于自來水、電力、天燃氣(以下簡稱水、電、氣)供應與管理系統中的一項新技術。傳統的遠程抄表,無線系統一般用于數據處理中心和數據通信中心的遠程通訊,在表和數據通訊中心的短距離通信一般使用有線通訊。如今以ARM處理器作為主CPU的嵌入式硬件平臺,一方面,它具有體積小、性能強、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點,另一方面,它為高速、穩定地運行嵌入式操作系統提供了硬件基礎。無線射頻通訊成本低,可靠性好,環境適應能力強,本文就對基于ARM的射頻無線抄表系統的開發進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對以下五個方面的技術進行了研究:一是介紹了遠程抄表的背景和意義。二是介紹了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幾種典型的遠程抄表系統的原理及其系統組成,分析了各種遠程抄表系統的優、缺點以及適用范圍;三是基于課題的需要,介紹了嵌入式系統。四是搭建基于ARM的硬件平臺。硬件平臺設計以三星公司的ARM920T核的S3C2440A為微處理器,根據系統要求完成S3C2440A外圍器件的設計,包括64M NAND Flash、64MSDRAM、SD卡以及USB,串口通信的電路設計,射頻無線通訊和視頻采集的設計。五是對Windows CE操作系統的移植。平臺移植過程中Boot Loader開發,OAL層修改,串口和LCD驅動程序的開發,內核的定制過程。在應用程序開發中,PB中導出SDK的過程以及EVC應用程序的調試,對數據庫進行了開發。最后,指出了本遠程自動抄表系統中有待完善的地方以及抄表技術今后的發展趨勢。
上傳時間: 2013-06-26
上傳用戶:kelimu
本文在分析研究部隊執勤信息化建設對無線數據傳輸技術需求的基礎上,以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研究為背景,按照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流程和方法,以設計通用化、模塊化軟硬件平臺為重點,解決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計關鍵技術為核心,設計了由32位嵌入式系統主控模塊和射頻收發模塊組成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原型;并通過移植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uC/OS-II,構造了系統軟件開發平臺;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系統相關驅動程序和通信協議等底層軟件設計,為進一步擴展系統功能,實現工程應用打下了基礎。 首先,論文比較了系統微處理器的選擇,無線通信方式的選擇,系統接口方式的選擇等相關方案,分析了應用32位ARM處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統構建系統主控模塊的優勢,提出了系統的軟硬件整體結構框架。 其次,從構建通用軟、硬件平臺的角度,重點介紹了LPC2138(ARM)微處理器和nRF401無線射頻芯片主要特性及相關外圍電路的設計,并對系統的硬件抗干擾措施進行了分析。在完成硬件電路設計的基礎上,針對主控模塊設計了啟動代碼,分析了uC/OS-II操作系統體系結構,進行了系統移植,形成了完整的軟硬件開發平臺。 最后,在學習研究uC/OS-II操作系統程序設計技術的基礎上,討論了系統相關驅動程序和通信協議等底層軟件的開發方法,完成了基本的層次化,模塊化軟件設計,對系統無線傳輸功能進行了驗證,并對系統將來的功能擴展和工程應用提出了構想。
上傳時間: 2013-07-06
上傳用戶:362279997
小型無人直升機具有懸停、側飛、倒飛等獨特的飛行特性,能夠實現固定翼飛機所不能完成的飛行動作,在軍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需求。飛行控制系統是小型無人直升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飛行控制算法的運行平臺,也是實現小型無人直升機自主飛行的關鍵部分。進行小型無人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圍繞小型無人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展開論述。首先,文章對目前小型無人直升機及其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了綜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以ARM處理器為控制核心、以CPLD為輔助控制器件的飛行控制系統方案。 其次,文章重點描述了小型無人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過程和相關方案。飛行控制系統的硬件部分由ARM模塊和CPLD模塊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包括數據采集電路、串口通訊電路、舵機控制電路、電源電路等硬件功能模塊。軟件部分由基于Linux2.6內核的操作系統和相關的設備驅動組成,并設計了基于SD卡的軟件存儲系統。 最后,文章對小型無人直升機的導航控制系統進行了一些探討。討論了從飛行控制系統到導航控制系統的平臺升級方案和小型無人直升機在未知環境中的導航控制算法。
上傳時間: 2013-05-20
上傳用戶:fanghao
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而一體化GPS接收機更是具有全內置、防水、耐寒以及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己經廣泛應用于控制測量和大地測量中。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不斷改進,硬、軟件的不斷完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地開拓,目前已遍及國民經濟各種部門,并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本文介紹了GPS系統的特點、工作原理、課題背景、國內外相關產品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闡述了GPS接收機的設計原理。文章認為,GPS接收機中的微處理器的性能直接影響整機的性能,相比較其它微處理器,ARM微處理器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文章了ARM系列微處理器尤其是ARM7微處理器的性能特點,并給出了利用ARM7微處理器LPC2138芯片和xc3s1000型FPGA設計GPS接收機的實際設計和調試方案,并對此方案進行了論證,同時給出了各個功能模塊的軟硬件實現過程,并對樣機進行了性能指標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kakuki123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嵌入式系統的蓬勃發展,嵌入式技術開始滲透到數控領域,傳統數控技術與嵌入式技術相結合,新型嵌入式數控技術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激光切割由于具有切割尺寸質量好、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等優點,在工業數控系統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基于嵌入式的激光切割數控系統是嵌入式技術在激光切割應用中新的探索,對于激光加工工業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ARM與R8C為平臺,對以激光切割為應用的嵌入式數控系統的設計進行了研究。 本文介紹了嵌入式數控系統的原理、體系結構和硬件組成以及激光切割和原理、發展和特點,然后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對系統的具體設計進行了研究。介紹了上位機ARMS3C44B0和下位機R8C/17的特點,執行機構步進電機的控制原理,對外圍設備相關設計進行了研究,包括上位機ARM S3C4B0的串口通信、LCD顯示、觸摸屏的設計,已及下位機R8C/17的串口通信與對步進電機的控制。介紹了嵌入式操作系統UC/OS-II的原理及特點,UC/GUI的特點及應用。對系統各功能模塊的軟件設計進行了研究,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上任務的設計和通訊、系統人機界面的設計。研究了兩種激光切割路徑的算法,包括通用的來回掃描切割算法以及作者研究的實際路徑切割算法。
上傳時間: 2013-07-22
上傳用戶:lw4463301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心電圖檢測是診斷心臟病變的有效手段。心電數據的高效采集和實時傳輸成為心電檢測的基礎,因此,設計一種性能可靠、價格低廉、體積較小的心電采集與遠程傳輸系統將對心血管疾病的檢測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在對心電信號采集技術和以太網傳輸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實現了一款基于ARM的心電信號采集與以太網傳輸系統。該系統前端是利用AD620、LM324、ADOP07等器件設計的信號調理電路,該電路實現了心電信號的高質量提取;系統的關鍵電路是以32位ARM7TDMI-S微控制器LPC2210為核心,并結合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Flash SST39VF160和SRAM IS61LV25616AL設計的A/D轉換模塊和以太網接口模塊,它構建了數據采集和傳輸的硬件基礎;此外,論文還完成了μC/OS-II操作系統在LPC2210上的移植,并實現了系統TCP/IP協議棧;最后,采用了多任務化方式設計了系統應用程序。 通過遠端上位機應用軟件測試表明,本系統實現了心電信號的采集與傳輸,達到了遠程監控心電信號的目的,且運行穩定可靠。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y562413679
WIM動態稱重系統的研究對于保護公路的正常使用有著非常重要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針對我國公路WIM系統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路、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用以提高整個WIM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 基于ARM的壓電薄膜軸的車輛動態稱重系統的嵌入式研究與設計,致力于提高WIM系統精度等各項性能指標,其采用了高新的軟硬件技術,是一個比較有研究意義的課題。 本文首先從分析稱重原理入手,提出了一個改進的系統整體設計方案,在該方案的前提下,通過不斷地試驗修改,搭建了一個基于Labview的現場模擬實驗系統,為下一步研究和整個系統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所做的具體工作,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簡要地介紹了基于壓電薄膜軸的WIM系統原理、影響因素以及課題研究的意義等; 第二,給出了系統整體設計方案,并設計了多個信號調理電路,諸如電荷放大電路,隔離電路以及濾波電路等; 第三,采用了32位的微處理器,并采用了一種比較完善的數據處理方法,提高了系統的軟硬件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究設計了基于ARM-μgC/OS-Ⅱ的WIM嵌入式系統平臺,完成了系統的軟硬件設計、實現及操作系統移植; 最后,設計并實地進行了一個新的試驗,即基于LabVIEW8.2的數據采集卡的現場模擬試驗,給出了試驗結果和分析。該試驗方便于測量與數據采集,可得到較為精準的現場數據,為后續的數據處理打下了基礎;
上傳時間: 2013-07-29
上傳用戶:源弋弋
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發展,嵌入式系統目前己經成為通訊和消費產品的共同發展方向,嵌入式系統是當今最熱門的概念之一,各種各樣的嵌入式系統設備在應用數量上己經大大超過了通用計算機。同時數字音頻技術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也己經非常廣泛,WAV、MPEG、MP3和WMA等相繼出現。結合嵌入式系統的數字音頻技術研究有著廣闊的前景,基于嵌入式的數字音頻設備以其高性價比、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等優點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本文結合市場發展需要,提出了一個比較優化的解決方案,并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該方案進行了分析和設計。 本論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研究了基于ARM9 體系結構的Samsung S3C2410 處理器的基礎上,以該處理器為核心,加上外部存儲器和音頻編碼解碼芯片等器件,完成了一個嵌入式音頻系統的設計,設計的系統中包括硬件設計、音頻編碼解碼芯片的設備驅動程序及應用程序。 論文中首先對嵌入式系統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并對S3C2410 處理器的體系結構和特性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其次介紹了嵌入式數字音頻系統的相關技術,然后從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分多個模塊來安排設計所要求的系統,其中包括μC/OS-II 嵌入式操作系統在ARM 微處理器上的移植,與上位機(PC機)上USB 接口的通訊,以及人機界面和數字音頻解碼的程序設計等。整個嵌入式音頻系統是一個可以獨立工作的可擴展系統,該系統能完成音頻采集和處理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qq21508895
利用ARM處理器開發處理音頻信號的設備很多,如移動電話、MD(MiniDisc),DVD播放器、MP3音頻譯碼器等;同樣,基于ARM處理器的網絡設備也很多,如網絡調制解調器、網絡電腦、因特網設備等。但利用ARM處理器把語音處理和網絡通信功能結合起來無疑是一種新的嘗試,它的設計成功會給網絡留言技術的開發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本文通過一個ARM9芯片S3C2410作為處理器的嵌入式語音采集系統,詳細闡述了嵌入式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過程,其中包括: 交叉編譯環境的搭建:交叉編譯環境是嵌入式開發工具的集合,搭建該環境就是在系統中編譯安裝開發工具鏈。 操作系統內核的移植:這是嵌入式開發的主要單元之一,移植內核主要是對內核進行重新配置,使它符合特定系統的需要,然后重新編譯生成可執行的內核鏡像文件。 文件系統的移植: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對數據進行管理的有效和必要的助手。移植文件系統包括制作文件系統鏡像、在Flash上為文件系統分配存儲空間以及文件系統與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有效配合。 驅動程序的設計:驅動是操作系統與硬件溝通的橋梁,驅動設計就是編寫具體硬件的讀寫控制函數并向操作系統提供統一的接口。 本文更著重于介紹實際開發中使用的技術以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在第4章中結合語音芯片UDA1341TS闡述了語音數據的采集與處理;結合網卡控制芯片CS8900A闡述了網絡通信和網卡的驅動,以及網絡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7-11
上傳用戶:luopoguixiong
自“9.11”后,隨著人們對安防需求的升級,門禁控制系統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不斷提高門禁系統的安全性成為研究的重要課題。第四代門禁系統結合了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利用人體本身具有的物理特征(如指紋、虹膜、臉型、掌紋等)或行為特征(如步態、簽名等)來確定人的身份,取代或加強傳統的身份識別方法。 論文采用掌形識別為控制方案,基于ARM920T內核的EP9315芯片為門禁系統CPU,設計和調試了系統的硬件平臺。 論文研究了掌形識別算法,進行了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研究了掌形中的手形特征,提出了一種基于骨架特征的手形識別算法,很好的克服了手指旋轉給識別帶來的干擾。 然后研究了掌形中的掌紋特征,通過系列圖像處理,分離出手掌的三條主線,提取主線端點,并在主線上等間隔采樣,利用端點和采樣點進行匹配,擁有很高的識別率。 最后結合手形與掌紋特征,實現掌形識別。依據手形特征對掌形庫進行粗分類,利用掌紋特征進行匹配,算法擁有很快的識別速度與穩定較高的識別率。對分類規則提出了新思路與方法。 論文還提出了基于ARM的門禁系統方案。成功設計了以基于ARM920T內核的EP9315芯片為CPU的最小系統,設計PCB圖并制板,最后調試了系統的底層電路。 論文的研究設計工作,通過提高掌形識別算法的識別率,達到了提高門禁系統安全性的目的;ARM平臺的設計與調試,在工程實際中有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zsj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