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域抽取2^n個點fft的簡單C語言基_2算法實現
上傳時間: 2016-05-23
上傳用戶:382076215
% 生成訓練樣本集 clear all; clc; P=[110 0.807 240 0.2 15 1 18 2 1.5; 110 2.865 240 0.1 15 2 12 1 2; 110 2.59 240 0.1 12 4 24 1 1.5; 220 0.6 240 0.3 12 3 18 2 1; 220 3 240 0.3 25 3 21 1 1.5; 110 1.562 240 0.3 15 3 18 1 1.5; 110 0.547 240 0.3 15 1 9 2 1.5]; 0 1.318 300 0.1 15 2 18 1 2]; T=[54248 162787 168380 314797; 28614 63958 69637 82898; 86002 402710 644415 328084; 230802 445102 362823 335913; 60257 127892 76753 73541; 34615 93532 80762 110049; 56783 172907 164548 144040]; @907 117437 120368 130179]; m=max(max(P)); n=max(max(T)); P=P'/m; T=T'/n; %-------------------------------------------------------------------------% pr(1:9,1)=0; %輸入矢量的取值范圍矩陣 pr(1:9,2)=1; bpnet=newff(pr,[12 4],{'logsig', 'logsig'}, 'traingdx', 'learngdm'); %建立BP神經網絡, 12個隱層神經元,4個輸出神經元 %tranferFcn屬性 'logsig' 隱層采用Sigmoid傳輸函數 %tranferFcn屬性 'logsig' 輸出層采用Sigmoid傳輸函數 %trainFcn屬性 'traingdx' 自適應調整學習速率附加動量因子梯度下降反向傳播算法訓練函數 %learn屬性 'learngdm' 附加動量因子的梯度下降學習函數 net.trainParam.epochs=1000;%允許最大訓練步數2000步 net.trainParam.goal=0.001; %訓練目標最小誤差0.001 net.trainParam.show=10; %每間隔100步顯示一次訓練結果 net.trainParam.lr=0.05; %學習速率0.05 bpnet=train(bpnet,P,T); %------------------------------------------------------------------------- p=[110 1.318 300 0.1 15 2 18 1 2]; p=p'/m; r=sim(bpnet,p); R=r'*n; display(R);
上傳時間: 2016-05-28
上傳用戶:shanqiu
自己編寫代碼實現了kmeans算法,輸入變量 data 為 N 行 m 列,每一行為一個數據點,num 表示聚類數目;輸出變量 label 為 N 行 1 列, 表示對應的數據點屬于哪一類。
上傳時間: 2016-05-31
上傳用戶:lmeeworm
最小生成樹之kruskal算法。針對給定的無向帶權圖,kruskal算法構造最小生成樹的思想:kruskal算法總共選擇n- 1條邊,(共n個點)所使用的貪心準則是:從剩下的邊中選擇一條不會產生的環路具有最小耗費的邊加入已選擇的邊的集合中。注意到所選取的邊若產生環路則不可能形成一棵生成樹。kruskal算法分e 步,其中e 是網絡中邊的數目。按耗費遞增的順序來考慮這e 條邊,每次考慮一條邊。當考慮某條邊時,若將其加入到已選邊的集合中會出現環路,則將其拋棄,否則,將它選入。
上傳時間: 2016-10-23
上傳用戶:jsw1010
批處理感知器算法的代碼matlab w1=[1,0.1,1.1;1,6.8,7.1;1,-3.5,-4.1;1,2.0,2.7;1,4.1,2.8;1,3.1,5.0;1,-0.8,-1.3; 1,0.9,1.2;1,5.0,6.4;1,3.9,4.0]; w2=[1,7.1,4.2;1,-1.4,-4.3;1,4.5,0.0;1,6.3,1.6;1,4.2,1.9;1,1.4,-3.2;1,2.4,-4.0; 1,2.5,-6.1;1,8.4,3.7;1,4.1,-2.2]; w3=[1,-3.0,-2.9;1,0.5,8.7;1,2.9,2.1;1,-0.1,5.2;1,-4.0,2.2;1,-1.3,3.7;1,-3.4,6.2; 1,-4.1,3.4;1,-5.1,1.6;1,1.9,5.1]; figure; plot(w3(:,2),w3(:,3),'ro'); hold on; plot(w2(:,2),w2(:,3),'b+'); W=[w2;-w3];%增廣樣本規范化 a=[0,0,0]; k=0;%記錄步數 n=1; y=zeros(size(W,2),1);%記錄錯分的樣本 while any(y<=0) k=k+1; y=a*transpose(W);%記錄錯分的樣本 a=a+sum(W(find(y<=0),:));%更新a if k >= 250 break end end if k<250 disp(['a為:',num2str(a)]) disp(['k為:',num2str(k)]) else disp(['在250步以內沒有收斂,終止']) end %判決面:x2=-a2*x1/a3-a1/a3 xmin=min(min(w1(:,2)),min(w2(:,2))); xmax=max(max(w1(:,2)),max(w2(:,2))); x=xmin-1:xmax+1;%(xmax-xmin): y=-a(2)*x/a(3)-a(1)/a(3); plot(x,y)
上傳時間: 2016-11-07
上傳用戶:a1241314660
遺傳算法,已調試,zhu shi fei chang qing chu
標簽: tiaoshiguo 算法
上傳時間: 2017-05-01
上傳用戶:caoge
取各障礙物頂點連線的中點為路徑點,相互連接各路徑點,將機器人移動的起點和終點限制在各路徑點上,利用最短路徑算法來求網絡圖的最短路徑,找到從起點P1到終點Pn的最短路徑。上述算法使用了連接線中點的條件,因此不是整個規劃空間的最優路徑,然后利用遺傳算法對找到的最短路徑各個路徑點Pi (i=1,2,…n)調整,讓各路徑點在相應障礙物端點連線上滑動,利用Pi= Pi1+ti×(Pi2-Pi1)(ti∈[0,1] i=1,2,…n)即可確定相應的Pi,即為新的路徑點,連接此路徑點為最優路徑。
上傳時間: 2017-05-05
上傳用戶:tttt123
K-Means算法是最古老也是應用最廣泛的聚類算法,它使用質心定義原型,質心是一組點的均值,通常該算法用于n維連續空間中的對象。 K-Means算法流程 step1:選擇K個點作為初始質心 step2:repeat 將每個點指派到最近的質心,形成K個簇 重新計算每個簇的質心 until 質心不在變化 例如下圖的樣本集,初始選擇是三個質心比較集中,但是迭代3次之后,質心趨于穩定,并將樣本集分為3部分 我們對每一個步驟都進行分析 step1:選擇K個點作為初始質心 這一步首先要知道K的值,也就是說K是手動設置的,而不是像EM算法那樣自動聚類成n個簇 其次,如何選擇初始質心 最簡單的方式無異于,隨機選取質心了,然后多次運行,取效果最好的那個結果。這個方法,簡單但不見得有效,有很大的可能是得到局部最優。 另一種復雜的方式是,隨機選取一個質心,然后計算離這個質心最遠的樣本點,對于每個后繼質心都選取已經選取過的質心的最遠點。使用這種方式,可以確保質心是隨機的,并且是散開的。 step2:repeat 將每個點指派到最近的質心,形成K個簇 重新計算每個簇的質心 until 質心不在變化 如何定義最近的概念,對于歐式空間中的點,可以使用歐式空間,對于文檔可以用余弦相似性等等。對于給定的數據,可能適應與多種合適的鄰近性度量。
上傳時間: 2018-11-27
上傳用戶:1159474180
在一個圓形操場的四周擺放著n堆石子。現要將石子有次序地合并成一堆。規定每次只能選相鄰的2堆石子合并成新的一堆,并將新的一堆石子數記為該次合并的得分。試設計一個算法,計算出將n堆石子合并成一堆的最小得分和最大得分,并分析算法的計算復雜性。
標簽: 合并
上傳時間: 2018-12-20
上傳用戶:969895392
設有n=2k個運動員要進行網球循環賽。現要設計一個滿足以下要求的比賽日程表:⑴每個選手必須與其他n-1個選手各賽一次;⑵每個選手一天只能賽一次;⑶循環賽一共進行n-1天。按此要求可將比賽日程表設計-成有n行和n-l列的一個表。在表中第i行和第j列處填入第i個選手在第j天所遇到的選手。用分治法編寫為該循環賽設計一張比賽日程表的算法并運行實現、對復雜度進行分析。
上傳時間: 2019-06-04
上傳用戶:59455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