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低負載系數采樣電阻的、可用于電感負載的精密可調恒流源的設計方案文章首先分析了恒流源基本原理與串聯負反饋式恒流源電路,論述了影響恒流源穩度的主要因索以及誤差分配原則,然后介紹了可用于電感負載的可調精密恒流源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低負荷系數采樣電阻以及基準電壓模塊、單片機最小系統、主電源模塊、調整管壓降反饋電路、保護與補償電路電源管理電路以及電流測試電路。該設計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制成了可以輸出0-10V之間任意電壓值的高精度電壓基準模,短時間內輸出電壓的相對標準差達234×10,電壓穩定度(時間漂移)為34×10Vh。將其作為恒流源的電壓參考源,最終實現了0-1A可調功能。第二,完成了19低負荷系數采樣電阻的測試與制作,通過實驗測得其負載系數為3.58×10°gW溫度系數為034ppm℃,長期穩定性為±048pm30h第三,通過設計感性負載補償電路、調整電路結構、調整控制算法,最終使恒流源適用于感性負載。第四,設計了主電源控制方法,實現了恒流源的自動調節,最終使得本設計在輸出0-1A之間任何電流攜帶300W以下任何負載都能保證同樣的精度,第五,設計了調整管壓降反饋電路,單片機通過視管管制比電傾出電,實取了詞整管底降的自動,解塊了由于負載變化引起的調整管漏源電流下降所導致的電流漂移。最終的測試結果表明,正常工作時設備的輸出1A電流相對標準差為297×103,電流穩定度(時間漂移)為-3.6×10730min,可調恒流源的微分非線性為0.59SB,最大負載能力300W,輸出阻抗120MQ關鍵詞可調恒流源感性負載高穩定性電壓基準
標簽: 恒流源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
作者:Dominique D. Guinard,Vlad著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1-01索書號:TP393/2752標準編碼:9787121327643 物聯網的潛能絕不止于解決特定場景的小問題,而是用務實|結構化的方法論來構建大型系統、實現創新、重建秩序。√ IoT 離不開更大圖景及完整生態,作者要用超前視野和大局觀,解決無數工具|標準|協議及云服務構成的高度碎片化。√ 易讀到物聯網新手可按圖索驥建立一個完整的端到端物聯網;深刻到創建完所有元素后你已成為熟練的物聯網開發者。 本書是介紹萬維物聯網的入門教材。作者通過將樹莓派作為物理設備網關,提出一種構建萬物互聯的可行方案——利用現有的萬維網標準、協議,以及HTML、CSS 和技術,讓智能產品終端成為開放的萬維網的一部分,終形成物聯網和萬維網的結合體——萬維物聯網。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章到第5 章是第I 部分,內容涵蓋萬維物聯網基本概念、和Node.js 介紹,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如何使用Node.js 的Web 框架與遠程設備進行交互。第6 章到0 章是第II 部分,詳細介紹萬維物聯網技術棧中的各層架構及如何用現有的Web 技術實現各層架構,終能夠形成物理網聚合應用,能夠快速創建復雜應用程序,整合各種設備和數據。本書涉獵的技術范圍廣泛,包括各種Web 和物聯網協議、Web 標準及樹莓派的原理與實踐。適合之前沒有豐富嵌入式開發經驗,但希望探索物聯網世界的Web 開發人員閱讀,也適合作為一本初級教程指導樹莓派開發者和Node.js 愛好者進行物聯網開發實踐。
上傳時間: 2022-04-28
上傳用戶:
主要內容介紹 Allegro 如何載入 Netlist,進而認識新式轉法和舊式轉法有何不同及優缺點的分析,透過本章學習可以對 Allegro 和 Capture 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能體驗出 Allegro 和 Capture 同步變更屬性等強大功能。Netlist 是連接線路圖和 Allegro Layout 圖檔的橋樑。在這裏所介紹的 Netlist 資料的轉入動作只是針對由 Capture(線路圖部分)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部分)1. 在 OrCAD Capture 中設計好線路圖。2. 然後由 OrCAD Capture 產生 Netlist(annotate 是在進行線路圖根據第五步產生的資料進行編改)。 3. 把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 工作系統)。 4. 在 Allegro 中進行 PCB 的 layout。 5. 把在 Allegro 中產生的 back annotate(Logic)轉出(在實際 layout 時可能對原有的 Netlist 有改動過),並轉入 OrCAD Capture 裏進行回編。
上傳時間: 2022-04-28
上傳用戶:kingwide
DXP常用PCB封裝庫,適合Altium Designer,下載可以直接使用
標簽: dxp pcb 封裝庫 Altium Designer
上傳時間: 2022-05-31
上傳用戶:aben
LM2596 TO-263封裝庫,適合Altium Designer,下載可以直接使用
標簽: LM2596 封裝 Altium Designer
上傳時間: 2022-05-31
上傳用戶:fliang
1-1前言一般人所能夠感受到聲音的頻率約介於5H2-20KHz,超音波(Ultrasonic wave)即爲頻率超過20KHz以上的音波或機械振動,因此超音波馬達就是利用超音波的彈性振動頻率所構成的制動力。超音波馬達的內部主要是以壓電陶瓷材料作爲激發源,其成份是由鉛(Pb)、結(Zr)及鈦(Ti)的氧化物皓鈦酸鉛(Lead zirconate titanate,PZT)製成的。將歷電材料上下方各黏接彈性體,如銅或不銹鋼,並施以交流電壓於壓電陶瓷材料作爲驅動源,以激振彈性體,稱此結構爲定子(Stator),將其用彈簧與轉子Rotor)接觸,將所産生摩擦力來驅使轉子轉動,由於壓電材料的驅動能量很大,並足以抗衡轉子與定子間的正向力,雖然伸縮振幅大小僅有數徵米(um)的程度,但因每秒之伸縮達數十萬次,所以相較於同型的電磁式馬達的驅動能量要大的許多。超音波馬達的優點爲:1,轉子慣性小、響應時間短、速度範圍大。2,低轉速可產生高轉矩及高轉換效率。3,不受磁場作用的影響。4,構造簡單,體積大小可控制。5,不須經過齒輸作減速機構,故較爲安靜。實際應用上,超音波馬達具有不同於傳統電磁式馬達的特性,因此在不適合應用傳統馬達的場合,例如:間歇性運動的裝置、空間或形狀受到限制的場所;另外包括一些高磁場的場合,如核磁共振裝置、斷層掃描儀器等。所以未來在自動化設備、視聽音響、照相機及光學儀器等皆可應用超音波馬達來取代。
標簽: 超聲波電機
上傳時間: 2022-06-17
上傳用戶:
【摘要】數字化技術隨著低成本、高性能控制芯片的出現而快速發展,同時也推動著開關電源向數字控制發展。文章利用一款新型數字信號控制器(DSC)ADP32,完成了基于DSC的數字電源應用研究,本文提供了DC/DC変換器的完整數字控制解決方案,數字PID樸償技米,精確時序的同步整流技術,以及PWM控制信號的產生等,最后用一臺200w樣機驗證了數字控制的系統性能。【關鍵詞】數字信號控制器;同步整流;PID控制;數字拉制1引言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低成本、高性能的DSC控制器不斷出現,基于DSC控制的數字電源越來越備受關注,目前“綠色能源”、“能源之心”等概念的提出,數字控制的模塊電源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諸多優點,逐漸成為電源技術的研究熱點.數字電源(digital powerspply)是一種以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為核心,將數字電源驅動器、PWM控制器等作為控制對象,能實現控制、管理、監測功能的電源產品。具有可以在一個標準化的硬件平臺上,通過更新軟件滿足不同的需求".ADP32是一款集實時處理(DSP)與控制(MCU)外設功能與一體的數字信號控制器,不但可以簡化電路設計,還能快速有效實現各種復雜的控制算法。2數字電源系統設計2.1數字電源硬件框圖主功率回路是雙管正激DCDC變換器,其控制方式為脈沖寬度調制(PWM),主要由功率管Q1/Q2、續流二極管D1/D2、高頻變壓器、輸出同步整流器、LC濾波器組成。
標簽: 數字電源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jiabin
新唐科技NUC970/N9H30系列晶片支援下列四種開機方法:1. eMMC 開機2. SPI Flash開機3. NAND Flash 開機4. USB ISP 開機以上四種是依據power-setting (PA0 and PA1) 去做選擇.。NuWriter工具能幫助使用者透過USB ISP模式,將Image檔案放入儲存體中,例如:eMMC 設備,SPI Flash設備或 NAND Flash設備。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圖像傳感器(以下簡稱CCD)和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以下簡稱CIS)的主要區別是由感光單元及讀出電路結構不同而導致制造工藝的不同。CCD感光單元實現光電轉換后,以電荷的方式存貯并以電荷轉移的方式順序輸出,需要專用的工藝制程實現;CIS圖像感光單元為光電二極管,可在通用CMOS集成電路工藝制程中實現,除此之外還可將圖像處理電路集成,實現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目前CCD幾乎被日系廠商壟斷,只有少數幾個廠商例如索尼、夏普、松下、富士、東芝等掌握這種技術。CIS是90年代興起的新技術,掌握該技術的公司較多,美國有OmniVision,Aptina;歐洲有ST;韓國的三星,SiliconFile,Hynix等;日本的SONY,東芝等;中國臺灣的晶像;大陸地區的比亞迪,格科微等公司。由于CCD技術出現早,相對成熟,前期占據了絕大部分的高端市場。早期CIS與CCD相比,僅功耗與成本優勢明顯,因此多用于手機,PCCamera等便攜產品。隨著CIS技術的不斷進步,性能不斷提升;而CCD技術提升空間有限,進步緩慢。目前CIS不僅占據幾乎全部的便攜設備市場,部分高端DSC(DigitalStil Camera)市場,更是向CCD傳統優勢市場——監控市場發起沖擊。下面就監控專用CIS與傳統CCD進行綜合對比。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
CCD 和CMOS 的區別一、CCD 和CMOS 在制造上的主要區別是CCD 是集成在半導體單晶材料上,而CMOS 是集成在被稱做金屬氧化物的半導體材料上,工作原理沒有本質的區別。CCD 只有少數幾個廠商例如索尼、松下等掌握這種技術。而且CCD 制造工藝較復雜,采用CCD 的攝像頭價格都會相對比較貴。事實上經過技術改造,目前CCD 和CMOS 的實際效果的差距已經減小了不少。而且CMOS 的制造成本和功耗都要低于CCD 不少,所以很多攝像頭生產廠商采用的CMOS 感光元件。成像方面:在相同像素下CCD 的成像通透性、明銳度都很好,色彩還原、曝光可以保證基本準確。而CMOS 的產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對實物的色彩還原能力偏弱, 曝光也都不太好, 由于自身物理特性的原因, CMOS 的成像質量和CCD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由于低廉的價格以及高度的整合性, 因此在攝像頭領域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