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統采用A. 系統需求分析報告(設計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 B. 數據庫的信息要求報告(E—R圖及關系數據模型) C. 數據庫的操作和應用要求報告(模塊結構圖<概念結構設計及邏輯結構設計>) D. 調試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物理設計,調試及運行,維護) E. 訪問數據庫的方式(ODBC,
上傳時間: 2013-12-27
上傳用戶:日光微瀾
本測試程序是針對TMS320LF2407 EVM的性能測試而設計開發的。程序運行時將按順序對數據RAM空間、程序代碼空間、片上異步串行通訊、ADC-DAC聯合檢測、雙向數字I/O口、通用I/O和評估板LED、評估板并排手動開關分別進行檢測。測試結果的正確或錯誤均有信息顯示。
上傳時間: 2014-02-04
上傳用戶:klin3139
銀行代收電話費管理系統功能敘述 1、使用文件管理整個收費信息,內容有: 客戶姓名C16,電話號碼N11,市話費F7.2,長途費F7.2,信息費F7.2,ADSL費F7.2,費用合計F8.2,對應年月N6,收費狀態C(0――未收,1――已收),收費日期D,銀行帳號N20,收費人編姓名 2、提供的功能:(注:所有輸出送顯示器) A按月統計總的收費情況; B收費、退費的處理及相應單據的輸出; C提供按姓名和電話號碼查詢收費狀況及費用明細,要求對姓名按順序插入排序(穩定排序),對電話號碼按折半插入排序。
上傳時間: 2015-05-10
上傳用戶:zhouli
學生信息查詢系統C語言實現 包含的功能有: 1、 系統功能選擇菜單:提供了5個功能 A、 按“班級+平均成績”顯示原始數據 B、 輸入學號,顯示學生檔案,并可選擇用順序查找或者折半查找去實現 C、 輸入不完全的學生姓名即可模糊查找學生檔案。 D、 輸入班級及課程即可統計平均分,優秀率及及格率。 2、 數據顯示函數 3、 學號查找函數 4、 模糊查找函數 5、 成績統計函數
上傳時間: 2014-08-20
上傳用戶:fanboynet
附有本人超級詳細解釋(看不懂的面壁十天!) 一、 實際問題: 希爾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種。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它又稱“縮小增量分類法”,在時間效率上比插入、比較、冒泡等排序算法有了較大改進。能對無序序列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序。 二、數學模型: 先取一個小于n的整數d1作為第一個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記錄分成d1個組。所有距離為dl的倍數的記錄放在同一個組中。先在各組內進行直接插人排序;然后,取第二個增量d2<d1重復上述的分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l<…<d2<d1),即所有記錄放在同一組中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為止。該方法實質上是一種分組插入方法。 三、算法設計: 1、將相隔某個增量dlta[k]的元素構成一個子序列。在排序過程中,逐次減小這個增量,最后當h減到1時,進行一次插入排序,排序就完成。增量序列一般采用:dlta[k]=2t-k+1-1,其中t為排序趟數,1≤k≤t≤[log2 (n+1)],其中n為待排序序列的長度。按增量序列dlta[0..t-1]。 2、按增量dlta[k](1≤k≤t≤[log2 (n+1)])進行一趟希爾插入排序。 3、在主函數中控制程序執行流程。 4、時間復雜度:1≤k≤t≤[log2 (n+1)]時為O(n3/2)。
上傳時間: 2013-12-11
上傳用戶:天涯
//在tc3.0++在運行 //a數組用于隨機產生1-6數表示每個方格后面的圖形.用inita()函數來實現 //c數組用于記錄方格的狀態,用字符L(lock)表示沒有打開的方格 //D(delete)表示已消去的方格.O(open)表示打開的方格. //變量m表示按回車鍵的有效次數.也是記憶力參數,越小記憶力越好 //變量xpos,ypos用于表示當前光標所在的位置 //(x1,y1),(x2,y2)用于記錄打開的兩個方格的位置 //judge()函數用于控制光標范圍,使其不能移出長方形 //win()函數用于判斷游戲是否過關,通過判斷每個方格是否全是 D 狀態 //xago,yago 用于記錄移動前的位置 //ax,ay表示行列式的行與列,用它們來控制游戲的關數,ax位于3-6之間,ay位于4-7之間 //z來控制方格后的圖形 //第一關后面的圖形用1-6代表的圖形.第二關后面的圖形用0-9十個數。第三關后面的圖形用A-O十五個字母, //第四關后面的圖形用A-T二十一個字母
上傳時間: 2015-06-19
上傳用戶:hgy9473
用jsp編寫的網上書店管理系統。可實現瀏覽圖書、搜索、購書、投票、統計金額、會員管理、訂單管理、圖書管理、信息編輯。。。等功能。 運行的時候,需要把database目錄下的BookStore_MSAccess.mdb文件拷貝到D盤根目錄,因為在common.jsp中設置的數據庫路徑為根目錄,讀者也可以自行設置程其他路徑。 將該目錄拷貝到Tomcat的ROOT目錄下,首頁鏈接URL為 http://localhost:8080/chap24/Default.jsp。 注意:文件名是區分大小寫的。
上傳時間: 2015-06-27
上傳用戶:chenbhdt
本書第二部分講述的是在Wi n 3 2平臺上的Wi n s o c k編程。對于眾多的基層網絡協議, Wi n s o c k是訪問它們的首選接口。而且在每個Wi n 3 2平臺上,Wi n s o c k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 Wi n s o c k是網絡編程接口,而不是協議。它從U n i x平臺的B e r k e l e y(B S D)套接字方案借鑒了 許多東西,后者能訪問多種網絡協議。在Wi n 3 2環境中,Wi n s o c k接口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 “與協議無關”接口,尤其是在Winsock 2發布之后。
上傳時間: 2015-07-08
上傳用戶:thinode
本附錄介紹一些新的A P I函數,有了這些函數,便可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對I P協議統計情況 進行查詢和管理。它們有助于獲得下面的能力: ■ I p c o n f i g . e x e(或適用于微軟Windows 95的Wi n i p c f g . e x e):顯示I P配置信息,允許釋放 和更新D H C P分配的I P地址。 ■ N e t s t a t . e x e:顯示T C P連接表、U D P監聽者表以及I P協議統計情況。 ■ R o u t e . e x e:顯示并處理網絡路由表。 ■ A r p . e x e:顯示并修改供“地址解析協議”(A R P)使用的I P到物理地址翻譯表。
標簽: 函數
上傳時間: 2014-01-12
上傳用戶:569342831
本附錄按錯誤編號列出了所有Wi n s o c k錯誤代碼。但要注意的是,該列表沒有包括標記為 “B S D特有”的Wi n s o c k錯誤,也沒有包括那些尚未正式列入規范的錯誤。此外,與Wi n 3 2錯 誤有著直接對應關系的Wi n s o c k錯誤列在本附錄末尾。
上傳時間: 2014-01-11
上傳用戶:ghost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