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Q-8098 控溫模塊是專為精確控溫應用而設計的,采用多 CPU 方案實現采集和 PID 控制分開工 作,采用 Modbus 通信協議,通過 RS-485 通信接口下載控溫參數,并實時監測被控溫區實時溫度、控溫 狀態和數字量輸入輸出狀態,還可以控制控溫的啟停等功能。啟動控溫后,模塊能夠按照設定的控溫參數 自動工作,無須其他設備干預,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控制系統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 性。IDAQ-8098 控溫模塊完全實現系統的溫度采集和控制,有效減少了技術部門在該功能上的開發和調試 時間,使產品能夠快速占領市場。 ◆ 多 CPU 工作方式,采集熱電偶信號和 PID 控制完全分開協同式工作 ◆ 控溫方式:增量 PID 加模糊控制,自適應 PID 控制(保存自適應的最佳參數供下次使用) ◆ 8 個控溫通道各自獨立 PID 控制,對應于 8 個通道的熱電偶輸入 ◆ PID 采樣周期可達 500ms ◆ 控溫精度最高能達到±0.5℃ ◆ 五種脈寬輸出指示五種控溫狀態(不控溫、加熱、恒溫、預警和報警) ◆ 可通過 RS-485 串口遠程監視工作狀態 ◆ 可和 PLC 掛接通訊,組合成最完美最經濟最可靠的 IO 控制和被控溫區溫度控制系統◆ 有效分辨率:16 位 ◆ 通道:8 路差分 ◆ 輸入類型:輸入類型:熱電偶,PT100,0~20mA,0-10V,-20-+20mV,-78-+78mV,-312-+312mV,0-5000mV ◆ 熱電偶類型與溫度范圍: J -200 ~ 1200℃ K -200 ~ 1370℃ T -200 ~ 400℃ E -200 ~ 1000℃ R -50 ~ 1760℃ S -50 ~ 1760℃ B 0 ~ 1820℃ PT100 溫度范圍:-200 ~ 660℃ ◆ 隔離電壓:3000Vdc ◆ 故障與過壓保護:最大承受電壓±35V ◆ 采樣速率:20 采樣點/ 秒(總共) ◆ 輸入阻抗:20M ◆ 精度:±0.1%( 電壓輸入) ◆ 零漂移:±3uV/℃
標簽: PID溫控模塊
上傳時間: 2021-12-09
上傳用戶:
常用4000系列標準數字電路的中文名稱資料 型號 器件名稱 廠牌 備注 CD4000 雙3輸入端或非門+單非門 TI CD4001 四2輸入端或非門 HIT/NSC/TI/GOL CD4002 雙4輸入端或非門 NSC CD4006 18位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NSC CD4007 雙互補對加反相器 NSC CD4008 4位超前進位全加器 NSC CD4009 六反相緩沖/變換器 NSC CD4010 六同相緩沖/變換器 NSC CD4011 四2輸入端與非門 HIT/TI CD4012 雙4輸入端與非門 NSC CD4013 雙主-從D型觸發器 FSC/NSC/TOS CD4014 8位串入/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NSC CD4015 雙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TI CD4016 四傳輸門 FSC/TI CD4017 十進制計數/分配器 FSC/TI/MOT CD4018 可預制1/N計數器 NSC/MOT CD4019 四與或選擇器 PHI CD4020 14級串行二進制計數/分頻器 FSC CD4021 08位串入/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PHI/NSC CD4022 八進制計數/分配器 NSC/MOT CD4023 三3輸入端與非門 NSC/MOT/TI CD4024 7級二進制串行計數/分頻器 NSC/MOT/TI CD4025 三3輸入端或非門 NSC/MOT/TI CD4026 十進制計數/7段譯碼器 NSC/MOT/TI CD4027 雙J-K觸發器 NSC/MOT/TI CD4028 BCD碼十進制譯碼器 NSC/MOT/TI CD4029 可預置可逆計數器 NSC/MOT/TI CD4030 四異或門 NSC/MOT/TI/GOL CD4031 64位串入/串出移位存儲器 NSC/MOT/TI CD4032 三串行加法器 NSC/TI CD4033 十進制計數/7段譯碼器 NSC/TI CD4034 8位通用總線寄存器 NSC/MOT/TI CD4035 4位并入/串入-并出/串出移位寄存 NSC/MOT/TI CD4038 三串行加法器 NSC/TI CD4040 12級二進制串行計數/分頻器 NSC/MOT/TI CD4041 四同相/反相緩沖器 NSC/MOT/TI CD4042 四鎖存D型觸發器 NSC/MOT/TI CD4043 4三態R-S鎖存觸發器("1"觸發) NSC/MOT/TI CD4044 四三態R-S鎖存觸發器("0"觸發) NSC/MOT/TI CD4046 鎖相環 NSC/MOT/TI/PHI CD4047 無穩態/單穩態多諧振蕩器 NSC/MOT/TI CD4048 4輸入端可擴展多功能門 NSC/HIT/TI CD4049 六反相緩沖/變換器 NSC/HIT/TI CD4050 六同相緩沖/變換器 NSC/MOT/TI CD4051 八選一模擬開關 NSC/MOT/TI
上傳時間: 2022-05-05
上傳用戶:
數字圖像處理(K.R.Castkeman)
上傳時間: 2013-06-18
上傳用戶:eeworm
數字圖像處理(K.R.Castkeman)
上傳時間: 2013-06-06
上傳用戶:eeworm
Protel加漢字軟件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elecfans.com Protel加漢字軟件
上傳時間: 2013-05-24
上傳用戶:eeworm
專輯類-數字處理及顯示技術專輯-106冊-9138M 數字圖像處理-K.R.Castkeman-583頁-26.1M.pdf
上傳時間: 2013-07-17
上傳用戶:Yukiseop
SATA接口是新一代的硬盤串行接口標準,和以往的并行硬盤接口比較它具有支持熱插拔、傳輸速率快、執行效率高的明顯優勢。SATA2.0是SATA的第二代標準,它規定在數據線上使用LVDS NRZ串行數據流傳輸數據,速率可達3Gb/s。另外,SATA2.0還具有支持NCQ(本地命令隊列)、端口復用器、交錯啟動等一系列技術特征。正是由于以上的種種技術優點,SATA硬盤業已被廣泛的使用于各種企業級和個人用戶。 硬盤作為主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其信息安全問題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在加密時需要實時處理大量的數據,所以對硬盤數據的加密主要使用帶有密鑰的硬件加密的方式。因此將硬盤加密和SATA接口結合起來進行設計和研究,完成基于SATA2.0接口的加解密芯片系統設計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和研究價值。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SATA2.0的總線協議,其協議體系結構包括物理層、鏈路層、傳輸層和命令層,并對系統設計中各個層次中涉及的關鍵問題進行了闡述。其次,本論文對ATA協議和命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并針對設計中涉及的命令和對其做出的修改進行了說明。接著,本論文對SATA2.0加解密控制芯片的系統設計進行了講解,包括硬件平臺搭建和器件選型、模塊和功能劃分、系統工作原理等,剖析了系統設計中的難點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對系統數據通路的各個模塊的設計和實現進行詳盡的闡述,并給出各個模塊的驗證結果。最后,本文簡要的介紹了驗證平臺搭建和測試環境、測試方法等問題,并分析測試結果。 本SATA2.0硬盤加解密接口電路在Xilinx公司的Virtex5 XC5VLX50T FPGA上進行測試,目前工作正常,性能良好,已經達到項目性能指標要求。本論文在SATA加解密控制芯片設計與實現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有一定的理論及經濟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IUSHICHEN
隨著數字視頻廣播的發展,觀眾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綜合或專門頻道的選擇,欣賞到更高品質,更多服務的節目。而廣播業者則要為這些節目的版權購買,制作而承受更高的成本,單純的廣告收入已經不夠。要求對用戶收取一定的收視費用,而另一方面,調查也顯示用戶是愿意預付一定費用以獲得更好服務的。條件接受系統(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就是為了商業目的而對某些廣播服務實施接入控制,決定一個數字接受設備能否將特定的廣播節目展現給最終用戶的系統。CA技術要求既能使用戶自由選擇收看節目又能保護廣播業者的利益,確算只有已支付了或即將支付費用的用戶才能收看到所選的電視節目。在數字電視領域中,CA系統無疑將成為發展新服務的必需條件。但是在不同的運營商可能會使用不同的CA系統,在不同的CA系統之間進行互操作所必需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條件是:通用的加擾算法。每個用戶接收設備中應集成相應的解擾模塊。在我國國家標準--數字電視條件接收系統GY/Z 175-2001的附錄H中有詳細的描述。 FPGA是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縮寫,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E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可以說,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統提高系統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選擇之一。 首先本文簡要介紹CA系統的目的和組成,FPGA的結構和原理,優勢。然后介紹了利用FPGA來實現CA系統主要組成部分即加擾的原理和步驟,分析算法,劃分邏輯結構,軟件仿真,劃分硬件模塊,硬件性能分析,驗證平臺構建,硬件實現等。 然后對以上各個部分做詳細的闡述。同時為了指導FPGA設計,給出了FPGA的結構和原理與FPGA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的基本技巧、設計的基本流程; 最后給出了該加擾系統的測試與驗證方法以及驗證和測試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6-22
上傳用戶:chongchong2016
07電子設計大賽論文 2007年全國電子設計大賽論文(A~J題)
上傳時間: 2013-05-26
上傳用戶:qoovoop